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以耐心为标题的作文800字高中)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以耐心为标题的作文800字高中)

更新时间:2023-11-13 11:30:15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以耐心为标题的作文800字高中)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一】

等待流浪的行云划过天空,你终究会收获漫天绚烂的云霞;等待晨曦初照惊扰陌上新桑,你终究会收获满怀和煦的温暖;等待庭前花开花落,你终究会收获再度重生的春天。等待,是一种尊重;等待,需要耐心;等待,终有收获。

仍记得那株不知名的植物,如今开出洁白花朵的她,曾被我从山间的土壤里挖起,置于盆中耐心培育。但任凭吊兰垂下细小的芳馨,海棠抖开嫣红的衣裙,牡丹仰起粉白的脸颊,她仍是一言不发地静静守在阳台一隅,谦卑地守着绿色的枝叶

在每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都会去阳台观赏花草,也常常对她投下期盼的目光。一室芳馨,唯有她紧紧敛藏自己的花朵,不曾展现半分笑颜。大约是觉得自己的身份低微吧,在众多名贵花朵中间,她就似最平凡、最普通的女子,衣着朴素、默默无闻。

朋友看到笑着对我说:“山上挖来的野花,也许到家中就变性了,还是别等了吧。”那一瞬间我也有些犹豫,旁边的母亲微笑着说:“大自然就是这样,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一个生命,也有它自己的花期,我们无论出于何种意愿,都不要去改变它。

如果我们尊重它就只有等待它。”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母亲像一个哲学家。母亲不再说话,弯下身子爱怜地抚摸了一下她青翠欲滴的叶片。

每日的浇水便也这么一天天持续下去,不知从哪一天,她开始变得挺拔,变得亭亭玉立,颇有些少女所焕发出的青春的风姿。但是仍然没有花苞显现,我继续不紧不慢地等待着,经常坐在她的身旁,手指轻轻捋过她的叶尖,清清凉凉。温润的阳光彻入玻璃窗,洒在她的身上,我这才发现,等待原来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她也不像曾经那株平凡的野草了,似乎也含着微笑,回应着我期待的目光。

终于有一天,当我用指尖轻轻碰触她的时候,我看到叶芯处米粒大细小的花苞。它们隐匿在阳台的一片繁花之间,躲藏在她叶片的深处。接下来几天,花苞悄悄地全部钻出来,洁白的花朵争相绽放,镀着一层浅浅的阳光的温度。她舞动缀着白花的长裙,优雅地向着世界微笑。我欣喜地注视她,知道我的一切等待都是值得的。

等待一株花开,我收获了一个灿烂的春天;而我还在等待,等待我的青春之花盛放,还我一个辉煌的未来。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二】

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当我满头华发如雪,当我满脸皱纹纵横,当我满身仆仆风尘,不知你可会依旧握着我蜷缩的手,执手相看远处细水长流。不知你会不会嘴里漏着风,可仍笑着,凝视着我灰色而无力的眼眸,一起划过岁月风平。

这样永恒而动人的爱情,是否,是你的期望?

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人心,最令人心痛心碎的是爱情。命运无定数,不是时间错了,就是人错了。

那时候,女孩正值豆蔻年华,眉眼弯弯,裙角蹁跹。那时候,少年初俱修长挺拔,眉眼英气,阳光耀眼。

都是最美的时候,好像在这种情窦初开的年纪,都是爱情荷尔蒙泛滥的回忆。

不经意间的四目相对。身边的同伴吵吵闹闹,可两人目光交汇的空气凝滞。头顶梧桐乘着风哗哗的响。

少年微怔,望进不远处少女的眼底的清澈,触碰到她眼底的干净柔软。那一刻,他突然想要这样天荒地老。

少女赫然,少年英挺的眉眼使她脸红心跳,毫无顾忌的凝视带着夏日的香气。那一刻,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经沦陷了。

