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踏青扫墓作文(春游扫墓作文400字六年级)

踏青扫墓作文(春游扫墓作文400字六年级)

更新时间:2023-12-07 16:44:05
踏青扫墓作文(春游扫墓作文400字六年级)

踏青扫墓作文【一】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很荣幸我又再一次被陈老师看中,让我担任了七组的负责人。七组的家长也很给力,尤其是姚瑞峰的妈妈,感谢你在繁忙之中能抽出时间帮我画小丑图像,还要感谢雷欣宇的爸爸制作的铁圈,以及感谢陈茜宇的爸爸和罗乐然的爸爸的大力支持。最对不起的是邓亚兰的妈妈,你给我推荐的游戏我还没来得及和孩子们分享到快乐,春游活动就结束了。下一次有机会我一定先和孩子们分享你的游戏。

星期五早上8:30分,江北实小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一路欢歌笑语地踏上了去烈士陵园的路上。到了烈士面前孩子们都静静的为烈士默哀,奉献自制的小白花,让孩子们再一次感受到烈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决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劳动,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纪念烈士结束后,我们又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和孩子们玩起了跳绳、踢毽子等游戏,虽然过后有点累,但是我觉得很值得!让我好像找到了童年的感觉,也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过后又搞了分组游戏活动,我们这组的孩子也兴致勃勃地玩起了摸小丑鼻子、套圈、踩气球等游戏。最遗憾的是姚瑞峰、雷新宇、罗乐然、张艳丽四位孩子还没来得及玩她们喜爱的踩气球游戏,就在陈老师的号召下依依不舍地归队了。这让我看到了孩子们有组织、有秩序的好习惯,这些都要归功于陈老师!

这次活动十分有意义,让孩子们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谢谢陈老师!

踏青扫墓作文【二】

星期六,我们全家去老家为祖先扫墓。

到了祖坟所在的山坡上时,我就拿起扫把,把祖坟周围的落叶等垃圾扫得干干净净。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细细地擦着墓碑。经过一番有力地擦拭后,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样一尘不染,光亮如新。没多久,祖坟就被我们扫好了,我们祭拜后,便走回老家吃午饭。

吃完香喷喷的午饭后,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节是个祭拜祖先的节日,是我们大家应该做的,扫墓的我们要表扬,想来却不能来的也要给予表扬。但从来没有想过扫墓的人应该受到批评与谴责!大家有没有想过,祖先功劳有多大?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土地,让我们有地盖房,有地耕种……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祖先的功劳不可没啊!而现在有些人到了清明节,却丝毫没有扫墓的想法,把已过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凭野草长满坟墓。这样的人难道不应受到人们的谴责吗?

又是一个清明节,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踏青扫墓作文【三】

春天给人们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所以人们都喜欢在这个季节踏青、旅游。我们学校每年也会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昨天早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

一路上我欣赏着那些被春姑娘打扮一新的花草树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半山腰,接下来我们得沿着阶梯去纪念碑了。走了一段阶梯,就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纪念碑。我的心情开始有点沉重了,因为我前几年就已经知道了这座纪念碑的意义。很快我们来到碑前,老师让我们把东西放在地上,然后让指定的两个同学去献花圈,望着那庄严的纪念碑,我的脑海里仿佛浮现出烈士们战斗时的情景。

一直到祭奠仪式结束,我才回过神来。我想,他们的鲜不会白流,我一定会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与平、安定的生活,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做一份贡献。这次的春游活动,我觉得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踏青扫墓作文【四】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是一次祭拜祖先的假期,又是一次春游活动。一年过去了,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清明节,又来临了。

回想起战争时期,有多少英雄抛头颅,洒热,开辟了一片安全的天空。在清明这个祭奠扫墓的时节里,我们再次想起那些烈士英雄们。我们应该去看看他们。

悼念活动在11点左右开始,我们钱塘外语学校小学部的同学手捧小白花,在昂扬的国歌与悲伤的哀乐中,我们默哀、鞠躬、献花,向革命烈士表达哀思。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摆放着一个个插满鲜花的祭奠花篮,在碑后的柏树上,放满了献给先烈的白花,在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展厅里,则介绍了无数的英雄先烈的光辉事迹。在蔡依玲的带领下,我们慰问英雄们的英灵,慰问先烈们尘封的事迹。

中午的阳光十分刺眼,而纪念碑却又高耸至蓝天。悼念活动一开始,我们就需要怀着崇敬瞻仰纪念碑。阳光刺得我们睁不开眼睛,真想闭眼躲避这猛烈的阳光。当我的目光与纪念碑相撞之时,我的眼睛却不知不觉地睁开了。我想,这就是我们华夏子女对党的潜意识服从吧。当我们手捧白花,浏览烈士浮雕并献花时,全队前进的速度很慢很慢,大家都垂着头,默默地把白花放在柏树上。大家都在缅怀那些为我们创造平安的革命先烈们,我们的心,早已变得十分的沉重。

那些烈士,为了新中国,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值得我们去缅怀、去纪念。

踏青扫墓作文【五】

在墓前祭祀祖先谓之扫墓或扫拜,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1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间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诎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2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并为一了

而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祭祀典礼,称为「祭冬」。有的在冬至前十天举行,仪式隆重,祭后设宴招待亲友,深具敦亲睦邻的功能。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也就逐渐延伸为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