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百善孝为先之作文(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的的作文)

百善孝为先之作文(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的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19 08:26:25
百善孝为先之作文(百善孝为先为主题的的作文)

百善孝为先之作文【一】

学习中,老师们常常谈到“孝门一开,百善皆来”,这就说只有先按“孝”的标准行事为人,人的各种善的本性才能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从这一点,我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学习某种知识,也不是学习某种技能,而是“德行”的修习。所谓德行,一般都理解为“品德和品行”,我理解为“品德和行为”。德行不在于你懂的是什么,知道什么,会做什么,而在于你做过了什么,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以什么样的心态和价值观去做的。因此,我认为“德在于心,而现于行”,德行修习是要从内心发愿而又以行动去体现的。前两天,我在“了凡四训”的光盘中学到:凡事要从内心里去求,只要内心真正去求了,而不是自己骗自己,自然会有与内心一致的行为,也自然会有想得到的善果。我想佛家说的“因果”,也是这个意思吧。

那么,对过孝道又何如具体地去“求”,去“行”,去修习呢?还是在传统文化学习班里我们学到的内容:孝的四个方面内容以及三重境界。所谓孝的四个方面内容,即“孝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孝父母之志、孝父母之慧”;“三重境界,即孝应是“始于事亲,中于事亲,终于立身”,这些是我们需要格守孝道的具体内容,也是孝的德在行动中的具体体现。同时,“真孝”需从内心去求,要努力恢复人之本性。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两个放下、两个恢复,那就是“放下傲慢心,放下抱怨心;恢复恭敬心,恢复感恩心”。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后来在社会的大染缸中的不良习气所污染了,所以我们要去修习,要去恢复本性。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的习不应理解为复习,而是修习啊。《弟子规》也告诫我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可见“行”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

中华传统文化的修习,不仅促进家庭的和谐,还可以运用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促使企业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修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本身就是要达到“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形成一个人人讲爱心、个个互帮助的和谐美好的大局面。《弟子规》里讲,“同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在家里讲孝,是对父母的爱;“事诸父,如事父”是对长辈的爱;“兄弟睦,孝在中”、“事诸兄,如事兄”是兄弟姐妹们之间的爱。这样都是可以运用在企业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还可以也应该帮助自已的员工在自已的家庭里去实践孝道,所以我认为中华传文化在企业的落实在一个帮字;只有员工在家里真正地,由心的做到了孝道,才可能在企业里自觉地按孝道要行事。正所谓“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谓之悖理”。对于因工作繁忙或经济所限,而不能在家更好地尽孝的员工,企业就要帮他们去尽孝。有了这个帮字,帮字一旦在企业形成共识和习惯,就不尽可以体现在孝道上,而且一定会体现在工作中,人都是感情动物;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事例比比皆是。帮还可以在经典的修习上,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确也断代很久了,刚学习的时候,可能很激动,时时间长了,可能就平淡了,又恢复到以前的习性中了。因些,在学习上企业也要帮大家,经常组织活动,促使员工对做到“父母的话,百听不厌;老师的课光盘,百看不厌;经典读物,百读不厌”。

我一直以为我个人是非常孝顺的孩子,一个人奋斗打拼,父母都从湖北接到南京来赡养,尽孝了,但对比老师们的故事,我才知道自己离孝的标准还很远。我的孝,层次太低,仅想到了孝父母之身,但做得还不好还不够;更谈不上孝父母之心一,对于我以前对父母在言辞上的不恭敬,对父母曾心存抱怨,这些都令我追悔;更不要说孝父母之志了。因此我决心追求“和谐家庭,幸福人生”,因为我坚信,“人在做,天在看”,“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德不配位,必有其祸”,“孝悌之至,通于神德明,光于四海,无所不至”。我决不允许“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事在我身上发生。与孝悌之人共勉,谢谢大家。

百善孝为先之作文【二】

百善孝为先,孝,乃是中华传统之美德。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吴郡的陈遗,在家十分孝顺。他的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陈遗担任本郡主薄时,就常常带着一个口袋,每次烧饭,把焦饭收藏在那个袋子里,回家送给母亲。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太守袁山松当天就出兵讨伐。这时陈遗已经收藏了数斗焦饭,来不及回家,只好带着从军。双方在沪渎作战,官军失败,士兵溃散,逃到山泽之中,很多人都饿了,唯有陈遗依靠焦饭活了下来。当时的人认为,这是老天爷对他纯厚孝行的回报。

孝,是无处不在的,有时是一碗不起眼的粥,有时是一件亲手做的衣服,有时是电话中一句亲切的问候……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我的奶奶就是这样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我,什么是孝。

