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以大见小见微知著为主题作文)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以大见小见微知著为主题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22:09:19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以大见小见微知著为主题作文)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一】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星期六。鸟儿在欢乐地歌唱,小溪在静静地流淌,心情也越发地舒畅。我想:今天早上玩游戏,下午收拾房间,晚上做作业。一想完这个计划,我的心情欢呼雀跃,因为想到今天有事忙碌的、充实的。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我在收拾房间。我在抽屉边缘无意间发现了一只快燃完的蜡烛。“嗨!这么短的蜡烛还留着干嘛啊!”我默默的说。然后我就不假思索的随手把它给丢进了垃圾桶里了。

到了傍晚,吃完晚饭以后,妈妈千叮万嘱地对我说:“现在我要去上班,爸爸不在家。你可要好好地管住自己,作业要早点做玩哦!”我嫌她烦,门一下子就被我关上了。之后,我来到了书桌前,开始“战斗”

做了一会儿,突然停电了,房间顿时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害怕极了,心里充满了恐惧。我想:怎么办?现在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这么黑我该怎么办?问题是我的作业还没有做玩呢?

我起身开始寻找手电筒,我拿着点蚊香的打火机把整个房间,都没有它的身影。我无助地坐在床上,我非常地绝望,忽然,我想起了早上丢弃的那只蜡烛。

我跌跌撞撞地把它摸到手,如获珍宝似的点燃了它,它就像一朵红色美丽的花,把浓重的夜幕撕开了一角。我就像一位小宝宝受到惊吓时被妈妈抚摸时的心情。心顿时被安抚了下来,值后,我伴随着这微弱而又万丈光芒的光源,又投入了“战斗”。

从这小小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世界上再微不足道的东西都有它的伟大之处。譬如这根蜡烛,虽然只燃烧了一次,但却挽救了精神上受煎熬的我。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二】

重回家乡,搬出那张尘封已久的红木摇椅。擦拭干净后,发现经过岁月的磨洗,它越发显得古朴而典雅。它的扶手是两条神似的龙,仿佛正在威风凛凛地张着嘴,仔细看时,其中一条龙身上还留着一道深深的裂痕,对此我充满了悔意。

这张摇椅是爷爷生前最喜欢的。

老人经常坐在上面,拿着一支烟枪,“吧嗒吧嗒”的点燃里面的烟草,然后深深吸上一口,再缓缓地把白色的烟从嘴里、从鼻子里吐出,在吞烟吐雾中,老人很是享受。对此我总是很好奇,于是我睁着大眼睛问爷爷:鼻子里怎能出烟?这时老人总是笑而不答,接着他会安详地躺在椅背上,缓慢而富有节奏地摇动这椅子。傍晚的斜晖把老人和摇椅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一天,我趁着爷爷走开了,跳上摇椅,非要过一把瘾。我并不安于正常地摇,我是一屁股蹲到扶手上——就是其中一条“龙”上,然后使劲左右摇动。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咔嚓”一声,“龙”的腹部裂开了深深一道裂痕。

我慌张地跳了下来,碰巧老人回来了,他定眼一看——原本慈祥的脸庞马上变得难看,额上的皱纹跟眉头锁得一样紧,下面的眼睛更是圆睁着,地盯着这张椅子。

我慌了,从来没见过爷爷这个样子,我的内心仿佛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恐惧感,似掉进了无底深渊,又似掉进了茫茫大海,我急得想哭,但又不敢,只好把脸垂得低低的,好像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老人一步一步地走过来,轻抚这椅子的“龙腹”,似在摩挲着一件世间珍宝。半晌,老人深深地叹了口气。

“没事,不就把椅子嘛!”爷爷抱起了我,“乖,不怕不怕。”像犯人突然得到赦免,我惊喜掺半,在我眼眶打滚已久的泪水,在此时终于强忍不住了,如放闸的洪水一泻而出,我一下子扑到老人胸前放声大哭……

许多年后,在洒满余晖的院落里,我轻轻地摇着红木椅,独自品味着老人那份恬淡、安详。夕阳渐落,红椅轻摇,影子依然被拉得很长、很长,但物是人非,爷爷的身影只能留在记忆中……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三】

秋姑娘踏着轻盈的步伐来了,她挥挥轻纱般的衣袖,懂事的风姑娘和调皮的雨娃娃来到了秋姑娘的身旁。

天空中,大雁排着一字形的队伍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小朋友,秋天快结束了,冬天要到了,我们要去南方过冬了,你们也要多穿几件衣服哦!”果园里,瓜果飘香。紫盈盈的葡萄像玛瑙挂在 葡萄架上,红彤彤的苹果像孩子们的笑脸,黄澄澄的梨子像一个个小葫芦,橙红色的橘子像一盏盏小灯笼,而火红的柿子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田野里,高粱举起了燃烧的火把,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 ,在风姑娘的轻轻吹拂下,似乎向农民伯伯报告丰收呢!公园里,树叶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飘落下来;枫叶像燃烧的火把一样红艳;银杏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扇来了秋天的凉爽;花 坛里的菊花姑娘穿上五颜六色的彩衣,而桂花仙子散发着迷人的花香,引来了蝴蝶翩翩起舞,也引来了寻找秋天的小朋友们。

