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溺爱作文600字初中议论文(溺爱也是一种伤害作文议论文)

溺爱作文600字初中议论文(溺爱也是一种伤害作文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3-12-12 05:17:14
溺爱作文600字初中议论文(溺爱也是一种伤害作文议论文)

溺爱作文600字初中议论文【一】

现在,普遍溺爱孩子的家长。大都是爷爷、奶奶,他们溺爱孩子的理由,全部一致。什么理由使爷爷奶奶变相的“虐待”孩子,“虐待”祖国的花朵,将来的栋梁之才呢?

他们的理由是:我们那时侯,没有好好地养孩子,带孩子。我们对不起自己的孩子,要弥补啊!可是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我只好用我们的爱来弥补了。

而有很多现象证明了,盲目的爱是错误的,溺爱是错误的。下面是一位网友提供的“罪证”

同事的外甥女现在是个问题少女,说是问题少女其实不是什么危害社会的问题我们都觉得是孩子的心里有问题,看能跟是单亲家庭母亲对孩子太过溺爱有关系。

同事跟我说他刚跟老公恋爱的时候孩子刚3岁,是个很可爱的孩子。同事第一次去老公家拜见他老公的父母的时候心里非常的紧张,而且跟第一次见面的老人也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多亏这个孩子解了围,孩子缠着同事说着说那嘴还特甜,吃饭的时候也是什么好就让同事吃什么,同事可喜欢外甥女了。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孩子变了,变的沉默寡言而且和同学也和不来,学习成绩不是一般的差,幸亏孩子的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学画画有点基础要不初中都上不了,本来孩子说话少了没有引起同事的注意以为女孩大了有点腼腆,可是越变越严重,跟继父要吧就一句话都不说要是说就是戗茬的,从来都不洗澡都是被大人逼的没办法了才非常不愿意的洗澡,手就更不洗了两只小脏手看到饭抓起来就吃。

本来常去姥姥家的可是有一年冬天,到了姥姥家姥姥看他身上虽然是穿的羽绒服但是下身就穿了一条不厚的单裤就心疼的.说多冷啊,受了寒等你大了就该受罪了。姥姥就说了那么一句关心的话那个孩子就哇哇的哭了起来,还给她妈妈打电话说姥姥欺负她了,到了晚上该睡觉了她连羽绒服都不脱就要盖被窝睡觉,姥姥不让硬是连打带闹的让把她的衣服给扯下来了,第二天孩子妈妈来接她回家的时候这个孩子又哭了一场还是说姥姥欺负她,把老人气的在床上躺了一天才缓过劲来,并且说以后要是没什么要紧的事就别来了。

现在同事的大姑子还是那么溺爱孩子,孩子要星星不给月亮,真是担心这个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啊。

上面的是大姑子的溺爱,父母的溺爱也有啊!虽然是不同人的溺爱,但遭受溺爱的孩子的症状也有,这种现象,使千千万万的孩子、家长苦恼。如果,你在溺爱孩子,请马上终止那种无知的行动!

溺爱作文600字初中议论文【二】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漫画的“忠实画迷”。漫画中那些幽默的画面,总是能让我捧腹大笑,这是我十分喜欢看漫画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漫画中蕴含的道理。今天,我看了《父与子》这幅漫画,使我深有所触。

漫画的画面是这样的:一天,小东阴着脸回到了家,坐在做作业的桌子面前,正准备做家庭作业。小东的爸爸满脸笑脸地走到小东面前,亲切的说:“宝贝儿子,今天,还要我帮你做作业吗?”小东满怀怨气地对爸爸说:“不敢让你做了,昨天你把‘一顿饭’写成了‘一吨饭’。害得老师骂我是大饭桶!”“对不起,对不起啊,儿子,老爸不是故意的。”爸爸十分抱歉的说,“要不这样吧,今天我帮你做作业,如果我写错了字,我请你吃肯德基,怎么样?”“这还差不多,你慢慢做,我先去踢足球了!”小东说完就走出了家门。爸爸拿起笔,开始做了起来……。

