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历史的作文1000字(让我铭记的历史作文1000字)

历史的作文1000字(让我铭记的历史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2-12-20 05:11:17
历史的作文1000字(让我铭记的历史作文1000字)

历史的作文1000字【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来,雨雪霏霏。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就像是桂林山水连绵不断,又像是敦煌莫高窟的图案灿烂无比,《中华上下五千年》正是记载了我国从盘古开天地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诞生,再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政府的灭亡。读完这篇长长的历史画卷,不禁令我思絮万千,一个个王朝的兴起到它的衰败,一位位英雄人物的辉煌功绩,一个个奸臣的阴谋诡计……象一幕幕电影在我眼前展现。

有些帝王一心治国,于是就像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已,比如齐桓公,他重用忠臣管仲,最后当上了春秋的第一个霸王;有些帝王为了权力和,纷争不断,战火连绵,百姓背井离乡,横尸街头,最后国家消亡,就像殷商被妲己妖精迷惑,整天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落得国破家亡。

只有遍访能人,广纳忠言,制定安邦兴国的好办法,才能让国家慢慢强盛起来;如果贪图享受,奢侈荒淫,昏庸残暴,那必定会自焚鹿台。两种不同的皇帝结局完全不同,这说明了我们做人不能贪图享乐,只有励精图治,才能做个有出息的人,才能干一番大事业。有些忠臣满怀报国热情,辅助国王治理国家,有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冒相谏,可是他们却往往被奸臣暗算,就像伍子胥、屈原和岳飞因为奸臣的无中生有、添油加醋的谄害而丧失了生命;而有些奸臣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们在国王面前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剑,他们陷害忠臣就像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过我想恶有恶报,坏人终究没有好下场,就像胡亥,谋权篡位,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些历史人物说明了害人等于害已,做坏人终究没有好下场,等于自寻路。

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我们得分清是非。不轻易上当受骗,对捏造事实的行为敢干说“不”;“热以真为贵,情以诚为美”我们对同学对朋友更要有满腔的热情,同学有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同学有缺点时要学会包容,同学……读了这本历史书,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做人,要古代明君一样,好听忠言,勇于承认错误,做人要像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不要胡亥那样吃剩饭长大——尽出馊主意;也不要像周釐王做个酒囊饭袋;更不能如袁绍那样像春天的`柳絮——飘飘然;如果等你走入了歪门邪道,就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了,不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吗?不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蚕儿吐丝——作茧自缚吗?

历史的作文1000字【二】

照片是历史的眼睛,一张照片可以见证一段历史。当我看到语文书上这张照片时,我的心被震撼了,仿佛也凝固了,它让我了解了那一段悲惨的历史。

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记者拍下的真实情景。照片中被炸毁的人行天桥狰狞恐怖,月台、铁轨被炸的横七竖八,空中烟雾弥漫、尘土飞扬,一个孤零零的小男孩,衣衫褴褛,全身迹斑斑,坐在铁轨上惊恐大哭,仿佛在呼喊着妈妈。

本该人流涌动的火车站除了小男孩再无一人,人都到哪里了?本该干干净净的铁轨上为何一片狼籍?受伤的小男孩为何独自一人,他的妈妈去哪里了?

面对画面,我似乎看到了硝烟中惊惶、哭喊、奔跑的人们,地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上面还压着铅皮和木板,受伤者被压在废墟下,伤口还汩汩流淌着鲜,到处是崩塌的断壁残垣,惨不忍睹。

面对画面,我似乎听到呼啸着俯冲的轰炸机的轰炸声,此起彼伏的凄厉的爆炸声,天桥、月台的倒塌声,受伤者的痛苦呻吟声,小男孩孤独无助、撕心裂肺的哀号:“妈妈,妈妈……你在哪里……”

战争让无数人失去性命,让母亲失去了儿子,让妻子失去了丈夫,让孩子失去了父亲,我们希望,我们祈盼,不要战争,保卫和平,让和平之花开遍每个角落。

历史的作文1000字【三】

这天,雨沙沙的落下,黑夜不知不觉已经走近了,我再一次拿起《历史之谜》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又读了一遍《历史之谜》,使我有着复杂的心情。《光绪皇帝因之谜》,使我感到忧伤,对慈禧太后的憎恨。据我所知,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主持朝政已达半个世纪。她心肠狠毒,为了统制天下,而想方设法废掉光绪皇帝,还签署了丧权卖国的条约,真是令人气愤至极!

