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作文(我想做一个优秀的自己的作文)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作文(我想做一个优秀的自己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27 20:50:53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作文(我想做一个优秀的自己的作文)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作文【一】

当了快一年的小记者后,我的感受挺深的,也有些喜爱上了当小记者。但当我认为不能再当小记者时,它却又在我的生活中引起了我的注意。

本来我以为,六年级下学期还可以继续当小记者。可当同学知道我的心事后,却告诉我,小记者是全年制的,而我下半年要升初中,小记者好像不收初中生。听到这个消息,一开始我很失望,心想明年是当不了小记者了。可当我沉下心来时,又觉得这个同学说的也不一定靠谱。我为此思考了很久,还是得不出个结论。最终,我决定,这种事可遇不可求,顺其自然吧!

事实证明,那位同学的想法是错的。在优秀小记者评选结束之后,报名也一起开始了。对此,我早就有所耳闻,只是还是不确定我能不能报名。直到顾老师找到了我,并对我说起了报名的事,问我要不要参加。我多么想告诉老师现在就报名。但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总是特别紧张,而且我也需要三思而后行,所以我还是告诉老师思考一下再做答复。毕竟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思考,也多一点余地嘛!

事实上,我还是想当小记者的,但是,六年级下学期这几个字使我有了一丝考虑。早就听别人说六年级下学期比较紧张,面临毕业考,学习也是主要任务。当了小记者后,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不然,小记者对你来说也失去了意义。

放学后,妈妈见我一言不发,关切地问我:“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心事?还是学校里发生什么事了?”我思考了一下,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妈妈,又说出了我的顾虑。妈妈先是愣了一下,继而沉默了一会。许久,她才从嘴中吐出一句话:“我只想问你,你喜欢当小记者吗?”“喜欢,可是……”“你喜欢就好,记住,任何事不可强求,一切得按你的想法来做。你喜欢就去做吧!”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打断了我的话,自顾自地说着。

我沉默了,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啊!喜欢就去做,何必难为自己,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呢?我猛然回头,下定了决心“好,我报名!”妈妈欣慰地看着我,笑了。

直到第三天,顾老师才问起我小记者的事。我早已决定要报名,顾老师也有些欣慰,帮我打好了资料。于是,我的小记者又开始继续了。

在很多时候,人总爱给自己找麻烦,添顾虑。其实不然,我们自己没发现,遇到许多事情,抛开顾虑,按照你的想法走下去,你会发现,眼前海阔天空!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作文【二】

不善言辞、处世低调的我,看书看报写作是惟一的嗜好。有时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往晚报投稿,过去的一年竟有多篇稿子被采用,是始料未及的。不知不觉就与晚报结下了缘,所以每天早晨等候镇邮递员送来前一天的.报纸的那一段时间,是最难挨也是最幸福的。

情于心而溢于外,大有一吐为快之感。于是,写了一篇《等待,是一种幸福》的小稿子,发给了一个“杂文”网站“红袖添香”。

在这篇小稿子中,我就改版后的家乡晚报的各个栏目,逐一进行了介绍,并真实地写出了人们喜欢她的原因。虽然写得朴实,但是真实,充满激情。

发给网站后,点击之高出乎意料:短短七天,点击的人数竟达九千多!好多网友更是羡慕不已我们这竟能出版这么一份“一报在手,尽知天下之事”的报纸。

熟悉的朋友问我,像这篇稿子,这么高的点击率,能拿多少稿费?我笑了,“文章不为稻粮谋”。并不是我清高,也不是我钱多得烧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娱自乐,有什么不好呢?看到自己写的稿子有那么多人点看,看到许多不熟悉的朋友的留言、评论,能与那么多同仁、前辈推心至腹地地交谈,还不够吗?假如能无意中为家乡的晚报做一次广告,不是更有价值吗?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喜爱打球,有人喜爱玩牌,有人热衷旅游,有人喜爱看书,兴趣使然,无高雅与低劣之分。各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是很有意义吗?

