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

世界在我们手中作文(我们与世界紧密联系作文)

世界在我们手中作文(我们与世界紧密联系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31 08:25:47
世界在我们手中作文(我们与世界紧密联系作文)

世界在我们手中作文【一】

昨天已经逝去,等待着我们的是明天……

明天,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进步的名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天很多很多,但明天的剧情会怎么样?没有人会知道,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将来是前程似锦,幸福快乐的,但他需要我们怎么做呢?

有一些同学仅满足于现状,达到目的地了,便停下不再前进,只为眼前的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停止不再前进。还有一些同学仅打着“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的口号,光说不做假把式。以为命运就是命运,该来的总会来。“也正是因为“明天”才给了他们一个个“考虑的空间”。什么事情遇到了,我难了,我不会做了,我明天再写,反正又不会怎么样!时间又不会逃脱掉!

那么你们就错了,同学们!如果好多这样的时候不知不觉过去了,那么一周当中,一年当中能真正用心做些事情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人生之途并非一帆风顺,途中难免有成功和失败、自信和失落、美好和痛苦,……想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给明天的是阴云密布还是前程锦绣。

失败面前,人虽已疲倦,而美好的`东西却总在意志消沉时到来。成功面前,不要只满足于现状,不要让意志陷进歧途。往前走,不要停下,不要因夜的美而停下,继续奔向目的地。本可酣睡于空中,但明天会在何方?今天,向高峰攀登,路更陡,更险。树木苍翠欲滴,洒下一片阴凉,饥累唤我停下片刻。停下,还站得起来吗?绿荫变为呼啸的风雪,我不会被它掩埋、腐蚀?光明就在明天。昨天未走完的路,今天接着走下去,明天也如此,跑得更远,飞得更高。留给明天的,是过去未走完的路,是一种理想的路程。

昨天剩下的是未走完的路,留给今天的是奋斗,是努力。我们给明天留下什么?要让你自己把握!

同学们,明天又是一个明亮夺目的太阳照射在大地的每个角落,明天又充满着幻想与进步,我们要努力啊!不让自己的一生留下遗憾,珍惜吧!奋斗吧!

世界在我们手中作文【二】

梦想,一个经常挂在嘴边却有些遥不可及的名词。字典上,解释为虚幻、渴望做的事情。

多少次,向老师、向同学、向家长对自己的梦想侃侃而谈,但又有多少实现了呢?!很疑惑——梦想倒底是什么呢?

9月1日晚上,根据老师的要求打开了电视,收看一档叫《开学第一课》的节目。原本打算应付式地随意瞄两眼的我,却被这堂“第一课”的主题深深地吸引住了,是的,是“梦想”。几个十来岁的孩子和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倒底能否把我心中的谜解开,这令我着实好奇。

“叔叔,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你的梦想是什么呀?”“阿姨,你以前有什么样的梦想?”孩童们稚嫩的声音在我的耳畔响起。我那时的梦想又是什么呢?当科学家、当市长、当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梦想”是伟大的,是高尚的,更是如梦一般虚幻的……这,应该只是用来“想”的吧?!

这时,电视中播放了袁隆平的小短片——一位终身奋斗在农田中的科学家,也有着自己的梦想。他唯一的梦想就是让大米可以长得像葡萄一样大,结出一串又一串的果实。后来,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的梦想,他做到了!我似乎有些惊愕,梦想居然可以成真,它并不是光光用来空想的?杂交水稻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实验,能够把一株水稻成功的配对,需要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实验。我的眼前好像浮现出了这样一幅画面——袁隆平带着自己的团队,起早摸黑,一天又一天的,用着并不高档的仪器设备工作在田间。太阳的暴晒下,豆大的汗珠慢慢地浸透了衣襟,他们不顾擦汗喝水;滂沱的大雨中,全身都已经被雨点打湿,单薄的衣衫下,人有些瑟瑟发抖,他们仍然无暇撑伞挡雨……看着荧幕上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那沉甸甸的稻穗,还有袁隆平教授那黝黑的脸,那因为成功而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我突然有些明白了,梦想离我们看似很远,但只要你走过“坚持”这条坎坷的路,它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我想,梦想不是空想,它应该还有这样一种解释——它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是永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

