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介绍吃元宵风俗作文(家乡风俗元宵节吃元宵作文)

介绍吃元宵风俗作文(家乡风俗元宵节吃元宵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2 04:38:40
介绍吃元宵风俗作文(家乡风俗元宵节吃元宵作文)

介绍吃元宵风俗作文【一】

元宵节,妈妈给我讲起了元宵节的由来: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妈妈说完将一碗汤圆端到我面前,我刚要张嘴妈妈仿佛知道我要问什么就说:“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因为正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的,所以元宵做成圆型表示月亮,团团圆圆。今天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也一定要吃汤圆来表示永远团圆。”

介绍吃元宵风俗作文【二】

今天是元宵节我一起床就向厨房跑去,我一眼就看见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那晶莹剔透的汤圆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皮是软软的粘粘的,一股香甜可口的汁慢慢地流进了我的嘴里。非常好吃,我一下吃了两三个,这时哥哥走了过来,看见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妈妈问:“你们知道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呢?”“我知道,我知道!”哥哥抢着说,“因为元宵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汤圆代表团圆所以要吃汤圆。”

晚上我和哥哥一起放鞭炮,我们放了窜天猴、双灯双炮、飞翔蜻蜓……其中我最喜欢放飞翔蜻蜓我把捻儿点燃后向地上一扔,飞翔蜻蜓就闪着火花发出吱吱声悬转了起来,非常好看。

我们回到家,一边看精彩的元宵晚会,一边吃水果。但是我和哥哥却被那美丽的焰火吸引着,那美丽的焰火像彩色的流星雨从天空中滑落下来,照亮了整个夜空。

多美丽的元宵节啊!

介绍吃元宵风俗作文【三】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

过年之后不久便是元宵节。受疫情影响,这次的元宵节虽然没有往日的隆重。但我们还是能感觉到它的重要。虽然说现在都是吃速冻元宵。但是姥姥还是包着元宵,我也会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是啊,团团圆圆才是最重要的。

介绍吃元宵风俗作文【四】

今天我做完作业,妈妈刚好买回了一些元宵,我便争着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软磨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放好水,合上电闸,等待水烧开,我隔三差五地掀开锅盖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对,就是不开,“不要心急,热气都被你放掉了,水当然开不了”。妈妈探进头来提醒我。“哦,原来如此”。我便去看书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哎呀,我的水!”,等我冲到厨房,锅里的水都快烧干了,没办法,我只好又加了点水,继续烧。这回我不敢离开锅,只好在锅旁边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烧开了。我把元宵“哗”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书上写的要轻轻地放下去。我顿时泄气了。不过,那些元宵倒挺结实的,只破了几个。“没办法,听天由命吧”。我叹了口气,按照书上所说的用勺子轻轻地把元宵推开,可是那些不争气的元宵却一个个“列开”了肚皮。

水开了,我把火调小,又加了些冷水。元宵里的馅全露了出来,成了一锅黑水。没办法,干脆将就着煮吧,待水一开,我便大功告成了。

“妈妈,开饭了”。妈妈看见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却觉得它们有独特的味道。

通过这次煮元宵,我认识到我的动手能力太差,“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煮出好吃的元宵。

介绍吃元宵风俗作文【五】

今天我起得特别早,因为我要学包汤圆,并且要吃自己包的汤圆。

我先拿出汤圆粉,把汤圆粉倒进小盆里,再放一些热水,把汤圆粉搅拌均匀,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汤圆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着在汤圆面团中揪出一个小面团,放在手掌上搓圆,用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窝,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馅放进窝里,再包起来。我因为把馅放得太多,馅都露出来了,我再轻轻地把馅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补上。妈妈说:"你真粗心,包汤圆时馅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话馅会流出来,太少的话就没味道。"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第一个汤圆做出来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来。又开始包第二个汤圆。这次有经验了,我把汤圆面团搓成一个圆形,再按个窝,把芝麻,花生和糖放进窝里,这次放的馅不多不少,刚好合适。我用均匀的力把汤圆粘好搓圆。这个汤圆比上一个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块汤圆面团做起来。真是熟能生巧,反复几次,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

汤圆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进烧沸的锅里煮。妈妈说:"汤圆浮上水面来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汤圆并不是一件小事,认真做才能做得成功。过了几分钟后,汤圆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两碗给爸爸妈妈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汤圆,感到特别有滋味!

介绍吃元宵风俗作文【六】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