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

我又重新认识你作文

我又重新认识你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30 19:51:40
我又重新认识你作文

我又重新认识你作文【一】

今天,我要说的这个人,可能大家早已熟悉。我在写作文时也多次提到他,但今天我又提起他时,还是有千言万语。

记得在小学时,我才认识了他。他个子不高,瘦瘦的,感觉一阵清风都可以把他吹起。但他浓眉大眼,还有一个圆圆的小鼻子和那可爱的小嘴。

他是一个插班生。刚来时班主任把他安排到了我旁边,并对我反复强调,下课时要多陪他玩玩,如果他有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听懂,就一定要多给他讲讲。

我侧过头看了他一眼,他不敢直视我,而是不时地盯着课桌。

第一节课下课,他还是坐在座位上,这时我们班的几位顽皮的男同学来到他面前。有一名同学突然说到:“小不点儿,你是从哪个学校来的呀?”他吓了一大跳,直直地看着那个发话的男生。好久,猛地一起身说:“我从哪里来,你管不着。”说着就要离开座位,几位男同学好不容易把他堵住,狠狠地说:“小子,找打!”

我从校园刚一回教室,看到了这一幕。二话不说,冲了上去,推开那些男生,并护着他说道:“谁再敢来碰他!”

时间一晃,我们都上五年级了。我们都酷爱打篮球,我们五五班,篮球就属于我们打的好,他善于抢断,速度奇快。而我是一个全面的小前锋,得分如探囊取物。

正巧,我们五年级正开始篮球赛。可当时,我手觉冰凉,上半场我一分未得,把我可急坏了。他站了出来,对我冷静地说:“常诚千万不要急。如果我断球后,你要马上跑位,我会马上把球传给你,轻松得分。”在下半场开始不久,他所说得这一幕出现了。他迅速断球,我在前方,我们直入对方篮筐。他把球还是传给了我,轻松得分。全班人都喊着我的名字。

从那之后,我们的“双子星”组合威震五年级,大家都知道我是得分王。

我们又一同步入中学的殿堂。我一时还不太适应,在军训期间他如愿当上了我班体委。我在军训时有好几个动作不标准,而遭到教官的训骂。他在下课时急忙跑到我面前认真地教我这几个动作,练习后我大有进步,教官则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我。

现在我们周末还一起经常打篮球。我回想着我们那一桩桩的趣事后,蔡凤睿对我说:“你帮了我不少!”我激动地说:“不,是你让我们小学生涯更快乐,是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有你,真好!”他不好意思地说:“祝我们友谊之树长青。”

夕阳下,两个小伙子一起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我又重新认识你作文【二】

萍水间匆匆相逢,又何知如此伤情。魂冢遍生虚蓬,疏林间几阙残晖尽空蒙。虽则是孤寂的旧梦,破晓间离恨又生。鸳鸯梦无语凄凉,秋霜冷人间,伤心难执笔,思念画不成。

昼过了便是夜,夜了然又是红尘,宵旦泪难眠。呼之欲出的眷恋飞向凄森的孤堡,我心如捣。思念如,你却总不知晓。长夜只愿未央,幻记忆才能将你找,悲哀的祈祷。爱若撕心裂肺的煎熬,惹尽了风月般的恼,无故的怕情变老,岁月太少,亡魂路迢迢。

泪斑驳,忘却似太难得。消不尽几世轮回刹那的容颜,宿命飞纷,天涯各奔。如水与火之隔世彷徨,如地老掩不住天荒。我早已深陷于恋恋的痴狂,你却似看不懂这战栗的惊惶,冷傲如远逝了烟火人间。我也确乎辗转反侧,于梦里反复吟念,念你的倩影翩跹。

我混迹于汹涌繁华的人海,早已忘了我本真的平凡,只有在你留恋的灵魂里,才能找到那凌乱岁月的风情。假若那岁月无情吞噬了曾经怅惘的梦幻泡影,那我还残存的依恋,便是你安慰予我的整个生命,这残存的啊,只不过是回忆撑起的半身残壳。

