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吃亏是福的作文1000字(吃亏是福作文800字)

吃亏是福的作文1000字(吃亏是福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2-09 03:55:26
吃亏是福的作文1000字(吃亏是福作文800字)

吃亏是福的作文1000字【一】

郑板桥的名言,除了“难得糊涂”之外,还有四个字:“吃亏是福。”

中国有一套电视连续剧,是以郑板桥为主角,很受欢迎。不过,当中很多是根据野史,不足采信。

可以采信的,是郑板桥的名言,除了“难得糊涂”之外,还有四个字:“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很像现在十分流行的佛家语,是许多信众常挂嘴上的:“有舍有得”也就是“舍得”。

依郑板桥的说法,是:“宽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这种说法似乎比“舍”后会有“得”的层次要高。

很多人都不认同“吃亏是福”。

一遇“吃亏”即刻想从中占“便宜”。

美女遇俊男,因情生而交往,一旦俊男或美女中,有一方提分手,另一方第一个反应是不要吃亏,赶紧提出要讨回赠送礼物,或索求金钱赔偿。甚至不排除闹上法庭,撕破脸皮,沦为笑柄。

郑板桥在最失意的时候,离开官场,从杨州回到兴化途中,看到竟然有人售卖郑板桥的'书画。

这些书画,全是仿冒的。

常人见了,恐怕都会怒火中烧。

郑板桥一点也不动怒,他心平气静告诉对方,自己就是郑板桥,而且赞扬对方,仿冒几可乱真。

最后,勉励对方:“只要另辟途径,不模仿,说不定有那么一天,会超越郑板桥呢!”

这是何等胸襟?

郑板桥明明是吃亏,能坦然面对,肯定能获得心安,心安已是福,何必再求什么福报?

明朝有一个洪自诚,曾这样说:

“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为亏我。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

郑板桥就是能“让一着”和“纳百川”的人,二千多年前的老子,也说过很有名的两句话,那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予人,己愈多。

郑板桥的“吃亏是福”,和老子的思想,同出一辙。

吃亏是福的作文1000字【二】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提高自己的修养,”修身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修身是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修身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廉洁可以修身,廉洁的人心灵必然纯净、纯洁,通过降低自己的,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自然分明。

我们说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为官最重要的就是要造福一方人民,但是,如果没有能力控制自身的物欲,那么很容易就被物欲所控制,一旦被而蒙蔽了双眼,被操纵了行为,被污染了思想,就像被困住了手脚,被堵住了耳口,那就成为了金钱和权利的奴隶,为官施政的出发点就会出现偏差,谈何兴一方,谈何求民安?

修身养性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我们看到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对反腐倡廉的决心是坚定、持久的,纵观历史上的贪官,无一不是通过自己对知识的艰苦学习,对信仰的卓绝追求而逐步被人民委以重托,被组织倍加信任,最终得到了手中的权利。但是,在的诱惑下,逐渐放下的防卫,成为了痴恋金钱,贪恋权利,迷恋女色的贪官污吏。想必他们没有一个人踏入仕途伊始就是以金钱、权利、女人为目标的。是什么使他们逐步被腐化?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到廉以修身,没有做到持之以恒。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范仲淹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出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周总理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昭示着远大而崇高的理想。立下高远的志向是成功的关键,是事业的基础和起点,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踏上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和志向,作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条战线上的朋友们,应当以一生清廉,恪尽职守为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大思想家朱熹,为政期间清廉勤勉,政绩显赫,“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是后世官员清正廉洁的理论基础。清末名臣林则徐,一生清廉,世人敬仰,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的第一人臣。众多人们心中的清官、好官,靠坚守一个“廉”字,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他们的功绩被世代传颂。廉洁自好,方能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事业心,方能担重任、成大事,才不愧对于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国家的成功,需要政府的清廉高效,个人事业的成功需要自己的廉洁勤恳。所谓“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大家能够时时刻刻廉洁奉公,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因此,廉以立功,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我做起,国家何愁不富强。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与立言。”由此看来对于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德。何谓德?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理解, 日月经天是谓德,天何言哉是谓德,众人敬仰是谓德。德之境界不在于你为人做了什么,而是你不做什么。老子有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如果一个人坚守住廉洁的底线去秉公处事,即使他不去做其他的事情,却已经能够让很多人从他身上受益。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利,是为更多人服务的途径,而不是为一己谋私利的工具,选才之道在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人会问,难道做官就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就不能为自己做一些打算吗?老子云: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认为,一个没有私心的人,反而能成就大私。将一己之私集于众人之私,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心中集于天下之公是谓上德。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古往今来,廉洁历来都是修身之明镜、成功之路径、治国之法宝。廉洁能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廉洁能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一句话送给自己自勉,也送给大家共勉,君子当志洁行廉。

吃亏是福的作文1000字【三】

我有一个朋友,他叫杜x。我们是同桌,关系很好。在和他接触的近半年的时光中,我学到了很多。其中,最使我受益的就是他的口头谗“吃亏是福!”

