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先抑后扬作文高中(先抑后扬的作文范文)

先抑后扬作文高中(先抑后扬的作文范文)

更新时间:2023-11-09 22:17:13
先抑后扬作文高中(先抑后扬的作文范文)

先抑后扬作文高中【一】

我已是初二的学生了,却还忍不住回想起我们军训的欢乐时光。想想那时的欢乐,想想那时的愉悦,在想想那时的懵懂。就忍不住去想我们的教官。我们是我们教官的第一批学生,在那时我们一齐起床,一齐叠被子,一齐洗脸,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让我们忘记了出来的孤寂之感。

我们的教官是一个帅气的小伙子,我们都兄弟姐妹似的,在别的班还在站军姿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树荫下歇息,在别的班跑步的时候,我们却在草地上喝水、玩耍。

在我们休息时,教官给我们讲起了他在兵营的故事,什么一人犯错全班受罚,什么去外边玩,当我们问起教官为什么去当兵的时候,他幽默告诉我们:男子汉保卫国家,没什么为什么。而之后,他告诉我们:是因为家里人管不了了,所以才去当兵的。当时我们听了吓了一跳,像教官这么好的人,怎样在童年这么的顽皮。

当我们问教官要QQ号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就给了我们,我们在这一年来都有坚持联络,并且关系异常好。

这届初一军训的时候,我们教官也去了,我和我的好朋友一齐去看教官,教官十分感动,这一年不见他又变得幽默多了,并且他还多了一个外号——“香风哥哥”,因为他经常喷香水,一走过去,那风就染上了教官的香味,异常好闻!

初一的六天虽然十分短暂,但给我留下了很多完美的记忆,好想好想回到那个时候,再品尝一回那军训的乐趣。

先抑后扬作文高中【二】

每每周日去见到外婆时,她那一头银丝,总是让人格外瞩目。

几乎每周日我和母亲都得开展一次无谓的争执——

“你今天去不去看你外婆?”

“不去!”

“不去?不去也得去!”

我总是垂头丧气地听着母亲与外婆说着家常琐碎,心中不自觉魂游天外,当我又回过神来,视线自然而然又看向了坐在我前方的外婆。

这是我第一次仔细端详这个为儿女辛劳一生的女人。她很瘦,瘦得全身只有骨头的重量,像纸片似的。他已经松弛的面部显现出我这个年纪不会有的安详,还是无法忽视她的白发啊,似雪般不见一丝杂色。

只听得母亲又在数落我了:“您看她,每次都心不甘情不愿地给我拽到您这儿来看您;她怎么也不想想您以前为她做了那么多事,她……”

外婆打断母亲的话:“别说了,别说了,我知道她心里还是记挂着我的,要不怎么会放着大好时光不出去玩而来看我这个老太婆呢?”

然后外婆好像对我比了个手势,似在咨询我的意见:“你说是吧?”

我条件反射似的连连点头,情不自禁地开始回想外婆从前为我付出的种种——

她的身体一直不好,我仍记得那个冬天的早晨。以往我中午总在她家中吃饭,为了我中午放学归来能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她每天都早早地出门买菜。

那天是因前日中午将作业本落在了她家里,于是大早上便要去拿回来。清晨的寒风刺骨,似乎不将人吹得瑟瑟发抖便不作休;尽管裹着厚厚的棉袄,寒风依旧一阵一阵地灌进来,双手像冰块一样毫无知觉。

终于走到了外婆家楼下,但一个身影却让我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她一手提着菜篮,一手扶着栏杆,一件件大衣掩盖不住她羸弱的身躯,她步履蹒跚,一步三喘艰难地向前走去,那单薄的背影啊,我穷尽一生也无法忘却……满头白发在冬阳下泛着耀眼的银光。

如今她已经不能走动了,走一小段路都不堪重负。当我结束了冥想后,母亲也终于与外婆谈完话了。她招呼我离开这儿。

回头看外婆,她的脸依然平和安详,她朝我轻轻地挥手,不长的白发在摇曳中熠熠生辉。

先抑后扬作文高中【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五周已经过去,我和同桌的感情也渐渐友好起来。

我的同桌是一位女生。他有一双又圆又大的“西瓜”眼睛和又黑又长的弯弯睫毛,高高的鼻梁,嘴巴里关着洁白的牙齿,一头乌黑的秀发,穿着整洁的衣服,笑时从不张嘴,吃饭细嚼慢咽,说话声音也是甜甜的,大家称她为“淑女”。

我的同桌是中等生,但在学习上却很不怎么,做作业也很仔细。我的同桌擅长画画,画得画真称得上是“十全十美”,同桌还告诉我,她自己的卧室的贴画许多是自己画的。我真佩服我的同桌。他的优点虽多,但缺点也不少,上课喜欢说闲话,不注意听讲,自习课上问我作业,经常打断正在思考中的我,惹得我经常生气。

我们班同学之所以称她“淑女”,是因为它真有一点淑女的形象,有时做事慢,等的我都急了,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去买早餐,我在外面等她十分钟还没出来,我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只好去找她。唉!他到底还是“淑女”啊!

我同桌的理想很平凡,护士!她说,医生只是给人治病,而护士给人带来的是更多的温暖和呵护。是的,我的同桌确实是一个乐于助人,喜欢帮助同学的人,她慷慨大方,帮助同学,从不害同学,不让同学抄袭作业,我非常钦佩她的品质。

这就是我的同桌,陈琳颖,一位具有淑女形象的女孩,我希望她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学习,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