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学书法的感受50字作文(学书法的收获与感受作文)

学书法的感受50字作文(学书法的收获与感受作文)

更新时间:2024-02-28 04:14:01
学书法的感受50字作文(学书法的收获与感受作文)

学书法的感受50字作文【一】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字在班上写得很漂亮。一次偶尔的机会,我被学校选进书法班,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正式的`书法练习了。

我们的书法教室在四楼,是一间四十平方米的教室,前面有六七排课桌椅,是让我们练硬笔的,后面是多张桌子合起来的,是大哥哥、大姐姐练软笔的。刚开始,老师先教我们简单的笔画、笔锋。到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就要我们开始写字了。每节课我都端正地坐在座位上,后背挺得直直地握住笔,庄重地写下每一个字。尽管有些字我并不认识,但依旧老老实实地把它们一笔一画地抄下来,并尽量模仿老师,将字写得端正。有时一个字写不好,需不厌其烦地写十几遍,擦得纸面都起了毛、破了洞才能写出一个满意的字。我从来都是第一个写,最后一个交卷。每次上完课,我的手又痛又酸,拿筷子都很吃力。尽管如此,老师还是认为我们练习不够,就让我们每人上完课再拿一张作业回家写。每次回到家,练完字后要给妈妈检查,如果妈妈满意的话,就可以看电视,如果不满意的话,那就惨了。记得有一次我急着出去玩,胡乱把字写完了,正要跑出去玩时,妈妈拦住我说“字练完了,拿给我检查一下。”我只好把书法作业交给妈妈,妈妈看了非常生气地说“再重新写一遍,写好了才可以出去玩。”我只好认认真真地重新写,直到妈妈满意为止。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终于有了回报,在五年级组书法比赛中,我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学书法的经历,使我明白了做什么事要有耐心,要坚持,不可轻言放弃。而且,我还通过书法了解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了我的情趣。

这就是我学书法的故事,书法令我受益匪浅,我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争当一名书法家。

学书法的感受50字作文【二】

首先,一个社团的发展是离不开社团的文化建设和精神建设的。所以我们前期的工作中一直在研究如何将社团的文化和精神建设抓好,这是一个好的社团发展之长久之策。如今,我们的社团文化精神建设尚还未成熟,但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是新旧社员之间的断代问题。所以,当今的我们面临着这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我们必须认清和落实以后的该方面的发展工作。首先,我们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尽快的确定这团文化和精神层次的更深层次的建设与发展,还要确立以何种的途径将我们社团的文化精神上的东西传承到新生那边。这将是今后的发展重点。

其次,社团活动是一个社团内在的`体现。社团活动是一个社团所有内在精神文化的体现,所以,一个社团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社团一个活动的产生是社团人员集体的成果展现,在任何一个社团活动中,我们必须明白,任何一个好的活动的产生,不是任何一个人或部门能够解决的。我们必须在一个集体的讨论和实施中才能将一个好的活动展现给参与活动的人。同时顾陈守久是不可能是社团活动长久开展的,我们展望未来那么就必须坚持未来社团活动的创新。

最后。人文关怀和细致,一个社团的凝聚力。书法社除了自身的书法教学活动以外,还应开展互帮互助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针对新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抢体育课,运用自己的关系帮他们排忧解难。

轻院的明天在于丰润,凤凰书法社的未来在于你们。当你们选择加入一个社团时,也就证明你们与大多数人不同,你们有梦想。你们不甘于整日浑浑噩噩,你们追求精彩的大学生活。你们希望可以学到一门特长。

如今丰润校区一切都在百废俱兴,凤凰书法需要你们,14届学弟学妹需要你们,因为在将来不久的9月,身为学长学姐你们也会和我们一样,肩负一份对组织的责任和对书法的热爱让,让我们的社团随轻院一同成长。一起凤凰涅槃。当你离开轻院,离开唐山时。回首自己走过这条青春路时,你是否可以骄傲的说,我学习到了一门技能,我曾经在这遇见过ta。我在学生会担任过什么职位。

又是一年草长莺飞日。你们对这个学期有何打算,对这个春天有何期许那?书法社愿和你携手在这个春夏之际让青春绽放。

学书法的感受50字作文【三】

在我初识它的三年里,我讨厌它。一个“横”,换取了我三个月的努力和老师无奈的笑容;一个“风”,我用“100”这个数字为它的练习历程画上一个句号;一幅只有四个字的作品,我却写到深夜十二点还不成功。它没有绘画的灵活多变,没有音乐的富有生趣。与它共处,看不见色彩的跳跃,听不到旋律的飘扬,只有白纸上一笔一笔的刻板。

因此,、我第一次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书法?

“是锻炼耐心和毅力吧!”我对自己说。

兰年后,我学习行书。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不似楷书那般规整,也不似草书那般适性任情。而初中的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听话,却又不能看透有些事情。我只是觉得烦躁。时间在毛笔画出的墨迹上流走,砚台里的墨水好像永远也用不完。每晚两个小时的练字,让人没有余力去应付作业。三年前得出的答案因此被我抛弃。耐心和毅力有什么用?修身养性又有什么用?它们都比不上理科尖子的那一份灵感。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可人们常常都忘了后面的那一句:可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纵然我在书法上有再多的.天赋与灵感,可考卷上的分数不如其他人高,又怎么考上一中?我希望面对的不是一堆的宣纸,哪怕取代它们的是题海也无所谓。’

叛逆时期的我,第二次问,我为什么要学书法?

是为了传承文化吧?我又给自己一个答案。

再一次想起它,是在我独立练字的两年里。叛逆期的焦躁已然退去,毅力耐心修养成为了某种财富,而书法也成了一种才艺、特长。可我却渐渐觉得,在这个互联网如蜘蛛丝般包裹着城市丛林的时代里,在这个信息化和“拇指一族”横行的年代里,在这个以钢筋水泥铸成一切的时代里,墨迹好像正在淡去,而电脑取代了一切,它身上挂着无人可及的“高效”和“高产”的勋章。这些勋章闪闪发光,只让人觉得古老的文化抵挡不住第一生产力的产物的洪流来袭。我拿起纸,听到别人的赞扬,却想再问一次:

我为什么要学书法?我学它有什么意义?

最后的这个问题就那样徘徊在我脑海中,久久散不去,得不到一个答案,我想它不会走。后来有一天我放下了笔,不再练字,埋头学习。在我用从前锻炼出的毅力和耐心挺过了冲刺般的初三,又用从容走过跌宕的高一之后,我重又拾起了笔,说实话,在这一次拿起笔之前,我曾无数次回想起从前的辛苦,也回想起曾经无知的烦躁与放弃。我觉得它们很可笑,却又笑不出来。谁可以对着自己的过去发自内心地嘲笑?谁愿意背叛自己?而当我凝神静气,第一次用带有自己风格的笔触写下学过的诗篇时,竟有一种舒畅。

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也许学书法,就是这样的过程:先学形,再学神,最后做自己。就算古老文化被高科技冲刷得再厉害,我们还是中国人,我们还是要在长久的练习中找回根源的感觉。就算一幵始只是无味地模仿那些美德的皮毛,但总有一天会探到精髓,最后成为一个大写的人,成为自己。无论如何,人都要学会做人。也许,学习书法更深的一层意义就是探访人,探访自己的源。

虽然,我无法保证“书法”这一国粹在多年之后仍会有人愿意那般积极地学习它,传承它,但从我个人来说,我不后悔。我对自己说,莫要忘了这个问题。一句“我为什么要学书法”,追问出的,不仅是书法的真谛。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