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抄1 篇童话作文200字左右(推荐一个童话故事作文200字)

抄1 篇童话作文200字左右(推荐一个童话故事作文200字)

更新时间:2023-06-16 21:03:03
抄1 篇童话作文200字左右(推荐一个童话故事作文200字)

抄1 篇童话作文200字左右【一】

一天,小熊在小黄猫家做客。

小熊和小熊猫玩得可开心了,一会儿翻筋斗,一会儿看电视。到了中午,他们肚子饿了,想吃饭了,小黄猫一看米袋,里面没米了,小黄猫着急地说:“糟糕,没米了!”小熊也急坏了,说:“真糟糕。”

小黄猫眼睛一转,想了一个好主意。他说:“有了,我们做包子吧!”小黄猫从房间拿出一袋面粉,准备和小熊一起做包子,可是他们都不会做呀。怎么办呢?小黄猫想起了妈妈做包子的方法:先把面粉倒到盆子里,再把合适的水倒入面粉里搅拌,把面团搓匀称后,取下合适的面团压扁、压平,里面放点事先剁好的肉捏成一坨,最后放到锅里蒸30分钟就可以了。他们说做就做,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拌面粉时,一会儿太稀,一会儿又太稠,脸都变成大花脸了呢!……

小黄猫和小熊吃着自己做的包子,乐得合不拢嘴呢!

抄1 篇童话作文200字左右【二】

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黄雀一家。

有一天,一只高大魁梧的大象经过这里,他看见鸟巢里的蛋,邪念就出来了。他故意靠在树边,后脚一踢,树晃动了一下,鸟巢落下来,里面的蛋被打碎了。黄雀很伤心,又重新筑了一个鸟巢,生下了几个蛋。

过了几天,大象仍然用老办法,让大树晃动了一下,鸟巢又落了下来,里面的蛋又被打碎了。

黄雀对大象说:“狠心的大象,你会受到惩罚的。”大象甩着长鼻子说:“你这么矮小,我这么高大,你有资格惩罚我吗?”

黄雀听了,就去找自己的朋友——乌鸦、青蛙、蜜蜂。经过商议,乌鸦在天上大骂大象,青蛙“呱、呱、呱”,让大象睡不好觉,蜜蜂召集兄弟姐妹去刺大象的眼皮、身体、腿,大象支撑不住了,连连求饶。黄雀说:“尽管你高大,只要我们齐心合力,没有战胜不了你的。”

大象羞得面红耳赤说道:“我再也不干坏事了。”

抄1 篇童话作文200字左右【三】

一天晚上,天气非常闷热,大家很烦躁。一只小青蛙提议:“我们开个音乐会吧!”一只老青蛙说:“好!音乐会可以让大家忘掉一切烦恼!”

于是青蛙们聚集在一起。有的坐在荷叶上,有的蹲在河边上,有的站在河边的斜坡上,还有的站在河边的'草丛里。

音乐会开始了。第一个节目是小青蛙们的小合唱,它们唱的是《卖报歌》:“呱呱呱,呱呱呱,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第二年节目是青蛙爷爷的独唱《夕阳红》;“呱呱呱呱呱,夕阳是无尽是美……”真叫人陶醉呀!第三个节目是青蛙爸爸和青蛙妈妈的双人合唱,歌名叫《少年先锋队之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真好听!他们好象又回到了童年。第四个节目是全体大合唱,歌名叫《东方红》:“呱呱呱,呱呱呱,……”真有气势!这声音传遍了山谷,传遍了田野!

天快亮了,音乐会结束了。青蛙们觉得这次音乐会非常成功。我非常喜欢青蛙们的音乐会。

抄1 篇童话作文200字左右【四】

人生就像一场旅途、旅行的终点,我们可能什么都无法拥有,可是我们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就能感受到其身后的文化功底,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在见证着他那沧桑而深邃的足迹。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当你坐的船缓缓地行驶在流水间,左右两侧的房屋,依稀升起几处炊烟,依托在岸边的石踏延展到了门前,水中的杨柳,炊烟的倒影随着风儿摆动的弯弯曲曲,给人一种很宁静的视觉享受。眼帘的事物,一切都是那么静谧,似乎只能听到缓缓地流水声。江南的小镇没有雀桥、乌衣巷的沧桑感,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镇也不屑于荣华,所以没有磅礴的气势,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不曾有过升沉荣辱,只默默滋养一方土地,养活一方百姓。在现代,这样的地方很少了,似乎这已经成为了每个人所追求的一抹宁静。

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心路历程的“青云谱随想”。优美的文字在脑海中荡漾,仿佛眼前就是他笔下的山水之间。八大山人那高雅精美却不沉沦于世的笔墨趣味画作,那些燃烧着画家身心的画作,向人们展示着一个个坦诚的生命,才使得以传世,成为历史的永恒。一个和尚留下了一个最根本的身份:杰出的画家。他的名字叫朱耷,又叫八大山人,他是朱元璋的后代。随着王朝的腐败,其只能只身躲在冷僻的地方,来逃避改朝换代后的政治风雨,用画笔来营造一个孤独的精神。朽木,衰草,寒江,无一不成为其笔下的神作。这就是一个艺术的人生,用自我来绘画文化的人格和文化的良知。

一个个古老的物像,大漠荒荒黄河礼貌的盛衰,历史深邃苍老之感见于笔端的“阳关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时,“劝”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中华文化,中华废墟,正如阳关。曾几何时,中国是何等的辉煌,圆明园,阿房宫,莫高窟,这些哪个不是我国的璀璨明珠,究竟是什么把这些都带走了?是贪婪,是人们无止境的贪婪,是封建思想的懦弱,是他们的畏惧。还好,中国从一断断苦难岁月中走了出来,可是谁记得我们曾有多少画,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绚烂;我们曾有多少书,流传千古却又毁于苦难的哲思;我们曾有多少楼,留下亘古墨客鸿篇巨制的史诗;我们曾有多少人,鞠躬尽瘁又挥墨洒的美丽。

都说人生像一场旅行,文化何尝又不是呢?里头夹杂着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一种从未有过的穿越历史感油然而生,许多历史的文化绽放开来,不免让人去接触,让人去感慨,在跋山涉水中寻求文化的足迹,去感受中华伟大而又急剧吸引力的文化,深成的脚步在文化大道上发出脚步声,远处传来扣响中华文化的大门。让我们一齐去感受文化,追寻文化,就如同旅行一样,一路上的风景就是文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