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初一作文与你一起走过

初一作文与你一起走过

更新时间:2024-05-27 20:11:53
初一作文与你一起走过

初一作文与你一起走过【一】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这首我们曾经最喜欢的歌,不时在我耳边徘徊。我缓缓打开尘封已久的同学录﹕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笑脸,一封封亲笔信,一句句。暮然回首,这一切都已变成往事,但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童年

谢谢你,给我那如土块一样平凡的童年留下了太阳般璀璨的一页。我们的相识,是在那个陌生的教室。面对新的班级、新的同学。你、我之间一句句简单的对白,为我们的友谊播下了种子,让我们成为了彼此的依靠,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走过一二三年级的青涩,四五年级的疯狂,我们相知在奋斗的六年级里。因为我们即将毕业升入初中。为了能使我们考上同一所中学,我们拿出了比往日更多的努力。成堆的书,遮住了我们的视线。往日在操场上玩耍的我们瞬间变成了勤学好问的学子。我偶然间转过头去,看你是否也在认真听课。恍惚中,你缓缓抬起头,正好与我的目光相撞。我们给予彼此一个甜甜的微笑。心间就像流淌过那永不枯竭的、温暖感情的热流。让所有的疲劳、烦恼都烟消云散。

你是否还记得?每当打了熄灯铃之后,我俩总会捧着一本练习册在厕所偷偷学习。我们拿着手电筒在微弱的灯光下,埋头苦学。那一夜的风,格外刺骨,只穿了一件单衣的我,冷得直打哆嗦。你见此场景悄无声息地走了出去。没过多久,一双手将夹克披在我冰凉的背上,一阵暖意流入我的`心间。你微笑着说:“加油!我们会成功的。”“嗯,谢谢!”我嘴角轻轻上扬。感谢你,陪伴着我度过了每一个寒冷的冬夜

青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步入青春期。

你留在我记忆的长河中独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相识到相知,我们经历了那么多,收获了那么多。可如今的我却只能把那些美好的回忆一遍遍翻晒,一次次品味。

那天,得知你出事的我,狂奔到你的寝室。你憔悴的坐在床边,咬着牙、忍着痛、含着泪,迷茫的凝望着我。你的右手边流动着一种鲜红色的液体。我走进一看才发现那是。我惊讶地把脚向后退了一步。内心各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站在你面前的我不知如何是好。想对你说些什么,可又怕它会像风中飘落的白纸一般苍白无力。我绝望的看着你。那一瞬间,内心的压抑终如洪水般袭来,泪决堤,肆意而流。之后的那些日子,我活在提心吊胆的世界里。我担心你受挫后,再次伤害自己,担心你会像那些人一样等待着太阳的东升西落,担心你会忘了,我是你永远的好朋友。

朋友,我会一直在原地等你回来。朋友别哭,我依旧是你心灵的归宿,朋友别哭,你一直在我心灵最深处。

让我们送友谊一双翅膀吧!无论我们走到哪儿,它总会飞到彼此的身旁,轻轻吟唱,永存这段美好的记忆,留在心灵最纯洁的地方,给予彼此力量。

初一作文与你一起走过【二】

——《诗经·秦风·无衣》

小的时候便知道藏族人有藏袍,苗族人有苗服,满族人有旗装,也问过我们汉族人的民族服饰是什么,父母也不知,只好答:大概没有吧。直到后来,一次巧合我才知道,汉族的民族服装叫汉服。《左传》中记载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故华服又称汉服,系汉族之服饰。

喜爱汉服的时日不算多,与汉服一起走过的日子却让我有了甚多收获。汉服,不仅让我领略了华夏一族的服饰之美,更让我深刻地明白何谓民族大义。满清的“剃发易服”让这样一件美丽的事物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如今为数不多的人仍在坚守着,在坚持着,努力守住祖先们留下的绚丽一笔。有多少人知道呢?这样一件快要被人们遗忘的衣服,曾有人用生命去守护过。

在繁华一时的大宋年间,中原的土地也被金人践踏过,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北方的.敌人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那样的军队也曾驰骋沙场,领队的将军也曾意气飞扬。然,能人遭忌,英雄命短,可笑的是,为国效忠的武士没有战沙场,却亡在同族手中。一颗丹心,一缕忠魂,消散在西湖之畔。历史长河中,我清晰地看见,那深深插在泥土中的,是将军用过的红缨枪。所幸,那个汉家男儿用生命去守护的东西,而今安在。

历史本是轮回,兜兜转转。当梅香飘满岭上,又是一年严冬,清军已兵临城下。他迎风立于城头,寒风灌满了宽大的衣袖。清人说,请他做新朝的臣子。面对武力,一介书生,无力抗争,却也绝不妥协!于是他登上高大的城楼,看着即将沦陷的扬州城,他笑,笑无力的自己,笑软弱无能的大明。最终,纵身一跃,全城响起悲鸣。民族,是史可法一生的信仰。

最初的我,爱上的是那宽袍广袖的衣裳,穿在身上时,才觉无比沉重,那是历史的重量,承载了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光阴,五千年的惆怅。

在异国的街头,有位女子,身着汉家衣裳,一支竹笛奏出乐音悠扬,那样一个满是金发碧眼的国度,唯有她似乎格格不入,却又像毫无违和。后来才知,那位名为璇玑的女子,也不过是个留学生而已,却以微薄之力努力做着汉文化的宣传,她说,汉服复兴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汉服。

在杭州西塘,有个文人提笔写下汉韵墨香,指尖一朵青花幽然绽放,他来自宝岛,却活跃于内地,只因内地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分享。方文山不只是词人,也是汉服运动的倡导者,他写下独具中国风的词,留一段青史,承载月光。

汉服似乎不再只是一件衣服而已。它因先人的匠心而独特,因历史而沉重,因文化而意蕴深长。

有人立于江头,着交领右衽,宽袍广袖,迎风低吟浅唱: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