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枣庄的民俗作文(枣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枣庄的民俗作文(枣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09:03:29
枣庄的民俗作文(枣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枣庄的民俗作文【一】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要吃香喷喷的粽子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是要洒雄黄酒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是要在门前挂草药,身上涂药酒的呢?

没错,的确,只有端午节,一个伟大的节日,一个神圣的节日。要说起来这端午节,还得从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说起。

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上大夫屈原上谏楚王,提出富国之计,可楚王不仅不听,还将其流放。结果屈原悲愤交加,伤心欲绝,抱一块石头,带着自己的愤愤不平,带着他的高远志向,一起永沉泪罗江底。

屈原后,人们为纪念他,为了使他的尸首不被鱼虾吞食,人们便做了粽子,来喂鱼虾。流传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习惯。这天,满街都有一股粽叶的清香。要说这做粽子,先得把粽叶洗净,用粽叶把肉、糯米、豌豆包一起煮,从锅里散发出的诱人香味,不禁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盼着,想着早点煮熟。终于,冒着热气的.粽子上来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子那儿一起吃,其乐融融。夹起一块糯米,放入口中。啊!香甜可口,甜而不腻。让我忍不住想把整个粽子吞下去。虽然家附近几乎天天都有粽子卖,但今天的粽子仿佛有股节日特有的,浓浓的气息。

吃完粽子,大人们便忙着去洒雄黄酒,据说可以驱鬼辟邪,以保平安。端午这天,满街都有一股酒味,有些大人还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个大大的“王”字,象征生龙活虎、虎虎生威。

洒完雄黄酒,大人们便在两边大门上挂菖蒲等中草药,菖蒲那股刺鼻的味道可以驱赶鬼魔,使邪魔不敢靠近你家。挂完后,还要在孩子身上涂药酒,可保以年不生疮。涂药酒也可使你百病不入,一生平安。

转眼间,这年的端午就要过完了,但是,端午给我留下的痕迹是永远也抹不掉的,又开始期待来年的端午了。

枣庄的民俗作文【二】

7月4日,《小主人报》济南记者站的老师组织我们小记者乘大巴去枣庄开展红色夏令营活动,我们都很激动。在大巴上,我高兴地对同班同学翟翔宇说:“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和同学们一起到外地去玩,真是令人兴奋!”来到枣庄,吃过午饭,我们一起去微山湖红河湿地风景区,那里的荷花可真多啊!有红的、黄的、白的……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美丽极了。我们还坐船到小岛上去了呢!晚上,老师教我们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首歌。我自5岁半开始学习弹奏柳琴,也就是这首歌中提到的“土琵琶”,已经能够熟练地弹奏《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这首曲子了,现在我又学会了唱这首歌,真是开心啊!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万亩石榴园,我看到了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石榴,好可爱。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青檀寺,我在山顶买了一个鹰玩具,我看见了一个七层的寺庙,里面还有台阶,我想:要是爬到顶层,得多累呀!回到酒店,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一个温泉小镇,泡温泉,也许是我们运气好,本来温泉里不让拍照,但因为只有我们小主人报的老师和学生在泡温泉,所以就允许我们拍照了。泡完温泉,我们又去了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并和薛城的小记者一起唱起了红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第三天,我们去了台儿庄古城,在那里,我看见很多的古式庭院,听导游说:“这些都是古代的.大户人家住的。”古城里有许多商铺,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我东瞧瞧,西看看,几乎都看花眼了,最后我给爸爸、妈妈、姥姥还有自己分别买了十字架、香包、按摩器、手镯等礼物。下午,我们又去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在那里,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台儿庄战役的知识,深深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换来的,我们一定要万分珍惜,好好学习本领,长大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在枣庄的这三天,我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锻炼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三天过得真是有意义啊!!

