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游尧山作文500字(游尧山作文500字左右)

游尧山作文500字(游尧山作文50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12-01 16:47:41
游尧山作文500字(游尧山作文500字左右)

游尧山作文500字【一】

??览尧山四年级暑假作文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爬山,我们去的是尧山。

尧山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尧山有两千多米高.因为走着上山会很累,所以我们才坐缆车到了半山腰。我们刚坐上缆车的时候,我还不觉得害怕,可是缆车一出屋子就开始害怕了。因为底下空空的。我看了一下爸爸的手表,才20几米,根本不高。又走了一会,一下子变成了几百米,我看了一下四周,发现我们脚下就是万丈深渊。

缆车越来越高,最后到了一千多米的'时候,我简直都不敢往下看了,更是不敢动了。真是太刺激了。我 们到了半山腰,特别冷。开始爬山了。台阶太高了,没走几步就累了,可是我还是坚持。沿途到处都是苍松翠柏,松树上结满了松果。还有很多松鼠在我们面前跑来跑去。走着走着,发现自己已经在云彩里了。空气湿的不得了,一片白茫茫的。我累的喘不过气来,就想放弃登顶了。妈妈鼓励我说我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我喝了口水,歇了歇脚,继续攀登。几经周折终于登上了玉皇顶。我站在玉皇顶最高的石头上,放眼望去群山都被我踩在脚下。各种美景尽收眼底。高耸入云的山峰,和团团浓雾,让我相信西游记的景色是真的。真是太自豪了!

尧山云雾弥漫,让人感到置身于人间仙境。尧山空气清新,让人感到置身于天然氧吧。尧山峰峦叠嶂,奇石林立,真是美不胜收。

游尧山作文500字【二】

星期六我和妈妈5:00起床,我起床后,准备叫我妈妈,我走到姐姐床边说:“妈,起床了。”老妈应了一声:“好!”我又去叫我姐,我姐姐起床后,老妈也起来了。然后我们就收拾行李。

我们下了楼,去出发点,到达出发点时已经是6:30了。我和姐姐肚子饿了,便去附近买些早饭,正好车来了,妈妈拎着行李走上车,边走还便叫:“舒淇、舒涵,上车了!”我和姐姐匆忙跑过去。

快到尧山时,路边的风景好美!我情不自禁的拿起了相机:“咔嚓”的一下,风景“保留”下来了。

到了尧山已经是11:30分,导游告诉我们先去吃午饭,然后去漂流。大家都同意了,我们吃完饭,坐上了车,一路开到了要漂流的地方。

到站后,导游就下车去买票,然后领救生衣和头盔,领完后就发给了我们。

我们大家穿好救生衣,戴好头盔便去排队,导游告诉我们,我们的号是215,读到我们时就上岸边。(

“215在吗?”我们听到喇叭里喊。我们大家齐声喊道:“在”然后喇叭里说:“下水”

我们欢快的跑到码头上,听工作人员的指挥,六个人上一条船,我们六人有:我、我老妈、我姐、我叔叔、我阿姨、还有叔叔阿姨的儿子。

做好后,船顺着水流往起点出发,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在往起点出发的一段路上,有好多的人拿着水枪,盆。不过,还好我们有一把水枪、四个小盆。

水上开始了“大战”,我拿起一只盆就往别人那里泼,不一会,到了起点。我们抓好安全扶手,开始了两个半小时的漂流,“往下啦,抓好!”老妈提醒我。“啊!”我叫道,“太刺激了!哈哈”

一个波浪弄得我们的衣服湿漉漉的,漂了一会又来了一个更刺激的:船开始往下冲,一会往左边、一会往右边,最后一点朝上的,水一往上弄,诶呀!衣服湿透了,还喝了一口水。

漂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快没了,心里难过。却看见几个大字——半程休息点。哇!才半程啊,我高兴极了!

我们顾不得休息,就继续开始了“旅程”

游尧山作文500字【三】

自山下步行而上,只半个钟头即至庙群。这是一个相对平坦的所在,上上下下,三四个平台相连。从最大也是最下的平台的边缘往下望去,可以看出古人用石垒砌的痕迹。几十层片石块石叠加成了十几米高的直崖,足见人们用力之巨,用心之诚。这三四个平台之上,高高低低错落着十好几个神位。尧山华山两圣母,王母送子二娘娘,龙王观音马牛王,土地地母财神爷,药王关帝并岳飞,各各神明,不一而足,分明地小,再多出一些土地,定会古今中外各种神灵俱备。老百姓可爱,反正是神,供奉了就行,哪管他来自何处管的什么事,每年清明时节,举家来此,各据所需,一路拜了过去便是。三四年前曾来过此地,如今再来,更是比前多了一座算得雄伟的山门,门口墙上多了文物保护方面的牌子;原来的尧山圣母殿后,更添了一座比前大多了的新殿,还是供奉尧山圣母,飞檐斗拱,气势非凡。殿门外面,挂了一面金底黑字的字牌,上称圣母为“灵应夫人”,写有圣母神迹,也见此地灵犀。

