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描写历史的作文素材(牢记历史的作文素材)

描写历史的作文素材(牢记历史的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2-12-15 21:41:43
描写历史的作文素材(牢记历史的作文素材)

描写历史的作文素材【一】

上午九点,我们准时到达了目的地——圆明新园。望着这座宏伟的建筑,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些惨不忍睹的历史:1860年10月6日,英国联军侵入北京,洗劫了圆明园,各种各样的文物被洗劫一空。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的侵略者闯入了圆明园内,把圆明园中许多的建筑物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掳掠,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立即趁火打劫把圆明园内所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一切皆抢劫一空,使圆明园原来所修复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了彻底的毁灭。随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迫不及待的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珍贵的物品,以修其园宅。那些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还毫不留情地点起了大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圆明园内所残留的建筑艺术的精华、艺术的瑰宝都化成了灰烬。是啊,如果一个国家不强大,就会被挨打,被欺凌。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宝贵的时间发奋学习,使之成为祖国的栋梁,将来为建设强大的祖国作贡献。

在圆明新园我们一路兴奋的走着、走着,一路上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似的。上午,我们游玩结束后在一座喷泉前的座位上一边吃着午饭,一边看着喷泉,喷泉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喷泉的形状也变化不停,多美啊!

吃完午饭,我们又看着表演,望着那个为了我们而表演的“欢送会”,我们依依不舍的走上大巴车,回到了校园。

今天的这一次春游,我收获甚多。让我明白了就算在历史上圆明园已经毁灭,但我们祖国的力量还是很强大。今后,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了让祖国更加强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

描写历史的作文素材【二】

强者,顾名思义就是有实力的象征,这里的实力并不是广义上的实力,而应当指的是在权势,武力以及学识。古往今来,迷惑人们的无非就是权势,金钱和美人。很明显在这之者中,金钱和权势相互依存,均为实力所需的.必要条件,而最后的那一项往往令人抓狂,因为,这往往是一个人从成功走向失败的陷阱,而在许多时候,它却是实力的表现,是满足虚荣心的途径。这三者放在一起足以诱惑绝大多数人,而后再将他们推向亡。而有实力的人会在拥有了这三者的情况下保住自己的命,并且做出一番事业,足以震惊世界的事业。

同时,武力也非常用地重要,它是一个人安全的保证,也是征服其它的重要保证。这里的武力并不只能有一些手段,而是要有一种领导能力,一种让人信服的能力,有了武力如果不能问鼎巅峰,也会使自己登上峰顶,拥有常人所不能拥有的或在王者之下做一名独挡一面的武将,俗话说;“千军易得,而良将难求。”

实力中最重要那一部分自然是学识了,学识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使人的思想更上一层楼,而且,如果知识跟不上,很容易被别人利用,出卖,最后很可能连自己是怎么的都不知道,而且还会在历史的篇章留下一个骂名,终将被人所唾弃。曹操,三国时期独霸一方的霸主,使他到达这般境界的是什么?是他的势力,是他的能力,更是他的智慧。人们只把曹操当作一个乱世中的一个枭雄,不是因为他很奸诈,而是因为他生活在一个乱世中,而即使他生活在乱世中,仍能独霸一方,为什么?因为他的学识!

放眼历史上,每一个历史的篇章不都是将胜者放在正面,而将败方放在负面的吗?

描写历史的作文素材【三】

未曾接触汤因比这句话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过,看了汤因比这句话,回头想上一想,生活在经常打些无义战的春秋时代,或周游列国,或退而办学,孔子一直在推销和传授他的治国方略和仁义礼智的理想,确乎不曾有过要实现政治统一的意思,孔子头脑中未曾有过秦始皇和刘邦式的大一统思想,孔子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国家概念,从孔子周游列国看,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虽然他是鲁国人,如果有哪个国家同意,他都愿意去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也许用些力气可以从《论语》以及和孔子有关的古籍中挖掘出一些“爱国主义”方面的东西,挖掘出来怕也总是勉强。

在孔子那里,似乎并无“屈原”之用。这也许并不奇怪,孔子欲以“道德”约之以己,以“礼”约之以君臣人伦,他的着眼点在文明建设,而不在政治性的江山一统。春秋时候虽然时有不义之战,但这些战争似乎多属国与国之间利益情仇性的冲突,于华夏文明并无大的不利,没有像战国末期那样把文明拖入凄惨的境地,而以同一华夏文明为背景,人们在政治上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国家,于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或许还有些自由争鸣、相互促进的好处。越来越仰仗武力的战国末期是让人遗憾的,若非吞并之心使大地上到处都是硝烟,春秋战国乃是中华文明史上非常辉煌的年代,真正的、到目前为止也可能是惟一一次的“百家争鸣”就出现在那时候,中国的思想在那时候非常活跃。汤因比说:“在公元前221年政治统一之前,中国早已实现了文化统一。在这方面,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春秋战国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这是包括孔子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哲学学派奠基人所在的时代。”

