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吃月饼的作文怎么写二年级(关于吃月饼的作文200字)

吃月饼的作文怎么写二年级(关于吃月饼的作文200字)

更新时间:2022-11-19 22:43:26
吃月饼的作文怎么写二年级(关于吃月饼的作文200字)

吃月饼的作文怎么写二年级【一】

月饼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看来月饼在我国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

“月饼”这个词出现在什么时候呢?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爷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反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仪器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何时呢?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中秋吃月饼有什么寓意呢?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还有立春吃春饼、立秋要吃肉、立冬要吃饺子、腊八要喝腊八粥,这些虽然都是大家熟知的习俗,可是每个习俗后面都会有一段历史故事,大家可别只顾着吃呀!

吃月饼的作文怎么写二年级【二】

中秋节了一段时间,我仍然记得那天我是怎么和他们一起度过的。

那天,我们换了一种方式过中秋。虽然还是吃月饼但是,不会像去年那样单纯地吃吃月饼赏赏月了。而是准备把各式各样的月饼吃法都用个遍。

第一种,狼吞虎咽式吃法。

啊,作业那么多,肚子也在吵着要吃东西了。

突然,妈妈将一大袋月饼放在床上。

救星啊!我不顾一切地扑倒在床上,抱着月饼两眼直放光,口水“一流直下三千尺”,也不顾卫生问题,抓起一块就心急火燎地扒开它的外衣,一阵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大大地激发了我的食欲,下一秒,这块可爱的小月饼就进入了我的“盆大口”。

或许是因为太饿了,我嚼了几口月饼就直接硬生生地吞了下去,还神奇般地没有噎住。

就这样,我越发越起劲,不一会儿,那一袋月饼便被我吃了一半。

可当我吃到第20个时,突然感到喉咙十分难受,我马上意识到:我被噎住了!

啊,好痛苦哦……快要喘不过气了,我赶紧下床,倒了一杯又一杯的`水,此时此刻,只有水才是我最喜欢的东西。

在喝水时,我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用“狼吞虎咽”式吃法了!真是的,整得我那么那么难受。顺便告诉一下读者朋友们,千万不能学我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试用了第一种吃法,现在就来用第二种——淑女式吃法吧!

淑女式吃法虽然和我完全沾不上边,但也不可能不试用这种吃法吧,这就违反了规定了!所以,我只好硬着头皮,愁眉不展地上阵了。

当然,我的演技十分出色。

我先是认真地洗了一遍手,然后用软绵绵的纸巾轻轻地包住月饼,送到嘴边,咬了一小口,经过一番细嚼之后才吞下。

可这淑女式吃法真是要多慢有多慢,一块小小的月饼,我吃了20分钟都没吃完。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就毫不留情地将没吃完的月饼扔进了垃圾桶。

后面,我还试了“水果式吃法”、“俏皮孩子吃法”等等。

总而言之,中秋节,我过得很快乐。

吃月饼的作文怎么写二年级【三】

放学回家的心情是快乐的,因为可以吃甜甜的月饼了。当然,快乐的不止我一人,还有我姐。那时她读四年级,和我同一个学校。

我和姐那天回家走的飞快,走到家门口时,却隐约的听到屋里有争吵声。我给姐使了个手势,姐站在了原地,我却猫一样沿着墙角,侧起耳朵,小心翼翼地向屋门口靠近。近了,大概听清了是怎么回事。父母为了今年买不买月饼而争吵,母亲说两个孩子都上学,家里的学费还是东借西凑的呢,不买罢了。父亲却不同意,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吃月饼,咱家的孩子也不能少,没有钱,我去借。哪怕少买几个,也不能让孩子委屈的慌。听到这,我感到事情不妙,退回大门口。我和姐嘀咕了一阵,唱着歌,若无其事地走进了家。父亲正从屋里出来,和我们打了个招呼,便出门了。

吃晚饭的时候,父亲赶回来了。手里托着一包月饼。父亲在饭桌上把纸包打开,我和姐眼睛都紧紧盯着月饼,生怕月饼会长了翅膀飞掉一样。纸里一共七只月饼,下面四只,上面三只。月饼外边有薄薄的脆皮,金黄色,十分诱人。

我和姐刚要伸手去拿,却被父亲喊住。父亲用刀子把每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这样,原先的七只月饼,就变成了二十八只月饼。父亲又让母亲沏了壶茶,摆在桌上。父亲这时候说,我们四个人做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谁赢一次,就可分到一小只月饼。输了嘛,嘿嘿,就喝一口茶。行不行?父亲看着我们问。我和姐互相看了眼,觉得很有意思。异口同声地说好。

