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话题>

欧美小学生作文题目大全(小学生英文作文主题推荐)

欧美小学生作文题目大全(小学生英文作文主题推荐)

更新时间:2022-08-21 22:01:17
欧美小学生作文题目大全(小学生英文作文主题推荐)

欧美小学生作文题目大全【一】

最近看到的最好看的轻喜剧了,从1/4笑到结局,最后编剧还加入了慈善因素,让人不由得感动起来。

讲的是一个基层公务员为了保住铁饭碗与官僚机构斗智斗勇最后竟然意外的收获了爱情的故事。整部电影都充满了浓浓的自黑,别说等红灯时要不要按喇叭,要不要排队,罗马到米兰的航班延误四小时时,男主说我感觉回到家了,这些莫名真实的笑点让人忍俊不禁。男主那点小市民,小心思,表达的幽默诙谐又清清楚楚。

都说意大利人是欧洲的中国人,诚不我欺也。

哈哈哈。

欧美小学生作文题目大全【二】

选电影,我有个很坏的习惯:需要知道结局是好是坏。

总是觉得生活已经艰辛困苦,如果还要主动选择落泪和难过,那么真是执意和自己过不去。

所以,最自在的时候,就是在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后,选一些喜剧,用放肆的大笑带走不快,带来放松和睡意。

选择这部爱情电影最初的目的是想找一部皆大欢喜的喜剧。可没想到导演是个聪明的骗子,女主角色彩艳丽的衣服、灿烂的笑容和极富喜感的眉毛在电影开始总能让人觉得简单和放松,可遭遇人生巨变的男主角却时时刻刻提醒观众要面对无奈的现实。两位主人公从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这份爱情不会圆满收场。

剧情梗概有些玛丽苏:一位穿衣风格独特的阳光少女,在遇见车祸后全身瘫痪的高富帅型男后,两人由互相抵触慢慢发展成为心动和爱情。

可是……

在地球上,因为父亲失业而安然放弃自己的学业,努力打工补贴家用的女孩有多少?可能有很多。但同时又从未恨过任何一个人的女孩又有多少?

在世界中,因为车祸而导致瘫痪的男人有多少?一定有很多。但是同时又出身富贵、品格端正、身材诱人、头脑睿智的完美男人又有多少?

不仅如此,这两位角色又需要住在同一个小镇,又需要有一个契机让他们相遇。

此时这个奇迹般的爱情种子才能萌芽。

明明是比雷劈都低的概率,为什么编剧一次又一次的低估我们的智商?

因为我们总是期待奇迹!

不要误会,我喜欢这部电影,没有人会拒绝真心的甜美爱情。

但比起奇迹,我更相信维持爱情的是最平凡、最持续的努力。

像电影中提到的,如果没有发生车祸,那么即使两人相遇,优秀的几近不真实的男主角可能都不会注意这个平凡的女孩。假若两人轰轰烈烈的相爱,这份爱情也需要艰辛的调整。因为任何一段长久关系都需要维持一种动态的平衡。所以,为了营造这种平衡,编剧冻结了男主角的行动能力。女主角也在爱人的正面影响下,有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但是,纵使沉浸爱情、纵使爱人愿意不离不弃,最终这份平衡还是被这位男人的骄傲所打破。

“所以,听好,你回到家后,迈克会给你一个银行账户,里面的钱足够你开始新的生活了。不要慌张,这些钱不够你游手好闲过下半生,但是应该足够给你自由。至少离开那个我们俩都称之为家乡的小镇。大胆的活,积极上进,别过于安逸。”

一段关系可能由于两人共同的惰性而止步不前,觉得既甜蜜满足,又舒适惬意。一段关系也可能是相互博弈,在不断较劲中影响对方,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两种状态决无对错之分,有的只是不同的选择。所以,自我的性格和意志决定了所做的选择,而只要忠于自己的内心,便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

我期待奇迹带来的那种中彩票般的惊喜和诧异。

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在努力经营中,细细品味过程中的厚重和较量中的不灭斗志。

欧美小学生作文题目大全【三】

每次回国,我常看到以下情景:年轻的父母带着四五岁的孩子出来聚会,孩子完全不理会在场的人,到处乱跑,大声喧哗,父母对我讪讪一笑:“我们现在也学欧美国家,让孩子自由发展,少点儿规矩,多点儿个性。”

这种论调让我很困惑,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身上,我连基本的礼貌都没有看到,谈何素质呢?

欧洲是一个非常重视社交礼仪的地方。在家庭聚会上,孩子被教导要积极参与和融入交流,而当着大人的面不管不顾地玩手机是不被允许的。

我先生的家庭是个大家族,孩子众多。每次家庭聚会时,我们会给孩子们安排他们的活动空间和时间,在绝大多数时间,孩子们都必须参与亲人之间的互动。自由活动时间没到或大人没有允许,他们不能做自己的事情。

上次先生的表哥一家4口从美国回荷兰探亲,家庭聚会被安排在一家自助餐厅。表哥的大儿子,14岁的Brahim当晚想看美国队在世界杯的比赛,他爸爸却拒绝了:“我也很想看比赛,可是大家更希望和我们聊天。你可以每隔15分钟起身去看一下比分,两分钟内必须回来。”Brahim没有讨价还价,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还站起身给大家幽默地声明:“我在以后的30分钟内,身心全是大家的,可是之后,我每15分钟会去看一下美国足球队的赛况,如果谁对比分感兴趣,举手,我负责给你们更新。”

我的对面刚好是Brahim10岁的弟弟Armin,还没等我开口,孩子说话了:“蔻蔻,你更喜欢用哪种语言交流?我知道你肯定更想说中文,可是抱歉,我只会用中文说几个菜名。”接着我们用荷兰语交流,姨妈、表舅和两个姨婆开始聊宗教发展与变革对欧洲现在政体的影响。没想到Armin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提一两个问题,再讲讲美国的宗教情况。

后来我和表嫂聊天:“你们在美国住那么大的`房子,家务一定很多吧?”她说:“前几年有点儿累,不过4年前,他俩一个6岁、一个10岁的时候,就好了。他们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自己叠,每周一人打扫一天卫生,一人做两顿晚餐,所以一点儿也不累,因为大家都在共同分担。”

这种教养,其实是对自律和公众责任感的培养,也是一种对形式感的尊重。想想看,在一个社交场合,最重要的不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我约束力吗?而这种能力是从耳濡目染的家教和社会环境里一点一滴学到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具备一些基本的礼仪和约束力,不要再说“那是欧美的自由和素质”。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个性,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