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初一下册作文优美段(初中生作文优美段落)

初一下册作文优美段(初中生作文优美段落)

更新时间:2022-11-11 05:28:32
初一下册作文优美段(初中生作文优美段落)

初一下册作文优美段【一】

在我的成长中有不少趣事值得回忆,其中有一件我现在想起来还有很深的印象……

那次我去奶奶家玩,找到了钟小x,就和钟小x一起骑单车出来,在路上我们看到了惊险的一幕。一条蛇在公路中间不停的蠕动,那条蛇的身上有清晰的条文,和鲜艳的颜色,嘴里还不时吐出它那黑色的舌头,眼睛盯着过路的钟小x和我,眼睛里闪着令人心惊胆战的光,在阳光的照射下身体还不时得发亮。我和钟小x骑到那的时候,正好是下坡,如果刹闸,我们就会正好停在蛇所处的位置,那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不敢停,便继续骑了下去,从那条蛇的身上压过去,我那时候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真担心它会缠在车轮上,我担心的朝车轮瞄了一眼,希望它没缠在车轮上,每想到还真如我所愿了,钟小x害怕地问我:“那我呢?”我也瞄了一眼,也没有。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是我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初一下册作文优美段【二】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种戏曲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

为了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我特地上网查找。

我先一段既简单又好听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听着听着,那似乎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的黄梅小调使人感受到了剧情人物的欢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头欢歌的小鸟……突然,我感到一阵摇晃,猛地睁开眼,感到重心不稳,原来由于我听得太入迷了,差点摔倒在地。再一看,戏早已唱完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戏曲不比流行歌曲差。同样很好听。

想到这,我不禁感到脸红。我这个只知道听流行音乐,只知道追流行歌手的小女孩,却一直没发现戏曲艺术的美,一种脱俗的美,一种自然的美……

常言道: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必须亲自去尝一尝。其实,很多东西不能光看表面,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知道事物的真假。就像戏曲,它虽不分时代,但既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它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永不褪色。

初一下册作文优美段【三】

记得那年的夏天,天气异常地炎热,我因为一时好奇,所以去了公园捉了一只蜗牛回来。我把蜗牛放在一个废旧的塑料杯中,杯子大大的,蜗牛小小的,好像大海中的一座无人岛。对了,我在这时突然想起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把蜗牛放在水中,一动不动的蜗牛不管怎样,也会想办法爬出来。”真的还是假的?这时,我心中的小恶魔爆发了。我呵呵一笑,把蜗牛碰了碰,“可怜你了!”我立马弄来一小杯冷水倒进了蜗牛的杯子里。

仔细观察水杯,终于,蜗牛的两只小触角慢慢的探了出来,那触角左右摆了摆,如同雷达正在搜索四周可疑动静。不一会儿,它似乎终于发现了自己身在“水深火热”之中。蜗牛蠕动着它那软塌塌滑溜溜的身体,缓慢地向前爬着。我心中一想:原来这是一只老蜗牛。

老蜗牛背着沉重的包袱继续前进,不知不觉中,它渐渐脱离了“苦海”,爬到了杯子中间。说也奇怪,我竟又想起一个故事,故事里说蜗牛有着极高的耐心。真的,我倒要看看它能怎样?我伸出两个指头,轻轻一弹,“咕咚”蜗牛又掉入水中。

不出所料,蜗牛没爬了,正在我得意洋洋离开它时,它又开始行动了。我再弹,这样几个来回,我渐渐败下阵来。

看着它那“艰定”“辛苦”的脚步,我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完成,遇到困难不能轻易退缩。看,这只蜗牛爬上来了,两只角触动着,在欢呼呢!

初一下册作文优美段【四】

有一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但我仍然记忆犹新,好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夏天里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太阳炙烤着大地,妈妈带我去商场购物。路上行人都撑起了太阳伞,知了声声叫个不停,好像在说:“热了!热了!”真令人心烦。

真是不进去不知道,一进去吓一跳。商场里面人山人海,像一个巨大的烤炉,人进去不到三分钟,便“烤熟”了。我紧握着妈妈的手也沁出了许多汗。出来后,妈妈见我热得受不了,就买了一支雪糕给我吃。我想,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我边想边吃,一支雪糕三下五除二就被我“消灭”了,雪糕纸被我漫不经心地扔到一个垃圾桶上。只听“当”

的一声,雪糕棍滚到了地上。我瞟了一眼,继续往前走。

没走了几步,我听见一声奶声奶气的呼唤:“小姐姐,小姐姐!”我回头见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正用手指着地上的雪糕棍,它在干净的路面上显得十分刺眼。“一个小男孩反倒管起我一个大队干部来了,”

我想。“不理他!”我头也不回,三步并作两步追上了妈妈。

“小姐姐不乖,小姐姐不乖!老师说了,近来刚闹‘非典’,要保护环境,预防‘非典’。”他说完,小心翼翼地捡起雪糕棍,塞进垃圾桶,这才放心地跑到旁边玩儿去了。

我惊愕地抬起头,一下从脖儿红到耳根:一个八岁小男孩对环保的认识如此深刻,何况我——一个四年级的大队干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