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关于蒲公英的约定的作文(蒲公英的约定故事)

关于蒲公英的约定的作文(蒲公英的约定故事)

更新时间:2023-10-17 23:01:06
关于蒲公英的约定的作文(蒲公英的约定故事)

关于蒲公英的约定的作文【一】

白杨木影子被拉长/像我对你的思念走不完/原来我从未/习惯/你已不在/我身旁/街道的铁门被拉上/只剩转角霓虹灯还在闪/这城市/的小巷/雨下一整晚。

——题记

三年前,我们在这里相聚,渴望着完美主义,开始了同窗的学习生活。晴天,我们在阳光下奔跑,欢笑;月色浅唱,我们在屋内埋头苦读。

三年前,我们安静地走到这里,开始了属于我们的最长的电影。语文课上,我们自导自演;考试过后,我们为自己的失误寻找借口;遇到困难,我们想过退后,但为了见到那一抹彩虹,我们一起走过了千山万水,走到了这千里之外。

三年前,我们是陌生的,在自己的秘密花园中,看着星空。三年后,彼此之间我们已没有了不能说的秘密。我们一起吃着麦芽糖,享受着这甜甜的时光,看着星晴,希望时间永远停留。

但是,时间就像蜗牛,一直在走,走过了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我们越来越像牛仔很忙。仿佛所有人的初三都是同一种调调。无奈中,我们翻开了夜的第七章。就好像火车叨位去一样,世间万物也都有它自己的轨迹,我们也终将面对这一场最后的战役——中考。

三年旅程,我们聚了,散了,仍旧是一路向北。白色风车转了,停了,就像是黑色幽默。公园的街灯,明了,暗了,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最爱的人,我们断了的弦,我们的浪漫手机,我们的逆鳞和我们的献世?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而我在等/你是否还认真。

爷爷泡的茶,就要凉了,而我却始终开不了口。我知道,无论四季风景如何变换,我们的暗号永远不会改变;无论世事沧海桑田,我们都会相遇在菊花台,相见在威廉古堡,道一声:“好久不见。”

迷迭香的气味淡了,七里香的味道还留在脑海中。达芬奇的画布还在那里,即使是说了再见。哪怕是超人不会飞,也一定要一起跨时代。

反方向的钟,可不可以给我一首歌的时间,让我问一句:“说好的幸福呢?”

我相信,你听得到。

缓缓飘落的枫叶像思念/我点燃烛火温暖岁末的秋天/极光掠夺天边/北风掠过想你的容颜/我把爱烧成了落叶/却换不回熟悉的那张脸。

关于蒲公英的约定的作文【二】

一阵美妙的音乐声传入了我的耳畔,它拨动着我的心弦,我急急奔向钢琴,询问此曲的名字,“蒲公英的约定”,我喃喃地念着,却浑然不知自己的内心的思绪已如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这个曲名犹如一把打开我内心大门的钥匙,将已经尘封许久的往事一一拣出。

记得那年,伊犁河畔,蒲公英星星点点地嵌在青色的草原上,装点着大地,我们嬉笑着、追逐着,银铃般的笑声散落一地。

闹完了,笑完了,我们都累得倒在了广阔的草原上,看着无垠的天空,像被水洗过般湛蓝,浮云千姿百态,变幻无常,可他,却深深的叹了口气,我沉默不语。

一个月前,我来到新疆,因附近荒无人烟,无旅店可寻,只得暂时借住在巴克鲁的家,他和我同龄,我们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好朋友,他天天带我在草原的各个角落到处乱窜,掏鸟窝,割羊草,捉鱼......每天都有新的乐趣。但是行程很快就要结束了,爸妈决定后天就动身离开这里,相处了一个月的好朋友就要分开了,彼此都很不舍,一时间气氛竟有些凝重。

良久,我打破了沉默,“巴克鲁,你.......你教我折星星好不好?’”他不解,“你要学这个干嘛?”他星星一般深邃的眸子与我的目光对上,随即又看向别处,“你想学,那我就教你咯”他终于妥协。

归程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临行前,照例拥抱,我含着泪,在广阔的草原上与他定下誓言,3年后,等我初中毕业,一定会再回到这伊犁河畔,因为这里,有你。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手中紧紧地攒着我为他做的新新手环和一沓信纸,眼泪夺眶而出。我狠心别过头去,与爸妈一同离开了那美丽的村庄,心却早已绞成了一团。

今时今日,当我再闻“蒲公英的约定”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巴克鲁,那个远在新疆的男孩,还好吗?风吹过,蒲公英随风飞扬,愿这小小的蒲公英能将我的思念传达给那个淳朴。善良的少年。

关于蒲公英的约定的作文【三】

他还会记得那年他和我的约定吗?

五年前,他悄然来到我的身边,记不清他是从哪里来的了,反正他就一直在我床头的书柜上静静地放着。黄棕色的外表下,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抑制不住我自己的好奇心,便把他翻开来静静阅读。

旅游,是我非常喜欢的,对我来说是也一件快乐的事,可为什么这个作者却要把他写成苦旅呢?没有华丽的辞藻来凸显出文章的深度,我静静地听他娓娓道来,感受到了那深邃苍凉的历史命运和对中华大地深深的依恋。

其实十岁的我已经能够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可是总感觉他还有什么深刻的意义想表达出来,而我却不能理解。

十岁的我便对他许下里一个约定,既然我十岁的时候无法理解,那么五年之后再来看你,五年的阅历应该可以将你完全读懂了吧。

搁置了五年的他,五年后的现在我再次将你拾起。

母亲为了让我有点文学修养,给我买了几本文学类的书,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他。“这本书我看过了,母亲你怎么又买了一次啊?只是封面好像不一样了,这是新版吗?”母亲叹了口气说:“孩子,不好意思啊,旧的那本在上次搬家的时候就不见了,所以又帮你买了一本,这是新版的,和旧的有点不一样,你看看吧。你告诉过我你很喜欢这本书,也告诉我你和他有个五年之约,所以五年满了,我就又买了本给你。”“原来是这样啊,母亲你竟然还记得我和他的约定啊,不过的确是五年了,也应该再读一遍了。”我捧起这本灰色,静静读起来,就好像五年前的我一样,只是不同的是,我长大了,而他也变成了新版。

最喜欢的还是《道士塔》,好像和五年前的是一样的,没有变化,只是五年前的我只是觉得作者写的是一些我看不懂的历史,而我再次读起他,我才发现这是作者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对愚昧的中国道士乃至一切卖国者的批判,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以及对于王圆篆这个“敦煌石窟的罪人”,作者进行了痛苦的反思。完全让我融入这我不曾知道的故事之中,让我不由得的与作者一起恨一起悲叹。

在我看过的书中,很少有作家能把自己的`游记和历史联系得如此恰到好处。这个文化之旅领着我去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让我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深思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感谢五年前的那个约定,才能让我再次读他、了解他,倘若当年我没读懂就草草了事,或许就一直不懂作者所要表达的真谛吧。

他,就是《文化苦旅》。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我深知对于一本书的尊敬就是要懂得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而不是看完什么都不思考就过去了。这难忘的约定,教会我的不仅仅是这一本书的道理,而是领会文学作品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