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四百字作文收拾房间(收拾房间作文400字以上)

四百字作文收拾房间(收拾房间作文400字以上)

更新时间:2023-12-16 00:37:17
四百字作文收拾房间(收拾房间作文400字以上)

四百字作文收拾房间【一】

去年暑假,爸爸和妈咪带我坐动车去西安旅游爸爸还告诉我一个西安的小秘密,我们每天听到的北京时间的报时,其实是从西安发送到全国的,因为西安有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我国惟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一听到这个,我更是想快点到达西安。

动车就是快,很快就到了西安,到宾馆放好东西后,我们先浏览了市区。西安的街道好象比郑州的要宽一点,而且很干净,人来人往的,车辆也很多,很繁华。

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去参观著名的兵马俑,人很多,光进入口就排了很长时间的队。好不容易进入了展览厅,哇,真是壮观呀,大土坑里竟然有这么多的陶俑!这些陶俑和真人大小差不多,排着各种整齐的队形,非常壮观。听讲解员说这些陶俑在地下已站立了2000多年了,联合国已把兵马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后来我们又到骊山脚下的华清池,这可是古代杨贵妃经常沐浴的地方啊,但好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从华清池出来,我们又游览了大雁塔和古城墙等。

爸爸说等我长大后再来西安真正的游玩一次,现在因为年纪小,很多古迹还不能够领悟它们的精髓。听爸爸这样一说,我盼着快快长大,再次重游古都西安。

四百字作文收拾房间【二】

四百字作文收拾房间【三】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变出“水源净化器”,让江河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玩耍,不会因为河水被污染而去。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变出“无污染造纸机”,让那些纸厂不会因为排水而忧愁,不会使下游人民受到污水的“欺负”。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变出一种“保护剂”,把它喷在所有的树木上,让树木披上一层保护衣,无论谁来侵犯都不怕,同时我还要变出“万里传音机”,告诉全世界人,不要破坏树木,要爱护它们。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变出一种“防灾器”,这种防灾器能能控制泛滥的洪水,让洪水变小,掉头流向灾区;这种“防灾器”还能在地震之后帮助人们重建家园;启动它,还能将地面裂缝的'地方自动合扰,倒塌的房屋将恢复原状。

假如我是孙悟空……

朋友们让我们好好学习,做个比孙悟空还厉害的发明家。为了这个梦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四百字作文收拾房间【四】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了一副叫做《假文盲》的漫画,看后心情不禁沉重起来。

这幅漫画讲的是:在一个车站,一对母子准备乘车,却发现母子乘车道上站着几位男士。第一位男士胖胖的,挺着一个啤酒肚,穿着笔挺的风衣站在那儿,我猜他应该是个官员。他眼睛盯着远方,像在思索全人类都没解出来的难题,却连只隔自己一个拳头的牌子也没看到,眼力真是太“好”了。第二位男士是一个长得很高的军人,戴着军帽,穿着军大衣,袖子上还别着一枚金闪闪的勋章,他干脆闭着眼,假装看不见那人牌子。第三位男士个子很矮,穿一双擦得发亮的皮鞋,带着一副眼镜,好像很斯文的样子,应该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吧。可他的行为却出卖了他,他时不时跺跺脚,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站在第四位的男士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估计是一位医生。他瞪着前面,好像在埋怨车站的人太多了,妨碍了他上班似的。而那位妇女,只能无奈地站在一旁,看着这些人。

社会上的这些人,根本就不懂得关爱别人,或许他们认为自己是老板,身份特殊、权力大,就随意占用别人的专用道。而那些弱者,只能孤零零地站在一旁,委屈又无奈。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能见到这种现象发生:公交车上老弱病残的地方,被一些长得壮实的年轻人坐着;有时候,来了位老人,也没人让座,只顾自己听听歌,睡睡觉,或扭头看窗外,装作没看到似的。公园里,草坪上插着牌子:“禁止踩踏,可那上面却有一道明显的路。我想问一句: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在此,我呼吁人们:不要无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视规则。只有我们人人都遵守,社会才会变得更美好。

四百字作文收拾房间【五】

小时候,我们大家都学过《论语》十则。虽然叫十则,但是《论语》可不光十则。他总共有二十篇,它的作者就是伟大的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就是孔子的'代表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这一篇主要是阐述读书与做人的关系,强调严于利己,仁爱他人,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论语》中的各篇一般都是以每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孔子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而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此外,在做人方面,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千万不能空谈浮言,心中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而《论语》的第二篇主要是讲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这一篇里,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孔子还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篇里面提到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论语让我知道了每天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能扩大我的知识面,如果每天都能做到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并且用心体会有自己的理解和领悟。那么,我就能不断进步了。知识积累丰富了,那么学习就能进步了。

四百字作文收拾房间【六】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名为《假文盲》的漫画,它使我心中感慨万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幅漫画画了人们排队上公交车的事情:一对母子在“母子上车处”等候着公交车,那位夫人回过头望着也在这里排队的几个人,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军人,有的还是经理。他们手插在衣袋里,目中无人,装出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让别人以为他们是文盲。他们不知道只有母子才可以在这里上车,以此蒙骗过关,早点上车。

看完这幅漫画,我十分愤怒:现在的人个个都是知识分子,是有文化素养的人。可就是因为他们那么的聪明,才会像漫画中的人物那样无视“母子上车处”这块牌子,自私自利的占到他们本来不能站的地方,不仅占用了那对母子的位子,还会给其他人添麻烦。这难道不是不讲社会公德的行为吗?

这使我想起了我生活中的一件事:有一次,我正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两个高中生在我身边走过,他们衣冠整洁,衣服裤子上一点儿污渍都没有,看起来是文化素养很高的人。但其中一个高中生随手把刚喝完的牛奶盒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旁边的那位高中生居然丝毫没有劝阻。看到这些,我十分生气,牛奶盒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那个高中生却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就把它扔进了不可回收垃圾桶。明明是文化素养很高的人,竟然做出了像文盲一样的举动,这正是带过分了!

一个文明社会是由大家支持与帮助构成的,如果人人都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话,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做文明的小主人,打造一个文明的社会吧!

四百字作文收拾房间【七】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xx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