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的作文(我们的文化长廊作文)

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的作文(我们的文化长廊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8 07:46:16
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的作文(我们的文化长廊作文)

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的作文【一】

春与冬的恶仗注定遵循以春天凯旋而归的铁律落下了帷幕。轻触岁月簿,大自然总能敏锐的把住春天的脉搏,先于世人探听到春天的轻盈脚步声。渲染之势不断壮大扩张的新绿宛如一面面高扬的旌旗,迅速而悄然地占领了淹没在寂疆域的每一个角落。这场浩大的行动有条不紊,安静自然。格外优于其它季节的更替,少了大张旗鼓的聒噪和盛气凌人的压抑,反而增添了一份安逸恬然。或许,这也是大多数人喜爱春天的一个重要理由抑或共鸣吧。试想,一直走在曾被年轮碾轧得支离破碎的光景里。突然一回首,一个窈窕的身影倏忽伫立在你面前。这是翻越了沉寂萧瑟之后,多么温情而浪漫的邂逅!

天很蓝,云很白,阳光和煦,空气像过滤过似的,异常清新。娇嫩的草苗顾不上伸懒腰就奋力地钻出了厚重的泥土,迫切地投进了春天温暖的怀抱。新鲜的叶子喝着春风,顺着动的节奏已然微醺,围绕在身体的摆幅之间都是喜悦的陶醉。春风连夜用巧夺天工的针线绣出了千朵万朵的鲜花,花朵上沾满了晶莹的露水,饱满艳丽中略带一丝娇羞。赶早的蜜蜂已经忙碌在花香流溢间了。耳边的溪水渐渐变得更清晰,宛如清脆悦耳的灵动旋律。慢慢的,这美丽的细细水花仿佛流进了心灵,流便了全身,浑身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纷纷聚拢过来,齐力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光彩夺目的春锦。鸟儿从南方气喘吁吁飞来,欢呼雀跃地歌扬着春天的美轮美奂。在千姿百态中,你会是最动人的一笔吗?

风继续温柔的吹。像棉花糖融化在人们心底。莺飞蝶舞,无拘无束。思绪也正在拔节。风是绿的,把一种黯涩的色调涂染成明快的欣欣向荣之象。也拂动了人们蓬勃向上的心海。水是绿的,且清澈无暇。用朴实而真诚的心收藏了所有春天,刻进砰然心动的心跳。在水光摇曳的舞蹈里,谁的脸庞,胜过了桃花的盛开?临畔斜倚着树,放眼望去,似曾相识的燕子在筑着新巢。在美好的憧憬与耕耘里,那些往日的沧桑,已被风带去很远很远。

雨跟在风的后面。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密密匝匝不紧不慢地下着。风搀着雨在日渐盎然的山坡上,口若悬河般讲述着往事和新的期许。干涸冻裂的泥土,如饮甘泉,使劲贪婪地吸吮。花草树木润泽肌肤,洗练一新的景致更加袅娜了。烟雨潇潇氤氲出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中似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沿着石板路走来一对恋人,雨打在他们的伞面,似语调低回地朗诵着一首优美的散文情诗。此时,春雨润滑如玉,声声都是轻柔的呢喃。婆娑了情怀,深重了情义,丰腴了灵魂。这场雨打动了恋人,而恋人直接感动了春天。

风雨过后,真应了诗人惜春的诗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惬意被收回。落花是春天最寂寞的绝句。眼看流水接住这伤心的幸福缓缓远去。一些浅浅的暗香从远处潺潺地飘来,撒在四周。其实,人生亦如春花,短暂的芳华,要经得起挫折,忘掉什么叫脸红吧。种下笑容吧,服一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慰藉。远远近近,空气里又会都是芬芳的味道。

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的作文【二】

文化长廊位于南大楼与北大楼之间,你走到长廊门口就会看见木质匾额上面刻着“文化长廊”四个绿色大字,字体雄浑大气,非常引人注目。匾额两旁的柱子上刻着一副对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它告诉我们,现在要勤奋学习,等老了再来学习就迟了。走进长廊,我们一抬头就会看见房顶的每一根横梁上都写着《弟子规》中的句子,例如:“父母呼应勿缓”“凡出言信为先”“凡是人皆须爱”等等。这些名句仿佛在告诉同学们做人的道理。读完“弟子规”,你再向长廊中望去,就会看见两边的墙壁上挂着许多书法和绘画作品,这些可都是同学们亲自完成的优秀作品。每一个学期,这里还会举办两次不同主题的艺术展览会,如果你有兴趣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拿来参展哦。