多少次映影于午后的荒草斜阳,多少次赞叹于黄昏的荒野城墙。执子之手,无求富贵荣华;梦若芝兰,与君同罪夕烟。我空空然筑梦于虹桥云端,然而可恨这苍茫寰宇,这无穷光华,破碎了一地的霞光,好似你狠心的不屑一顾,好似那思念化成了,流淌于心间。好似你已一切都忘却了吧,当黄昏啊很黄,荒野很荒。

那一日的相逢,相逢于诜诜炎夏无可遁形的热烈,

那一夜的分离,分离于莽莽红尘无以复加的湮灭。

你为什么离开,我又为何而来?我抓不住你毫无征兆的逃离,抓不住那些在心里写的很好的故事未来,生亦何欢,亦何苦,不过一碗孟婆汤,一曲迷迭香。然而残忍如你,徒留了枉然,徒留了思念,你明知那日后的重逢再已打不破那世俗的永恒,你有为何置身于无情的劫咒,徒留下思念,徒留下我,凭残泪点点,凭玉腕纤纤,去垂钓那一枚红楼粉梦中瘦瘦的忧伤。

黯黯的天幕,隐藏了无边的寂寞,赤子的牢笼。那无尽的思念,将我囚禁于风雪苍茫的地狱古垒。那上苍也是枉凝眉,那混沌也是空作媒,留眼底秋水望穿也不过苦泪残痕。邀晓月与晨星和泪共饮,请野鬼与游魂和梦共陪。可怜如我,却笑这几方红尘。

春过了呦,秋也将息。爬山涉水的等待,却只换得年岁的凋零,思念的破败。慵懒燥烦的夏,像妆了太多脂粉的少女,妖艳的`让人没来由的怕。我举觥痛饮,你却不曾相识,我把旧日相欢的云烟,折入回忆的信笺,而你却陌生无言,恰要逃避这个莽撞少年,还是你失落又残喘的从前。

怨天公不作美,怨轮回太易毁。情丝几缕我今世今生永不悔,只盼它情花莫枯萎,化三千菩提恨弱水。

光影啊,是一道于生生浮屠间肆意缭染的梦魇游魄。可悲的现实,我们远离的日子,蹉跎流转。阴凄的墓草石碑,冥妄的垒垒荒冢。失去的呀,便是真的,逝去了。

真的,失去了吗?你聪明的,告诉我。

连同我无尽的思念,连同那弱翼孤飞的杜鹃,连同那北风萧萧中凄艳瑟瑟的山茶花。

我又重新认识你作文【三】

朋友易有,知音难觅;茫茫人海,得一知音,也已足矣。认识你,是我人生幸福之事。认识你,真好!

对于认识你,我想真是相见恨晚。因为有你,我懂得了什么叫认真,什么叫坚持,什么叫刻苦。而你的举手投足,无不渗透着我对人生的解读。在安静稳重下,又不缺乏幽默可爱,常常开个玩笑调节气氛,才女!成绩优异,然而我看重你的不是骄人成绩,而是那真诚的品质,对谁都一视同仁,从来不以貌取人。在我心中,你是我的挚友,带给我心灵的震撼,给予我心灵的盛宴。有你,我仿佛如嫩芽生长在沃土;有你,我仿佛如鱼得水;有你,我仿佛如雏鹰慢慢学会飞翔。

生活中,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即使困难如墙在前方阻挡,我们也会用友谊凝聚的力量将它推到。

学习如战场,但奋力竞争却从未影响你我的真挚友情。我们会更加努力,做学习上的好战友。

我们还是拥有共同爱好的好朋友。偶尔听听音乐,放松心情;偶尔促膝长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都会在课余生活中增加我们的友谊。

这一切,都是我对友情的畅谈。即使这样我也无法用笔描写出对你的感谢;无法用歌声唱出你的美好;无法用语言描述出对你的敬仰。此刻,我只想对你说:认识你,真好!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我又重新认识你作文【四】

