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关于立家规传家风的作文(以家规家训家风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立家规传家风的作文(以家规家训家风为主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19 01:39:43
关于立家规传家风的作文(以家规家训家风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立家规传家风的作文【一】

近期,观看了《“好风传家”—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特别节目》,感触良多。评选出的十佳“天府好家规”及提名的39项“天府好家规”有生动的教育意义,符合我们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正能量的积聚、传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个人是家庭的细胞,每个家庭是由个人组成的。家庭是国家社会的细胞,每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好家风家规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是无言的教育,是无字的典籍,充满着无尽的力量。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对个人有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同的家风家规都会在个人的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作用于他们性格、品质、价值观的形成。生活在良好的家风中,心情舒畅、心理安全、情趣高昂、学习奋进;反之,则精神空荡、心神不宁、态度消极、学习松懈。这便是家风家规的重要性,也是家风家规的感染和陶冶作用。比如西南财经大学赵国良家庭以书传家、以学报国,家长躬身示范,爱和学习像空气一样环绕着整个家庭。赵家三代8口人,出了3个博导、4个教授;自贡市贡井区胡氏家族薄己厚人,勤俭持家,不贪为宝,一代代将传承家规担在肩上,爷孙三代的衣服换着穿是好家风家规的生动缩影;内江市威远县崔氏家族礼孝守法、团结互助、斯文重才、文化传承,家规“扶帮带”二十几代无人因懒致贫;金堂县贺氏家族耕读传家,三百年带经而锄,十四代耕读种德,父昭其子,兄勉其弟,锄头与经书,浇灌出子孙的诗书天地,言传与身教,滋养着贺氏的文明家风等等。

“天府好家规”百年传世家风美德,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新时期良好家风的深刻内涵,不仅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脉,也是我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树立新风,传递社会正能量,清明政风党风的价值标杆和宝贵财富。

关于立家规传家风的作文【二】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关于立家规传家风的作文【三】

这几天,央视在新闻中推出了一个专题采访节目:询问路人的“家风家规”。我注意一下,

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是“所问非所答”。

那什么是家规和家风呢?我觉得家规就是规范家族成员的条列,现代家庭并不多见,旧社会的家庭也多是约定俗成的家规。

主要内容为:一是家庭成员要遵守家规,服从家长领导。二是不论务农、经商、耍手艺,收入要交当家人。开支要经家长允许,领取资财,开支后要报账,余者上交,不得隐匿。三是男人外出要奉公守法,不给家庭惹祸,不准结交非类,吃喝嫖赌。四是女眷要守妇道,孝敬公婆,团结妯娌,爱抚幼小。特别首忌淫、盗。五是一般禁止“三姑六婆”进出。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牙婆(女人贩子、媒婆、虔婆(妓院的鸨母、巫婆、花婆、稳婆(接生婆。当然必要时,媒婆和接生婆还是要去请的。六是有祖传技艺、秘方的家庭,规定“传男不传女”。不传女,是不传给女儿,儿媳妇是可传的。不同家庭,内容不尽相同,不再一一叙述。

关于家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一般农家,勤俭为本,孝敬老人,对亲友礼尚往来,对邻里和睦相处,对社会惜老怜贫,这便是好家风。特别是孝敬公婆,尤为世风所重,如 “孝妇泉”的传说讲的就是:一儿媳妇背着年老重病的公公逃难,到一山坡上,公公口渴难忍,媳妇掘地寻水,感动上苍,出一清泉。媳妇一直在此地伺候公公至去世,并掩埋公公于附近,才辞别而去。后人称此山泉叫“孝妇泉”,并建有“辞公寺”以纪念彰表孝妇。

不同的家庭和从事不同职业的家庭也增加不同的家风内容,耕读之家要加上子弟好学上进、尊师重教;尚武之家,要加上急公好义,扶危济困,仗义疏财等;商业之家,要突出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医药之家主要以医德医风立世;工匠之家,则要有有求必应,工艺不欺的声誉等等。

不论什么样的家庭,生活作风都是家风、门风的重要话题。在旧社会,私奔(自找对象及寡妇再嫁都是破坏门风的,是不允许的。翁媳关系是很严肃的,若有苟且之事,会被人耻笑。即使大伯哥也不与弟媳直接搭话,时风依然。

因此,我说家风就是家族承传的一种精神。


关于立家规传家风的作文【四】

新学期,新气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提高学习成绩,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必须有一个好的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计划前一定要先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我是一个积极、乐观的女孩。我能把握好上课的45分钟,在课堂上我能够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发言,遇到不会的问题在课余时间能主动问老师。在校我热爱劳动,团结同学,同学们有困难我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我的援助之手。

我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诵古诗、讲故事、办板报都是我的拿手好戏。在新的学期我要把这些优点发扬下去,首先把自己的'学习搞上去,在老师的协助下让我们班的集体生活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只是我的一些优点,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从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这说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要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以前我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主动深入地学习。在新的学期我要从思想上有所改变,我的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不是为爸爸、妈妈、老师或者某个人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只要从内心深处有所认识,我想,在新的学期我的学习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马虎是我最大的毛病,现在我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在新的学期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做完后要学会认真检查,仔细思考,和马虎道永别。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以前的晨读做得不是很好,只是把老师要求会背的背会,不要求会背的一目十行,一读而过。新学期的晨读不但把要求会背的背会,没有要求会背的课文也要认真地读,理解其含义。

小学是读书的最好时间,在课余时间要多读一些课外书,每天在做完作业以后不少于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日积月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新的学期还要继续帮妈妈做家务事,这能让我的生活能力提高,还能让爸爸、妈妈分享我的爱。

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定要按自己的计划,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关于立家规传家风的作文【五】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不少故乡亲友要谋求一官半职,周恩来总理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一、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二、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三、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四、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五、不许请客送礼;六、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七、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八、生活要艰苦朴素;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周总理的生活朴素、勤俭,工作不辞劳苦形象一直烙在我们这几代人的心灵上,一代伟人在我们心里是那么的完美,他用生命撰写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他始终把人民放在内心最深处,却始终要求不能特殊对待自己,当看到还有如此的“十条家规”,心里一点也不诧然,从“十条家规”中应该读出当代共产党员所缺乏的那些宝贵精神?

