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作文(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作文)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作文(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19 08:18:36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作文(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作文)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作文【一】

6.C(C项主要科学任务说法错误。)

7.D(A项首次在火星上寻找到一些水的是奥德赛火星探测器,凤凰号是首次在火星极区着陆;B项-200℃的表述绝对化,原文是-200℃以下并且是可能被冻;C项只要……就……的表述绝对化,原文是都有可能……原文也没提到火星的地表气候并不稳定。)

8.C(A项原文是经过3.5亿公里的漫长飞行,并不能说明3.5亿公里是最远距离;B项一定的表述绝对化,因为它可能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D项第一个的表述绝对化。)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作文【二】

下午4点我们到了西城广场,开始了由地瓜老师为我们讲解有关蜗牛的知识。只见地瓜老师手上捏着一只白玉蜗牛。它很大,足足有地瓜老师手掌这么大。背着一个深褐色、重重、螺旋形的大壳。壳的下面藏着一条乳白色的软软的身体,时而缩进壳内,时而又伸出来,在手上缓缓蠕动。蜗牛头上还有两对触角,上面一对长,下面一对短。在触角的最顶尖上各有一个小小的圆点。那就是蜗牛的眼睛,下面一对是假眼。蜗牛还是一个高度近视眼呢,它只能看见6厘米以内的事物。接着,地瓜老师向我们发起了提问攻势:“蜗牛的壳为什么那么硬?”陆苇杭马上回答,因为蜗牛需要补钙。“答对了,蜗牛补钙有三种方法,一是吃泥土,二是吃鸡蛋壳,三是吃自己的壳”吃自己的壳,不会吧,这很残忍啊,地瓜老师说这也是蜗牛及时补钙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壳还是会再生长出来的。所以我们观察到蜗牛壳背上不规则的纹路,那就是吃掉自己的壳它新长出来的。蜗牛还长有1000多颗牙齿,并且都长在舌头上,这也是他啃得动它的壳的'原因吧。当然,1000多颗牙齿还不算多,它的腹足有25600多只呢!一只腹足长有一个吸盘,使它能牢牢地粘在地上。也正因为如此,再加上背了一个重重的壳,所以蜗牛才走得那么慢。蜗牛身体上还有三个孔,分别是生殖、排泄和呼吸用的孔。排泄和呼吸孔都在壳肉之间,生殖孔在蜗牛右耳的下面。接着地瓜老师又跟我们讲解了蜗牛的繁殖生育。蜗牛不分雌雄,但也需要两两交才能生育,通常为2—4小时,在交时它们还会跳一段交舞,但也极有可能被天敌吞食,所以蜗牛生育也很危险。蜗牛一次生200个左右的蛋,一年生1000个左右的蛋,一生会有6000多个蛋好生,真是一个超级妈妈啊。最后地瓜老师老师还让我们玩起了“蜗牛赛跑”游戏,我挑选了一只,用喷水小壶往壳上喷点水,刺激它爬行。五分钟过去了,其他蜗牛开始慢慢蠕动了,可我的却纹丝不动,二十分钟过去了,周嘉彤的蜗牛已经爬到终点了,我的依然默默沉睡中。当比赛结束了,我的蜗牛才刚开始苏醒,我也真是醉了!

这次探索蜗牛奥秘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左右。但却给我们增长了很多课外科普知识,也充满了乐趣。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作文【三】

常德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古以来,英雄辈出,才人代有。在古代,屈原,宋玉,范仲淹,黄庭坚等,或游历于此,或寓居于此,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任朗州司马十载,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近代史上,从常德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人物便不可胜数:从叱咤风云的辛亥元勋宋教仁、蒋斌武、林修梅、秋瑾等,到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捐躯的革命先烈黄爱、向警予、王尔琢等,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栗裕、腾代远、帅孟奇、廖汉生等,到蜚声中外的文学大师丁玲、史学泰斗翦伯赞、生物学家辛树帜、“词书大王”王同亿等,都是武陵儿女的骄傲。这里,我想说说我最熟悉最崇拜的,那就是丁玲--著名现代中国文学家,湖南常德临澧县修梅乡高桥村人。1923年进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1930年,丁玲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鲁迅文学旗帜下的著名作家。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这时期她创作的《水》、《母亲》等作品,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左联党团书记。1936年9月,她由南京展转往陕北。解放后,丁玲先后担任过《文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等职,并多次参加国际和平与文学交流活动,被选为世界民主妇联理事会执行委员。她创作的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获得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