迷失在那片夜空。

像故事里那样老套,他们的命运从此纠缠在一起,就因为那一次回眸。

少女窈窕的倩影在少年的脑海挥之不去,少年星子般的双眸在少女眼前久久不散。

他们之间熟络起来,像是约定好一样,又或许,他们的前世本就有交集。命运的指轮不会错。

少年笑着打趣,自行车咕噜噜往前飞驰,像少女的心,扑通扑通。

放学时在教学楼下刻意等待的身影,制造一次又一次小说里的偶遇。

应该无可救药了,少女像是英勇就义似的想。

梧桐树粗壮的枝干在清风中纹丝不动,微黄带绿的叶哗啦啦得烁人。天空依旧无暇,阳光像神话里所说的光,把这座城照的夕色漫漫,浪漫的气息缠绵萦绕。

或许是岁月匆匆无情,又或许是天不尽人意,他们的之间透明的情愫忽然因为一次误会支离破碎,即便少女无尽的泪水终是没能挽回。谁都没有开口,因为那小小的自尊不让他们互相道歉。

在这场勉强算是的爱情里,因为脆弱,因为自尊,因为稚嫩,所以不了了之。

人人都向往一路走到头的爱情,可有的人偏偏得不到。因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能力,没有能力维护,没有能力坚守,没有能力幸福。

所有的道德工程师都反对早恋,其实早恋也没有什么,谁的青春没有开过花呢?

不过这旖旎的眷恋会使你一无所有,会使你踏入深渊并且不能自拔,每一条,都是致命的伤。

要在对的时候,找到对的人。不容易。

可你要知道,你这一辈子,都在等。

等待他,等待最好的时候。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三】

重读《等待戈多》,一部不长的荒诞戏剧,却很费脑筋。这部戏剧的魅力在于,本身就是一个谜。每个人都在问,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象征什么?有人求疑于作者贝克特,他很高明地继续玩捉迷藏:“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春天的阳光很柔和,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走在大街上,瞧着无暇享受阳光的各色人等,突然想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有三种人。当搜肠刮肚为这三种人找代表人物时,想起了《等待戈多》。这部剧只有五个角色,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还有一个替戈多送信的小孩,至于戈多这个被等待的人,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用这几个人为三种人佐证,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种人,打着遮阳伞晒太阳的人。听起来很有闲、很小资。不过,小资只是一种情调,那些光顾必胜客、上岛、两岸、避风塘、兰桂坊、seven(怎么象在做广告?)……喝一杯拿铁、卡布其诺、龙舌兰、朗姆酒,来一只哈根达斯(又有广告的嫌疑!)的人,未必能够入列。还是看一看波卓的派头,这位爷一出场,就拿着一根鞭子,用绳子拴住幸运儿的脖子,赶着他往前走。幸运儿两手提着一只沉重的口袋、一个折凳、一只野餐篮和一件大衣。幸运儿打开折凳,波卓坐下,打开篮子,取出一只笋鸡、一块面包和一瓶酒,大口地吃起来……不想再描述了,这就是第一种人。

第二种人,在阳光下忙碌的人。波卓在晒太阳,幸运儿在劳作。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能得到主人啃剩下的骨头。当流浪汉戈戈向波卓讨要骨头时,波卓说这通常是属于幸运儿的。得到骨头的代价不菲,要停止思想,或者按照波卓的指挥思想。在波卓的要求下,幸运儿发表了长篇演说。很佩服作者的独到之处,这篇上千字的演说没有一个词是连着的,没有一句话是完整的。那个送信的小孩,是戈多身边的人。如果戈多是一种拯救力量,那么小孩无疑也是个幸运儿,但是从小孩的表述中,他似乎也不够“幸运”。在阳光下忙碌的人,即便获得命运的垂青,又能如何?