周总理把自己定位于人民的勤务员,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亲人做起,决不让特权发生在家属与自己身上。总理订的十条家规,是对亲属的严格要求,更是培养干部家风的极好教材。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腐朽灵魂,享乐主义膨胀,一些人把人民的辛苦纳税钱铺张浪费,挥霍成风。顶着贫困县的帽子却盖着豪华办公楼,一个只是吃饭的食堂却修建的极其豪华,配备KTV等娱乐设备,开着公车办着私事,诸如此类现象更是数不胜数。总理“十条家规“就像一面镜子,望时刻照醒广大党员干部,该如何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权,端正作风。更是告诫公职人员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如何过好权力关、亲情关。

周总理的故事数之不尽,耳熟能详的有总理巧拒老部下礼物、随时记着公私两本账、夜乘公交微服私访等,其中都能学习到很多优良的工作作风与崇高的个人修养,而“十条家规”也只是总理崇高品德一点体现,但从中告诫广大党员干部的道理却会是受益匪浅。望广大党员干部切实以“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周总理的故事勉戒自己。

关于立家规传家风的作文【六】

在我们家没有什么成文的规定,大家也不会把家风这个词挂在嘴边,但我认为家风并不一定要书面化、固定化,它应该是一种传承——精神与品德的传承。父母虽没有说,但他们一言一行无不在为子女树立榜样,我从父母身上学到了很多,下面就来谈谈我们家不算家规的家规吧!

肯吃苦。这是我从祖辈父辈都能看到的。爷爷当初因灾害迁移,凭借自己的一门手艺白手起家,那时住的房屋都是爷爷和爸爸一锤一锤凿出来的。有时候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往往要骑着自行车走多几十里,他们辛辛苦苦赚下的钱自己却不舍得花,那辆自行车一骑就是三十年……爸爸妈妈也一样,人们知道他们在外面潇洒自如,却不知他们曾付出的努力,他们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有时都是排满工作的。

孝顺。说起来这可能是许多家庭的家规,而孝这个字在父母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爸爸虽然是个在外打拼的男人,但他时刻都不忘自己的父母。每两天他总给他们打个电话看药还有没有,家里有没有什么需要的,逢周末还会和妈妈一起去爷爷家吃饭。妈妈也是有孝心的典范,虽是家里的小女儿但一点不娇气反而能说会做,虽然她对父母的方式往往是口气很重的批评,但谁都能看出她言语深处的爱!如今现实这么形形色色,父母能撇开工作娱乐关心陪伴自己的爸妈,我觉得是十分可贵的。

未雨绸缪。俗话说得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许多人却总是事到临头才思考,这未必有些太匆忙。父母总是想得很远,有时候很不理解,知道事情发生看他们镇定自若的样子才知道预先考虑好是多么明智。渐渐地我也开始考虑以后的事,不局限于眼前的事,这样发现会收获一种更广阔的视野。

家风这个东西是说不完也道不尽的,而且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家的家风会被不断充实与更新。这些规矩需要每一个成员去践行,并且代代相传,千千万万条家规的传承才会使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关于立家规传家风的作文【七】

一直以来,我们对周恩来总理的家规家风,都是敬仰有嘉,但是,当我们今天从他侄女的亲口讲述中,再次感受周恩来总理的家规家风时,仍然倍感亲切,倍受感动,感慨之情更是无以言表。

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国走过了一条漫长的路,上下求索的中国人民始终难忘一个名字:周恩来。记得国外曾有人做过这样的评论,新中国的设计师是毛泽东,而一砖一石地把设计变成现实的建筑师是周恩来。虽然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事情往往很难理解得清楚,但这样来评价周恩来总理在建国以后所起的作用,还是很确切的。

为什么周恩来总理能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那样广泛、挚烈的爱戴和深切而持久的怀念?这不仅因为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因为他具有极为高尚的品德。他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也是治家的榜样。

可以说,周恩来总理没有给后人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为后人留下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规家风,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子孙为之自豪,世人为之敬仰。正如周秉德女士所讲述的,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我们都是在伯父的教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过来的。在我们周家兄妹中,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人当大官,没有人经商挣大钱,没有小车子、大宅子。

由此可见,党有党风,民有民风,家有家风。正是因为周恩来在二十多年的总理生涯中,形成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规家风,才得以使他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全身心为民干事,成为人民信赖和拥戴的领导干部。

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这样的家规家风,都会让人钦佩、感动、传颂。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的家规家风却不是这样。这些年,有些领导干部因腐败而纷纷落马,查查他们所走过的轨迹,大都是“微风起于青萍之末”,首先从家风开始的'。他们一旦当官,老婆子女亲朋好友也跟着他们“有官同享”。这种家风,既有悖于党纪国法,也有违于人民的意愿,自己栽跟头不说,其不少亲属也随之滑入犯罪深渊。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有必要来听一听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女士讲述的家规家风,想一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正人先正己,廉政亦廉家。有了好家规才会有好家风,正了家风才能正党风,如此,才也能真正赢得民心、取得威信,从而产生“万众一心跟党走”的强大号召力和牢固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