我给岳飞鞠了一躬,敬他为国为民的忠心。在其他各个庙前均自停留了片刻,细看些门上字联门里供物,慢慢品味出了世人虔诚背后的辛酸——生活不易,有神护佑总是好一点的事,多几个神灵就多了几份保证。这里地方虽小但房舍挺多,稍加筛分即可选定几个可以奉拜的神位,平时拜拜,用得着时想那神灵也是用过供品的了,必会帮上一帮的了。好在中华之人自古宽容,天南海北供奉下来,神灵多多了去。各方神灵也似大度,并不见太多相扰相欺之事,更不存“异教徒”一说,僧道可以共语,人神亦能共食。

惟愿神灵有知,佑护一方百姓。

殿后西北角上石崖底下,建有一个小亭,亭子正中,圆石盖子下面,说是有个神泉。但观看左右,并没有什么泉水下流,只一股细水从崖缝渗出,不知神异从何而来。正自纳闷,却见亭边斜放着一个小小的碑石,上边写着前几年庙群扩建修缮之时,平常并不多大仅供二三个人用度的水流,竟然够了几十个人的吃用,多少显出一些神异。完工之后,工人感念此水,在此建了小亭以作纪念。亭下东边的崖壁上,刻有二字——神泽。字皆一米见方,隔出四五米距离,远远看去,有些气势。两字均勾划有力,运笔畅顺,神韵相似,应为一人所作。但前几年来时,走马观花,竟然没有发觉。再走近些,发现字旁均有竖排小字,细看之下,惊讶之余更多了一份肃敬,原来一为邵力子所题,一为杨虎城所写,二人均鼎鼎大名,于国于民有较大贡献。

空中临摹了一番,忽然听说由此往东,石崖里有一个叫做一线天的景点。这也是前几年来没有听说过的事。于是转脚走近,钻进一个一尺来宽的断裂,一两步外右转,真是一个窄狭的所在。整块石头,从中断开,高下约有十米,仅容一人通过,最怕处是顶上中间竟然夹着一个碌碡大小的石块,看上去随时会掉了下来。快步穿越,朋友在对过外边大喴“看,看,掉下来了”,还真吓了一跳,谁知这样喊叫,会不会震松了石头,或是恼怒了神灵。

出得一线天,抬头上望,几株古树自岩而出,将坚硬的岩石挤得四分五裂,它原本细弱的根茎经历了怎样艰辛而漫长的痛苦?人在这样的树木面前,算作什么?这山上不止一处有着这样令人惊讶的巨木,世人敬之畏之,各个树上均绑有祈福用的红色布条,最高者竟在树顶,并且悬出崖外,可能越高越险处越能表示祈福者的诚心,真个令人讶叹!

一线天东南紧临的两人多高的崖壁上有一门洞,门外小小平台上设着一个小的香炉,但没有上去的路,勉强可见有人踩着崖石上下的痕迹,这是药王爷的飨食布施之所了。若以我等极其卑俗少智的眼光来看,比之此山供着的其他有房有舍的神灵,这里多少有些委屈药王爷了。但也许是药王爷仁心斋厚,普济众生,只愿世人皆康健,哪怕我来住高崖了罢!倘是如此,则我等叩拜之人实在心眼狭小了。得罪,得罪!

回身西来,故旧得不知何年所建的圣母殿前,静置着一个雕铸得相当精美的香炉,袅袅青烟正自缓缓飘起,涤荡着我等心灵。闻吸着燃香的味道,整个身心仿佛如脱俗世,有了一些缥缈如仙的感觉,真是要感谢今天的人少山静心无杂念了。且将日日担着的俗事重负暂时放下了罢!而明日,明日更多一些珍重了吧!