世界在我们手中作文【三】

每年的9月1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的日子,面对如此开心的一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学第一课》跟随着开学的步伐也如约而至。2020年《开学第一课》9月1日晚八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正式播出,网络用户们可通过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观看。今年的主题和往年相比有着更加深刻以及独特的意义存在,“少年强中国强”便是2020年的新主题。

这次节目由由央视boys主持,钟南山院士开讲,“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授课,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压轴等。今年这期节目共有三个篇章,分别是“担当”、“团结”、“科学”,每一个篇章都给我们深刻的领悟以及心得感慨,重量级别的老师们和主持人在现场讲解,使得在座的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内心都有着无限的震撼。

节目里有一句话,相信让很多人都受益匪浅,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难中成长起来的”。面对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这个民族是多么的伟大和自豪。特殊的2020年,我们经历了一场浩劫,至今还未结束,许多人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的浩劫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全国上下处于磨难之中,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着一场新时代的巨大考验。处于磨难中的我们,前方依然有人为了我们负重前行,广大医护人员以及各个省份的医疗队都在前线奋力抗战,他们不畏生,不计报酬,一个个坚强的身影,诠释着心怀天下,悲天怜悯的大爱情怀。他们是这个时代的伟大英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无论这场疫情之战与我们耗时多久,过程多么艰难,相信我们终究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中华民族是打不败的英雄民族,即使遭受磨难,但会不断地成长起来。坚强抗疫,等到疫情的结束,我们中华民族将会翻开崭新的一页,苦难过后的我们也会焕发新面容。

观看完2020年《开学第一课》之后,节目里的全部内容都让我们感触颇深。再次回味这次的主题,“少年强中国强”,这对于我们现代年轻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是当国家处于危难中支撑国家的中坚力量。尤其是这次疫情的出现,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生命健康难题,无数年轻战士勇往直前奋战抗击疫情更是体现了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所在,同时也表现出了我们中国人自强不息以及遇难不怕的精神力量,而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必须要有的精神品质,不可丢弃。

世界在我们手中作文【四】

中央一套《2018秋季开学第一课创造向未来》落下帷幕 ,大咖云集,国际巨星成龙,留下经典瞬间的摄影师解海龙,世界珠心算冠军王桐晶,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大飞机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青年学子偶像王源,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等,个人身怀绝技,留给人无数的遐想和感动的瞬间。

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成龙大哥,无数次中屏幕中相见,今日在开学第一课听他开讲真是耳目一新。他爆料了他的起步史,他最开始是演人的,这不是什么好角色,最多只能算跑龙套,也叫群众演员。群众演员很多,没有名气又想进入演艺行业的人可能都得从这样的角色开始。可演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多数人都演不好,当镜头拍到你时,你可能正在噗呲噗呲喘气,为什么,因为憋得太久了。成龙不一样,他会思考,创新。他知道演戏时间长,所以呢,他一直在自然呼吸,甚至深呼吸。等到镜头快到身上时,他立刻屏住呼吸,得非常彻底。导演一看,非常满意,说:“这个是演人演得最好的。”于是成龙就得到了更多的角色表演机会,一步步成为国际巨星。

现在很多年青人心高气傲、好高骛远,太把自己当回事,用他们的观点叫绝不迁就。宁可失业也不随便就业,于是呢,都成为了啃老族,或感叹怀才不遇,或感叹时运不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成龙大哥演人的起步史上学到些什么。我总认为起点并不是最重要的,终点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能有好的起点那是你的命好,那是父母给的,可遇而不可求。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是面对自己的当下,如何把握当下的机会,让机会成为你的契机和转机,通过思考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管你人生的路走的有多艰难,只要树立人生目标,持之以恒,相信你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愿望。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一个英语只考30多分的学子,尝试了三次高考,终于如愿以偿考入北大.所以人的潜能是无限的,重点是你能否用自由有限的生命去坚持做一件事情.其实,一辈子坚持把一件事做好,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世界在我们手中作文【五】

??师在殿堂,我们在流浪

近日,流浪汉沈巍火遍全网,因谈吐不凡而被冠以“流浪大师”的称号,出现了全民争抢“流浪大师”的现象。尽管沈巍一再否认:他只是个爱读书,追随本心而不愿融于社会的人,但这丝毫不影响民众的追捧,给沈巍贴上“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标签。但这句话貌似经不起推敲:难道殿堂里的都是小丑,流浪的都是大师!