第三种人,追赶太阳的人。夸父逐日的结局是,他渴了。夸父逐日的现代版是,很多人为了追逐梦想而倒在路上。戈戈和狄狄两个流浪汉,曾经也非常体面,曾经也有一双合脚的靴子,曾经也有过一点儿思想。他们最终沦落了,无力再追求,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戈多,他们不认识戈多,不知道戈多是谁,甚至搞不清究竟要戈多给他们做什么,他们没有明确的要求,只是一种祈祷、一种泛泛的要求。戈戈和狄狄的不同是,虽然都丧失了追逐梦想的能力,但狄狄没有放弃自尊,没有失去生存的能力,他还能为自己找到萝卜。而戈戈已经丧失了羞耻心,他天天挨打,但是抱怨保护他的人;他搞不到萝卜,还嫌萝卜不好吃;他厚着脸皮讨要波卓吃剩下的骨头,他为了金钱与需要帮助的人讨价还价。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我们一生都在追逐梦想,追逐希望,追逐光明。当耀眼的太阳照射在头顶,都想触手而及,让思想的光芒照射人生,让精神的胜利愉悦生命。可是,我们并不能主宰灵魂,并不能左右命运。当梦想无情破灭,我们是选择做一个精神的流浪汉,还是思想的臣服者?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抑郁寡欢的大有人在,放浪形骸的不在少数,愁肠百结的经常碰到,撕心裂肺的也不少见,这些都是精神的流浪汉。他们看似是精神的独立者,其实也会为了一根剩骨头低下高昂的头。有雄心追逐梦想,就要有勇气接受失败。第一种人未必高贵,第二种人未必低贱,第三种人未必超脱。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本来就是荒谬的,不必为了所谓的价值、意义而背上枷锁。

戈多没有等来,波卓瞎了眼睛,幸运儿成了哑巴,戈戈和狄狄想上吊,但是他们找不到绳子……这就是生活!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四】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或许“搜搜问问”这两个强大的网站也不能予你以正确的回答。但它的确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尽管没法用精确的语言来将其概括,但是人依旧在不断追求这不灭的信念。

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生命的价值,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人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生命的价值,虽然渺小,虽然不能将名字用可于人们心中,但却而无憾,仅因为他人而付出,而不是为了私利而存于这个世上,苟活于世间。

人心的良知让更多自私的的人愿重回生命最初的美好心境,让真情流淌于世间,以真诚的情感来面与世界,而不是互相猜疑,为了谋利而下狠招。

人人都在内心深处埋这一颗等待的心,虽然生活的堪苦让你原本真诚的真诚的心,面不如前。但是,真诚的心流淌于世间,所以打开你久藏的真诚的心,重归于世间的美好,以奉献来让自己的生命得以诠释。

愿世人和我们一起将自己奉献于世,而不是为了私欲。不论是背起十字,还是成为一个苦行僧,最终目的却都是将生命诠释,让真诚流淌于世间。当睁开生命的慧眼,你会发现人人的心中都藏有等待奉献的心。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五】

那是一条在农村随处可见的水渠,水渠的水并不深,水渠两旁是并不宽仅能容两辆车同时通过的马路。马路外林立着大片已经有些年代的低矮平房,这里是我生长的地方,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水渠也有它的名字,别人有时也用这名字称呼这地区——三渡闸,听说名字的由来是水渠里本来有三个坝。这里附近的小孩从小就被教诲怎样找到回家的路——随便找个人问路来到水渠旁,父母就在流入更大的河的尽头等着。

在这里,上至拄杖老人,下至刚能四处耍玩的孩童,没有不熟悉这条渠的。

可是,现在的这条渠,令我陌生。

走在渠岸边的树下,总有一股若隐若现让人无法释怀的一味缠着我不放,粗壮的树在前几个月落下来了大半的叶子,即使到了这种时候,树荫也是稀稀落落的,连半点新芽都没从枝端冒出来,仅存的叶片也是像疲于奔命的人一般蔫耷耷的毫无活力。渠水像是湖一般,没有甚至那么一丝的水纹从镜般的水面荡开,比水还像水。

可现在已经是三月了啊,我坐在了向下的.楼梯上,就这么等着,可水渠的春,迟迟未来。

春天的水渠不应该是这样的!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它是绿得仿佛能渗出油的,阳光并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沉沉地平铺在水面上,即使微小,水中的小生物和植物还是会吐出气泡,在水面漾出一圈圈的波纹,把阳光切成炫目的环状,然后无声无息地消失,然后再切割阳光,再消失,再切割,再消失,周而复始,仿佛没有一个中止的尽头,可是现在,没有了。