香炉稍前左右两边更有钟亭鼓亭,高大精美的亭子里边分别挂放着一个巨大的钟和一个巨大的.鼓,敲击起来定是神音远荡,摄魂追魄。我辈胆怯,怕随随便便击打会扰了各位神仙;并且自觉才低德少,当不起钟鼓这样古人常来祭天祀地的巨器,通神之物,俗人还是敬之为佳。亭子外边柱子上的长联也是一个真好,文采斐然,绝对大手笔,只可惜不知何人所拟。真正有德有才的人往往隐去了姓名,不在喧嚣里轻躁地唱响;而满钟上铸着的捐款者不知为了什么样的念头会将名字留在了钟上,使我初看时满怀期待以为一篇好钟鼎文的心多少有些苦涩——世人总怕自己做了什么而别人不会知道,将名字铸到钟上鼎上是多么放心的流传!但还是要感谢这些出资捐助之人的慷慨,使得文化绵远流长,永不断绝。

值得一记的还有山门外面正对处的文昌楼。上刻“文昌”“敬惜字纸”等字样,楼之半腰略下处,有一圆孔,尺把半径,说是放入写有文字的纸片,恭恭敬敬点燃,可以增添学识文采。难怪蒲城自古多才子,原来是神庙保佑,兼之官府民间各各重视修学的缘故。楼边地上平铺着一个长方形石刻,上面动物图形因时日长久而漫灭不清,只隐约看出一只马蹄的样子,也许是马到成功之类的寓意吧。

此处方圆并不十分阔大,但若细述,当然可记之处也是颇多,毕竟自古已有祭拜。庙中散放了一些石碑,上面文字约略可以辨认,乾隆、道光为多。待到将出山门,发现墙上有一些关于此山的介绍,说是尧帝偶得治水方法于此山,故称尧山。如此说来,这里又有些值得记忆的地方了。又说些唐尉迟始建庙宇,唐皇帝册封,后代陆续祭拜等方面的事。看来这里古意久长,神异服得众生。文字最后,还说金代时候祭祀,竟在崖谷中发现古人类化石,故此曾称“仙蜕谷”,这就更增了一些久远的神奇。

整个庙群里看过,也未发现几个游人,山静心亦静,刚好给了细看慢品的机会。一路看过,时而听得后殿上高枝里山鸟的鸣和,唧唧喳喳,许是我们惊扰了鸟儿的安宁,或是鸟儿欢呼终于有了新面孔的到来。空山不见人,但闻鸟鸣啼,也是一份难得的机缘。

走走看看停停,不觉间已是太阳西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立刻有了几份冷瑟,山风也越发有了一些威力,吹得人一身的单寒。

那么,下山去吧!

游尧山作文500字【四】

飘到了一所桥下,我们的充气船往下猛冲,“啊——!”我叫道。我们过去后,又来了一个——“喔!刺激。”老妈说。

接着一个又一个刺激的下冲,我们特高兴!可没料到,不一会“水上大战”便开始了:你泼我一下、我用水枪打你一下,玩的特开心!但是耳朵也进了不少的水。

开心过后就是难过了,我看见前面不远就是岸上了。有些失落,可我也找到了乐子——我看见有好多小孩都下水了,我也想下。和妈妈商量了一下,老妈同意了。

我下水后,开始了游泳,游了一小会,便到了岸边。看见牌子上写着:“请把救生衣和头盔放到收集区,谢谢!”

我们放好后,就坐车去旅馆换衣服,吃晚饭。

下午6:25分我们回到了家,我还陶醉在那漂流的场景……

游尧山作文500字【五】

回首望去,目力所及,一座山的连绵,竟然几乎全是石崖垒垒。只庙群所在之处,扩展出去数里的方圆上,松柏森森,抱榆冲天,也难怪古人要将这里当作神福之地了。

只是——那日日的开山取石什么时候会是个尽头?

在星期五的时候,我和妈妈决定一起去尧山玩!

游尧山作文500字【六】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秋日, 我和几个文友约好一起去尧山游览。那天,我们乘坐公共汽车在尧山以北的一个村庄下了车,然后步行向南走去。

沿路走过几个村庄,在窄窄的乡间土路上慢慢向上走,尽情享受着田园风光。路边的柿子树很多,红红的柿子挂满树冠。叶子也是红的,像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我没见过西山的枫叶,此时,我想起峻青的散文《秋色赋》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不禁由衷地喜欢满目的柿子树。再看那柿子树时,就发现有几个柿子,红的晶莹剔透,已经很软了,他们叫它“丹柿”。个子高的王老师就走到树下摘下来,一人一个。吃在嘴里特甜,甜的醇正,甜的自然。这种树长在路边,长在埝畔,不施化肥,也不打农药。周围没有灰尘,没有污染,真是吃的放心。沿着小路再往上走,又到了一个村子。这个村子不大,不足五十户人家。他们住的是窑洞,靠南朝北。站在村子中间,可看到窑背后面的.山上的树木。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新、耀眼。

