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

火箭发射时的场景作文300字(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文200字)

火箭发射时的场景作文300字(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文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22 17:14:34
火箭发射时的场景作文300字(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作文200字)

火箭发射时的场景作文300字【一】

从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获悉,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一步。

长征五号是无毒无污染绿色环保型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基本型,火箭采用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长征五号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实现了中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实现了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填补了中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代表了中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研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牵头组织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遵循“发展航天、运载先行”,“运载发展、动力先行”的理念,2000年,中国先行启动了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液氢液氧发动机研制攻关,其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支撑了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等新型运载火箭研制并首飞成功。

火箭发射时的场景作文300字【二】

我把制作方法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迫不及待地找来了材料:一只塑料瓶、一根塑料吸管、一根比塑料管稍长的麦秆、四张三角形的彩色纸和一小块橡皮泥,开始了我的“杰作”。

我先在塑料瓶的瓶盖上钻一个小洞。我一边用手扶住瓶盖,一边用剪刀尖小心翼翼地钻。,眼看快要成功的时候,那圆圆的瓶盖给我来了个“冰上大速滑”。像在和我作对,害得我跟剪刀来了个“亲密接触”,幸亏是有惊无险。我反复地试了一次又一次,可瓶盖总是不停的滑来滑去,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时,我灵机一动,拿来另一种材料——橡皮泥。我拿出一点橡皮泥,把瓶盖搁在上面,再用剪刀猛地一钻,哈!钻过去了!然后我把吸管插进瓶盖上的`小洞里,并用万能胶粘牢。这个步骤,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最后,我拿出麦秆,在它的一端粘上四张三角形彩纸,当做火箭的尾翼,另一端用橡皮泥封严,捏作火箭头的形状。等面团干了,我的火箭的“试飞仪式”就开始了,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我把“火箭”套在吸管上,用手使劲一捏塑料瓶,只听“嗖”的一声,“火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飞出了几米远。“终于成功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爱不释手地捧着它,玩了一次又一次。因为它不仅让我感到了劳动最快乐,还提高了我的动手动脑能力,真是“一箭双雕”啊!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