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小学优秀作文描写老师(描写老师的优秀作文五年级)

小学优秀作文描写老师(描写老师的优秀作文五年级)

更新时间:2023-01-13 19:26:10
小学优秀作文描写老师(描写老师的优秀作文五年级)

小学优秀作文描写老师【一】

我的体育老师姓张,30左右,一米八以上的个子,脸黝黑黝黑的。

他身材完美,有八块腹肌。他一周去健身房训练三次,每次一小时左右,练习背部的引体向上,胸部的平板卧推,腿部的杠铃深蹲,肩部和手臂的哑铃推举,腹部的仰卧起坐。在健身期间,早餐吃2-3个白煮蛋,配合煮鸡胸肉、牛奶,再搭配一些绿色的蔬菜。午餐和晚餐也是一些口感不佳的食物。他为了健身,放弃了喜爱的啤酒和面包。

张老师急脾气。疫情过后,我们班的同学都胖了,疏于锻炼,跳绳成绩不是很好,33位同学中有10位不及格。一次体育课上,几位跳绳不及格的同学又没带绳子,老师当时气得来回打转,好像一只发狂的老虎要找攻击对象。最后,老师往草丛里使劲踹了两脚。

张老师好打抱不平。有一天,张老师和朋友在银行门口,朋友的摩托车被一男青年抢走了。张老师见状大喊一声,话没说完,就迅速追了过去,追了两条街,在一个公园门口拦住了小偷。小偷从怀里抽出一把刀,向张老师扎去。张老师一闪身,抡起拳头,跟打地鼠一样向小偷脑袋砸去,正中小偷面部。再一脚,将小偷踢倒在地。

我文章中“漫画“的张老师,集完美身材于勇敢正义于一身,虽偶有一点脾气,却更显可爱,丝毫不能掩盖他美好的一面。完美!

小学优秀作文描写老师【二】

上学时,我最期待的就是星期四,因为每到星期四的下午,学校就让所有年级统一上社团课,而我的社团就是书法社团。

我们社团的老师姓常,她不胖不瘦,不高不低,很有气势。她性格随和,从来都没有说或训过我们。但她也并不是特别温柔,比较内向的老师。常老师很泼辣,像一个活宝大姐姐,她脸上常挂着笑,时而是默默的微笑,时而是嬉戏时的欢笑,似乎他的脸上只有这一种表情。她上课时经常与我们说笑,而下课时则常与我们打成一片,一起娱乐,仿佛年轻了许多,变成了和我们一样大小的小学生。常老师挺喜欢我,也许是我和她性格有些像,都特别“活宝”,也许是我写毛笔字挺规范。

书法社团还有一位主讲老师,被特地邀请过来,他是个很幽默的男老师,只要有他,课堂的环境与气氛就永远活跃。他与常老师的性格一样,很有趣,我怀疑常老师的性格也是受他的传染,不过与常老师相比,他有许多怪招来应对我们。

更值得一提的是,常老师推荐了我代表社团在去年寒假与另一位同学一起在市图书馆参加“写对联,送对联”活动,还见到了以司马武当为首的很多书法家。

老师是我们勤劳的园丁,是我们灵魂的工程师,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成长的老师。

小学优秀作文描写老师【三】

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温柔而又不失严厉的人,在她的陪伴下,让我在语文之路上不断前行。

她常常将棕黑色的头发披在脑后,并将两缕头发用水钻镶的发夹夹在一起,显得尤为漂亮;一双棕色的眼睛和蔼而不失威严。她一年四季都身穿长裙,并穿着高跟鞋。走起来裙摆微微晃动,高跟鞋有节奏的哒哒响,一副严谨、端庄、大气的卡通版女老师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喜欢听她讲课,那不疾不徐的语调,像溪水碰在石头上清脆响亮的声音,格外悦耳。在她的讲述中,一篇篇课文都会像乐高玩具般,从整体变成几部分,再从部分变成一个个细节。她思路清晰,能让我快速而透彻的进入作者的思路,并用富有韵味的语调让我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在理解段意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词语都能成为重要的线索,常常让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她还有着一对大大的“顺风耳”。

当有同学在台下窃窃私语时,她总能第一时间听到,并一改以往温柔的样子,像一只捕食猎物的老虎,用那强悍的“狮吼功”将那位同学训斥一顿,像极了一个顶着“狮子头”的麻辣女教师。随后,就又变成以往的那只温顺可爱的小猫咪,用那生动有趣的语言来为我们讲课。

在课下,她也是一个拥有多种形象的角色:时而是陪我们一起跳大绳的伙伴、时而是正严厉呵斥某个淘气鬼的严师、时而是办公室里忙碌的身影……有了这个可以随时变出各种“漫画”的老师的陪伴,我的小学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这就是我的语文“漫画”老师,和蔼而不失严厉,温柔而不失威严,我非常喜欢她。

小学优秀作文描写老师【四】

一头齐肩的黑发,浓浓的眉毛下,却不是我意料之中的大眼,而是两条小细缝,不过这两条小细缝总能散发出无穷的智慧。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有的数学题是无解的,可是遇到李老师,我却不这么想了。

每次我遇到难题的时候,我都会去找李老师,找到李老师的班级,老师后面的大红帘清楚的写了几个大字:“解惑无微不至,授业一丝不苟”把难题交到老师手上,只见老师小眼一眯,嘴里清晰的吐出点只言片语,但是这只言片语却总能戳到要处,我会顿时恍然大悟。

有一次试卷发下来,我望着自己错的题,久久无法明白,这道题为什么错了?我在验草纸上,反复演绎着这道题的步骤,可是就是不知道是怎么错了。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我立马去寻找李老师。找到李老师,把试卷放到老师面前,老师的两条小细缝,再次显现了火眼金睛的神通,随后嘴里清晰的吐出:“的前比后单位一”,我顿时茅塞顿开。在回班的路上,和我一样有着不解的同学,听到了李老师的讲解,立马赞叹道:“李老师,怕不是清华北大的吧?”

李老师的点拨,就像一副灵丹妙药。现在每当我遇到关于“单位一”的难题时,脑海里总会出现“解惑大师”李老师的七字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