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孝顺但不能愚孝的作文(以孝德为题材的作文)

孝顺但不能愚孝的作文(以孝德为题材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17:44:38
孝顺但不能愚孝的作文(以孝德为题材的作文)

孝顺但不能愚孝的作文【一】

在我们的`生活中,埋藏着许多值得我们歌颂的人,有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有苦练书法的小伙伴,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叔叔阿姨……今天,我要歌颂的是勤勤恳恳,不怕脏不怕累的清洁工人。

早上,四、五点钟,在我们上学前,清洁工就已经起床了。等到我们上学时,清洁工就已经把街道扫得一尘不染。

夏天,天气酷热,火辣辣的太阳焦烤着大地,我们都在空调下睡觉、玩耍时,清洁工却在酷热的太阳下工作。密密麻麻的汗珠布满了清洁工的脸上,但是清洁工仍然不休息,继续扫地。渐渐地街道已经被清洁工扫得干干净净了。可汗水早已打湿了他们的衣服,脸被炎热的太阳晒得通红通红的。

冬天,当我们还在家中享受着温暖时,清洁工用那双僵硬的手捡拾起树上掉落的枯树叶,和人们随手扔掉的垃圾,打扫着每一条街道。虽然他们穿着外套,但毕竟是冬天,谁又受得了刺骨的寒风呢?

我想说:我们随手扔下的垃圾,随时都有可能威胁到捡拾者的生命,我们一定要珍惜清洁工的劳动成果,不要让他们加倍劳累。

地球是大家的,我们要保护地球的环境!

孝顺但不能愚孝的作文【二】

孝顺要付诸行动,实际而行,不可叛逆,或是做出让父母担心的事,我现在正有一个孝顺的例子,孙思大军叛乱的时候,大家都在逃命。其中有一个名叫潘综的男子,为了跟爸爸一起逃命,而被强盗给刺了,潘综舍身保父的`行动,我一一的看在眼里,这才是孝顺呀!能够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潘综真是货真价实的孝子。如果是我我也会保住自己的父亲,牺牲自己的生命。

不过,我有另一个不孝的例子。有人会拿刀割自己的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知道你每割一刀,都狠狠的伤了父母的心。生日是表示自己长大了一岁,不过,同时也是母难日,妈妈不知在要生你时,花了多少的力气,有人大量失,因此亡,我们应该知福、惜福、再造福,不是吗?

有了这么多孝顺的例子、俗语、成语,都时时刻刻提醒、叮咛我们,在做这件事之前,都要想到父母,如果做出让父母伤心的事,岂不是滔天大罪,俗话说的好:世界上有两件事不能等,第一是孝顺,第二是行善。

孝顺但不能愚孝的作文【三】

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君叫臣,臣不得不,可以说是忠吗?人们误解太深了。孝,不是盲目地“愚孝”,是有是与非的原则的。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可以说是孝吗?

人们误解太深了。在孔子看来,“父之令”,是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的。其中或善或恶,或对或错,或道义或不道义,均要分而析之,区而别之,不可笼统对待,不可盲目听从。因此孔子感慨系之,觉得曾子疑之深、惑之大,而为之再作解惑。

孝顺但不能愚孝的作文【四】

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可是有些人在这种趋势下摒弃了做人的道理,丢掉了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人穷点不会有人看不起你的,如果有,那些人也是被别人看不起的。因为他们都是势利小人,而我们又何必去在乎势利小人的眼光呢?如果是真正的君子,他是会尊重你的,并把你与他自己一样看待。如果你能坚守做人的原则,穷决不是你的错,穷也会为你带来好运的。真正的君子则会尊敬你并仰慕你。甚至宣传你的德行。而那些看不起你的势利小人则会被更多的人看不起。但是你,如果摒弃了做人的道理,丢掉了祖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你将会变得更穷,到那时,将不会再有人尊重你,看得起你。而你也终将会有一天沦落街头变得两手空空,甚至是被这个社会所淘汰。那时,你是孤独的,也没有人会可怜你,也不会有人愿意帮助你。因为你不值得他们的可怜与帮助。

穷,算得了什么,况且穷也有他的好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磨砺意志的舞台,让我们更早的'懂事,真正去懂得父母亲的辛酸,更早的去为他们分担家务。穷也会让我们远离世俗的纷争,尔虞我诈。而自己也可以独自清闲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所谓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我们不能安之,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我们可以去争,光明正大的争。但是我们不能丢掉志气,因为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去与别人争的条件与法宝。

做人要诚实,守信,这是为人的准则。一个人要俱备有善良的心,爱的心,美的心,这是一个好人的标准。有了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得时时纠正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要及时,不及时,就是不诚心,不诚心,就是预示着失败。

孝顺但不能愚孝的作文【五】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对待他们比对待任何事情都重要,正所谓;百善孝为先。所以我们对待父母格外亲切,他们不仅给予我们生命,也抚养我们长大成人,更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在我们生活战友首要位置,并且孝心在我们心中都是无价的。

我曾读过这样一边文章,叫做《上书救父》令我十分感动。他讲的是;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曾经做过齐国的仓令。他的老师去世以后,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行医的时候,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后来自己遭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他的女儿名叫缇萦,虽然是一位弱小女子,然而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一同前往长安向皇帝诉冤。她陈述了肉刑的害处,并说明了父亲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现在确实是遭人诬害。愿意替父受刑。汉文帝被缇萦的孝心深深感动,赦免了她的父亲,并且下诏书废除了肉刑。有诗颂曰;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正如《上书救父》的缇萦,她为父洗刷冤屈,体现了她对父亲的孝心,展示了他对父亲的爱,这份爱看起来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对于缇萦父亲来说却是弥足珍贵,这分爱也是无价的。

所谓的孝心不是愚孝。有孝心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因自己的孝心而伤害他人。一旦伤害他人,那就不是孝心啦,那就是害人之心啦,不但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反而伤害了他人,甚至伤害了父母,这就是愚孝啦。

真正的孝心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报答,并从行动上落实。愚孝与假孝虽然外表上看与真孝无异,但其内心只是为了别人的评议,实际上不想这样去做,但为了不遭受众人的指责而伪作孝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与应受的义务。孝敬坟墓更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不可忽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永远记得孝心的存在,孝心是无价的。

孝顺但不能愚孝的作文【六】

何为孝?孝经有言道:“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此乃孝也。

孝,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为父母洗衣叠被、端茶送水,而是让父母有所精神寄托。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可见为父母做一些简单的琐事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让父母开心才是孝。

世界上有许多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节日,有些许小节日已经被遗忘而父亲节、母亲节却被从国外传到中国,这足以说明孝之一字在中国的影响。古时候有一个关于孝的故事,讲的是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王祥用孝感动继母,他的故事也流传为后人得知,他的孝让人佩服。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恸,至此追悔已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