水中的虾米本应该是不少的,幼时常看见老人们顺着楼梯走到能摸到渠水的地方把篓筐置于水里固定好,等夕阳快要消失时再拿起来,常有数量不菲的小虾躲在了筐里,喂猫也好,作料也罢,老人总有能够利用一切能利用物品的能力,怎么处置这些战利品通常是不需要我们这些小辈操心。可现在,即使只是坐在楼梯上,我就已经闻到一股让人不能痛快呼吸的异味,自然是没人再下去捉虾米了,凭这气味来看,即便是屏住呼吸把篓筐放进水里,能抓到的虾米估计用手指都数得过来。

水渠的春天去哪了?

就当我站起身准备离开时,远方漂来一样让我十分在意的鲜艳物品,是一个装有一些东西的常见的红色塑料袋,看包裹的外形,里面装的应该是馊掉的饭菜吧。我想,我是知道,在我离开这里去到外镇读书这段时光,水渠的春天是怎么溜走的了,既然连这种东西都能抛进水渠里,如果现在有人和我说有工业废水排进这条渠里我也不会有半分的惊讶了。

我又坐了下来,就在岸边等待,等待水渠恢复以前的光景,等待划龙舟的人们能够再次经过这里,可它的春天迟迟不来。

其实春天,是被我们自己逼走的吧?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六】

人生路漫漫,有着太多的失意与挫折,心浮气躁,急于成功只会让我们摔得遍体鳞伤。吾等怎将上下而求索?不妨以一颗平静而又不乏积极的心在逆境中学会等待,那么,总会有一缕阳光是抚射你的,总会有一朵花是为你绽放的,总会有一艘船会载着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等待,不是似闺中女子独上翠楼望眼欲穿,那样只会在哀怨寂寞中消逝豆蔻年华。

等待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百无聊赖,庸庸碌碌,那样你只会在失败与消沉中徘徊,再好的愿望也是空中楼阁。

等待并不意味着沉默。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消亡”。在等待中酝酿着成功,一旦时机成熟像岩浆喷出地表一样,释放你的激情,实现人生价值。

至今仍佩服勾践。春秋战国时,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肩负着复兴越国的重担,但弱小的越国如何战胜实力强盛的吴国呢?越王勾践忍辱负重,亲自服侍吴王;他卧薪尝胆,不忘国耻;他休生养息,积蓄力量……在等待中学会自强,在等待中发展壮大,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

经常想起诸葛亮。生于乱世长于乱世的孔明满腹才华,躬耕于陇亩间却知天下事,但他却迟迟不肯出山,获取功名。他在等待,等着一位救民于火热中的仁义之君。三顾茅庐之后,他一展才华,鞠躬尽瘁,实践着自己的志向,犹鱼得水,帮助刘备打江山,安天下。

成功需要等待,在某种程度上等待不失为一种获取成功的良策。

假设项羽学着等待,渡过江东,卷土重来未可知;假若失意之人学着等待,遇见“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不是神话;假若……

学会等待,你将获得另一种成功,学会等待,我们会拥有蝴蝶破茧而出的美丽,扑打着斑斓的翅膀飞向炫丽的蓝天。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七】

读完了贝克特的作品《等待戈多》,突然觉得人生好像就像一场漫无目的的等待,我们到底在等待着什么?感觉很茫然······

剧中的情景在脑海中不断重复,两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坐在树下苦苦等待,虽然等待是令人烦躁和苦恼的,但他们依然执着的等待着,守着那份希望,今天等不到就等到明天,直到等到戈多为止。同时,小男孩带来的消息,也坚定了他们等待的'信心,因为他们坚信明天还有希望会等来戈多。我不明白两个流浪汉为什么要一直等待戈多,而且只要一直等待就真的会等到吗?我有很多的不解和疑问,觉得那只不过是他们自我安慰的方式,现实往往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戈多只不过是一个象征,也许根本就不存在,然而他们还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那若有若无、似曾相识而又不见其面的希望。

有人说,等待也是一种幸福,我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能去等待,至少说明还存在着希望,如果连等待的机会都没有了,那是连仅仅一点点的希望都没有了。所以,等待也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希望,无论结果怎样,至少我们曾经幸福过,幸福真的很美好。