常德地灵人杰,古往今来素有“惟楚有才”“於斯为盛”之称。武陵大地,历代都哺育出了一大批文才武将。特别是辛亥革命以来,涌现出的一批革命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农学家杰出人物,他们的活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常德,可谓是水土多灵,人才更毓秀的地方。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作文【四】

要写一本普罗大众都能看得懂的物理科普书是非常困难的'。写得深了,普通老百姓看不懂。写得浅了,只有一个晦涩难懂的物理名词,而没有物理公式或更深入一步的解释,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看不懂。而本书就是后者。

号称不用公式,要让所有人都能看懂神秘的物理知识,并不是用一个酷炫的宇宙旅行,而对于晦涩难懂的物理名词一带而过就可以达到的。在完全没有任何其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你能知道“引力仅仅是空间弯曲的结果“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据说是霍金的亲传弟子。写这样一本书实在是有点暴殄天物了,有空还是多写一点物理研究paper吧。

如果对物理感兴趣的话,还是推荐霍金的《时间简史》。虽然这本书偏向于前面所说的第一种物理书,有一点难,但是如果有一点物理基础的话,多看两遍还是可以看懂。另外推荐《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以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很多有趣的原理,原理背后的解释恰到好处,易于理解。覆盖面不仅是物理,还有数学化学等。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作文【五】

在星期天的时候,我在看一本科学书,突然,我被一个科学小实验给迷住了。“在纸上画一个五角钱大小的洞,一个一块钱的硬币也能传过去。”“这怎么可能呢?”一元硬币可比五角硬币小,不会穿过去的,但能不能还要用实验来证明。

实验开始了。首先,我准备了一枚一元硬币和一枚五角硬币。我先在纸上画了一个五角硬币大小的洞。接下来,我犯难了,如何将硬币穿过去呢?直接穿过去?试一试吧!结果纸破了,第一次试验宣告失败。不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世上哪有事会一次成功呢!我决定再来一次。

第二次实验开始了。这次,我好好思考了一下,突然,我灵机一动,我发现把纸往中间一挤,就形成了一个椭圆形。这样硬币不就能穿过去了吗,我一实验果真如此,我终于成功了!

通过这次试验,我知道了,任何事情都不能轻易相信,要通过实验来证明,不让不能轻易下结论。要不断在“已知”中寻求“未知”以获取更多的东西。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作文【六】

教授头发更花白了,看着有点儿揪心。开篇的太空站,黑曜石,东非,灵长类动物族群,真是非常2001太空漫游啊!

理工男的'情怀片。无数次让主持人处于镜头和阳光之间制造眩晕效果未免矫情,而且主题过泛,大多数内容蜻蜓点水,毫不严谨,用情怀稀释科普片该有的知识含量是我不喜欢的。

看得数次都要感动得哭出来了

有情怀五集连看略有重复第四集真空实验

优点:大量精美珍贵的画面,帅气教授带你腾空下海看遍世界美景。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的未来,我们和宇宙的关系。不足:比喻很多,有些过于文艺,导致情节有些冗长,而有些有意思的地方点到即止,系统性不强。

看了第二集,感觉科学内容少,类比内容太多。不过最后提到了宇宙的无中生有和多重宇宙,满意了。

暴胀理论。人类宇宙不可避免。你存在是因为你必须。如果智慧在宇宙中极端罕见,人类有责任保留火种:我的梦想是星辰大海(其实就是殖民,像《基地》一样殖民银河系...)。这个系列人本精神很重。cox教授还是好可爱。

黑曜石放在航天飞船前的那一幕我的泪眼婆娑了。复活节岛再一次激起我的智利梦!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史作文【七】

认真算下来,科普书还是看过十几本了,一直在忧虑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有人要我推荐一本科普书给他看,我该推荐哪本呢,好书太多,但是对一个完全没有底子的人来说看哪本可以让人可以看得懂,顿时产生浓厚的兴趣呢?直到看到这本,我找了到,这本《极简宇宙史》再合适不过。

这本书文风生动活泼,像一个朋友在讲述着遥远的故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不知不觉听入了神,感叹宇宙的奇妙。本书从天文入题,相对论、量子物理、到两者的矛盾,到最终可能统一的两者的理论,都将的很细很透,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微观粒子的讲解,这一块之前还是我特别混乱的区域,电子、原子核、粒子、夸克什么的,一直不懂他们的联系,也不知道该怎么去理清他们的关系,这个问题竟然在本书中给我解决了,真是开心。还有还有,书里对电磁力、强力、弱力及它们所在的场的描述非常生动易懂。

正好一个朋友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毫不犹豫把本书推荐给她,相信她会感谢我带她进入一个奇妙的世界。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