长廊两边安放着长椅,可以供同学们课间的时候休息。你可别小看这些长椅,因为在这些棕红色木质长椅的椅背上上雕刻着许多文化名人的头像,有孔子、李白、鲁迅、老舍等等,在头像的旁边还这些名人的作品。比如孔子头像边就写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李白头像边则是他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长椅两侧的扶手被我设计成了一个微型书架,书架里摆放着各类图书。

想象一下,每到下课或者午休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信步进文化长廊,边走边欣赏着墙上的字画,诵读着一句句千古名句,然后坐在长椅上随手拿起一本课外书翻阅着,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的作文【三】

20xx年10月27日,这是我来学校后第一次参观母校的文化长廊,带着好奇与激动我畅游了文化长廊,体会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令世人瞩目,令人深省的孔孟之道,让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国学经典,都是当代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信条。身处如诗如画的天华校园,在学院“专、通、雅”的培养模式下,每个天华人都因在这充满哲理的国学精粹—文化长廊中成长,陶冶情操而荣幸万分。

天华校园文化长廊,一个别样而伟大设计,当你漫步在斑驳的水泥路上,你会不由自主地欣喜于满眼春色,更会迷醉于那一排排列整齐、设计雅致、内涵厚重的宣传栏,只要你驻足、跨进这心灵圣地,即可以对话两壁中的人文历史,领略中国浓厚的文化气息,感受现代学子进取向上的蓬勃朝气,此时此刻,你会心临其境,心旷神怡,豁然开朗。下面看看我在文化长廊中遨游的经历。

跟着讲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约300m的长廊,长廊内部是仿古轩阁,一进入就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两边是以竹简隶书及扇面书版两种形式陈列廊阁的箴言,里面的每一句名言都让人反复回味,使人受益匪浅,我们在场的每一位师生都深刻感受到了文化长廊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不由得使我们叹为观止。接着我们来到了“修身苑”,顾名思义,修身即为修养身心培养内涵,“修身苑”是一条依水而建,气势恢宏,与天华整体的古代建筑风格协调,并带有江南古建筑风格的长廊。

它以高台贯身联系,仿古代花窗点缀其间,营造出了画栋雕阁,诗文满壁的文化氛围。在这里可以给人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忘记身边的一些琐事,就尽情的沉醉于这个美好的文化氛围中,它带给了我们一场心灵的洗涤,看了这些后,整个人就感觉轻松好多。最后我们来到“正心亭”,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身,治国,平天下,是儒家修身的“八目”。而正心是修身的开始,只有心正,才能意诚,才能成为人才。做人就是要堂堂正正,坦坦荡荡,做事就是要心正意诚,勤勤恳恳。说到这,我就不由得想到了儒家的鼻祖:孔子。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是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德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无数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文化长廊这一创意来自于天华学院董事长邹荣祥先生,他一直提倡大学的功能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而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像一个无声的老师,对学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院董事会投入巨资打造这一文化长廊,是天华办学精神的具体反映与贯彻落实。突出天华“专通雅”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出环境育人的作用。既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开风气之先,在各高校教育中独树一帜。有文化长廊使我受益匪浅,它既坚定我的信念,我们要共同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一起努力吧—母校加油!

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的作文【四】

星期六下午,我从家里出来,散步在大街上。

下午的车比早上少了许多。风轻轻地吹过,吹过懵懂的时光。倏然间一种深深的孤独涌上心头,而我却难以言表。

就任由它挥发吧,这种感觉并不是没有少过,我想。

没错,这城市依旧在我四周,但我和父亲,却不在同一片寂寥的秋天里。

很快,我来到了湖畔前。

城市的影子倒映在湖中央,垂柳的枝条浮在水上,绽开了圈圈涟漪。远处几辆车从桥上驶过,我听不见喧嚣。老树的微笑,在这时光里泛黄。身旁的草坪,也在这湖光里落幕了秋色。此刻人还少,这里显得异常地静谧。

走在湖畔的小路上,与这座城市相思凝望——不知不觉,我爱上了这座城,爱上了这繁华落幕的秋天。

难道曾经的曾经,就再一去不复返了吗?过往如孤云,从此独去闲,又何时回归?

我轻轻笑着,笑自己太年少。连时光都会老,我们又怎不会长大?