太奶奶生病的时候,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冬天水太冷,天才蒙蒙亮,奶奶就从床上爬起来,烧好热水等太奶奶醒来,为她洗脸、擦脚,帮太奶奶洗换洗下来的衣服、床单,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每次忙进忙出,虽然是寒冷的冬天,奶奶还是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不仅如此,为了照顾太奶奶,她自己整天蓬头垢面的,连头都没时间梳,脸也没时间洗。当别人都在空调房里或火炉旁取暖,奶奶却在不停地忙碌,就像一个不停转动的陀螺。为了方便照顾太奶奶,奶奶在太奶奶的房间里打了个地铺,晚上就睡在太奶奶的旁边。她每天夜里都要扶太奶奶起来上好几次厕所。因为太奶奶胃口不好,奶奶必须变着法儿给太奶奶弄吃的,有时是胡萝卜粥,有时是红枣银耳羹,有时还会做些美味的小糕点……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奶奶累得嘴上长满了疮,但是她还是坚持亲自照顾太奶奶,直到太奶奶离开的那一刻……

可能正是受了爷爷奶奶的影响,爸爸妈妈也都非常孝顺。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不只是在口里念着,更重要的是要付诸于行动。在闲下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陪伴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边,拉拉家常,让他们享受到天伦之乐。

孝,是中华传统之美德,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帮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给爸爸妈妈一句温馨的问候,用最真挚的感情向爸爸妈妈大声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百善孝为先之作文【三】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时光匆匆,岁月流逝。转眼间,我已从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一个乖巧的女孩,从我发出第一声啼哭开始,你们就是我最要感谢的人了。我感谢妈妈为了生下我而痛苦的分娩;感谢爸爸妈妈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而我,最应该做的就是孝顺父母。爸爸妈妈从小教会我,感恩与孝顺,是一个儿女最应该做的事了。妈妈说过,我需要感谢我生命中的每一个过客。我应该感恩我的妈妈,她无私的奉献给我,她流水一般的母爱。爸爸说过,我需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了。如果说,妈妈的爱是流水一般女的母爱,爸爸的爱,一定像是山一般沉稳。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朴民风。

爸爸妈妈无私的给予我们这么多的爱,而我们却与朋友攀比美丽的衣服;见到谁有好玩的玩具就哭着闹着想要,仔细想一想,这些真的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吗?还曾记得,小时候的我幼稚的认为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应该应分的,应为他们就必须对我们好。其实不是这样的,爸爸妈妈其实可以不这么用心的对我们,如果他们不这么用心的对我们的话,他们会怎么样吗?不,当然不会。爸爸妈妈是最爱我们的人,你是否在他们生日的时候送上一句“生日快乐”,你是否在他们疲倦的时候为他们送上一杯热茶?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世界吧!身边其实处处都有爱,只是我们从未发现而已。爸爸妈妈,感谢你们对我无私的爱,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你们的女儿:唐雨晴

百善孝为先之作文【四】

老师也常说:“父母是最伟大的,当我们呱呱落地时,父母就对我们的一生负起了责任。”凛冽的冬天,常常握着你的手,嘘寒问暖;炎热的夏日,拿着蒲扇的手,不知酸了多少回?可谁又知,你问过父母一句吗?妈,你冷不冷?爸,你累不累?……

是呀,爱是无私的!爱可以战胜一切,爱是最大的财富。更是因为如此,我们理应对父母,对长辈要存有一辈子的孝心!

想想我三四岁那年的事儿,就愧疚不已!活泼好动的我在妈妈的带领下缓缓走路,就在妈妈一晃神间,我的腿突然倒下,朝前面的一根裸露在外的钉子刺去,深深地扎入了我的膝盖。妈妈愣住了,一把搂住了我,哽咽地询问:“没事吧,让妈妈看看到底怎么了?”我哇哇大哭,妈妈也不争气地落下了自责与难过的泪水。晚上,妈妈小心地将纱布取下,又关切地问我还痛不痛。下次再小心点,女孩子,不注意的话这么大的块将来结成了疤就不好看了……

说着说着,自责她没有把我照看好,又有着想哭的感觉,一头扎进了洗手间。如果当时我能对妈妈说一句“没事的,我不疼”;妈妈也不会难过,如果当时我能抑制住哭泣,妈妈也许能好受一点;如果我当时就能明白,就不会令妈妈如此自责……现在,我老早在做我力所能及的'一些事儿,能帮就帮,能理则理,为妈妈分担一点,也承受一点……

最近,我读到了一则意味深长的小故事,让我对“孝”的概念又增长了几分。乌鸦,毛色乌黑,其貌不扬,没有仙鹤的高贵,更没有百灵的可爱,但它的孝,却足足打动了所有的人!小乌鸦一出生,老乌鸦便细心地培育它,照顾它,直到它学会飞翔,足以对抗外面的世界。小乌鸦长大成年,并没有忘恩,在辛勤劳动的间隙,为年迈的老乌鸦搭好巢穴,不知疲倦地衔来食物,像当初老乌鸦喂食自己一样,一点一滴地回报着老乌鸦的养育之恩。乌鸦一生孝父母,那情意真的令人可歌可泣!乌鸦的“孝”, 感天动地,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虽然我的父母常年在外,但是,我可以主动和他们“煲”一“煲”电话粥,寄一些老家特产,节日时提早祝他们快乐!我想,我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