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中学生心存美好作文(阅读遇见美好初中生作文)

中学生心存美好作文(阅读遇见美好初中生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25 22:44:59
中学生心存美好作文(阅读遇见美好初中生作文)

中学生心存美好作文【一】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喧不闹,不骄不躁,不争不执,此乃大善之境也。然而,人毕竟不是水,无法进入大善之境。于是,几十年前的爱琴海岸,潘多拉打开了魔盒带给人间嫉妒与仇恨。

仇恨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情感,它可以摧毁世界。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少不了仇恨的产生,却又为何能源远流和呢?这就是心存善念带给我们的更大宝藏。

当管仲把剑射向公子小白,他就不曾预料以后的生活。后来公子小白做了齐桓公,忠臣鲍叔牙向他举荐了一位能人——管仲。如果是普通人,面对着一个曾试图自己的人,心中的仇恨怎会平息,而齐桓公做到了,他放弃了仇恨,摒弃前嫌重用管仲为相,改革经济、政治、军事,终于奠定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在我们看来,原谅并重用仇人是一件多么不可能的事,但是齐桓公可以做到,因为他的心中有我们所不能及的大义。如果我们都可以在明大义之时心存善念,放下个人的仇恨,高中又如何会害人害己呢?

有些仇恨来源于嫉妒,所以会有庞涓、孙膑之争和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嫉妒是很正常的,但是当嫉妒上升为仇恨,事情的性质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在处理这一问题上,蔺相如可以做为一个典范了。他用他的宽容无争感化了廉颇,最终以“负荆请罪”化解了地珍仇恨,结为“刎颈之交”。如果蔺相如没有宽广的胸怀,二人相争必会危害到国家的安全,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由此可见,仇恨终究敌不过一颗宽容的心。而拥有宽广胸怀的人,也一定不会再去伤害别人。

如果觉得生活不顺而产生仇恨,那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将别人的轻视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砺,将自己的不幸当作是一次挫折教育,将生活的痛苦当作是人生的激励……怀着一颗虔诚的感恩之心,就不会看到生命中的仇恨。

学会感恩,心存善念,我们才不会去伤害别人,为难自己。微笑面对每一天的朝阳,我们可以做大善之人。

 

中学生心存美好作文【二】

“敬畏”,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熟悉在于人们常说要怀敬畏之心,陌生在于没有多少人能将其付诸实践,持之以恒。人应当有颗敬畏之心。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行为准则和规范,就能自觉约束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古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甚至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就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所以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格外谦逊,是一个有品味有思想的人都具备的基本素质。

心怀敬畏,是心怀神圣感的尊敬和惶恐,既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又是一种生活的信念,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敬畏之心,古人如此,先贤尚如此,圣人更如此。“敬畏之心”,是一种“自我约束”,是一种“自我监督”,是一种“自我鞭策”,是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有“敬畏之心”,才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做事、做好事,书写更加壮丽的人生。

当心中有所畏惧的时候,才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才会从内心规范、克制自己的行为举止。

一个无知无畏的人不论在何种游戏中,都是最容易犯规出局的。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总得有所敬畏,那种对任何事物、任何规则都“无知无畏”乃至“大无畏”的固执心态,是十分可怕的。敬畏之心实乃自我约束之规。

中学生心存美好作文【三】

在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生长着善恶美丑。时光如一江东流之水,不断流逝,不断冲洗,漂净,淘出纯净的真善美,洗涤掉假丑恶。心存真善,任凭时光的考验,坚定不移,且共从容,那么心就会如河水中洗出的越来越清亮明晰的水晶。

诗人臧克家曾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了;有的人了,他还活着。”时间的确可以消磨善良的躯体,却也能使善良的精神得到升华。时间虽不能像霹雳雷霆般将邪恶虚伪劈得魂飞魄散,却可以慢慢地将恶与丑吞噬腐蚀。所以说只要心怀善念,生命的脉搏将与时光共振。

殊不知天使与魔鬼只是一步之遥,善良与邪恶只是一念之差。商纣王之宠姬妲己不也曾是一个天真烂漫的美丽少女,不也曾拥有一颗慈悲怜悯之心吗?然而在备受后宫残烈争斗、尔虞我诈的“熏陶”之后,一滴一点的邪恶不知不觉将善念取代,成为一代“妖姬”,受众人唾弃。

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无痕迹,然后当我们真正回首聆听和抚摸尘封的记忆时,不免会有所触及。倘若当初妲己能“出淤泥而不染”,于浊淖后宫中保持单纯,成为一块无瑕美玉,那么或许历史将改写,颂歌将因她而唱响,然而她没有。邪恶的理念在人的心中一旦滋生,时间便如一把无坚不摧的刀连人带神将其毁灭,将其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善良是一泓清泉,向时间滚滚长河中缓缓注入,呢喃起诗意的涟漪,吟咏着永恒的旋律。唐玄奘为引领众生向善,以大无畏的精神只身前往取经,用行动将佛家的“善”诠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刘备用以勉励人心向善的肺腑之言;“人之初,性本善”,历代思想学说将善念镌刻其中,经时光的沉淀,善心成为众所认定的人最本质的品质。

胸怀梦想,青春的姿容不会衰褪;心中有太阳,生命的天空将蔚蓝而明亮;心有求真求善的信念,即使花谢花飞,潮起潮落,云卷云舒,我心永恒,且适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