但时光是抹不去回忆的。即使转瞬成空,物是人非。

可眼前的一切,又如落日的余晖,又如黑暗中的光芒,照亮我的世界。

那些年,父亲拉着我的手,来到了这片宁静的地方,找了一个长椅坐下。小时的'我,就已陶醉在这湖光里,结下深情。那些年,父亲粗大的手掌,轻轻抚摸着我的脸颊。

顿时,我的情感,似决堤的裂口。不知道有多少那些年,有多少碎片,凝结成如今的眼帘。

太阳一点一点地落下去,苍穹也渐渐被染成了殷红色。我在寻找着那个长椅,或许它显得很荒唐,那么多年过去了,又怎会找到?但是,世界总有似曾相识,我相信,再长的路,也会找到。

终于,我驻足在一棵树下。

那是一把很普通的长椅,我却还记得它周围的事物。木头上似乎还有点点痕迹,多少载逝去了,它依然如初。阳光洒在长椅上,显得异常唯美;偶尔有几片红叶,悄然飘落。

此刻人散场,此刻花落泪。

父亲的模样又似乎在眼前,我很想紧紧握住他的手,再像当年。

然而,这最终只是很离奇的幻想。

这一路上,有太多的思念。青春就是如此,匆匆而过。闪现的不是你梦中的场景,命中注定的不是离别的结局,而是在一切都结束时,才意识到,当初的开始是如何的完美无缺。

路依旧漫长,我的心依旧苍茫。

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的作文【五】

过了春分便是清明。清明,春天的一道分水岭。春行到此处,该绿的叶都绿了,该开的花都开了。随便一眼望过去,大地上到处簪满鲜花绿草。难怪古人说清明节是踏青节,此时不踏青,更待何时?

清明时节随父母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祭拜完故人,大人们围聚畅谈,我们小孩子则略觉无趣。"踏青去?"这边刚提议,那边立即呼应:"好啊!"妈妈交代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飞奔出了门。

沿着河边行走,一路嬉笑打闹,不知不觉就到了城山脚下。"哇!好盛的油菜花!"城山脚下种满了油菜花。那一大片一大片燃烧着的菜花,令我惊呼!看着这片花海,不禁想起爱默生的一句话:"大自然是一件从来没有被描写过的事物。"用人工去摹拟天工,岂不是近乎荒谬的吗?我无言……抑或,是惊愕得厉害。这片花海就如此毫不吝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金灿灿的黄不具有黄金的沉重,也不掺杂着柠檬的刺鼻,仅是一股素馨,淡淡的就已沁入心脾。

"小璇,彤彤!"菜花田中传来一声呼唤!是三叔。他在田里劳作着。春风里,他已脱下了笨笨的棉袄,换上轻便的衣裳。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的衣袖上沾着青草的绿,菜花的黄。他说,天暖起来了,正在播种。春播秋收,是他乐于为之不懈的事。"你们自己先玩会,等会上家里。知道你回来,婶婶特意做了你最爱吃的蒿子粑粑。"此时,我仿佛隔着花田都能闻到那松软可口的粑粑的香味。

"从这穿过去还有更美的风景。小心点走!田埂的土湿润松软,容易滑倒。"稍长的儿时伙伴彤彤提醒着。她走在最前面,每走一步她都会用脚先试探一下。我被安排在中间,后面是较为结实的壮哥,他负责随时保护。穿梭在这奇妙的黄色海洋之中,从花田中远远望去,碧蓝的天空与灿黄的花海遥相呼应,其间点缀着那灰白古老的房屋,在黄灿灿的才华映衬下,那些本有些略显粗笨的青砖石瓦都变得那样令人沉醉……

油菜花,像极了故乡的人。在菜花中长大的人们,仿佛隐隐约约间都带了些菜花的样子,普通,朴实,但又带着健康与热烈。在他们身上,便能看见故乡的影子。可惜有时,因为他们太过于普通,我们便忘记了它们的美。只有身处异乡看见时,便会陷入对故乡的怀念。

那天的故乡,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很淡,浅浅地斟在每一朵花苞中,酝酿着千古不变的素朴。油菜花的味道,清甜沁心;故乡的人们,也像这素朴的油菜花一样,慢慢浸润了我们的心。徜徉于花田,行走在春天,品味着故乡的味道!

行走在历史文化长廊的作文【六】

白蒿上市的时候,就知道春天到了。俗话说:“正月茵陈二月蒿”,意思是即使是同一种植物,也会因为采收时间的不同,其价值也产生差异。正月里的白蒿是最好的。人们将采来的白蒿洗净后和面粉、适量食盐等调料一起,放在锅里蒸熟,就成了香喷喷的“麦饭”,有的地方俗称“麦菜”,盛上一碗,浇点事先调制好的香辣蒜汁,在让人大饱口福之余,这样好吃不贵的美味,也成了很多人关于春天的美好记忆。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药食同源。白蒿阴干后就成为一剂中草药,俗称茵陈,可以清利肝胆湿热养肝护肝,在提供给人们生命能量的同时,竟还有着难得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呢。而白蒿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其药用价值就会渐失,且口感不再香嫩,因此成为荒草。所以要吃就得在正月里,因而正月里的这道民间大受欢迎的美食,也成了一种时令的象征。