不会吧?这不是真的吧?我看了好几遍,都还是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图中的爸爸太溺爱孩子了,连做作业的事也给“包”了。图中的爸爸教育方法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样持续下去,小东会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使小东变成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更别说做搏击长空的雄鹰了!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溺爱孩子的父母们也随处可见: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上街,看见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年幼的小弟弟。一位卖冰糖葫芦的叔叔走了过去,小弟弟看见了冰糖葫芦,便叫妈妈买,一开口便要4根。我想这位妈妈一定不会给他买,没想到这位妈妈毫不犹豫买了4根冰糖葫芦。我妈妈看了对我说了两个字:溺爱。

溺爱作文600字初中议论文【三】

溺爱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的花朵,家庭的希望,所以会受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充分关注。但具体说来,一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他的未来。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我们中国的一些孩子受家庭的传统试教育而显得畸形发展。孩子是爹娘的一块心头肉,可以说孩子从他(她)降临到世上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深深的系在爹娘的心里。家长对孩子的疼爱能够发展到溺爱的程度。比如说,孩子走路跌倒了,家长肯定要急忙跑过去把(他)(她)扶起来,还要用甜蜜的语言抚慰一下孩子跌倒的心灵。于是乎,传统的家庭溺爱式教育开始付诸实行。孩子吃饭,爹娘给他(她)把饭送到嘴里,孩子睡觉,爹娘给他(她)被子铺下,尽管这些孩子已八九岁有余。如此,这些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伴随了多半生或者一生。而我们看看美国一些家庭教育孩子的模式,往往是不同于我们中国的。美国的孩子跌倒了,父母绝对不上前扶他(她)。从这点根本上反映了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对孩子的疼爱本来是人之常情的事,然而这种疼爱如果一旦转变成溺爱,就变了质了。我们常说:“溺爱就等于抹了一个孩子,适度的疼爱才是有分寸的家长”。常有适度的疼爱,合理的引导而成就一个孩子。但我们中国的有些家长常常是孰视无睹。这不但害了孩子,而且害了父母。我们说一个人的成长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A、家庭B、学校C、社会,而A选项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人来到世上首先见到的就是父母。

难怪我们从小首先开始学的称呼就是“妈”或者“爸”,其次才是“叔”“伯”“舅”等等,至于以后的老师朋友之类更是很远。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刻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家长代替了孩子所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客观上家长已经抹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更谈不上自我创新与实践能力。诚如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中国科学院有位博士生,他的成绩非常优秀,但因他不会如何吃饭而被该院开除。看官可能有点不信,但这是真实事例。人天生是有惰性的。如果人有其他非人而不同于人的`东西代替他所做的一切,人绝对不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我们想用机器人代替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可以足够的享受人间安逸的乐趣。可惜这种幻想是暂时不能实现的。所以,我们每个人天生是存在惰性的。只不过这种惰性在某些人身上显的突出,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则略显甚微。所以,如果一个人从小习惯了父母的溺爱,那么他(她)绝对不会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这种情况农村中出现的比例要略高于城市一些。城市毕竟聚集了大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中、高产阶级。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还不是过于溺爱。可农村就大不相同。有的家长好不容易生了个能够“传宗接代”的男丁。这下可好了,溺爱到形影不离的地步。连名字都叫的异常可爱:南方叫“阿猫”“阿狗”,北方叫“猫猫”“驴驴”“狗狗”“牛牛”甚至“猪猪”之类,以表溺爱。但我们不排除城市中一些家长出现的溺爱现象。总之,不论城市还是农村,溺爱是普遍存在。

因为溺爱,所以出现了许多无能的书呆子,无能的健康青少年,更有甚者,“成了监狱里的囚犯”。因此,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确实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爹娘的心头肉充满希望!为了祖国的花朵充满美好的未来!请家长们吝啬一点你的“溺爱吧!”吝啬”你们的一份关爱,就等于挽救了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们不想听“救救孩子!”的呼声,就做一名践行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