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高中优秀作文批注(高考优秀作文800字加批注)

高中优秀作文批注(高考优秀作文800字加批注)

更新时间:2022-05-06 21:28:39
高中优秀作文批注(高考优秀作文800字加批注)

高中优秀作文批注【一】

打开尘封的记忆,首先浮现在眼前的就是那个“温暖”的冬天,我和她手牵手,在冬日底下……

第一次见到她,高个子,微胖,扎着马尾辫,身穿一件长袖T恤和一条休闲牛仔,面无表情,看起酷酷的样子。后来不知怎么回事,迷迷糊糊的,我们成为了好朋友。她乐观开朗,大大咧咧。而我极其内向,沉默寡言。我们性格迥异,最后却成为了知己,到现在我也弄不清原因。她很勤劳、很勇敢、很善良、很大方、很执着……当然,她也很冲动、很暴躁、很贪玩、很迷糊……

那天,刺骨的寒风无情地撕扯着干枯的树枝,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地上堆积的洁白的雪还未融化,一片银装素裹……在公园里,有两个女孩,穿着厚厚的棉袄,围着围巾,戴着帽子,手牵着手,另一只手里拿着热气腾腾的包子,边吃边一起说笑。时而两人开怀大笑;时而两人伤感哭泣;时而手牵手散着步;时而背靠背唱着歌……就这样,两个女孩踩着雪,一步一个脚印,伴随着“嘎吱嘎吱的声音,绕着公园走了一圈又一圈……天气虽冷,心却温暖……

那段日子,纯真,美好,简单,浪漫。那时,我们在一起看“人狗奇缘”,哭的稀里哗啦,一塌糊涂;那时,每天我几乎都会吃到雪糕,而那却不是我掏的钱;那时,我们偶尔会吵吵小架,但几分钟后又迅速和好;那时,我们一起聊天聊到深夜,结果第二天上学迟到;那时她不好意思向一高年级男生问题,结果还是我去问了再告诉她;那时,我被欺负了,她会替我打抱不平;那时,我们一起为考试而拼搏;那时,我们手牵手,在冬日底下……

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有了新的学习和生活。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那段日子,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我很想再和她在一起学习,于是我们约定好,将来要考进同一所高中,这个约定使我更加努力的拼搏。我期待着,我们将在一起度过我们美好的青春年华。

又是一个冬天,有谁愿意与我手牵手,在冬日底下…

批注: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叙事散文,作者着重描写了与同学的学习往事,语言朴实流畅,故事饱满圆润,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气。全文结构安排合理,首尾呼应,有极强的回读意味。

高中优秀作文批注【二】

令人震慑的冬天,在人们带有诅咒的言语中,逃跑了。时光并不停止,时光老人拉来了一位羞涩的姑娘——春天。

白雪皑皑的日子逐渐在人们的视野内消失,来代替它存在的是一抹绿油油的草和一些刚刚含苞的花。 人不知不觉地走出了自己的屋子,面对眼前之景,总有那么一句感慨:春天终于来了。为什么发出这样的感慨?是播种的时间到了,还是老人的噩运结束?这一切,是不能猜测的。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春的景色是如此的融洽,和谐。燕子飞回来,在努力地搭建着自己的房屋,为了以后的日子,而这位羞涩的姑娘也跑过来帮忙,落下了一滴滴甘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有野火烧过的草,早已枯。这位羞涩的姑娘,拿着她的玉瓶,为每一棵草滴下了重生的露水。草儿抬起了它的头,怯怯地看着那位姑娘。

这位姑娘来到一个人们并不熟悉的地方,没有确切的名字,也没有确切的表述。人迹稀罕,但她仍要完成她的使命,告诉人们春天来了。她来得是那么悄然,走得又是那么轻巧。

等到花开时,恐怕这位姑娘已走了,走得无影无踪。她留下人们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美景。可惜,有些人是永远也看不到的!那已被冬天所吞没的人,结束了他们今生看到春天的机会。

在春天里,你看不到残叶,看不到枯枝,因为她是那样的'羞涩,她所展现的是她羞涩的那一面——温柔。

春天,一个让人怡情的季节

高中优秀作文批注【三】

秋姑娘挽着长裙来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寻找秋的足迹。来到操场,只见树木正忙着换下夏装,用秋色装扮自己。

看,那片火红火红的是什么?啊!是枫树,满树的红叶像燃烧的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从地下拾起枫叶,真美!叶端尖尖的,好像满叶的红色要从叶尖流出来似的。

瞧瞧那梧桐树,叶子干枯的似乎没有一点生命力。我拾起一片,仔细端详着,哦,我兴奋了!这干枯的树叶竟被秋霜点缀得重新有了神韵,细细的脉络,被秋霜绘成了一幅精美的图案,真是仙人彩绘、妙笔天成呀!

快看!一群黄色的“蝴蝶”在飞舞着。嗯?怎么会有蝴蝶呢?哈!原来是一片片银杏树离开了妈妈的怀抱,跳起了欢乐的舞。

再往前走,看到一片松林。已到深秋,它们依旧在寒风中伸出傲雪的臂膀,迎接寒冬到来。摘下一片松叶,青翠欲滴,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

活动结束了,当我们踏上归途的时候,我不禁又想起那火红的枫叶、精致的梧桐叶、金黄的银杏叶、不怕严寒的松叶……秋天的叶,你们虽没有娇艳的花朵可爱,但你们能为灿烂的秋天平添色彩,你们有自己独特的美丽,有自己成熟的美!

高中优秀作文批注【四】

读了《傲慢与偏见》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触。

本片主角是班纳特家的五个女儿,势利眼的母亲一见到富家公子宾利和达西前来小镇,便逼不及待安排女儿钓金龟。大女儿跟宾利的爱情开始发展得很顺利,但在关键时刻却产生了波折。而女儿伊莉莎白则对态度高傲的达西存有严重的偏见,两人明明相爱却不断在言语中剌痛对方。幸好最后误会冰释,五个女儿都有了好结果。

从这个发生在英国的.情故事,男主角傲慢,女主角偏见,两人经历了很多的悲欢离合,终于排除了以前的误解,走到一起,过上幸福快乐的日.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什么呢?--人性,尊严,.情...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弟达西所热.。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嫁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整部作品没有滂沱的气势,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就是这种简单,至今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奥斯汀短暂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英国的乡间度过的,也许就是周围朴素,宁静的氛围孕育了她淡然的气质。并不能因为没有丰富的经历,就对她的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怀疑,读过〈傲慢与偏见〉的人一定会为她细腻、敏锐的情感所折服。在写〈傲慢与偏见〉时,她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难道这不是一种天赋吗?她的确很少接触“外界”,但思想存在,想象存在,这一切的存在就足够。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也是我看过的最喜欢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