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我身上的懒与勤作文800字(以勤为话题的作文800)

我身上的懒与勤作文800字(以勤为话题的作文800)

更新时间:2023-12-09 16:42:39
我身上的懒与勤作文800字(以勤为话题的作文800)

我身上的懒与勤作文800字【一】

爷爷住在淮坊一个很豁亮、清雅的小院里,听爸爸说:原来老鼠成灾,白天它们就出来觅食,衣物、鞋子不免被咬上几个洞......。自从家中有了猫,鼠灾才有所减轻,大家伙好像都看到了猫的.好处,纷纷养起猫来......。

现在,那里怎么样了呢?

今年我随爸爸回到了我久别的小院,去看爷爷、奶奶。

一进家门,在小院的苹果树下蜷伏着三只小猫,它们互相梳理着毛,十分悠闲。我想家里一定还有很多鼠,小猫才能长的这么健壮。可是,我渐渐发现,21世纪的猫喜欢向人要食。就拿那天午饭后说吧,门外的猫像是在开Party,叫声很大,爷爷就端了一碗鱼头扔给它们。叫声更大了,我凑过去一看。“啊!__老天”我失声叫了出来。猫简直成群,四只老猫打头,十二只小猫尾随其后,多么庞大的阵容,一大碗鱼头,片刻间化为乌有,然后猫儿们马上向四面散开,不到一分钟便了无踪影,只在地上留下几十朵小梅花。真可谓,来了吃,吃完走。

我忽然觉得它们失去了本性,不像以前那样可爱了。因为它们太赖了,太不勤劳了,人们也太放纵猫了。

第三天我就要回去上学了,上车时还见到一群猫从瓦屋上闪过......。我希望明年,猫儿们会一改往日的赖惰,重新做猫。

人也要一改往日对猫的骄惯,重新做人......。

简评:别出新裁,幽默感强!

我身上的懒与勤作文800字【二】

班级管理“懒”。升入六年级第一天,我们的老班就开了一个“封官”班会。除了原有的班长、组长、各科科代表外,老班又增设了卫生部长、劳动部长、财政部长、宣传部长、物品管理员、水电管理员等官职,甚至还成立了班级银行、班级法庭。这下全班同学都有了职务,可把原来没有“官衔”的同学给乐坏了。

开始我们不知道老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后来才明白,这是老班的“懒”招。班里的事务都放给我们管理,他可省事了。以前,老师收次费需要三四天时间,现在,财政部长一声令下,一天全班同学就交齐了。以前,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通常是被老师叫到办公室,三下五除二批一顿,有理没理的同学都私下喊冤。现在,由班级法庭里的3名“法官”断案。同学之间最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所以闹矛盾的同学很快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当我们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时,老班就“出手”了,但只是告诉我们方法,最后还是我们自己去做。真“懒”啊,老班!

上课"懒”。老班要求我们课前必须认真预习。课堂上,课文里的生字、生词,谁会谁就上台当老师。为了当“小老师”,我们课前都积极地查字典、找资料,做好预习。就连班里最懒的王振同学,也经常会在课堂上一鸣惊人,当起“小老师”来。难一些的问题,老班就让我们在课堂上讨论,然后帮我们认真分析,得出最后结论。老班经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果学过的知识谁再弄错,就要单独去拜同学为“师父”。

我们的老班很“懒”,但很给力,我爱我们的“懒”老班。

我身上的懒与勤作文800字【三】

俗话说“吃饭穿衣亮家当”,吃和穿是人生存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一个家庭贫富的显著标志。我的老家,有几口箱子,里面装满了衣服,有的已经破烂,有的被老鼠咬成了几块,其实那些衣服早已经没有人穿,可是母亲还是舍不得把它门扔掉。

记得有一件“的卡”,那是七八年岁末,姐姐上初中,母亲从街上把布买回来,请来裁缝,为她缝制了这件新衣,当时,我和哥哥眼里都冒着绿光,一种不满藏在心里,但没敢说出来。母亲看出了我们兄弟的心思,便这样安慰,“这件新衣,你们兄妹轮流着穿!”,当时哥哥和我就高兴得跳了起来,哥哥更是背着背篼上了山,要是平时,母亲喊他两三遍都不会动身。当然,所谓的轮流,其实是姐姐穿不得了,哥哥再穿,轮到我时,那“新裤”后面已经有了一块崭新的补丁,可谓“新”上加新,穿了两个月,我在学校和同学用膝盖“斗鸡”,一筋斗栽在地下,结果,裤裆开了叉,回到家里被母亲气愤得打了几下。第二天,我的裤裆便是全新的了,当然,那是母亲忙一晚上的成果。

那时,我们穿的是蓝布,父母也不例外,一年也没缝上一套衣服,等我读到初中,那时家里的环境虽然有些好转,但要拿些钱出来,依然困难。可母亲还是为我买了件新衣,这次是夏天穿的“的确晾”,白色的布面,丝有些细,如果有风吹来,背上还能隐隐感到凉爽,每到星期六,我都从学校把它带回家,母亲把它洗了,星期天我又穿到学校。等到天气变冷,母亲怕我在镇上挨冻,一个星期六,特地到学校等我放学,然后为我在一家服装店里买了一件中山服,袖子长长的,又宽又大,质地很厚。母亲说:“大点好!明年后年都还可以穿。”,的确,那件蓝色中山装,我一直穿到初中毕业都还未烂。

紧接着,我考进了师范学校,母亲又为我买了一套衣服,这次是店里封装好的衬衣,母亲左挑右选,还悄悄剪下袖口处一小绺多余的布,出来用火烧,那布缩成一团,母亲判断,这不是假货,当即就买了它,也不知道她这是从哪里得到的方法,是真是假,都无从知道,反正那件衣服我穿了三年都没烂。到了冬天,母亲又给我买了一件茄克,衣服看上去,色彩光鲜,表面平滑,如果不是一次衣袖挂着了墙上的钉子,那衣服,恐怕至今还可以拿出来亮亮。

时间一晃,我都工作了十五年,回想那时真是不易,夏天经常穿着个背心,冬天穿着单衣单裤,有时还要上坡下地。买件新衣服,也往往是外出,赶集,走亲时才能穿上,平时都是穿着补了又补的衣服在院子里蹦来蹦去。看看现在的人,无论农民还是工人,老人还是学生,毛衣、绒衣、高档保暖内衣、风衣、皮衣、以及叫不上名的各式、各款新潮;都穿在他们的`身上,就连不算富裕,也不好穿的我,衣服都有十多件。前几天清了些出来把它扔进垃圾池,好好的,没有洞,看得母亲直埋怨,说我浪费,不知道忆苦思甜。

而今,时光荏苒,岁月苍茫。我们永远和那穿粗布衣的年代告别了!历史的车轮在前进,前进中,我们身上曾经的衣服见证了祖国发展的轨迹!而今,时装还走马灯似的在t型台上旋转,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祖国伟大复兴的车辙上,马不停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