还记得小时候,我在学校等待父母来接我的情景,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天真的脸庞,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也许那时的我不懂得这就是等待,只是在见到他们的那一刻,幸福的奔跑到他们的怀抱,这就是等待的甜蜜。渐渐的我长大了,明白了原来父母也一样是在等待,他们等待我回家的心情也是幸福的,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生活现象,自然中渗透着等待的幸福。这不禁让我想到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的情景,虽然他们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他们依然坚定的去等待着不愿放弃。我不知道他们等待的意义是什么,也许他们也不明白自己等待的意义,他们把生命寄托在等待中,他们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等待戈多,也许只有等待才是他们的希望所在吧!

人生也如同一场等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能预见明天会怎样,但我们依然都抱有幸福的希望。等待就像幸福的花开,我们一天天期盼它成长,等到花开烂漫时,那一定是最美丽缤纷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在等待,就像流浪汉等待戈多一样没有答案。也许每个人都经历过等待,有的等待是甜蜜的;有的等待是痛苦的;有的等待是漫长的;有的等待是短暂的;有的等待是幸福的,而有的等待只是一种等待。

《等待戈多》读完了,然而我还是没有弄清楚戈多到底时谁,这个人真的存在吗?虽然他没有出现,但他却像一根线一样牵引着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许这就是荒诞意义的所在吧!而流浪汉的苦苦等待,只是更加升华了文章的悲剧意义,现实世界的丑恶、混乱和可怕,使他们的希望难以实现,他们的处境是悲哀的,只能等待,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荒诞的。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我觉得他们与其这样毫无结果的去等待戈多,为什么不去主动寻找"戈多"呢?也许人们对自己的命运和自己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可知的,认为只有选择等待才是必然的,但是,如果一直这样盲目的被动等待下去,真的可以等到幸福或者一直幸福下去吗?至少我觉得不会,我认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去等待命运的宣判,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幸福,但至少我们是快乐的,在快乐中去等待,无论结果怎样,但至少过程是值得让人回味的。

"等待戈多"是幸福的,同时又是荒诞的,两个流浪汉的坚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是不可行的。生活虽比较喜欢捉弄人,但你不被它的磕碰打击,又如何增强生命的坚韧和生活的意义呢?所以,我们要勇往直前的向目标奋斗,不能坐以待毙,麻木不仁。

耐心等待高中作文800字【八】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为它靠近一种本质。我甚至觉得,各家试图找出“戈多”的真实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诞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赞同许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并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工作,因为劳动本身是美的,是应当被尊重的。我这样说并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观点,如果说有一种“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是出离时间的,那么我却要在时间之内去解读它,去靠近它。我并未出离时间,这又让我觉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的厉害之处,它让我的解读也变得荒诞。它已经可以做到不在一个时空之纬度里讨论“等待”,比如说,相对贝克特写这部作品的时间和他当时所处的空间来说,我现在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可以看作是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空间呢?我想是可以的。如此,贝克特不仅将他对“等待”的理解写进了《等待戈多》,而且也将它贯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个生命中去,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

至于上帝是是活,至于“戈多”是否隐喻上帝,在我看来都只会阻碍我们靠近《等待戈多》,靠近贝克特,靠近“戈多”,也靠近“等待”。我始终觉得贝克特在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他将它荒诞化了,只是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为得就是让人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若非如此,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等待”永远是疲软无力的,我们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远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可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是这样,他好像走在一条在旁人看来很远的路上,可他自己却乐此不疲。因为在靠近本质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取的,也因为只有他感觉得到他在靠近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旁人感觉不到的(旁人更重视的是道路的远近,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质的东西)。

文将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及其中写到的那个永不停歇地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来的戈多”和“永远推不到山顶的石头”,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动的时间和瞬息万变的空间,在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中,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这里的“上帝”代表一种至高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是无限的。大概人们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因为这是一条极其古老的道路。

无望的是结果,希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希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可以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可以无比丰富。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等待。我想这是《等待戈多》给我的最大启发,我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