汤因比认为,中国最初拥有清晰的历史记载的时间不早于公元前9世纪或者公元前8世纪。就我们所知——汤因比说——中国的夏代是传说的朝代,亦即“无文字记载”的“前文明”意义上的“史前史”时代,商、周政权是真实的存在,这有商代刻写在“卜骨”上的铭文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同代文字史料为证。即使这样,汤因比指出,仍没有证据表明,商朝政权是同秦汉王朝及其之后的各个化身一样的政治实体。汤因比认为,由始皇帝完成并经刘邦加以拯救的那种政治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汤因比知道,他的说法是不为中国学者所同意的。到了21世纪初,汤因比的说法可能就更不能为中国学者所同意了。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这份《年表》定夏代始年大约为公元前二O七O年,夏商分界大约为公元前一六OO年,商周分界具体为公元前一O四六年。又将具体的帝王年代从公元前八四一年向前推移到前一二五O年,即武丁元年。”(参见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质疑,这个就不说了,倒是汤因比的一句话现在也可以拿来一用。他说:政治统一“这是后来的轮廓,在公元前221年以前尚未形成,只是从汉代起才被中国学者当作他们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解释模式。结果,这个模式在不违背事实的情况下就不能适用于中国早期史。但中国的学者宁愿违背事实,而不愿放弃他们这种自成一体、先入为主的解说”。

其实,即使承认汤因比的说法,也不会影响华夏文明的辉煌,多少国家并不用借光于历史断代。

研究一下汤因比的一些论述,也许对一些传统观念会有些震动。

描写历史的作文素材【四】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来,雨雪霏霏。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就像是桂林山水连绵不断,又像是敦煌莫高窟的图案灿烂无比,《中华上下五千年》正是记载了我国从盘古开天地到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诞生,再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政府的灭亡。读完这篇长长的历史画卷,不禁令我思絮万千,一个个王朝的兴起到它的衰败,一位位英雄人物的辉煌功绩,一个个奸臣的阴谋诡计……象一幕幕电影在我眼前展现。

有些帝王一心治国,于是就像包公斩包勉——正人先正已,比如齐桓公,他重用忠臣管仲,最后当上了春秋的第一个霸王;有些帝王为了权力和,纷争不断,战火连绵,百姓背井离乡,横尸街头,最后国家消亡,就像殷商被妲己妖精迷惑,整天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落得国破家亡。

只有遍访能人,广纳忠言,制定安邦兴国的好办法,才能让国家慢慢强盛起来;如果贪图享受,奢侈荒淫,昏庸残暴,那必定会自焚鹿台。两种不同的皇帝结局完全不同,这说明了我们做人不能贪图享乐,只有励精图治,才能做个有出息的人,才能干一番大事业。有些忠臣满怀报国热情,辅助国王治理国家,有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冒相谏,可是他们却往往被奸臣暗算,就像伍子胥、屈原和岳飞因为奸臣的无中生有、添油加醋的谄害而丧失了生命;而有些奸臣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们在国王面前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剑,他们陷害忠臣就像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过我想恶有恶报,坏人终究没有好下场,就像胡亥,谋权篡位,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些历史人物说明了害人等于害已,做坏人终究没有好下场,等于自寻路。

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我们得分清是非。不轻易上当受骗,对捏造事实的行为敢干说“不”;“热以真为贵,情以诚为美”我们对同学对朋友更要有满腔的热情,同学有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同学有缺点时要学会包容,同学……读了这本历史书,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们做人,要古代明君一样,好听忠言,勇于承认错误,做人要像八月十五的月亮——光明正大,不要胡亥那样吃剩饭长大——尽出馊主意;也不要像周釐王做个酒囊饭袋;更不能如袁绍那样像春天的`柳絮——飘飘然;如果等你走入了歪门邪道,就没有后悔药可以吃了,不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吗?不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蚕儿吐丝——作茧自缚吗?

描写历史的作文素材【五】

一个小男孩坐在路中央,嚎啕大哭,周围一片废墟、房屋的碎片……高架桥摇摇欲坠,月台已经被炸成平地。这个男孩大约两岁半,双腿盘坐在地上,紧握双手,衣衫褴褛的坐在地上,不管地上脏不脏,还奶声奶气地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呀?”

过去的火车站一片繁华的景象,人山人海,有小贩吆喝的声音:“快来买啰,只要五毛五!”但现在的火车站却一片狼藉。

小男孩不知怎么了,到处爬,是饿了?还是想找爸妈?突然旁边有一只手在动,小男孩用柔嫩的小手,搬起了一块石头,看见他的.妈妈,他兴奋的叫着,妈妈微弱地说:“宝贝,快救命,找爸爸。”小男孩顿时静力充沛,一下子把妈妈边上的爸爸找了出来,他们一家人挣扎着爬起来准备回家,悬在半空中的钢架掉下来,将他们砸了...

我看了这副图想说:日本人可恶了,我想把他们通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