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作文阅读理解习题(阅读理解作文练习题及答案)

作文阅读理解习题(阅读理解作文练习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13 22:54:45
作文阅读理解习题(阅读理解作文练习题及答案)

作文阅读理解习题【一】

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回答文后问题。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摘录文段中最能表现“我”对藤野先生怀念之情的词语(最少3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粗词“良心发现”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中对藤野先生进行高度评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藤野先生的精神可用文中第一段中的六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作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行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总、时时、常常、永久、至今。

2.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

3.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4.为中国、为学术。

5.收藏讲义、悬挂照片、多写文章。 马上分享给同学

作文阅读理解习题【二】

19 答:示例1:图和对联相映成趣。莲“出淤泥”的过程即于右任老人饱经沧桑沉浮的一生,莲最终“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的.结果即他一生淡泊,荣辱自安的人生态度,

示例2:莲生于污泥间,却开出鲜艳的花朵,不正像那些身处逆境的人们,笑对人生的苦难?因此,图和对联包含的思想是一致的。

评分说明:由莲的品格联想到乐观的人生态度2分(只点到莲的品格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

20 (1答:示例:读霍金叩击在投影屏上的文字,我被震撼了。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还能豁达地说,我还有手指、大脑、理想、亲人和朋友、感恩的心。这种胸怀只有常想一二的人才有。这事例,以情感人,更以理服人。

评分说明,结合动情的句子谈霍金1分;点明事例证明论点的作用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

(2答:评分说明:事例可以证明论点1分;事例典型1分;语言通顺、概括1分。

21 答:评分说明:结合文章的论点谈,有感受或与之不同的见解1分;谈感受或见解时作一点言之成理的分析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

作文阅读理解习题【三】

②“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武装抗元失败被俘后,在元朝劝他投降时写的一首诗。意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坚贞不屈的决心。这首诗,也成为文大夫无法摧毁的精神支柱,让他在无数个无眠之夜里平静地忍受折磨,坚定地拒绝降元,最终用良知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成就了他的凌云壮志,无愧于他的赤丹心。

④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的智慧汇集于此,余音不绝,提醒与警示后人要以良知治世,诚义为人。然而,近年来,社会的风气却日渐下滑。

⑤有一句“笑话”如是说道:“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中国人喝牛奶,结石。”而但凡心存良知的人看到这句话想必都笑不出来。近年来,孔雀绿,苏丹红,落日黄等化工原料频频“走进”食品,而三鹿毒奶粉更是让国人心寒。再看看那些捡变质菜来卖的小商贩,那些说违心话的记者,那些不以正义而以利益为目的的律师.......这些恶性事件足以表明,失去良知后的.国家是何等冷漠,而这些人又怎能说出自己不愧对于天,不愧对于人?

⑥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良知的背囊丢了,散到人间,成了撒旦的魔掌。良知的标尺一旦倾斜,便必然坠落地狱,万劫不复;而良知的树一旦开花,也定将连年富贵,万古流香。

, ;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而漫漫人生,我要把持住那杆最真的――良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2.指出第②、③小节的主要论证方法,并结合文章内容,阐述其表达作用。

3.请根据第⑦段的语句,进行仿写,使得句意上下连贯。

, 。

4.作家王蒙新出版的《守住中国人的底线》一书是一剂唤醒国人良知的猛药。如果有一天,人们争相去扶摔倒的老人,对社会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嗤之以鼻,逐步回归人性的真、善、美,那么全社会时时处处就会充满春天的温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把持住良知的标尺。(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把持住良知的标尺”。

3 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涓涓清泉,我聆一曲最跃的;幽幽茶香,我撷一朵最怡的;细细春雨,我揽一片最凉的。

4. 围绕“良知”、“本性”、“道德底线”作答,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真实的感悟。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