秋姑娘踩着轻盈的步伐来了,给农民伯伯送来了丰收的秋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五彩斑斓的秋天。我爱你,秋姑娘!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四】

秋姑娘悄悄地来到了人间,给世界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金色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大雁南飞、层林尽染、满山红遍……路边生长着无数各色各样的菊花,红的、黄的、白的,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雪,朵朵傲霜吐艳,竞相开放,千姿百态,使人眼花缭乱,惊讶不已。这些菊花的叶子清脆欲滴,花朵很大,那些金丝绒般的花瓣,有的向上弯曲,有的侧面伸展,各具特色,婀娜多姿。菊花不但美丽,最令人赞叹的是百花凋零时,它却傲然挺立,像松柏那样伴风霜耐严寒。菊花不与百花争春,独占秋色,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金色的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街头的柿子树挂上了灯笼似的大柿子,秋风吹来,柿子们摆来摆去,我真怕它们掉下来!街头的小摊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果实,有葡萄、柿子、橘子、香蕉、心里美萝卜,这些水果只有秋天才有。

“啪嗒,啪嗒”,又有几片叶子落了下来,把我从回忆中唤醒,眼前又出现了落叶妆成的秋色;有人说秋的感情是“悲”的,“山山黄叶飞”更是显出萧凄凉。可是我觉得,秋是美丽浓艳的,眼前的落叶更是美好的;当它还只是一片嫩芽,就向人们报知了春的信息;当它长成一片翠叶。便尽力吸收阳光、养分,来增强大树的枝干。秋天,它衷老了,欣然离开了树木,投向了大地的怀抱,作化一分肥料。没有赞美诗,只有秋风玲玲,没有墓志铭,大地是归宿,树木记下了它的功绩。它用自己的奉献,换来金秋的累累硕果,用自己的生命,赢得了秋日的无限生机,这是多么崇高牺牲的精神啊!

啊!多美好的秋季啊!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五】

开学了,懒散的假日过去了,新学期。新校园,应该就不会有新同学了吧!因为我们班的同学已经够多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急急的去了我的新学校——松山四中,不要误会,我可不是初中生,因为我的学校实在是容不下了,所以借了松山四中的班级。来到学校,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乌丫丫的人群,我的嘴巴成了“O”型,“这么多人,我要怎么进啊!”不管了,硬着头皮往里挤吧!好不容易进来了,看到了分别了一个假期的同学和敬爱的刘老师,我急忙拉着王静雯跑向她们,大家勾肩搭背的聊着假期的有趣的事,后来,过一会就会有一些同学过来,和大家拥抱一遍。待了一会,老师带我们去了新班级——六年一班。有一件事很出乎我意料,我们班竟然又来了两位同学,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男生叫门育满,女生叫白露,还转走了一个。

进了班级,随便坐,我理所当然的和王静雯坐在了一起,刚坐下,我们的嘴就像坏了的水龙头,停不下来了,班级里乱糟糟的。

在这天我知道我的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并没有影响我的好心情,就像英语老师说的:“不管你成绩是好是坏,那已经成为了过去,以后知道好好学就行了。”

新学期,新气象,我也要有一个新成绩来回报爸妈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六】

夏天的茂盛即将褪去浓艳的色彩,来临的是秋姑娘的平静与和谐。

红枫飞瀑

白云山上,叶子们都脱去了生机的绿色,把苍翠的黄色穿了起来,而枫叶却是独树一帜。那艳丽的红色多了几分高贵,少了分艳俗。摸上去既有秋姑娘带来的清凉,又让人感到舒适。流水潺潺,这白水与枫叶的红相呼应,更显得明丽,娟秀。

桂香满园

校园里,不知从哪儿飘来了一股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似流水一般,溢满了整个校园。啊,那是桂花。桂花姑娘小家碧玉,没有杨玉环的牡丹花般浓妆艳抹。她的黄也不像落叶般凄凉,反而充满了勃勃生机。她小却精,精又素。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浅滩明月

万象山上,涓涓溪水,虽送走了夏天的热闹,却迎来了秋天的沉稳。皎洁的月光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之上。文人墨客的`琴声,孩童的嬉闹声,一切都是那么怡然和谐。

田园稻香

田园里,范成大笔那儿有“梅子金黄杏子肥”。我们这儿也是毫不逊色的:金黄灿烂的玉米,露出了它的大金牙,仿佛在说:“秋天来了,财富也跟着来了!”沉甸甸的稻子把稻秆儿都给压弯了腰,好像在说:“她来了,丰收也来了。”

红枫飞瀑,满园的桂花,浅滩的明月,田园的稻香。怎不让人心旷神怡?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七】

扇面,中国传统艺术中一个独特的表现。扇面画,更是从唐代走来,如今仍在绵延着的一种玄妙文化,它不仅是古时文人思想和情怀的载体,也是今日别具一格的收藏与传承。

老家客厅的墙上就挂有一副拆下扇骨,装裱好作为收藏的扇面画,画上舒卷几簇兰花。只是小时候我一直不解,这么小的一幅画,既无卷轴上画作的磅礴之气,又无什么格外有趣的画面,为何要珍重地挂在墙上,才五六岁时我说:“这样的画我也能画出来呀!”

