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我与她再次相见时作文(那一刻我重新认识了她作文)

我与她再次相见时作文(那一刻我重新认识了她作文)

更新时间:2024-03-09 00:12:53
我与她再次相见时作文(那一刻我重新认识了她作文)

我与她再次相见时作文【一】

细雨如烟,像重重珠帘,隔开了一世的喧嚣。

——题记

老天阴沉着脸,与远处灰色的水泥地连成一片。天边的几朵云聚拢而来。果然,一场雨如约而至。

我打着伞,漫步在蒙蒙细雨中。这雨连绵不绝,似愁,一缕一缕交织着。我伸出手,试图隔开这重重珠帘。手回,而珠帘合。烟雨迷蒙,似曾相识。

时光倒回到久别的幼时。小时候,父母都在外地,一年里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可那时的自己总是奢求父母能陪着自己。那是同样的天气,细雨交织,织的是愁。又到分别时,我哭着闹着却留不住要走的他们。我追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顾不上丢下的雨伞,可是无奈太过年幼,摇摇晃晃跑着的自己摔倒了。那雨还是无情的落着,落着。

清凉的雨丝飘到脸上,一股透心的凉意将我拉回现实。

突然,在一片灰暗迷茫中,一抹亮色出现在我的眼帘。我走近看,是一朵小野花。一滴雨点不偏不倚地打落在它的花瓣上,它弯了弯腰肢,又挺直了它娇小的身躯。我不禁笑了出来,多么坚强!

是啊!哪怕是再绚烂、美好的花朵都会经历风雨的磨练吧!

我与烟雨再见时,我已经长大,也是在一场美不胜收、诗情画意的雨中得到洗礼,终于长大。

瞧!细雨朦胧中,我看到两个人,他们合撑一把伞,相依相偎,似乎微笑着从小路那端向我走来。喔,是爸爸妈妈……

一样的如烟细雨,如今再见,雨的细密交织的,不是愁,是温柔。

我与她再次相见时作文【二】

“公主和王子结了婚,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小时候,读到的很多童话都有这样的结局。不管故事中有多少荆棘和坎坷,幸福总是最后的归宿。

我那幼小的心灵得到了满足和惬意,于是再看一遍,似乎故事里凶残的巫婆和狠毒的王后们都带上了几分可爱。就连白日梦里都是童话中的风景,蓝天白云、青翠草地,清澈的湖和高耸入云的山峰,当然少不了宏伟的城堡,将脖子仰成90度才能瞥见宝剑一般的塔尖笔直地伸进白云里,仿佛是连接人间与天际的长梯。还有美丽公主的金色长发瀑布一般从窗口倾泻而下,她尽力望向远方若隐若现的希望。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童话渐渐从我的生活中淡去。我渐渐学会了画出那条线,那条将现实与童话分开的线,也明白了童话终究只能在书本上存在,并不能飞进现实生活中来,那个唯美的世界只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创造出来的乌托帮而已。

上学以后,我的书架更是被现实一点的书籍所占据,阅读的课外书也是关于现实的故事,充斥着矛盾、痛苦和失望。我学会了写“成熟”这两个字,渴望摆脱那些被称为“幼稚”的梦,也希望像大人那样思考、做事。当我听到有人试图解释“童心”时会感到不解,因为在我看来大人的世界才是值得向往的,那个现实、果断、残酷,充满了我不懂的知识和规矩的世界,这一切对我而言充满了令人兴奋、好奇的'未知。

但是在听不完的课堂和解不完的题目之余,我又开始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时光了。最常想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小时候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呢?难道越长大烦人的问题就越多吗?这当然是得不到答案的,足以导致我在根本不大的年龄就被大人有的怀旧情绪所包围。

我开始羡慕比我小的孩子了,再也不敢在背后喊他们“小屁孩”了。试着回忆自己的小时候,尽可能多地寻找关于我这几年长大过程的证据,重新拾起那些往日不被自己珍惜的东西,包括童话。

与童话再见时,我沉下心来,抛开生活中积淀下来的琐碎杂念,为读那些旱已烂熟于心的故事情节。我佩服那些童话的作者们,身为大人却依然保留一颗童心。童话中的人们和自然总是和谐平等地相处,人们不会用居高临下的眼光看待一草一木,而是用真挚的善心云敬畏、尊重万物,更不会为自己是所谓高等智慧生物而沾沾自喜、得意洋洋。

《雨滴项链》里的北风为了答谢琼斯先生的帮助送给他女儿劳拉一条神奇的雨滴项链。而当项链丢失时,受过劳拉帮助的鼠、鸟儿和鱼帮助劳拉找回了项链。在唯美的童话里,生灵与生灵之间只是单纯的给予与回报,这其实与公主和王子在一起的结局,和故事本身的美好相比,也没那么重要了。

愿每个人都曾有童话般纯洁的心灵。

我与她再次相见时作文【三】

我与诗词再见时初读纳兰性德发出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时,心中平添一份怅然,可如今再次品这诗句,却笑他不知:再见,也是一种美丽。

幼时,只会捧一本《唐诗三百首》,在阳光微醺的午后,在凉风习习的秋夜,亦或是在温暖的被窝中,逐字逐句,囫囵吞枣地阅读,如今的我依然成长,在与那诗词相见,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儿时读春,只知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慵懒,而今,却是以读知王国维“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的激情。生机勃勃的春呐,只需那一枝新绿,便能席卷整片大地的青葱,因为它就是这般有活力,就像那年少的孩子,充满着干劲,蓬勃向上得仿佛要冲破一切阴霾,不用走进便能嗅到那一股浓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息。

人们总是想一直这样,永葆那天不怕地不怕的青春,可若心中有春,又怕什么寂寥秋风?

咿呀品夏,只悟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烂,而今,却已领会司马光“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的执着。人,总是要有梦想的,而有了这梦啊,却不能空想,若能想葵花一般执着,才有了追梦的实力,但若像那漫天飞扬的柳絮,不知方向,随遇而安,固然潇洒快活,可却轻浮不定啊。

小儿念秋,只吐半句“自古言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壮阔。而今,却能读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超然。秋,是这般精美,拥有着淡然的温柔。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若我们能在这秋日里,揽了自己的果实,却不忘吸收他人更高的精华,才是最好的升华。

年幼悟冬,只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坚强,而今,却已了然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乐观。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要有与朋友畅饮的心境,也要懂得享受生之欢愉。

与诗词再见时,多了的是人生的感悟,多了的是自我的反思,在这一字一词中,明白的“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的豁达,懂得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的奉献,领悟了“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快乐……

我与诗词再见时,总有粲然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