往后翻《莫扎特亡之谜》让我感到无比的婉惜,一个从五岁就会作曲的音乐天才,年仅三十五岁就辞别了人世,这几年来,有多少个音乐家可以像莫扎特那样如此令人崇敬呀!能像莫扎特那样富有才华!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这个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心中的愤怒之火一次又一次地熊熊燃起,是谁毒害了这位旷世奇才!窗外蒙蒙细雨与无尽的黑暗使原本神秘的莫扎特更深不可测。虽然莫扎特去世已久,但他遗留下的不朽之作受到了全世界人民地传颂,为他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佛教于何时传入中国、拿破仑亡之谜、亚历山大之谜;这一个个神秘而又离奇的故事在《历史之谜》中一一闪现,遨游在历史中,我认识了许多名人,揭开了名人们的神秘面纱,更深一步了解了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使我理他们更进一步,也让我意识到,仍有不胜其数的历史之谜待我们去探索去解决。

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历史的蓝天,畅游在无际的历史海洋吧!

历史的作文1000字【四】

未曾接触汤因比这句话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过,看了汤因比这句话,回头想上一想,生活在经常打些无义战的春秋时代,或周游列国,或退而办学,孔子一直在推销和传授他的治国方略和仁义礼智的理想,确乎不曾有过要实现政治统一的意思,孔子头脑中未曾有过秦始皇和刘邦式的大一统思想,孔子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国家概念,从孔子周游列国看,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虽然他是鲁国人,如果有哪个国家同意,他都愿意去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也许用些力气可以从《论语》以及和孔子有关的古籍中挖掘出一些“爱国主义”方面的东西,挖掘出来怕也总是勉强。

在孔子那里,似乎并无“屈原”之用。这也许并不奇怪,孔子欲以“道德”约之以己,以“礼”约之以君臣人伦,他的着眼点在文明建设,而不在政治性的江山一统。春秋时候虽然时有不义之战,但这些战争似乎多属国与国之间利益情仇性的冲突,于华夏文明并无大的不利,没有像战国末期那样把文明拖入凄惨的境地,而以同一华夏文明为背景,人们在政治上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国家,于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或许还有些自由争鸣、相互促进的好处。越来越仰仗武力的战国末期是让人遗憾的,若非吞并之心使大地上到处都是硝烟,春秋战国乃是中华文明史上非常辉煌的年代,真正的、到目前为止也可能是惟一一次的“百家争鸣”就出现在那时候,中国的思想在那时候非常活跃。汤因比说:“在公元前221年政治统一之前,中国早已实现了文化统一。在这方面,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春秋战国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这是包括孔子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哲学学派奠基人所在的时代。”

汤因比认为,中国最初拥有清晰的历史记载的时间不早于公元前9世纪或者公元前8世纪。就我们所知——汤因比说——中国的夏代是传说的朝代,亦即“无文字记载”的“前文明”意义上的“史前史”时代,商、周政权是真实的存在,这有商代刻写在“卜骨”上的铭文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同代文字史料为证。即使这样,汤因比指出,仍没有证据表明,商朝政权是同秦汉王朝及其之后的各个化身一样的政治实体。汤因比认为,由始皇帝完成并经刘邦加以拯救的那种政治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汤因比知道,他的说法是不为中国学者所同意的。到了21世纪初,汤因比的说法可能就更不能为中国学者所同意了。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这份《年表》定夏代始年大约为公元前二O七O年,夏商分界大约为公元前一六OO年,商周分界具体为公元前一O四六年。又将具体的帝王年代从公元前八四一年向前推移到前一二五O年,即武丁元年。”(参见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质疑,这个就不说了,倒是汤因比的一句话现在也可以拿来一用。他说:政治统一“这是后来的轮廓,在公元前221年以前尚未形成,只是从汉代起才被中国学者当作他们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解释模式。结果,这个模式在不违背事实的情况下就不能适用于中国早期史。但中国的学者宁愿违背事实,而不愿放弃他们这种自成一体、先入为主的解说”。

其实,即使承认汤因比的说法,也不会影响华夏文明的辉煌,多少国家并不用借光于历史断代。

研究一下汤因比的一些论述,也许对一些传统观念会有些震动。

历史的作文1000字【五】

一个小男孩坐在路中央,嚎啕大哭,周围一片废墟、房屋的碎片……高架桥摇摇欲坠,月台已经被炸成平地。这个男孩大约两岁半,双腿盘坐在地上,紧握双手,衣衫褴褛的坐在地上,不管地上脏不脏,还奶声奶气地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呀?”

过去的火车站一片繁华的景象,人山人海,有小贩吆喝的声音:“快来买啰,只要五毛五!”但现在的火车站却一片狼藉。

小男孩不知怎么了,到处爬,是饿了?还是想找爸妈?突然旁边有一只手在动,小男孩用柔嫩的小手,搬起了一块石头,看见他的.妈妈,他兴奋的叫着,妈妈微弱地说:“宝贝,快救命,找爸爸。”小男孩顿时静力充沛,一下子把妈妈边上的爸爸找了出来,他们一家人挣扎着爬起来准备回家,悬在半空中的钢架掉下来,将他们砸了...

我看了这副图想说:日本人可恶了,我想把他们通通光。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