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200字到300字(我的植物朋友习作200字三年级)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200字到300字(我的植物朋友习作200字三年级)

更新时间:2024-03-03 15:09:20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200字到300字(我的植物朋友习作200字三年级)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200字到300字【一】

高鹏飞同学:

你好!

咱们两个已经在

我的家乡是河南省郑州市。这里绿树成荫、四季分明。郑州又称“绿城”,有悠长的文化历史和古老的建筑。

三千六百年前,这里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之一。辖区内发现有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距离现在五千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全是有各类文物古迹一千四百多处,其

玩了一圈,你的肚子早该饿了吧?我会带你去吃郑州最有名的“合记”羊肉烩面。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著称,吃得让你终生难忘!还有蔡记混沌和鲤鱼焙面都非常有特色。

郑州有特色的东西太多了,我一时也介绍不完,欢迎你早点来我的家乡作客!

祝你学习进步、生活愉快!

你的好朋友:马闻聪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200字到300字【二】

你登上葱茏的茅山,向东眺望,脚下的江南大地尽收眼底。河道纵横,汽笛声声,一艘艘运送薛埠水泥的船队,乘风破浪,奔向远方。明如银镜的长荡湖上,白帆点点,竹排如林,那是养殖大户们的鱼蟹养殖基地。无数的大桥像道道彩虹,横跨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上,沟通南北,连接东西,快捷方便。听奶奶说,这改革开放来的20多年,金坛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呀!请到我的家乡来!

请喝一口清凉的茅山泉吧。用这清冽甘甜的泉水,泡上一壶茅麓茶农亲手制作的“雀舌”茶,清香四溢的茶汤,碧绿碧的,味道那可是美极了。这茅麓茶场可了不得啦。1932年,爱国商人纪振纲从上海来到青山叠翠的茅山东麓,创办茶场。从此,茅麓茶便走出了金坛,走向了上海,扬名海内外。听爷爷说,这“雀舌”茶可是茶农汗水和心的结晶哪。“雀舌”只选一芽一叶,在开春后茶树的嫩头上,采茶姑娘用手一片一片地采摘下来,经过青、摊晾、小火烘烤等十来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制一斤“雀舌”,需要10万多个叶芽,其花费的人工,简直令人难以想像!我听了,肃然起敬。我为家乡勤劳勇敢的人民骄傲!请到我的家乡来!

请品一品绵甜可口的封缸酒,尝一尝鲜美无比的长荡湖大蟹吧!每当秋风乍起,桂花飘香的时节,长荡湖可就热闹起来了。天南海北的螃蟹经纪人,从四面八方聚集长荡湖边,将家乡人民丰收的喜悦送往祖国各地。这时,你到金坛来,热情好客的金坛人,邀上你团团围坐,煮上一锅大闸蟹,摆上几瓶陈年老封缸酒,那滋味不由你不闻香驻马,知味停车了。稻香蟹肥,名副其实。鱼米之乡,名不虚传!请到我的家乡来!我以小主人身份真诚地向你——各位朋友们,发出邀请,请到我的家乡金坛来!相聚在金秋十月,举杯同庆:祝福家乡越来越美好,祝福祖国越来越富强!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200字到300字【三】

东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镇,古寨就是其中的典范。听年迈的姥姥说:当年水师郑成功就是在古寨上操练精兵。1661年,郑成功在水师台上指挥战舰数百艘,横渡台湾海峡,收复台湾。如今,只要你来到古寨参观,便能看见当年水师操练精兵的简介及石碑。东石称是历史胜地之一。丹心雄风是父辈的谆谆教诲,得胜门上记载着祖辈们的丰功伟绩。朋友们,如果你到古寨来,别忘了要拍照留念,否则你将遗憾终生。

一提起东石的特产,说出来一定让你流口水。它是一种生长在海里面的水产品,外壳坚硬,肉汁鲜美,适用于煮面线,它就是蚵蜊。现在正是蚵蜊收成的`季节,只要你到这里来,热情的人们一定会好好的招待你。要是遇到收成好的季节,还会出售到外地,出售到外地的蚵蜊要经过晒干,包装等许多过程。朋友们,请你们快来品尝吧!

我的家乡东石,有风味的小吃,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勤劳、热情的人们,朋友,欢迎您到我的家乡——东石来做客,一定保证您不惜此行。

我的植物朋友作文200字到300字【四】

??到我的家乡来1000字

请到我的家乡来,因为我的家乡峄城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城西的万亩石榴园素有“天下第一榴园”之称,是当地人的骄傲。

春天,榴树抽出嫩芽,远远望去,整个榴园笼罩在紫色烟雾中。夏天,“五月榴花红胜火”,你如果登上“一望亭”,万亩榴园尽收眼底,到处都是红色的.海洋。微风吹来,榴枝摇曳,树上红花绿叶,榴海扬波;树下泉水叮咚,流泉飞瀑;溪边,“石榴仙子”轻歌曼舞,笑靥如花。时而牧鞭清脆,余音回荡;时而少女嬉戏,笑语连珠,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秋天,熟透了的石榴乐得合不拢嘴,露出颗颗珍珠般的皓齿,粒粒相聚,亲密无间。难怪人们常把石榴作为“团结”“祥和”的象征赠亲送友,以至石榴身价倍增,成为当地人们一大经济来源。冬天,鹅毛大雪纷纷落下,银装素裹,雪树银花,整个榴园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石榴园内以石榴为主,但也有千年古檀、天然石洞等点缀期间,给万亩榴园增添异彩。妇孺皆知的“凿壁偷光”的汉丞相匡衡之墓,明代文学家贾三进遗墨的“石屋山泉”,明永乐皇帝朝鲜族爱妃的“娘娘坟”,女娲炼石补天的“红土埠遗址”等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其中,隐身绿树碧涛中的青檀古寺更负盛名。

青檀寺三山环绕,一水把门。东西两面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青檀树,其发达的根系遍布在粒土不存、光滑如冰的岩石上。偶尔有一两条镶嵌在石缝中,无论旱涝,此树均如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似雄鹰搏兔、巨龙探海般俯视山涧,其生命力之旺盛,虬枝铁杆之英姿,绝不亚于黄山迎客松。每到夏天,峭壁上的青檀树遮天蔽日,树为寺增色,寺因树得名,寺、树、榴园相应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