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初中历史儒家作文(儒家作文范文)

初中历史儒家作文(儒家作文范文)

更新时间:2023-11-28 05:27:23
初中历史儒家作文(儒家作文范文)

初中历史儒家作文【一】

《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大学 中庸 孝经》这本书教育意义很深,令我受益匪浅。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给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初中历史儒家作文【二】

读了中庸,我看中庸是有三层含义的,一是中不偏,庸不易,二是指中正、平和,三是指中用的意思。

在中庸中讲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因为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一个人要保持中正平和,需要从容淡定,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喜过忧,不能过怒过哀。七情六欲本来是人的正常反应,但不能反应过头。无论在什么场合,如果都将这些情绪表现到“中正平和”的境界,既不过分,也无不足,不管遇到了什么状况,都能够保持一种淡定的态度,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情怀,那么就做到了中庸。做到中正平和似乎有利于自己的成功。

在现今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随波逐流,肆意妄为,没有原则,没有持之以恒的目标,越来越少的人做到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我们需要多注重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学习中庸思想中的优秀部分。虽然中庸很难实行,但是也不是不可实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要实行中庸之道,也需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于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途径呢?

初中历史儒家作文【三】

和煦的春风拂面吹,天天心情愉快悠闲,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多么美好,可这一切是谁带给我们的呢?是——那些革命烈士。

在四月里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伴随着缕缕温暖的春风一起徒步去济宁烈士陵园纪念那些逝去的英雄。路程听起似乎很遥远,但如果在地图上看,这路程微乎其微,比起烈士,这点走路之“苦”算什么?

离烈士陵园越越近了,一点点沉重严肃的气息渐渐向我吹,此时我的心在忽而加速地跳着,忽而平静下。到了,到了烈士陵园。一个悲凉,肃穆的地方,没有人在说话,都在静静地看,静静地想……

从宣传架的缝隙里,我看见了那成群、整齐的逝去英灵的坟墓,不知有多少无名有名的年轻人在此地长眠。要走进去这墓地时,我实在不忍心踩在英雄所埋葬的地方,不想去打扰他们,经过了一段思想斗争,才轻轻地踏上了那片热土。

平静地走到一个无名英雄的墓前,沉重地把一株弱小却又挺拔的小白花摘下,慢慢地插在上面,庄重地鞠了三躬,在心里默默地祝愿。泪水立刻就充满了我的眼眶,忍住,只让它在眼中打颤。

看着一个个坟墓,我在想:在中国这方热土上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是他们的生命换了中国繁荣的今天,是他们的鲜染红了遍地的桃花,是他们的顽强维护了祖国的领土。我们怎能忘记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我们怎能忘记一张张曾经鲜活的面容?静静的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深情的思念,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小白花中,让它陪伴在烈士的左右。

中国因为有了他们而挺直了脊梁,向世人证明中国不会倒下,永远都会屹立于世界之林。

要铭记这段历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