今天,我要说的这个人,可能大家早已熟悉。我在写作文时也多次提到他,但今天我又提起他时,还是有千言万语。

记得在小学时,我才认识了他。他个子不高,瘦瘦的,感觉一阵清风都可以把他吹起。但他浓眉大眼,还有一个圆圆的小鼻子和那可爱的小嘴。

他是一个插班生。刚来时班主任把他安排到了我旁边,并对我反复强调,下课时要多陪他玩玩,如果他有问题在课堂上没有听懂,就一定要多给他讲讲。

我侧过头看了他一眼,他不敢直视我,而是不时地盯着课桌。

第一节课下课,他还是坐在座位上,这时我们班的几位顽皮的男同学来到他面前。有一名同学突然说到:“小不点儿,你是从哪个学校来的呀?”他吓了一大跳,直直地看着那个发话的男生。好久,猛地一起身说:“我从哪里来,你管不着。”说着就要离开座位,几位男同学好不容易把他堵住,狠狠地说:“小子,找打!”

我从校园刚一回教室,看到了这一幕。二话不说,冲了上去,推开那些男生,并护着他说道:“谁再敢来碰他!”

时间一晃,我们都上五年级了。我们都酷爱打篮球,我们五五班,篮球就属于我们打的好,他善于抢断,速度奇快。而我是一个全面的小前锋,得分如探囊取物。

正巧,我们五年级正开始篮球赛。可当时,我手觉冰凉,上半场我一分未得,把我可急坏了。他站了出来,对我冷静地说:“常诚千万不要急。如果我断球后,你要马上跑位,我会马上把球传给你,轻松得分。”在下半场开始不久,他所说得这一幕出现了。他迅速断球,我在前方,我们直入对方篮筐。他把球还是传给了我,轻松得分。全班人都喊着我的名字。

从那之后,我们的“双子星”组合威震五年级,大家都知道我是得分王。

我们又一同步入中学的殿堂。我一时还不太适应,在军训期间他如愿当上了我班体委。我在军训时有好几个动作不标准,而遭到教官的训骂。他在下课时急忙跑到我面前认真地教我这几个动作,练习后我大有进步,教官则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了我。

现在我们周末还一起经常打篮球。我回想着我们那一桩桩的趣事后,蔡凤睿对我说:“你帮了我不少!”我激动地说:“不,是你让我们小学生涯更快乐,是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有你,真好!”他不好意思地说:“祝我们友谊之树长青。”

夕阳下,两个小伙子一起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我又重新认识你作文【五】

我看着别人在哪里看着书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我拿出一本书在售中慢慢的看了起来,我慢慢的沉侵在了书的世界,时间飞快。我看着书心里想着不过是一本小小的书却有着怎么大的魅力心里不由的惊奇。我发现我现在就想一个饥渴的人,而,书就是水。我想一只蜜蜂,书就是花,他等着去采蜜。这样我想起来了一个名人说过的一句话:“读书不必求多,而要求精。这是历来读书人的共同经验。”——邓拓

我只读对子有益的书我选其中的对我有益的我并不是去粗略得看而是细细的`去品慢慢的品,时就像是一杯浓浓的茶吸引着我们去喝,但是必须慢慢去品,品汇其中的韵味。

书让我知道了我的身边充满了乐趣我的身边的书籍他在我的心中沉淀就像一壶老酒越陈约好喝越老越耐人寻味。

我又重新认识你作文【六】

唐君毅从道德实践指出,道德生活的本质为自觉的自己支配自己,超越现实的自我,从而显示出道德自我的尊严。然而,唐君毅进一步思考,这道德自我的根源在哪里?这样,他就开始了对本体论的追寻。一般来说,追求本体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主客两分的方式,一种是主客合一的方式。单波先生认为,唐君毅“显然采用了主客合一、天人合一的追寻方式,去探寻‘心之本体’,而且是由道德实践而进入的。”

