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作文放学后650字(放学后作文700个字初三)

作文放学后650字(放学后作文700个字初三)

更新时间:2023-12-06 02:31:46
作文放学后650字(放学后作文700个字初三)

作文放学后650字【一】

读东野圭吾的作品可能起步有些高了,第一本是白夜行,第二本是嫌疑人X的献身,这是第三本。

学校的题材确实吸引人,东野的成名作总体上讲还是不错的,在侦办此案的过程中,我们跟着主人公和大谷警官研判分析了所有人,学生,老师,校长,妻子,学生的朋友,似乎每个人都嫌疑,但是每个人又都差那么点意思。整个分析的过程很精彩,也因此显得最后的破案,感觉并不是豁然开朗,却是有一些突兀。

比较可怜男主人公,本就是一个平常容易受点欺负的老好人,却被生活逼成了一个侦探员......最后还被绿了。

主人公的妻子应该是很纠结的,平日里总听主人公说学校有人要他,本想着借刀人坐收渔翁之利。等了又等发现学校的手不行,总错人,还是自己来吧。

最后讲一下东野老师对警察人物的描写真的很细,作为一个从警四年多的小警员,每当读到大谷警官就会联想到带自己出警办案的老侦查员,读到跟班的白石警官的时候,就会想到同为小白的自己[憨笑]希望有机会可以跟你们一起办个专案。

作文放学后650字【二】

??学后校门口的记叙文400字

“叮铃铃……”终于放学了。我急忙背上书包,排着队伍走出了校门。校门口真像个“菜市场”啊!

瞧,校门口里外三层,围满了表情各异的家长。有些叔叔皱着眉头,一副焦急的样子,难道是要急着回家看球赛?有些爷爷奶奶一看到队伍出来,就兴奋地喊着“宝贝,在这儿。”有些阿姨还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着广泛的话题:孩子的成绩,兴趣爱好,甚至还有近期在用什么化妆品……孩子来到了身边也不知道。还有的家长拉着自己的孩子和老师交谈了起来,还不是的和孩子唠叨几句,可真是苦口婆心啊!

如果把人群比作人潮人海的'话,那发宣传单的人,可谓是游弋的“鱼”了。他们飞快地将手中的宣传单塞到你手里,当你想还给他时,他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还有一种发传单的,是“缠烂打”型的。你若要碰上他,可就麻烦了。他不会硬塞给你,而是将手伸到你跟前,你若不拿,他便一直缠着,直到你拿了,才会“捕捉”下一个“猎物”。就像鱼池中的贪嘴鱼,穷追不舍。

有着丰富的我,飞快地穿过澎湃的人潮。但还得穿过最后一关——由各种车辆组成的障碍物呢。

我横钻,侧挪,动用了十八般武艺,终于脱离了“苦海”,终于可以好好喘口气了。回头,天哪!人潮还在流动……

作文放学后650字【三】

经常看悬疑片的舍友曾对我讲,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前面出现与剧情毫不相干的乱入的人,极有可能是凶手,因为太过突兀,但是为了最后让你知晓这个人是凶手,前面必须出现这个人,这个人出现就会显得反常。此后,越来越觉得舍友说的有理,这个小说中一样,惠子与惠美的改变,特别是惠美精神面貌的改变,前岛妻子态度的反常,都是明显的突兀,值得怀疑,也可以预料结局。

老弟曾说过,电话中没耐心等待而克制的不耐烦可以明显听出来,稍微态度的转变,语气、动作与表情中都可以看的出来,一个人情绪的变化如果稍微细心敏感一点,就能知道对方开心与否,无论是不是自以为伪装的很好。以上这些都是用来观察的东西,搞侦探不都是靠观察与分析得到可能性的结果。

此外,不说放学后中的小说内容,延伸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珍藏的不容别人质疑反驳批判的东西或是爱好诸如此类,如果不影响其他人的生活,就给予尊重。啊很讨厌那种自己不喜欢就不允许别人喜欢,自己喜欢也非要别人喜欢的那种人,分享很重要,但分享不是要别人完全接受,分享只是提供给别人一种可能的选择,至于尝试后的喜欢与否在于每个人自己,各自尊重各自快活,谁也别管谁。嗯稍微有点偏离中心扯远了。

作文放学后650字【四】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作。里面包含了密室逃脱和解谜等经典的推理小说元素。

故事地点发生在一所中学,人物是以一个失意的高中老师为核心,情节则围绕这个核心人物所遇到的亡威胁而展开。

我读这部作品的时候心态很平和,没有急躁地去寻找答案。这可能是因为校园的环境相对恬静,不似光怪陆离的大社会浮华喧嚣。因而也带动着我静静地随着主人公上学下学。

作品的开头阶段主要叙述了主人公感到自己被亡所威胁,只是每一次都幸运的躲过了暗中的冷箭。

但是防不胜防。果然,人了,出事了,忙活了。主人公的几个同事接二连三地去。是仇?是替罪羊?

即使再完美的谋也会留有痕迹或线索。能不能发现这些痕迹,能不能将这些线索穿针引线,排列重组,则是破案的关键。更何况是小说呢。

接着,这些线索和痕迹也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简单平静的学校其实也是暗流汹涌,指向着着每一个微妙的事件和沉重的灵魂。到底是谁呢?

终于来到了华丽闪亮的时刻。原来如此。

从结局来看,似乎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单纯的解谜,也包含着心理因素。任何犯罪都要寻求作案者的犯罪动机。而如何将这些动机不露痕迹地润物无声般的植入情节中去,是我一直所困惑的事情。这也是一个高明的作家之所以高超的所在。

我在想,一个高明的作家是否会看似浪费的添置无关情节和人物。和新浪潮电影相比,正好相反,他不是告诉你这是电影而非现实,而是提醒你这就是真实而非小说。因为越来越聪明的读者都会刻意注意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物,所以是否反其道而行之,来一个假作假时假亦假。也许这也是东野圭吾出道时的作品,恐怕现在早已臻入虚实两忘的境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