显然不是,过度的炒作颠倒了是非。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是一种抹逻辑,抛开理性的.情绪发泄,人们关注沈巍来发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释放压力。沈巍不愿融于社会,追求本心的行为,是大多数人一直想做却没去做的。

“大师”一出,丑态尽露。“流浪大师”又何尝不是“流量大师”,自媒体的时代,为了博得点击量,他们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进行虚假包装,塑造出一个遭遇不幸,丧妻丧女的隐士的形象。所谓的大师不过是流量经济包裹着的拜金,所谓的小丑不过是浮躁社会孕育着的荒唐。

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是不是也在流浪!身体上的流浪尚可改变,但精神上的流浪却很难改变。高速发展的社会,人性一直都是漂浮的状态,灵魂被功利充满,追求快节奏,最后变得焦躁。

过度功利,导致灵魂冷漠和世态炎凉。沈巍吸引了很多人,但每个人都是冲着蹭热度赚钱去的,没有人关心他的感受,对于扰乱他的生活不以为意,最终迫使他独自离开。社交功利化使人与人之间渐行渐远,有利可图早已替代了志同道合,生活中充满应付,人生走一遭后只能落下一身疲惫。

功利化似乎已成定势,但我们还能改变自己。

这是一个娱乐至的时代,信息泛滥恰恰为《沉思录》中的“我们听到的只是一个观点,看到的只是一个视角,而非真相”这一论述提供了依据。而长期被“同温层效应”影响的人,阅读浅显化,更容易将所听到的观点,所看到的的视角当做真相,看问题游离于表面。此时,我们更应该放下脱离手中的方寸屏幕,认真地读一本书,学会深阅读来沉淀自己或来一场旅行,放松自己绷紧的神经。

自媒体人如想长久生存,应多着眼于真才实学,而不是短期的流量。“流浪大师”是泡沫经济的产物,同之前的“犀利哥”一样,很快会淡默于社会。而真正的大师应像西南联大那些学者如陈寅恪,辗转一生,博古通今,志在学问,而非学位,衣衫褴褛地屹立于天地间。这是一个缺乏大师精神的时代,自媒体应着眼于这些人,将大师精神薪火相传。

愿我们向社会发出呼吁,愿每个人褪去浮华,让灵魂不再流浪,安定下来。

世界在我们手中作文【六】

9月1日同学们开学了,在这特殊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在晚八点播出了《开学第一课》这一节目,该节目形式新颖,深入浅出,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今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先辈的旗帜”,围绕“长征精神”,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带领大家一起重温红色记忆,传承长征精神,接过先辈的旗帜,“初心永不改,加油向未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振奋人心的诗词中拉开了此节目的序幕。三位近百岁老人讲述自己在长征中的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长征的艰辛与牺牲,为了革命的胜利,他们爬雪山,过草地,那两万五千里的路程是多么遥不可及,世界人们把长征当作中国人的奇迹。这漫漫长路上的故事肯定很多很多,三位老人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这足以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奉献,也足以让我们领悟到他们的大无畏,也足以让我们理解到现在幸福生活的不易。

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老一辈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没有红军的革命,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和平。现在先辈们已把旗帜交过了我们,这面旗帜的份量很重,这份沉甸甸的旗帜我们该如何接好,如何把旗帜的精神发扬光大,这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也是今后我们一直需要做的。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实无需过多的言语表达,只要自己把自己本身的角色演好就是对旗帜的一种继承,一种发扬,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演好自己的角色。同学们努力投入学习的海洋,教师们教好每一堂课,军人叔叔们站好自己的哨岗,工人叔叔阿姨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农民叔叔种好田地······,让我们都一起来用实际行动来作为报答,做好对先辈旗帜的传承与接力。

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的坚强,也看到了老一辈的勇敢,遇到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他们,没有鞋子穿就编草鞋,没有枪就用刀打击敌人,没有什么他们就创造什么,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才成就了长征的伟大业绩。他们作为我们的榜样,还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懈怠自己呢?努力吧,同学们,前行吧,同学们,我们不会被困难打倒了,也不会再退缩了,接过先辈的旗帜,我们奋勇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