首先,唐君毅对心之本体的追寻,是从思考“什么是世界?我们当前的现实世界是否真实?”这个哲学上老问题开始的。他经过反省发现这个现实世界“是虚幻、是妄、是梦境”。最显著的理由在于它呈现于时间。时间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流转,是无常的。唐君毅反复思考,还是觉得“一切存在者必须消灭,时间之流水,如在送一切万物向消灭的路上走。一切的花,一切的光,一切的爱,一切人生的事业,一切我们所喜欢之事物,均必化为空无”。由此可见,唐君毅对现实世界空无的无奈,让他多次想逃脱这样的感受,可是越觉得它逼迫他,所以发出了“此现实世界是根本无情的”哀叹。进而,唐君毅看到现实世界永远是一自其所生的过程。人生每一活动所有的价值与意义都是唯一无二的,所以其消灭与过去,都是一可悲的事,这样的无可奈何再一次让唐君毅感受到“现实的世界,是一残酷而可悲的宇宙”。

其次,唐君毅并没有落人佛家的空幻之中,他反省到对现实世界的虚幻、残忍不仁及不完满有一种不满,他要超越现实世界,向上追求真实的根源。唐君毅说:“我现在相信了’在我思想之向前向下望着现实世界之生灭与虚幻时,在我们思想之上面,必有一恒常真实的根源与之对照”。而此根源,不能在我自己之外,“当即我内部之自己”,“此内部之自己,我想,即是我心之本体”。唐君毅明白了之所以对现实世界不满,就在于我内部的自己,原是恒常真实的,但与所见现实相矛盾。由此可见,唐君毅先是怀疑现实世界的不仁,转而对于此怀疑心灵的肯定。此过程颇似西方哲学家笛卡尔论证“我思故我在”的过程。然而,两者的思想过程还是有区别的。笛卡尔所肯定的心灵,是一理智的心灵,而唐君毅所肯定的心灵,是一道德的心灵。笛卡尔由于我思所以证明“我”在,但唐君毅由于我不忍见世界的不仁与虚幻,以证明有要求仁与真实的“我”、“心”在,可谓是“我感故我在”。

再者,既然肯定此道德的心灵,那如何证成我之心体的恒常、真实、善与完满的?唐君毅认为“我的心体之超临于时空之上”,因为心体虽然不可见,但心之用即思想可以说。思想可以思考整个的时间空间,这样思想的“能”跨越其上而超临其上。在时空之上,本身必不生灭,生灭只是时空中事物的性质。思想在生灭,只是在我回头看时,思想的表现而已,所以不是思想之“能”的消灭。这样,心体就超越时空,是恒常和真实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回头看现实世界的生灭变化,因为我不满残忍不仁的现实世界,我善善恶恶,那么这个念头的根源的心之本体,决定是至善的。并且,唐君毅发现一切道德心理都源自我们能超越现实自我,这说明超越现实自我的“心之本体”是至善的。这里的超越现实自我就是道德自我。同时他深信心之本体是完满的,因为它跨越无穷的时空之上,涵盖时空中的事物,必然是完满无缺的。

其四,唐君毅认为“我的心之本体,即他人之心之本体。”因为我的心之本体是至善的,通过道德心理而命令现实的我,超越现实的我而视人如己,这就表明现实的人与我有共同的心之本体。进一步说,他人的心之本全由我所置定,就可证明他人的心之本体不外于我的心之本体。从现实世界看,我始终与平等相对,所以不会陷于唯我论。我与他人在现实世界中,认识活动也是互相交摄,就在超越的心之本体处相合。唐君毅认为此意即同于刘蕺山所谓“身在天地万物之中,非有我所得而私”及“心在天地万物之外,非一膜所得而囿”。

最后,唐君毅进一步认为,“人我共同之心之本体,即现实世界之本体”。因为心之本体涵盖了现实世界。在这里,唐君毅从能觉且队类思维能力的无限性和超越性来论证心之本体的涵盖性。唐君毅印证了陈白沙所说的“人只争个觉,才一觉便我大而物小,物有尽而我无穷”。纯粹能觉是我本来就有的,只要我一觉,他便在。因此唐君毅最终认识到“我心之本体确确实实是现实世界的主宰,我即是神的化身”。 三、精神上升之道