尽管文学路很窄,走的人很多,我会一直走下去的。只顾播种不问收获,“文章不为稻粮谋”,权当孤芳自赏,与同仁交流吧了。

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作文【三】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是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封笔”之作。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书,正如于永正先生自己在书的前言中所说:“本书是我对自己从教五十多年的较为全面的总结。读者从中可以看出我的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乃至于我的性格、为人和其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书中的第五章《行无言之教》部分对我的触动颇深,受益颇多。

这一章的开篇便引用了老子的话:“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其中的“不言之教”指的就是“身教”。身教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身教”无痕,而且于老师认为这种影响在小学阶段尤为显著。因此于老师说:“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

接着于老师指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深远 的“无言之教”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字。“当老师的(尤其是语文老师),能写一手好字,第一节课就能赢得学生的好感。” 于老师在书中说道:“我的老师和我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写字的意义太大了,小学生要写好字。”于老师强调练字要成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每课要求学生写的字,自己必先照着字帖练;要板书的词语,也要练,力求让板书的字成为学生的“字帖”。要琢磨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看准每笔的起笔、落笔,不把每个字练好,不会善罢甘休。

二是朗读。于老师说自己备课除了练字,还练朗读,而且练朗读花的工夫比练字多得多。“朗读受朗读者智力、能力、感受力、表现力、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制约,所以教师要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教师如能达到“见文生情”的朗读水平,即便不讲朗读技巧,只是一遍一遍地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跟读,时间久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会自然而然地跟着提高。

三是作文。这本书,我几乎是一气呵成的,好几个夜晚,最享受的事就是静静的坐在书桌前拜读这本书,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小学生作文教学,平时,经常听到有语文老师说,语文教学,最难的就是作文教学,学生总是不肯动笔写文章,或者是没有素材,或者是语句不通顺,或者是字数写不多,各种各样的原因遏制了学生的写作。我想,如果要做到像于老师那样亲自带着学生去校外体验生活,带学生去博物馆,去山上,去划船,去采花,这或许已经不符合我们现在的教育形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那么,他的另外几点做法还是可以借鉴的。于老师最让我佩服的是他每次要求学生习作的时候,自己都会写“下水文”有时候一个题目写好几篇下水文,自己站在学生的立场习作,只有通过写“下水文”,才能更好更有感受的去教好这篇习作,也更能亲近学生,并且,学生也喜欢阅读老师的习作,这样一来,师生共写的状态大大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所以,一直以来,于老师都坚持写“下水文”。这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而且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今,我们的孩子或许已经会写记叙文,但如果要求写说明文,写报道,写海报,写转述,写照片说明这些生活中比较实用的文章,或许很多孩子都无法表达清楚,我想,我们依然可以借鉴于老师的做法,开展一堂实物展示课,让学生画海报,在海报上写清实物展示课的时间和地点以及纪律要求,在展示课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示物品,然后让学生观察,讨论,最后自己挑选写报道或者物品说明,老师当场修改,学生可在一节课中学会写物品说明和报道,这样的课堂不但有意思还有效。

最后,写作命题也有一些小小的学问,第一,命题宜小不宜大。学校开完运动会,如不假思索地出一个《记我校春季运动会》,就大了。学生会不知从何写起。我们可以出一些小题目让学生写,如《记男子200米决赛》 《女子跳高趣事》 《开幕式》等等。第二,题目要有趣味性。写我和我的同桌,可以这样命题。《远亲不如近邻——我和我的同桌》 近朱者赤——我和我的同桌》 《井水不犯河水——我和我的同桌》等。第三,命题要让学生动情,激发学生的表达。即将毕业的学生写自己的母校。可以这样命题。《老师,请记住我》 《请原谅我——写给我曾经的同桌》 《把母校看个够》 《母校的曲艺社》等。第四,命题要命到学生的心眼里去。写读书收获可以命题 《书——谢谢你》 《书——你是我的好知己》等。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