在村头的路口,有一个大果园,满地都是秦冠苹果,果园里没有一个人。走了很长的路,有点口渴,看着红红的苹果就让人流口水。都说想吃,却没有人上去采摘。王老师看着大家笑着说,“我去给你们摘。”

说着就鼓起勇气走到果园边上,又停了下来。回头再看大家时,会心的笑了。退回来时,就从地上采了几个蔓菁叶子。一边走着一边把蔓菁叶子塞进嘴里吃了起来。一边说,“嗯,这叶子好吃。”

大家都在笑,看着王老师手里那绿的发亮的叶子,我还是忍不住从王老师手里拿了一片叶子也吃了。大家又朝前走去。拐过一个弯后,路边一颗柿子树旁边,一个老妇人站在树下正向篮子里装柿子。树上搭着一个梯子,老人正在树上摘着柿子,一个一个的递给她。

我们问,“尧山离这还有多远?”

老太太说,“拐过弯就到了。”

老人说,孩子们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就剩他们两个人。这点柿子孩子们看不上,他们只好自己来摘。摘回去后,可以晒些柿饼,给孩子们捎去。老人非常热情的给我们一人挑了一袋软一点的柿子说,“回去用热水一泡就可以吃了。”

告别了老人,我们就继续往前走。没几步就转了一个弯,隔着沟就看见一个山梁,比我们的脚下高不出多少。向北望去,满眼是碧蓝的天空。天空下是金色的田野。向南望,还是碧蓝的天空有几朵白云。前面是一片柏树林,郁郁苍苍的柏树青翠欲滴。

我似乎感觉那两位老人在骗我们。“尧山在哪里? ”我不由自主的问。

张老师说,“就在前面。”

我还是一头雾水。连山的影子都不见,大白天说瞎话。我这样想着,就跟着他们向前走。走了不到一百米,就有一条羊肠小路。

“从这里下吧。”王老师说。

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正站在尧山顶部。 刚才一路走过的就是尧山北阴。

站在尧山顶部,北边是田园风光,村舍果园,一片繁荣的景象。南边是尧山南坡,尽是青翠的松柏和红红秋叶交相错综,美丽宜人。

从这个小路开始下山。没走几步,脚下根本已经不是路,尽是大块的石头,松树、柏树从石缝里长出来,一颗挨着一颗。顺着陡峭的石壁几乎是往下跳着走,多亏这些柏树帮了大忙,我们可以抓着树干不至于摔倒。就这样顺着石台一级一级的左拐右拐,似乎走了很久就看见了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丛林中,还有那彩色鲜艳的钟鼓楼。我想,这就是有名的尧山庙了。

我们走的满头大汗,此时,一股风不知从何处吹来,顿时感觉就像是处在人间仙境。远处的白雾笼罩着山峦,隐隐约约梦幻一般。近处,不知名的树,叶子醋红,红的通透。不知谁上去撞了一下钟,让人倍感幽静。

这时,就听见王老师和庙里的工作人员说,“我退休了可以在这里住下吗?”

工作人员说,“当然可以,每月交一百块钱的伙食费就行。”

我真佩服了王老师,想的真美。说句实在话,别说王老师,让我住在这个山上,我都是万分荣幸的。此时,我才体会到古代那些文人贤士幽居深山的闲情逸致。

图片

我们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后,就接着下山。这一段路是用水泥切成的台阶,绕过几个弯之后,走到了台阶尽头,还是尧山的半山腰。在这里,有一条可以走汽车的大路。路上尘土飞扬,路边的草上、树上落了厚厚的一层尘土。我们小心翼翼的走在路的边缘高一点的地方,唯恐尘土钻进鞋子里。正走着,就有一辆拉着满满的石子的大车从另一个山头开下来。几个女士慌忙用丝巾挡在头顶,就这样一直走到山脚。

我们看见一直向东的整个尧山已经被挖的残缺不全,不堪目睹。

王老师说,“我认识一个挖石的老板,他是我同学的一个朋友。一次,我们在一起,他准备请我们吃饭。他就给我们谝他新购买的一种采石机器,是如何如何厉害。把车开到山上,很快就把山表面的树木土层铲的一干二净,然后把大块的石头吞进去,出来的就是石子,要多大是多大。我说,‘你就没有考虑过环境的问题?’。他一声不吭就走了,不请我们吃饭了。”

大家听了王老师的话都笑了。

王老师说,“本来请我们吃饭的,让我这一说,起来就走了,结果没吃成。”

尧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然而,她却正在经历着灾难。这天,我们怀着惋惜的心情离开了尧山。

尧山,珍重!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