枣庄的民俗作文【三】

周六,我收拾好行李,仔细阅读了出行资料,整装待发。

终于,“红色星期日”到来了,我早早地来到了集合地点,我拉着行李箱,背着小包,上了大巴车。

经过漫长的三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吃了午餐。饭后,我们来到了“微山湖风景区”,那里还被称为“红河湿地”。我们走着路,旁边河水静静流淌,时不时有鸭子游过。远处有几座小亭子,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虽然没有荷花,但绿油油的荷叶和可爱的莲蓬让我们到了自然生态之美。

我们看着微波粼粼的湖面,享受着吹来的清风,体会着一花一木,一草一树的魅力。

当晚,我们住进了宾馆,回味着这令人赞不绝口的`美景,想着想着,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第二天,我又充满了活力。我们来到了赫赫有名的“台儿庄运河古城”,我们体会到了古代风景的气派。“台儿庄”被称为天下第一庄,又被称为北方的丽江和东方的威尼斯。午餐后,我们到了“台儿庄战役馆”,我看到了战士们保护台儿庄和当时激烈战争的照片,以及刻着牺牲烈士姓名的墙,这一切,让我重温了历史,让我深深地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我最喜欢的地方终于到了!就是仙坛山温泉小镇!我跳进温泉,感受到水流的冲击,水流让人感到很舒服。楼上更精彩,有红酒浴、牛奶浴、海棠浴、三花浴……真是让人变成了神仙,享受其中!

第三天,我们去了“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参观了纪念碑,还去了冠世榴园,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榴园!

午饭后,愉快的旅途结束了!这真是一次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呀!

枣庄的民俗作文【四】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枣庄的民俗作文【五】

我们访游的第一站是微山湖湿地。一到那里,一股水气便扑面而来。水时有时无,一片片的芦苇簇拥着小桥。我们走在小桥上,突然眼前一亮,水面渐渐开阔了。只见一片片托着晨露的菏叶漂浮在水上,荷叶中间还亭亭玉立着花中仙子--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然盛开,个个像婀娜的少女,向人们摆弄着她们多姿的身材。通过导游的介绍,我还知道了美丽的蓝荷花和稀有的菊荷花。

坐船穿过湖水,再走过一片茂密的芦苇地,我们来到了小李庄。走在茂密的芦苇地里时,我眼前突然浮现出了穿行在芦苇地中打鬼子的场景,不知不觉感觉自己也成了游击队的英雄,走起路来也就有了精神。在小李庄我们观看了吴桥杂技,看到了有趣的狮虎表演。训练有素的狮子和老虎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时而站立、时而爬梯子,这些对它们来说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它们还做了不少高难度的动作哪,比如:钻火圈、鞠躬等。吃过晚饭,我们入住到宾馆后,便和小主人报枣庄站的小记者们一起学唱红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的曲调并不复杂,却很感动人心,我们大家一起唱响时,不禁能让人感受到铁道游击队热沸腾地与日伪展开殊搏斗时的那种英勇精神,这种精神很是激励我们。

第二天的访游,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泡温泉了。温泉各式各样,有清水温泉、红酒温泉、牛奶温泉、芦荟温泉、瓜子油温泉、玫瑰温泉等等。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我们最喜欢玩水了,不会游泳的同学坐在浅水里用脚拍打着水,而我们这些会游泳便像小鸭子一样在水中钻上钻下,潜在水中嬉戏打闹,蛙泳、自由泳、仰泳,尽显风采,好不开心。

第三天一大早,我们便乘车去了枣庄最有名的小庄--台儿庄,因为在那里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听老师说,台儿庄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又一次巨大的胜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我们在战役纪念馆中观看了很多当时战争的图片和那些老式武器,很英勇、很激烈。时过境迁,却依然能鼓舞我们的士气,都想像他们一样做时代的英雄。关于台儿庄名字的来历数不胜数,小庄古香古色,木式建筑随处可见。我们还参观了台儿庄的酒楼馆,酒楼馆里有很多酒器,形态各异,但最有趣的还是象棋酒杯,表面上看是象棋,其实里面装的全是酒。两个人下棋,赢对方一颗棋,就喝一象棋盅的酒,一盘棋赢了,赢的人也就醉了,这就叫作“赢棋醉酒”,很有趣吧?

短短的三天红色枣庄之行让我记忆尤深,我要把这片红色的记忆永远留在心中。

枣庄的民俗作文【六】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最后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