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关于歌颂民族英雄的作文(赞扬民族英雄作文素材)

关于歌颂民族英雄的作文(赞扬民族英雄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10-18 00:01:57
关于歌颂民族英雄的作文(赞扬民族英雄作文素材)

关于歌颂民族英雄的作文【一】

今天的一句话主题是关于四月:四月你好。

多事的三月份终于过去了,四月以一个快乐的节日愚人节开始,今天你是“被愚的人”呢?还是“愚别人”的呢?无论如何,希望大家愚人节快乐!

随着四月份的到来,阳光更加温暖,春雨更加勤快地光顾着大地,在阳光和雨露的沐浴下,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光秃秃的树枝吐出了新芽,一串串深红、浅红的、各种五颜六色的花迎风招展……

这样美丽的景色怎能不把游人醉?在这芳菲尽的四月,尽情的踏青游玩吧!如此,才不辜负美丽的大好春光哦!四月你好,感谢你把美景洒落在人间!四月你好,为自己加油,为他人祝福。四月,你有什么希望?四月,你有什么计划?

四月,处在春天的中间,显示出春日最真实的色彩,我一直这样认为。会有生机,会有希望,一切都朦胧,一切又并不陌生。若有若无,若隐若现,但我喜欢。那里,有我的梦想和希望。

关于歌颂民族英雄的作文【二】

“家国大好河山不必崇洋媚外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峨眉山庐山黄山嵩山抓紧周末带爸爸妈妈去转一转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南京杭州睹一睹古都的风采”-----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认为若要去旅游那一定要先去长城,去看那气势磅礴,巧夺天工的-----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和争议不休的古建筑物。都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了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

经历过2千多年的风霜的古老砖墙像两边伸展开来,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长达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令古今外游客叹为观止的'建筑物!这是我国最重要的历史文物之一。

在当时长城是坚不可摧的力量和防御物,是有效的军事防御工程。若当时没有长城,那么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的袭击当时即使有大量的步兵和骑兵也无法抵挡。虽然在历史文献上写有关长城的不是很多,特别是秦长城和燕长城。当时三国修建长城后,匈奴、东胡等没有越过长城进行侵掠。

说到修建长城的帝王,那一定要提的就是秦始皇。谈到他,无非就是批评与赞扬。他修建长城是劳命伤财的,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好大喜功,引起人民的不满。值得赞扬的是他开统一之局,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华版图之贡献。且修建长城也为了后来的王朝提供了基础。

如今的长城依旧是那样的气势雄伟,如卧龙一般。但有些地方的长城以有些破旧了,经历千年的风吹雨打,风化的很是严重。除了自然因素的一些损坏。还有一些是人为的,我想与长城一样刘芳千年是很多人的心愿,但若将自己的名字刻在长城上如:“xx到此一游。”那么肯定是遗臭万年。那些无法直接抹去的痕迹除了给长城带来缺憾,也让我们心中感到惋惜和愤愤。

长城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不怕苦的精神。以及高超的建筑水平。

让我们赞颂长城歌颂祖国。祝愿祖国美好未来!

关于歌颂民族英雄的作文【三】

??于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的观后感

看了老师让我们在今晚8点看的一个节目《开学第一课》,我看后觉得最重要的就是8个字:爱国、勇敢、团结、自强、这8个字每个字中都有1个至2个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从1930年开始的抗战感人故事。

其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二节课的南京大屠和王二小的故事。南京大屠,众所周知,是在1937年12月13日开始,持续了六周的日军对我们手无寸铁的中国人进行的残忍屠。直到1938年2月日军的屠数量才开始缩减,在南京大屠中中国难人数有20万乃至30万中国平民被日军害南京城被日军大肆纵火和抢劫,致使南京城被毁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甚至日军还有2名将军比赛看谁先到100个中国人,日军对我们中国人的残忍害,是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的'悲痛历史。

王二小相信大家也非常熟悉,他是我国1942年10月15日牺牲的英雄,在开学第一课中介绍的是现实中与王二小最接近的英雄人物,名叫闫福华,小名就叫二小,当年史林山和他称呼的“二哥”一起在八路中放哨,突然看见日本鬼子来打击他们的村子了,二哥就决定让史林山回去送信说敌人来攻打村子了,让父老乡亲们带着报纸,电台,和八路军一起逃往别的地方,史林山送完信回来,发现二哥正被敌人包围着,一名日军还拿着枪上的刺刀抵着二哥的背,二哥毫不退缩,把敌人带到了悬崖上,那正是八路军埋伏的地点,等到八路军开枪的时候,敌人才发现晚了,二哥抱着一名日军的脚,想把他和自己一起拽下悬崖,可是不料自己年少,力气不够,被残忍的日军一刀从后背捅到了胸膛前,二哥掉下了山崖,八路军也成功的打败了日军,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个故事的:牛儿还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

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

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

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敌人快要走到山口,

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

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

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

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炮,

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摔在大石头的上面,

我们那十三岁的王二小,

英勇的牺牲在山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

他却睡在冰的山间,

他的脸上含着微笑,

他的染红蓝的天。

秋风告别了这个村庄,

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这就是我看了《开学第一课》过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