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作文提升文采的方法(提高作文文采的最好方法看什么书)

作文提升文采的方法(提高作文文采的最好方法看什么书)

更新时间:2023-08-23 03:53:15
作文提升文采的方法(提高作文文采的最好方法看什么书)

作文提升文采的方法【一】

我们的作文语言到底缺失了什么?文采。何谓文采?有人认为,文采指的是词句典雅,行文华丽,但这只是文采的一种。清新淡雅,返朴归真亦是文采。

我们的语言缺失文采具体表现在:

语言表达不丰富,缺少了灵动。

词语贫乏,句式呆板,修辞单一。文章显得呆板,缺少活力。不妨学学“语不惊人不休”的精神吧。让丰富的词语装点语言;让整散结合、长短交错的句式变化语言;让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妙用美化语言;让歌词、名言的引用厚实语言。

语言表达少意境,缺少了韵味。

文章需要意境。构成意境,既需生活的画面,还需作者的情思。“杨柳岸,晓风残月[微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每一首诗歌都在营造着人生的画面,这幅画面来源于最本真的生活,但又无不打上作家情感的烙印,或伤感,或淡然,或奔放,或大气。而我们的作品太缺少出自我心的生活画面了,因而文章读来味同嚼蜡。

语言表达没个性,缺少了生命。

作文提升文采的方法【二】

有的人已被定形,是固体,只能存放在和自己形状一样的容器中。

像三国时期的马谡,他在自己的`容器中可以助诸葛亮七擒孟获,等他情非得已跳出了自己的容器,就只能败得一塌糊涂了。结果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马谡忍受不了自己容器的改变,或者说,他不愿意自己的形状也不想改变自己的形状来适应另一种人生的容器,于是他固守陈规,不愿改变,最终导致了惨剧的发生!

和马谡一样不愿意改变自己以适应人生容器的还有同时期的一代天骄——周瑜。他大叹“既生瑜,何生亮?”他忍受不了自己的人生容器被生生改变,也接受不了戏剧需要改变以适应自己的容器的事实。于是,他气得吐,急火攻心而亡!

有的人是液体,于他们而言,无论他们人生的容器是如何奇形怪状,他们都能流淌到容器的每一个角落,浸润着整个人生!

李白是典型的液体人物。他入朝则违心地唱出“云想衣裳花想容”,出外则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乐观向上,恣意生活,饮酒赋诗,快哉人生!

李白在朝中力求保持真实自我,不谄不媚,在朝外快意生活,有好酒好肉即是人生最美最快意之事!

同样是豪放不羁的大文豪苏轼更是液体!不论别人如何诽谤,不管仕途如何坎坷、人生如何失意,他都乐观面对!“乌台诗案”将苏轼连人带心都伤得体无完肤,但他依然乐观向上,在《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中都表达出了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他用自己的行为为笔,人生为墨,在历史的画卷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乐”字!

他的人生的容器,几乎是充满了曲曲折折的注口的,而他却如一捧清泉,默默地,慢慢悠悠地填满了自己的整个人生的容器。

做一个液体状的人,不论自己人生的容器、环境如何变化,都流尽、浸润人生的每一个角落!容器方圆有何异?改变自己,环境再恶劣也只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台阶!

作文提升文采的方法【三】

作文提升文采的方法【四】

成语、谚语、歌词、诗文名句和中外名人格言等,具有文句精美,意味深长,给人启迪等特点,在议论文中恰当地借用,可以使文章典雅精致,意蕴深厚。例如: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仲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道德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2002年高考北京考生《规则与道德》)

短短的一段文字,指出规则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连续引用诗文名句、成语、俗语等,而且用得巧妙、精当,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说理的感染力,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知识的积淀。

又如 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让信仰作主》开头两段写道:

问世间“信仰”为何物?

直叫人生相许!

无独有偶, 2004年高考甘肃考生的作文《——心的隔离区》开头写道: 问世间私欲为何物,直叫人邪心四起,沟壑百出。

这两个开头都化用了元代诗人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相许!”不仅点亮了全文的思想意义,开启全篇,也体现了作者的个性及创新精神。

作文提升文采的方法【五】

议论文如果能恰当地引用、警句、俗语等富有哲理性的语句来说理,不仅言简意赅,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可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

1.引用古诗名句,打造语言典雅美。谈“立志”,可说“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谈“勤奋”,可引“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论学习要有恒心,可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谈“爱国”,可举“苟利国家生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引用名言警句,打造文章的思辨美。谈“追求”,可用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还可用莱辛“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谈“积累”,可用列宁“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的积累做起”,还可用罗丹的“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积累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