杜x性格温和,举止儒雅,犹如古代的秀才。因此,他在班上的'人缘非常好,大家都乐于和他交朋友。这一点,我非常地羡慕他。他到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我常常会想——————

就这样,我提升了对他的关注度。他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我都在观察,思考。但是,起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直到那天早上,我明白了。作为班上的成员,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为班级献一份力量。简而言之,就是打扫卫生。我,杜x,汪XX是第五组打扫教室的成员。这天早上,轮到我们扫地,汪安然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迅速地将第三组打扫完毕,然后一路狂奔,目标直达饭堂。我和杜正当然也不甘示弱,飞快地将一二组打扫完毕。剩下的就是倒灰问题了,我看着这些垃圾,笑着对杜正说“嘿嘿,小正同学,你看这灰——————”“没事,我来倒,你快去吃饭吧!”他似乎读懂了我的思绪,于是打断了我。听完后我也得意地奔向了饭堂,可能是因为占了一个小便宜的缘故吧,心情比较舒畅。

吃完饭回到教室后我立刻傻了眼“天啊,杜x怎么吃这么快?才五分钟不到。”眼前的一幕着实让我感到吃惊。

“杜x,你怎么吃这么快?”

“呵呵,我没吃。”

“什么?你怎么不去吃饭呢?”

“恩,时间不够了,所以——————”他黯然低头。

我似乎明白了,他把吃饭的时间让给了我,顿时,我的脸烧得发红。

“你——————不觉得很吃亏吗?如果———————是——————我去倒,你就有时间吃饭了。”我吞吐地问道。

“那你就要挨饿了。呵呵,放心,我没事的。再说,我喜欢吃亏,有福!”他笑了,笑地那么天真,那么美!

从此,我对他已不再是羡慕了,而是上升为更高的层次——敬重!是他,教会了我: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的作文1000字【四】

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出身官宦世家,但他却不贪图富贵安逸,独处陋室,在墙壁上写下了"富非所望不忧贫"的座右铭,激励自己苦心创作。

孔子的高徒颜回,家境贫寒,屋舍破陋,卧在席上只能蜷着身子,他处在这样的逆境里却"自得其乐",学有所成。于是,孔子便在《论语·雍也》中留下了这样的话:"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赞扬颜回是一个"士志于道而不胜恶衣恶食者"。

我想,这些名人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砺是分不开的。放眼现实,我们又何尝能丢掉吃苦的精神呢?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只有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能真正树立起面对困难的信心。"不经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这是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俞振飞老先生在向演员们传授技艺时说的话,也是他发自肺腑的感受。确实,俞振飞老先生走过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艺术道路,在这崎岖的小路上,他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费尽了毕生的心。他是经过了一番"冰霜苦",才终得"梅花放清香"啊!

天空不只有蔚蓝,云朵不只是白色;草木不只有碧绿,花儿不会永远绽开。从呀呀学语到"夕阳西下",有几人会是一帆风顺?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的坎坷与痛苦,也许你会发现,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福!

吃苦本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作者不走老路,偏偏选择"吃苦是福"这一新颖夺目的观点--下笔引人。文章先用曹雪芹与颜回的故事作论据,说明成功是与艰苦环境中的磨砺分不开;接着由古及今,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话语进行佐证。展开时,名人话语自然引用,诗词典故信手拈来,结尾的文字更似神来之笔,给文章抹上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吃亏是福的作文1000字【五】

厚德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我不知道它的定义是什么,我只知道爸爸常对我说吃亏是福,做事多为别人着想,估且就当它是厚德吧!

我觉得人活在这个世上总为名利那些个破事争得个头破流不值得,昔日的好友为了财为了权可以在你的背后捅你一刀,要不就是你自己踩着朋友的身躯发达了,这样勾心斗角的活着,难道不累吗?遇到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也要争个面红耳赤,最后又得到了什么。我觉得吧,人是一种会知恩图报的生物,凡事礼让一点,人家不会不记在心上的,这样一来二去的,吃亏肯定也会有,可厚德也就随之而来了呀!

以前总听奶奶念叨,前村的李老头是个傻蛋,这一辈子不是为这家忙就是为那家忙。今年回家的时候奶奶就变了台词,唉,你说李老头那么好的人咋就这么一声不响地走了呢?我的心咯噔一下,没来由的慢了半拍,或许在为奶奶的伤心而伤心着。

俗话说:“好人不长命。”这话一点也不假,那些善良的人,人们总认为他们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想必这其中也有个人情感在里面吧。我们总是希望好人长命百岁,继续向人们行善,所以在主观意识上也就认为他们走得太早,殊不知他们永远地活在了我们心中,常伴我们身边,这样看来,好人不长命又有点不正确了,或许他们生命长度有限,可他们的宽度在无限延伸啊!

做事多为别人着想的人,或许不富贵,可他们是真正快乐的,他们在“吃亏”的同时收获了无数个祝福与感谢,他们的心被填充得满当当,难怪吃亏是福呢!

我有时会有点困惑,为什么很多的人都不愿意“吃亏”,只是因为那样会损害那么一点利益,如果是这样,那么也太不值得了吧!斤斤计较的人走到哪儿,人们都不喜欢,人们也会跟你斤斤计较,最后越计较的人越是吃亏,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想必西楚霸王项羽就是那个自伤的人吧,可见厚德对于一个人的成就还起了不小的作用呢!

由此可见,“吃亏”才是王道,唯厚德者能永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