当然春天里的时令野菜不止白蒿这一种。除此之外,蒲公英也是属于药食同源的植物,是春天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鲜嫩的蒲公英,择好洗净用清水焯后凉拌味道极佳,而阴干后的蒲公英则可以直接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

有道是“民以食为天”,受美味食材的诱惑,也因为春天那种朝气和喜悦的吸引,我们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们趁着一个晴好的周日,相约到乡间去踏青。

春天里,粉白的杏花,金黄的油菜花,粉的可爱,黄的迷人。一路上的好景致,让人心情愉悦。我们在路边的一片杏花林外停下,走进园子近距离地欣赏花儿们的芳姿。尽管远看起来似乎有些衰败的迹象,但仍然可以看到满园杏花的娇美之态。树不高,但长势也还算繁盛,当我们从树下走过的`时候,虽然已经很小心了,但还是会有些花瓣在我们的手轻轻触碰枝条的时候悠悠飘落,只顾着赏景了,不知什么时候,在我们不经意间花瓣竟调皮地掉落在头发上,悄悄装扮着醉在其中的赏花人。人在花丛中,谈笑着,陶醉着,旁边有人不失时机地举起手机,啪嚓啪嚓连拍下这一人花相映的场景,阵阵欢笑声在园子里回荡,好一幅美丽的游春图景!不但爱花尤其爱和花合影的姐姐,一出门来就像个孩子一样雀跃,欢喜地找到了一个可以坐的枝桠,在鲜花的簇拥下,笑容灿烂。好几个手机、相机同时对准了她,记录下这张灿烂的笑脸。有微风吹过,纷纷落下的花瓣,飘成了淡粉色的杏花雨。

有人钟情于拍照,也有人醉心于挖野菜。呵呵,咱们可是有备而来,而且装备倒挺齐全,精致玲珑的小铲子、小锄头随身携带,小塑料袋儿,甚至用来装酒的纸质手提袋都成了收集野菜的好物件儿。

哇,低下头,意外的收获还真不少,除了地表一棵棵大大方方生长着,头顶上开着黄色圆盘状小花的蒲公英,和三五成群儿结伴生长着的白蒿,我们在园子里的果树下面,在园子边的土埝上,竟发现了那些在大块儿的平地里比较少见的小蒜。这些深藏不露的小蒜,一棵棵,一丛丛,静静地生长着。细细的叶子下面,一堆儿堆儿不太规则的小蒜头儿在新鲜的泥土中透着亮白,若是洗去包裹在外层上的泥土,则颗颗晶莹,闪着透明的光泽,犹如珍珠一般美丽。有民谚云:“二月小蒜,香老汉。”抓上一把鲜嫩的小蒜,配上辣子,和豆糁一块爆炒,别提有多香啦!也有人用鸡蛋搭配着同炒,吃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同样令人回味无穷。

继续前行,我们在一块开满油菜花的田边停下,纷纷争相用这一个天然的美丽背景拍照留念。或蹲着,或站着,或独立,或相互挽着臂膀,两边的人将外侧的腿高高翘起,摆出个想要一起飞翔的POSE,喜感十足。要不就是张开双臂,手掌向上朝两边高高举起,做出拥抱春天的姿势,令人陶醉不已。

大自然是美丽的,舒展的,和谐的,喜悦的,也是宽容的。

而我们智慧的先祖,教会我们用身边随处可见,极其普通的花花草草,滋养着纳五谷生精华的平凡生命,又用这些珍贵的花花草草,医治百病维护健康。不可谓不神奇吧!然而更神奇的是,大自然那种默默生长的精神,让我们的人生更为厚重和丰富。所谓“厚德载物”,那种大气,无私,包容,那种博大的胸襟,常会令人惭愧和汗颜。它给予了世界最好的东西,却从不计较回报。这不仅让我想起了一句网络流行语:“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走过了一程又一程,一段又一段。所幸的是,每每回头,总有说不完的回味,香甜在你我的心头。那种温暖,那种情谊,那种如春花般明媚灿烂,如春草般清淡幽香的浪漫,静静地陪伴我们携手同行的人生旅程。不管,你有着怎样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人生。

行走在春天里,行走在缤纷的浪漫里。行走在春天里,行走在难忘的回忆里。行走在春天里,行走在清新的诗歌里。当下一个季节轮回,我们仍会记得,行走在春天里,一起沐浴那场淡粉色的杏花雨,一起遨游那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