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家长怎么辅导小孩作文(家长怎样辅导小学生的作文)

家长怎么辅导小孩作文(家长怎样辅导小学生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09 07:37:53
家长怎么辅导小孩作文(家长怎样辅导小学生的作文)

家长怎么辅导小孩作文【一】

小学作文意在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一篇作文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综合思维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迄今为止,许多学生把作文练习视为畏途,教师把作文教学当作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两个盲点:第一、认识的误区。他们觉得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做法是:按照“记叙——说明——议论”的序列,采取与讲读课文同步训练作文。但是这样的话,盲目性较大,没有明显的训练重点。第二、训练的盲目。教师单纯地在写作技巧、方法上进行概念传授。他们没有顾及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一味地追求“蛮练”,奉“功到自然成”为玉律,所以收效甚微。

根据对本校学生作文和教师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对此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1、对教师的状况

(1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作文技巧、方法的传授,不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学生作文枯燥、乏味,缺乏应有的童趣。

(2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不够强。只照本宣科,不注重自身想象力的发挥。

(3教师作文教学单一的模式框了学生,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对学生的状况

(1学生不会仔细观察、善于想象、过分依赖教师。

(2学生没有生活积淀,缺乏生动的想象力。

在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感觉到现今作文教学的弊端:教师一味地强调了写作的结果,而忽略了写作的过程。只有善于培养学生写作综合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分析能力、想象力等,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

我们没有去过桂林,那么我们读完《桂林山水》的课文后,脑海里会出现一幅幅桂林山水的图画。漓江的水是那样的静,那样的清,那样的绿;桂林的山是那样的奇,那样的秀,那样的险,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想象的作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何等的重要。

小学生作文,虽不是什么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想象。例如: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生动的比喻、拟人和夸张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某个人的形象,就需要对他的内心活动作某些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更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基于对想象作文教学的浓厚兴趣,故以“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研究为切入口,有意识地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敢想象、会想象、善想象”。在全新的作文教学中体现“求新、求趣、求美”。

家长怎么辅导小孩作文【二】

1、本课题旨在构建想象作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过程。主要是依据心理学中有关想象力的培养发展策略,以“想象手法教学”和“想象篇章练习”为着重点,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充实文章的内容,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通过想象作文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并由此丰富学生写作的题材。

家长怎么辅导小孩作文【三】

我家住七楼,一楼的小军作文写得很好,但人长得有点丑。大大的耳朵像两把扇子;鼓鼓的眼睛像两颗大波珠;嘴巴张大时简直可以吞下一只恐龙。走起路来肥胖的肚子一晃一晃,仔细一听,还不时发出呜呜的响声,像是在化食消物。有一次,我的作文又被老师打了D等,心里很难受。回家的路上听见后面有人喊我的名字,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小军。“你怎么啦?”他说。我给他说了今天的事,他安慰我说:“没关系,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上我到你家去辅导你写作文。”我心里想:他只不过随口说说罢了,一到周末他还要忙着玩他的电脑呢。星期六晚上我也把这件事给忘了,正在玩电脑的时候,突然电话响了。里面传来小军的声音:“你有事吗?我这就上去教你写作文。”我这才想起前天他跟我说过的话。可是十分钟过后,还不见小军的'身影,我感到很奇怪,就下去看个究竟。刚下到五楼,就看见他正在爬楼。因为长得胖,手脚短,每上一个楼梯,似乎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整张脸都变红了,额头渗满了汗珠,并不时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看到他这么吃力的样子,我心里很是感激。

我悄悄回到屋子,打开冷气,倒了杯水等他。小军到了我家后,抹了一把汗,连我递过的水都不喝,就开始教我写作文。他教我如何审题,如何就文章选取材料,如何巧妙地安排材料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期末考试,我的作文竟然拿到了满分。我兴奋地跑去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并谢谢他每个周末爬七楼来教我学作文,他得意地扬扬手说:“我这是做减肥。”

家长怎么辅导小孩作文【四】

我是和两个孩子一起一边流着泪,一边反思观看了《孩子不笨1、2》两部影片的。影片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一种父母与孩子正确相处的信息,灌输一种亲子相处的理念。两部影片都是前半部分轻松、有趣、搞笑,后半部感动、赚人热泪。而且故事情节都非常简单,甚至有些事情自己也做过,有些话自己也说过。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家长,观看以后发现,原来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其实每个孩子出生时,在我们心中都是独一无二、而且是最好的,我们绝不会觉得他们比别的孩子差,更不会嫌弃他们。在他们还是宝宝时,他们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发音不清的音符,我们都会觉得他们很了不起。但当他们渐渐长大,越来越能干、懂事了,我们却总是埋怨自己的子女,没有别家的孩子好,习惯于把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只看他们不好的地方,只向不好的方面想,只会一味说他们哪方面不好,哪方面不对,放大缺点而缩小优点。虽然也知道对孩子很不公平,但我们还是不会改变,因为我们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这样做是为他们好,好让他们把缺点都改成优点,从而能成为完美的人。但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想想就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这世界上根本就不会有人在每个人心中都是完美的,就如我觉得影片中的文福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但Terry的妈妈会认为他太多管闲事了。而Terry在他妈妈心中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我觉得他太没个性,太没主见了。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们不需要羡慕别的孩子优秀,就算有人拿我们眼中优秀的孩子与我们交换自己觉得满身缺点的孩子,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因为在我们心底,他们还是独一无二,而且是最好的!既然他们是独一无二,而且是最好的,我们更应该多表扬他们。