这句话只对了一半,要画,确实谁都能画成,只是要画的好,又是另一码事。

有一次偶然得到机会自己尝试画扇面。由于一直觉得简单,稍稍思考,提笔就画,正觉得顺利,猛然发觉重要的一笔竟要超出画面。不由得觉得惊讶,我一直对自己画画、构图水平有自信,以往也没出过这样的失误。我当然不满意,又画了一次。这一回倒是没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是扇面上的图画别扭在一起,像是勉强挤入画面中。不肯放弃又不服气,我又尝试了几次,无不是卯足了劲,成果却都不尽如人意。不是紧凑别扭,便是板约束,竟没有能与老家扇面中“平凡普通”的飘洒自然相像的。忙碌了一个下午,放下了笔,忽然觉得疲惫极了。

回家的路上,我的思绪还陷在那小巧扇面之中,越发困惑为何那么小的一幅画,自己却如此不得要领。想到这里时,脚步忽然一顿,发觉自己“忿忿不平”的原因,是纠结在这一个“小”字上。

我以为,小,所以理应容易。可是细想,古往今来,细微之处藏精妙,浓缩荟聚,我眼中的“常识”好像也实在禁不起推敲。

确实,谁说扇面小,就可以马虎画过,就不需纯熟技艺和精细推敲了?我把扇面作画想的也太简单了。

曾见过公园里一位爷爷摆开桌,正襟危坐画那还有菱角折痕的折扇面,人们好奇围在桌旁,他也不管,只是看着扇面像在思考,许久才提笔画起,一笔笔连贯而过,直到收了最后一笔,严肃紧绷的脸才舒展开。

当时我想,这样慎重是否太夸张了。如今看来,恐怕那些认真,郑重的表情,也都是必要的吧。

听潘天寿先生说:“作小幅,须有治大国之精神,高瞻远瞩,会心四远,小中见大,扼要得体,便不落小家习气。”

也许这小巧折扇上的一笔一画,也是乍看不起眼,实则是以小幅藏深意,以小幅藏大技,用精简的画面来表达情怀与风骨,一副用心塑造的扇面画,有限的笔墨画幅,斟酌后落在扇面上的每一笔,都画出这样一种独有的风骨和传统的精神来。

由古至今,这份“荟聚”的“精髓”,又怎会不如大幅山水,又何尝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墨中不凝不散的一笔锋芒呢?

主题为以小见大的作文【八】

萧瑟的秋风弹奏着一曲长恨歌,哀怨地长裙扫地,泪洒大地。无尽飘落的叶,旋转、飞舞,最后无奈地落地。

不知已几次这样品秋了。我似乎很欣赏文人墨客们的悲秋情怀,总是模仿着,一个人,走到楼梯口,用痴痴的双眸看鸿雁南飞,看秋风卷叶,心中也不免凄凉。尝试着,去感受所谓悲秋,让我对秋的认识有所不同。

秋在笔下似乎总是悲的,就像一条规律一样。我欣赏那不同的风,领略不同的秋韵。“银烛秋光冷画屏”的落寞,“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情,“断肠人在天涯”的孤苦。历史的轮回,在秋风中回荡,曾经的哭泣,欢笑,呐喊,远古的马蹄声,黄尘中的战斗,叹息,在秋风中远去,被几度春秋淹没,销声匿迹。

回忆小时侯,同是写秋,当时不懂怎么写,老师列举了一大片写秋的“经典”,当然是什么丰收,什么吃水果。当时,我“聪明的”随大流写了“农民伯伯高高兴兴的丰收”,结果一个A+还被当范文。童年的我幼稚的认为,这就是秋吧!

经历了十几回秋的我,在陌生的初中,又一次迎来了这个矛盾的季节。风,依然凛冽,雨,依然斜飞,叶,依然飘落,雁,依然南飞。不同的,是我,我不再是那个幼稚的男孩,我有了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然而,花开花落,岁月流去,我所面对的,仍是那个矛盾的秋,是那把双刃剑,一刃悲,一刃喜。有人说,悲,有人说,喜。或许,两样都是。

我所面对的,仍是这样一个秋。那么别致精巧的秋月,那么别有情趣的秋雨,那么充满诗意的落叶,那么美丽如画的秋日风情。在秋风中,我思绪万千,以往的事,浮现,刻下一道道秋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