唐君毅对心本体的追寻,采取了把形上本体与形下世界先分开再合的路子,得出现实世界的物质和身体都是心之本体的表现的结论,不过这样就容易引起人_种形上与形下、心灵与身体物质对峙的情调。所以唐君毅在探讳心之本体表现于文化生活各方面时,改为了把形上与形下,心灵与身体合一的路子,并指出“形下之身体与物质世界,即所以表现形上之心灵,形上之心灵实遍在于人之各种活动中”。也就是说,这是从人生来谈道德自我之建立。在这里,唐君毅提出了“精神实在”的概念代替“心之本体”,表示心之本体与现实世界是合为一体的。诚如单波先生所分析的,“他由人生的当下活动谈道德自我之建立,透视表现于这些活动中的形上心灵,不仅贯穿了道德实践的意味,而且把本体论引向与人相关的世界、人的生活世界,这就为他以后把道德自我推扩为生命存在打下了基础。”虽然唐君毅到晚年,他所建构的“心通九境”哲学系统,是把“道德自我”扩展到“生命存在”,但“最终仍归趋于超越的、理想的道德价值,守住了他的这一中心观念,并使之系统化、体系化”。

首先,唐君毅从“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出发,来论证人的一切活动是精神的。在唐君毅看来,从外面看,人是现实的物质界存在,人就是他的身体。身体存在于空间并与外物相对而存在,未来是否会存在无法保障,因为它只在时间中随物变化流转,所以是有限,不自由的。从内面看,人当下就是精神界的存在,是超时空的精神存在,这样的主体、活动主体,是永远在活动中求进展,并继续不断的要求新经验开辟,不是有限,有自由。通过这内外两方面的对比,唐君毅认为“人在根本上是精神、是自由、是无限,而非物质、非不自由”,因为从外面看人是物质,仍然是精神在看。我看我自己和他人的身体都是物质,这说明身体只是我与他人精神认识的极限与边沿,“所以从根本上看,人之身体亦是为精神所渗贯,而含精神性”。这样,人的身体成为人之精神与他人精神交通的媒介。在唐君毅看来,真正的人我精神交通,不仅身体是媒介,连我们身体所关联的一切外物都成为人我精神交通的媒介,这样看来,整个物质世界都是人我精神交通的媒介了。因此,从整个宇宙看,人的宇宙是一群精神实在,通过身体动作,互相照见彼此共同之形上的精神实在之存在,从而形成了“精神之交光相网”。

其次,唐君毅认为,只要人人反省,都知道人在根本上是精神的。精神的目的在于超越现实的限制,成为自由的精神,体现形上的实在。因此,唐君毅说:“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说是精神活动。”由此唐君毅分析了“求个人生存的活动”、“男女活动”、“求名求权之活动”等十二种活动。唐君毅认为,由这此活动所代表的人类一切活动,都是精神活动,都是精神实在的表现。这些活动虽然从“量”上看人人各不同,但就“性”而言,都是人人具有的。他们之间的不同,只是高低次序的不同,只是精神表现的纯粹程度及表现方式的不同。由此可见,“一切人类之活动,都是属于同一的精神实在,只是同一的精神实在表现其自身之体段,一切人类之活动,在本质上是互相贯通、互相促进、互相改变的。”

通过对这些活动的分析,唐君毅认为人性根本上是性善的。因为,求真、求美、自尊等都是人类公认的善之活动。即使是个体求生存或男女之欲,也都是间接实现精神活动。因此唐君毅说:“我们必须相信人性是善,然后人之不断发展其善才可能。我们必须相信人性是善,然后了解人类之崇高与尊严,而后对人类有虔敬之情。我们必须相信人性是善,然后我们对于人类之前途之光明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人性是善,然后相信人能不断的实践其性中所具之善,而使现实宇宙改善,使现实宇宙日趋于完满可贵。”