《孩子不笨2》的开场很特别,也很有创意。一个人从小到大,都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都乐意听夸奖的话。片中也一直阐述着这样一个观点:不要吝啬自己对别人的夸奖。生活中,年轻教师对班中的学生的称赞与奖励让其他班的学生感叹“那边风景独好”;老板娘对打工伙计的点滴表扬和鼓励换来的是伙计卖力的工作。但影片中的老师不懂得这一点,一位同学难得做了一次作业,却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做得这么差跟不做没什么两样”;从而使学生觉得,原来做与不做同样挨骂,当然就没有再做作业的动力。家长也不懂得这一点:孩子帮自己修好了电脑,找回了重要的资料,他却将刚才挨上司批评的气一股脑儿地给了孩子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孩子本来满心希望能让父亲知道,自己虽然读书不行,但也有别的本事,却成了痛苦的回忆。我想:我们在孩子的心中也是无可代替的,他们喜欢得到别人的表扬,但会更在意家长的肯定。

我们平时除了检查学生作业,给孩子吃饱穿暖,看看孩子睡着没有就算是尽了职责、完成任务。使孩子觉得“凡是我们喜欢的大人们都不喜欢,凡是大人们喜欢的我们都不喜欢。”孩子有问题,我们通常因为忙和没耐性的习惯一审二逼三恐吓,最后总是对孩子说:“我对你太失望了”。慢慢地,他们对家长无休止的唠叨以及训斥早就练就一副“好听力”,正所谓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们认为自己说不说都是错,都要被骂,结果他们慢慢地就变成了“哑巴”,连与我们说话都懒得开口了,这就很容易出现“代沟”,那么小孩子就越来越难管教,其实这就是缺乏沟通。有句广告语说得好:“沟通从心开始。”其实“沟通”与“表扬”同样重要。

我觉得学校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真的很适合,使孩子知道,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家长们赚钱也都特别不容易,他们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压力,所以才会疏忽了和孩子的沟通,家长们亦会担心管不到而使孩子学坏,但管得太多孩子会觉得无私隐、无自由。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同样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家长。孩子,希望父母可以了解你们,同时父母也希望你们可以体谅他们,只有大家都愿意沟通,才能做到孩子开心,父母放心!


家长怎么辅导小孩作文【五】

《小孩不笨2》这部电影的名字听着就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刚刚接触这部电影时,我就想着:这肯定是讲述一个孩子上学的经历。正想着发生了什么事,电影就慢慢拉开了帷幕。我看着这部既带有搞笑部分,有怀有感人部分的电影,有时两眼放光,忍不住捧腹大笑;有时两眼扑闪扑闪的,有几颗晶莹的东西在眼眶里直打转。其中有一个镜头我至今都难以忘怀:因为父母太严厉,动不动就对儿子大喊大叫,而且不关心儿子的成长,所以儿子就整天与混混搭在一起,学会了抽烟、喝酒、偷东西……但做父母的竟然什么都不知道。从而儿子慢慢地发展到了下手抢东西!他不管男女老少,都抢!一次,抢东西后,儿子知道错了,便回去归还。但周围的人看不下去了,立刻报了警。儿子的父母赶了过来,本想打他,但警察正踏着步子朝这边走来。父亲为了能让儿子安全回家,给儿子一个悔过的机会,他一把抢过金项链,求受害人谎称是父亲所为。受害人不肯,说是要给孩子一点儿教训。父亲见状,紧紧握住受害人的手,当着众人的面“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这时,那个屡教不改的儿子早已泪流满面,嘴里只喊着一个字:“爸,爸!……”

哎,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其实,你的父母越打你,越骂你,就说明他们心里越有你。我记得有句老话:“打是亲,骂是爱。”要是哪天父母对你不闻也不问,那么说明他们心里再也没有你这个孩子。总有一天,你会比被父母打骂更痛苦、更难受、更想发泄!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很爱你,就一定要感谢他们给你带来的温暖、给你的帮助!同时,我从“父亲下跪”的情景看出,父母真的很爱很爱你。每次打骂完你,可能都会自己默默地伤心一次。因为打在你身,骂在你身,而都痛在父母心!因此,我们要更珍惜这段父母情,常常说一句“我爱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这可能会使他们十分欣慰,让他们去发现我们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存在,从而更加的爱护我们、关怀我们!

