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有关动物的作文三年级350字(三年级作文关于小动物350字左右)

有关动物的作文三年级350字(三年级作文关于小动物350字左右)

更新时间:2023-11-10 19:55:37
有关动物的作文三年级350字(三年级作文关于小动物350字左右)

有关动物的作文三年级350字【一】

我的爸爸个子高高的,宽阔的肩膀,走起路来挺胸抬头,戴一副眼镜,特精神!他是一名中学教师。

爸爸每天都要接送我上下学,很辛苦。我想要滑冰鞋,赛车,平板电脑,新书包,课外书,爸爸都会精心为我挑选购买。他总是给我最好的,我非常爱爸爸。他的笑脸就像灿烂的阳光,照在我心里暖洋洋的。

可是,当我学习不认真,做事拖拉时,爸爸的脸就会晴转阴了。有一次,由于我贪玩,天很晚了还没写完作业,眼睛都睁不开了,字也写的很乱。爸爸看到了,严厉的批评了我,并撕掉让我全部重写,我急哭了。爸爸阴沉着脸,紧锁着眉,一句话也不再说,空气中像闷着个地雷一下炸开了,我在困倦中被惊醒了,悄悄拿起笔,写着、写着……11点多了,我终于把作业都写完了,爸爸对我说:“每天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必须认真对待,不能马虎”。

是啊!爸爸说的没错,认真完成作业才能检查到自己的不足,巩固所学的知识。他的脸又晴了,暴风雨后阳光又温暖在我心上。

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好好学习,让爸爸的脸永远充满幸福灿烂的微笑,我爱我的爸爸。

评语:作文中体现着父子情深,爸爸态度的变化,你用对比的手法写得生动形象,进步很大。

有关动物的作文三年级350字【二】

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

甲父史善于计谋,但处事很不果断;公石师处事果断,却缺少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

因为这两个人交情很好,所以他们经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好像有一条心。

这两个人无论一起去干什么,总是心想事成。

后来,他们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冲突,吵完架后就分了手。

当他们各行其是的时候,都在自己的政务中屡获败绩。

一个叫密须奋的人对此感到十分痛心。

他哭着规劝两人说:

“你们听说过海里的水母没有?它没有眼睛,靠虾来带路,而虾则分享着水母的食物。这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我们再看一看琐吧!它是一种带有螺壳的共栖动物,寄生蟹把它的腹部当作巢穴。琐饥饿了,靠螃蟹出去觅食。螃蟹回来以后,琐因吃到了食物而饱,螃蟹因有了巢穴而安。这是又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例子。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不知你们听说过蟨鼠没有。它前足短,善求食而不善行。可是卭卭岠虚则四足高、善走路而不善求食。平时卭卭岠虚靠蟨鼠提供的甘草生活;一旦遭遇劫难,卭卭岠虚则背着蟨鼠逃跑。它们也是互相依赖的。恐怕你们还没有见过双方不能分开的另一典型例子,那就是西域的二头鸟。这种鸟有两个头共长在一个身子上,但是彼此妒忌、互不相容。两个鸟头饥饿起来互相啄咬,其中的一个睡着了,另一个就往它嘴里塞毒草。如果睡梦中的鸟头咽下了毒草,两个鸟头就会一起去。它们谁也不能从分裂中得到好处。下面我再举一个人类的例子。北方有一种肩并肩长在一起的‘比肩人’。他们轮流着吃喝、交替着看东西,一个则全,同样是二者不可分离。现在你们两人与这种‘比肩人’非常相似。你们和‘比肩人’的区别仅仅在于,‘比肩人’是通过形体,而你们是通过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既然你们独自处事时连连失败,为什么还不和好呢?”

甲父史和公石师听了密须奋的劝解,对视着会意地说:

“要不是密须奋这番道理讲得好,我们还会单枪匹马受更多的挫折!”

于是,两人言归于好,重新在一起合作共事。

这则寓言通过密须奋讲的五个故事以及甲父史和公石师的、教训告诉大家,生物界中各种个体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争生存、求发展的斗争中,只有坚持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才能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有关动物的作文三年级350字【三】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年近八十,却怀才不遇,只当了一个下大夫。他又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又受到妲己的迫害,因此就逃出商朝都城朝歌,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

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

“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

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他来。

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还一边念着:

“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

“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

后来,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请他到西岐去。

姜子牙故意回避,躲在芦苇丛里不出来。姬昌斋食三天,沐浴整衣,命人抬着礼品,再来请姜子牙,姜子牙这才出来相迎。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诚心诚意,一心想要寻找贤能有才华的人,于是就答应辅佐他。

后人称这件事为“姜太公八十遇文王”。

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于是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成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为了求贤,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