再者,如果我们深信人都是求向善、求精神上升的,怎么这个世界有恶呢?唐君毅顺着孟子及宋明儒家的理路说:“罪恶自人心之一念陷溺而来。一念陷溺于饮食之美味,使人继续求美味,成为贪食的饕餮者。一念陷溺于男女之欲,使人成为贪色之淫的荡者。”人世间的罪恶可以善为工具,在于一念之陷溺。人精神的本质是无限的,但如果这一念陷溺于现实的对象而求其无限,便成为人类无尽贪欲的泉源。由此可见,唐君毅之所以把罪恶归因于一念之陷溺,就在于他深信精神的表现是善的,“恶只是源于人之精神之一种变态”。然而,我们这里就要反思,如果人精神是向善的,怎么又会因一念而陷溺于现实对象呢?对此问题,唐君毅认为,人精神上的沉堕,仍是求其上升,人犯罪仍是实践善。因为犯罪的人,在他最内在的自我要实践善,又不知道如何实践善,所以不得不经过精神下堕的过程,走向一条间接的路,即“人的精神之会陷溺沉堕于现实世界而犯罪,即是为的实现:“改悔罪恶、否定罪恶之善”。选择这条间接的路,回到正路上来,必须感受巨大的苦痛,才能够真正回头。既然恶之源,在于一念之陷溺,那么一念自觉之反观就是求精神超升最直接的方法。唐君毅说:“当相信当下一念,即可转移我们之一切罪恶。因为我们说一念陷溺,即通于一切罪恶;反面即是说,只要我们一念不陷溺,即通于一切之善。”

最后,由上面分析可见,唐君毅旨在说明“人之精神根本是要求上升,以致他之犯罪,我们都说是出于精神上升之要求”,这就是一条精神上升之道。但这条道不能离开现实的物质身体世界,换句话说,人的精神必须表现在物体身体世界。精神实在所要求的,就是表现在现实世界,其表现于现实世界,就可以成其精神实在。因此,“精神实在即现实世界之本体,现实世界即精神实在之表现或妙用。”这样,我们就不会视现实世界的一切活动为卑下,在我们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赋以神圣崇高的意义与价值了。并且,在现实中,由于人的身体结构气质和环境不同,各人就会有不同的精神上升之路。只要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自觉保持不陷于现实对象,最终都会走向共同的最高理想人格即圣。

综上所述,唐君毅从道德实践指出道德生活之本质为自己自觉地支配自己,超越现实自我,进而从怀疑现实世界的虚幻出发,追溯道德自我在宇宙中的地位,发现道德自我的根源是心之本体。他探寻心之本体的理路就是“在道德实践中一念自反自觉,肯定道德自我,心之本体的形上性。心之本体的无限性是在对有限现实世界的超越破除中显示出来的,因此,超越性的形上自我必返回现实中,表现于现实世界,将现实的一切对象置于‘应该意识’之下,使一切生活道德化,使人的世界变成形上的‘精神实在’”。唐君毅把心之本体置于人之内,视本体为主体,开辟了一条“人生之路”。只要我们每个人有求人格上升的真实态度,互相欣赏人格之美,以助各人实现至善,使各种人的人格以其心量互相贯通涵摄,就是一条统一的精神实在的至真至美至善之实现的道路。我们从完成我的人格之念出发,也要求完成他人的人格,从事应有的文化政教的活动,帮助完成其人格,就会实现理想的人格世界。

我又重新认识你作文【七】

从那天起,我一直不肯搭理他,谁让他那么“乐于助人”呢。那一次却让我重新认识了他。

那时气氛十分凝重,考试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聚精会神地写着,钢笔却突然没水了,不仅暗暗哀叹了一声:“真倒霉!”我回头望了望,准备向邻桌借,手却在半空中停了下,心里暗忖:他这么小气一个人,才不会借给我呢。那又该问谁借呢?王昳淼她离我坐得那么远,怎么借呀?一时间我有种孤立无援的感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想着想着把目光移向了同桌,可我却始终拉不来脸面问他借,毕竟是我先不理他的。

内心焦灼之际,一支墨囊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猛地一怔,他怎么会借笔给我。我带着探究的目光,向他望去。他一下子心领神会地说:“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我像是重新认识了他,一股羞愧的情感油然而生。

这时,“咯噔”一声,有支钢笔掉了下来。我原本准备置之不理,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了什么,我弯下腰。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