同时,我又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孩子的脚扭伤了,父亲只是冷淡地问了一句:“你怎么样了?”然后就很绝情地说:“没事的话,自己站起来走!快!”孩子既惊讶又满怀伤心地望着父亲远去。正当绝望时,父亲在拐角处却突然回过头来善意地看了孩子一眼……

看来,父母对我们的严厉、绝情都只是表面现象,让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味父母内在的真正的良苦用心!

家长怎么辅导小孩作文【六】

①可以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所写出来的景,本应形象逼真,如若亲见,而对景物的描写又不可太实,还要加上作者的独特感受,加工创造出情景交融、引人联想的深远境界。且看《山中访友》,这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的散文,写景的构思就特别新奇。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脚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呼吸地层深处的元气,我的头发长成树冠,我的手变成树枝,我的思想变成树汁,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最后长出树籽,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想像中,悬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丰富的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动与静、明与暗、虚与实的有机结合,不仅打开景物描写的行文思路,而且使写景画面富于立体感和艺术性。

②可以借助梦境或幻觉来虚写景物。平常的生活中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凝望某一景物时间较长以后,好像这个景物动起来变成另一种事物,这就叫幻化,作文指导《写景作文第十三讲、幻化虚实相生》。幻化的景物实际上是随作者的联想或想象而构成的一幅新情景。把这种想象出来的情景写下来,首先要对原来的景物作必要的交代,这样读者才能知道新情景是由什么景物幻化出来的。当然,这种必要交代可以在幻景之前,也可以在幻景之后。其次描写幻化景物时要注意完整性、连贯性,能帮助读者构成新的情景。

③可以通过多种感觉触发联想和想像,抒写与眼前景物相似或相关的景致。品品老舍先生的`景句,便会颇有感触。《趵突泉》一文中曾具体细致地描绘了三个大泉的美丽景色:“……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足呆呆地看三分钟,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这些语句的描述,写出了大泉的雄伟气势并引起作者的联想,感受到“自然的伟大”,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④可以运用比喻和拟人把实景虚拟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使景中蕴情,情景交融。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萝花,在《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

家长怎么辅导小孩作文【七】

今天受朋友邀请看了一场地地道道的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没想到,效果却大大超出预期。

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甚至有些俗套,无非是描写两个家庭父母与孩子之间从“因为忙而无沟通”,到“孩子的心灵逐步走向堕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沟通的桥梁”,最后终于找回“曾经茫然、失落的心灵”!但导演“赚人眼泪”的手法实在是天下一流,连我这等“铁石心肠”的人居然也稀里哗啦了好几次,实在是佩服得紧!

镜头一:9岁的Tom在学校商店里偷了阿姨的`钱,想不到商店的监控录像告诉了警察真相,当Tom的父母气急败坏的回家拿起藤鞭就要教训Tom时,Tom哭着说出了真相:学校马上有一个演出,他是主演,当所有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邀请到自己的父母参加时,他的父母却因为要赚钱,不仅不听他的请求,而且一次次把自己的“邀请信”丢进了垃圾筒……偶然一次在饭桌上,他听到有人邀请爸爸演讲,一小时别人要付500元,他就卖掉自己所有心爱的卡片,却仍然凑不够钱,而演出时间已经越来越临近了,他实在没有其他的办法……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悔恨的泪,高兴的泪,爱的泪……

镜头二:成才因为违反校规而被学校开除,当他加入“黑社会”之后,因抢劫而被殴打,正好被爸爸撞见,爸爸为营救儿子而从过街天桥的台阶上摔下来,头狠狠的撞在水泥柱上……当爸爸被推进急救室,杂货店的胖阿姨告诉成才:“你知道你爸爸有多爱你吗?为了找到一所学校收留你,只会写ABC的他,把我替他写的英文求救信抄写了163份,并且用残疾的腿跑遍了新加坡一百多所中学……他太爱你了,他实在不知道该怎样爱你……”成才的爸爸在弥留之际,希望当面感谢终于肯“收留”成才的胖校长,成才去学校哭着求校长“骗”爸爸……当大家围在病床前送成才爸爸时,爸爸对成才说:“我一辈子是在棍棒和仇恨中长大的,我不知道爱,更不懂得如何向你表达爱……”然后他攒足最后的力气说出自己刚刚学来的“I love you”跟儿子作最后的告别……

这个世界,当越来越的人会说两种语言(甚至更多,却越来越不会最基本的“爱”的表达;当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奢侈时,却越来越没有时间关注“爱”,表达“爱”……在走向“文明和繁荣”历程中,我们的心灵渐渐枯萎。兄弟之间,姐妹之间,母子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我们越来越无法真正走进彼此的心灵;在一切“正常、普通、世俗”的浸染中,我们的灵性慢慢变得冷漠、麻木,进而视一切“梦想、崇高和真诚”为“迷幻、虚假和伪装”!

生命、爱、关怀、灵性……在哪一个黑夜滋养?在哪一个凌晨萌发?又在哪一个时刻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