“石头,剪子,布。”四只手掌一同伸出去。我赢了。我分得一小只月饼。他们三人各喝了一口茶。

“石头,剪子,布。”四只手掌一同伸出去。姐赢了。她分得一小只月饼。我们三人各喝了一口茶。

“石头,剪子,布。”四只手掌一同伸出去。我和姐同时赢了。我和姐继续比赛,直到真正分出胜负。

这时,月饼不断在减少,茶水也在不断减少,快乐却逐渐在增加,笑声,欢呼声把整个屋子溢满,然后飘到院中。

“吃不到月饼,就喝一口茶。”这是父亲每次比赛完都要说的一句话。到了最后,突然发现,父母竟然没有赢过我们一次。我和姐把最后的一只月饼给了父亲。父亲看了看,给了母亲,母亲看了看,又给了我们。我们坚决不吃,非要看父母吃。父亲,咬了一小口,给了母亲。母亲咬了一小口,又给了父亲。这时,那一只小月饼还剩下大半。

父亲把剩下的月饼捧在手心,问我们吃饱了没有。我们都说吃饱了。父亲笑笑说,不是吃饱了,是喝饱了。此时,父亲的神情有些激动,他说,你们以后要记住,在最困难的时候,“吃不到月饼,就喝一口茶”。我看到,在父亲坚定有神的眼睛里分明有泪花在闪。也许父母不会知道,我和姐早已知道是父亲借钱给我们买的月饼。

二十年过去了,这其间,生活、学习中都曾遇到过困难,但每次我都勇敢面对。因为,成功了,我会得到精美的“月饼”,即使失败了,我也不会一无所有,因为还有属于我的“一口茶”。

吃月饼的作文怎么写二年级【四】

小时候,第一次接触中秋,印象最深的就是月饼。那时候觉得月饼真是一个新奇的东西,说饼又不像饼,说蛋糕又不是蛋糕。于是第一次见着时,就很满怀期待地吃了一口。那时候嘴巴小,不足以一口咬下半个月饼,所以刚吃到里面黑红黑红的馅时,觉得还挺好吃的。嚼了几口咽下去后,便又咬了一口。这回我就咬到了中间的蛋黄——说实在的,我以前只吃过蒸蛋、煮蛋、炒蛋、煎蛋和把蛋壳打碎,搅拌几下再倒到汤里面煮的那种蛋,还从没吃过这种夹在月饼中间又硬又咸的蛋,所以我一咬下去就皱着眉头说——“嗯~咸咸的。”吃第一口我就吐掉了,从此以为月饼就只有夹蛋黄的。以后我吃月饼也不吃蛋黄,并认为那是世界上最难吃的组合。

后来,我对于中秋的期盼早已不如小时候那么渴望。中秋节来临时,甚至还想着如何把月饼中的蛋黄去掉。

中秋节来临的前一天,感觉肚子有点饿,便拆开了爸爸新买的一盒月饼,连包装都没看就直接拆开来吃。当然,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尝了几口后,便惊喜地发现——居然不是蛋黄味的,而是香香的,酥酥的,于是忍不住又啃了一口——哇,真是太好吃了!咬着咬着,忽然发现月饼上有字耶,但早已让我咬得面目全非了。不过我凭着以前吃N根棒棒糖的,认为这是——“凤梨味的!”我兴奋地说。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这月饼怎么会有凤梨味的呢?”“当然喽,今年新出了好多口味的嘛。”妈妈说。哇,这么说的话——我急忙跑到月饼盒那边,把月饼一个个都掏了出来,然后再一个个拆开——“哇,这个是苹果的,这个是草莓的,还有木瓜味的呢……”就这样,那一年中秋,我们过得很有“味道”。

不知道今年的中秋是不是来得比较晚,我们早就把月饼吃腻了。虽说吃起来已经有些受不了,但节日那天我们全家还是坐在一起喝茶、吃饼、聊天,听王菲唱《但愿人长久》。装月饼的盘子里依然有蛋黄味的,我想它也许依然那么难吃,但那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中秋节大家坐在一起就很好了。拿一个来尝尝,也不是那么难吃嘛,咸咸的,跟咸鸭蛋差不多。突然想起,远方的嫦娥姐姐,是不是也在品尝这咸咸的蛋黄月饼呢?

吃月饼的作文怎么写二年级【五】

中秋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都是在八月十五这天举行过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喜欢带上中秋月饼串门探亲访友,交流思想感情。

中秋月饼的外形是圆圆的,别看它体积小小的`,制作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要选好材料,要用一等的面粉,最讲究的还是馅料,比如:蛋黄、莲蓉、五仁等等都要精心炮制,这样吃起来才可口。

中秋节这天的晚上却不比寻常了,家家户户都满怀喜悦,喜气洋洋地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这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也特别亮,人们的心情也特别开心。

晚上八点正,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畅谈各种月饼的口味,边讲边想吃;爷爷说:“我喜欢吃叉烧的。”奶奶说:“我喜欢五仁的。”爸爸说:“我喜欢双黄白莲蓉的”妈妈说:“我喜欢单黄白莲蓉的”叔叔婶婶说:“我喜欢吃冰心的。”最贪吃的还是弟弟,他高声喊道:“我要吃团圆的月饼。”逗得一家人哈哈大笑,在笑声中,爷爷打开了一盒盒的月饼宣布:“每人的喜饼来了!”我们津津有味地吃了个开心。

我们就是在这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快乐地度过了中秋节的这个晚上。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