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一篇有关历史名人的作文600字(历史名人的作文五百字左右)

一篇有关历史名人的作文600字(历史名人的作文五百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11-12 13:40:58
一篇有关历史名人的作文600字(历史名人的作文五百字左右)

一篇有关历史名人的作文600字【一】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

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

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一篇有关历史名人的作文600字【二】

《名人传》一书讲述了3位伟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的一生。贝多芬为人类音乐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米开朗琪罗把纯美的心灵用圣洁的雕塑、绝美的壁画留在人间;托尔斯泰用真理与爱创造了动人的文章。他们一生虽然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但并未停下为自己的事业奋斗拼搏的步伐。这本书撰写了这3位伟人伟大而不朽的生平。

他们生活的年代虽然不同,但是他们有着同样的遭遇——生活的艰辛、精神的痛苦、思想的烦恼,绝望与敌人,还有病魔的一次次来访。命运总是在捉弄他们,但是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不屈不挠的坚持着,熬过了这些坚难困苦。

他们一生追寻着真、善、美,他们为此奉献了毕生的心,他们用自己永恒的作品向世界表达出他们对人生的崇敬和爱,他们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信念,伟大的理想。面对质疑他们坚持着真理,面对疾病他们不屈不挠,再大的困难他们都不言放弃。他们为了崇高的信念像猛虎那样难以驯服不向世俗低头,他们对真理不屈不挠的坚持像水滴穿石那样锲而不舍,他们的精神和意志像顽石那样坚不可摧,这样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思想、持之以恒的精神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楷模。

《名人传》为我介绍了3位知名伟人的故事,让我明白:虽然他们以前都是等闲之人,但他们之所以成为了3个不同领域的伟人,是因为他们拥有崇高的理想、对人类真挚的爱、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决心,如果我们具备这些品德,我们就一定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篇有关历史名人的作文600字【三】

尊敬的诸葛亮先生:

您好!

我是从《三国演义》当中认识你的,我非常敬佩你有超乎常人的头脑。

《空城记》里面讲到了司马懿带领着十万大军,攻破了马谡和高平镇守的街亭,你当时开紧急会议的时候,就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空城记”!由于当时那个司马懿要攻打的是西城门,所以当时守的也主要是西城门,您命令说将所有的旗帜统一放倒,一个士兵都不准露脸,放二十个将领身穿老百姓的衣服,手拿扫帚,在西城门扫地,而且要认真,你自己则坐在西城门的楼上面,盘坐弹琴,左手的童子手拿鹅毛扇,右手的童子则手拿着宝剑。不久,司马懿就带领着十万大军前来攻打西城门,当司马懿看见了你在城楼上面弹琴,还面带笑容。司马懿以为进去了以后会中埋伏。其实,这只是你虚张声势罢了。

诸葛亮先生,你那么有头脑,能决胜千里,我想你小时候肯定也是很勤奋学习的吧?我应该向你学习,改掉我现在的坏习惯。我希望长大以后,能成为像你一样,成为有计谋有智慧的人,那么我现在必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此致

敬礼!

学生:王彥迪

20××9月8日

一篇有关历史名人的作文600字【四】

亲爱的巴金爷爷:

您好!这是我写给您的第一封信。虽然您已经不在世上,但是我必须给您写这一封信。我不知道您为什么身体那么不好还能写出那么多好的文章,并且思索出了生命的'意义和开花结果的答案。成为跨世纪的伟人。任何人都想像您一样让自己的生命开花,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但并不是每个都能成功。我知道您已经逝世,但您的精神还是一盏明灯永远照耀着我们。

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学生:何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