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写过传统节日的作文500字以上(怎么写中华传统节日500字作文)

写过传统节日的作文500字以上(怎么写中华传统节日5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2-05-23 12:47:10
写过传统节日的作文500字以上(怎么写中华传统节日500字作文)

写过传统节日的作文500字以上【一】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其中我最喜欢元宵节和中秋节,不仅仅是因为有好吃的汤圆和月饼哦!最重要的还是节日的习俗。

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和习惯;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传统;不同的节日有各具不同的特色。

元宵节,传统的习俗就是舞龙灯、吃汤圆。每逢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这一天里,每家都要吃汤圆。早上到上午的这段时间,卖汤圆的店铺在这时候生意会特别的红火,因为有很多人在这一天会买汤圆吃。当然,也有一些人家会买一袋糯米粉回家自己做汤圆。晚上,一家人坐在桌子前吃热气腾腾的汤圆,寓意在新的一年里一家人会团团圆圆。吃完汤圆,这时候到了元宵节最精彩的部分——舞龙灯。热闹的敲锣声、打鼓声,双目炯炯有神的大龙头,长长的龙身,漂亮的龙尾。龙灯转过街道,就像“神龙摆尾”。龙灯经过的地方,家门口就会燃放烟花。五彩缤纷的烟花在蓝得发黑的夜幕中绽放,就像一朵朵美丽的菊花。烟花,为元宵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中秋节,传统的习俗就是吃月饼、看圆月、赏桂花。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在这一天的夜晚里月亮会特别圆。白天,人们会到商店里、店铺上去买水果月饼、蛋黄月饼、牛肉月饼……各种各样的月饼。晚上,所有人都会到阳台上看月亮。八月十五,正是桂花盛开的时间,在夜晚大家会在空地上看白玉盘似的月亮,吃圆圆的月饼,这时,远处还会传来桂花的芳香。在月圆之夜赏桂花、吃月饼,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在异国他乡的人也会借皎皎圆月遥寄对家人的思念。

写过传统节日的作文500字以上【二】

如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使得各种地域文化交汇融合,过各种洋节日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地不被重视。现今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肩负着的使命。

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品性的紧密联系,也使得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容被西化。中秋节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端午节展现了耕作的劳动人民对丰收的喜悦;清明节表达了亲人对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则体现了人民向往和平快乐生活的朴素愿望。这些节日背后所存在的意义,是任何一个洋节日无法替代的。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保护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从原来没有节假日变成了休假一天,电视媒体也日益加大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在这个受到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的21世纪,我们太多地关注于西方万圣节的南瓜;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白胡子老人。从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饼,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本土文化的丢失,没有了这些文化和传统,我们也将丢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处于现今社会的我们依然要懂得不崇洋媚外的道理。外国的传统和特色往往不适合拥有古老历史的中国。就像君主立宪制不适用于中国;刀叉无法成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说话方式无法改变中国人的婉转一样,洋节日也不应该成为中国人的节日。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历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长期积淀和凝聚之后又经后人总结和实践而成的,从种。种节日风俗里,后世的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先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当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不再受重视,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中国“文明古国”的盛誉也将不复存在。

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与弘扬,从自身做起,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写过传统节日的作文500字以上【三】

20xx年已悄无声息地过去了,我们期盼已久的20xx年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在这普天同庆的中国农历新年来临的时刻,我们称之为“春节”。在新春也就是新年里,家家户户要贴春联,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祝福的话语。你们猜春联里的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因为福“倒”与福到谐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除夕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各种香喷喷、热腾腾的美味佳肴轮番上阵,“轰炸”着我的食欲。饱餐过后,我们又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中央电视台给全国人民献上的“春节晚会大餐”。春晚对我和弟弟的吸引力不大,我俩闹着要去放炮,可是家长出于安全考虑给我们的回答是“不”。但是经过我俩的软磨硬泡、苦苦哀求,终于同意我们去放炮了。提着花炮,循着鞭炮声,我俩来到了小区大门口。大门口有大大小小十几个人在放炮,我们也加入了进去。我一会儿放喷花的。一会儿放朝天炸响的。五颜六色的火花映着我们的笑脸,鞭炮声混合着我们的笑声,真是好玩了。突然,噼里啪啦几声巨响,我们的眼光都投向了左边,看到一个年龄很小的小孩在放那么大的鞭炮,我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佩服他的胆量。

夜空被我们的烟花渲染地五彩斑斓,很是好看。时间象行云流水一样,不知不觉已经十点了,大家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只用说几句祝福的话,红包就到手了,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这就是我对春节最美好的记忆,期待下个春节早日到来。

写过传统节日的作文500字以上【四】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百姓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