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一年级读课外书还是读作文

一年级读课外书还是读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1 02:17:43
一年级读课外书还是读作文

一年级读课外书还是读作文【一】

中国人习惯把知识分子叫做读书人,读书人就要读书,不读书就不是读书人。但是,一个成天只看武侠小说和连环画的人,一般人们也不会称他们是读书人。可见,传统并不认为只要读书(不管什么书)就是读书人,而是对读书人所读之书,心照不宣地有所认定。这种不言而喻的认定体现了一个社会和民族健全的良知和心智。然而,当印书出书与商业利润结合在一起时,传统的标准就难以为继了。不过,个人还是可以坚持自己读书的`要求与爱好。在我看来,最值得读的书是启人心智的书,即能破除心中的种种偏见和误解的书,能打开一个新的精神领域或精神世界的书。

人最容易被自己头脑中种种错误的思想、认知和成见所蒙蔽,因而无法看清真理,反而固执地拒绝接受真理。最好的书就是能破除人心执迷与魔障的书,也就是能解放思想的书。“解放思想”说起来很痛快,可实际上不容易。启人心智的书是让人于无疑处有疑的书,是让人觉今是而昨非的书,是让人恍然大悟的书,是让人深思不已的书。这样的书,一定不会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之书,而是体大思精、远见卓识的原创著作。这样的书,一定不是文人舞弄风雅或小资红男绿女之书,而是关怀人类和文明命运的忧患之书。这样的书,也一定不会是十分好读的书,好读的书多数比较浅薄。

启人心智的书要能破我们心中的迷障,一定是初看会觉得不容易理解或不好接受。但我们想都不用想就能接受的东西往往是我们心中已有的东西,就谈不上启人心智了。我还喜欢看用心,而不仅仅是用头脑写的书。尼采说他喜欢看用写的书,大概也是指灌注了作者生命之书吧。就像哲学一样,有的哲学后面有哲学家那个人,有的哲学后面则没有。现在很多书只有所谓客观知识,却没有作者本人对知识的体贴和融通。

作者仅仅是用头脑在写书,而没有同时也在用心在写书。不知怎的,我对这样的书总提不起兴趣。也许人们会笑我不知学问为何物。不过依我浅见,司马迁的《史记》、闻一多的《唐诗杂论》、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大概还是可以算是有学问的。

一年级读课外书还是读作文【二】

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发现了一个培根。他有着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一年级读课外书还是读作文【三】

这个暑假,我和妈妈一起看了一本书,名叫《格林童话》,这是一本童话书,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金鹅》、有《十二个猎人》、有《白雪公主》、还有《渔夫和他的妻子》……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渔夫和他的妻子》,这个故事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渔夫靠打鱼过日子,一天,他捕到一条比目鱼,这条比目鱼是王子变成的,它请求渔夫放他回大海,渔夫答应了,他小心翼翼地把比目鱼放回了大海。比目鱼为了感谢渔夫放了自己,答应实现渔夫的三个愿望。渔夫的妻子是个贪心的人,她知道了这件事,就逼着渔夫向比目鱼要这个、要那个的,最后比目鱼收回了所有的东西,渔夫贪心的妻子变得一无所有。看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太贪心,不能不劳而获,否则是没有好下场的。

《格林童话》这本故事书还有很多好看的童话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真是一本好看的故事书!

一年级读课外书还是读作文【四】

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本书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意义深刻,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这本书中的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使许许多多人从这本书中获得熏陶指导,如:“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没有友谊,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野”。“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狡猾就是一种阴险邪恶的聪明。一个狡猾人与一个聪明人之间,却有一种很大的差异,这差异不但是在诚实上,而且是在才能上的。”“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

从《培根随笔集》的“论真理”、“论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我最喜欢的就是《论美》,美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它包含着外在美和自然美。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我们不能光注重外在美,也要重视内在美。就如培根所说的:“美人底秋天也是美的”,外在美是不可能永远都有,但是内在美却可以。所以我们要把外在美与内在美结合起来,体现出一个人举止谈吐的高雅,心灵的纯洁。

以上是我的《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一年级读课外书还是读作文【五】

自仲尼先生的言论录《论语》问世以来,士大夫们倒是极力推崇,偏偏秦始皇不买账,硬要来个焚书坑儒;泗水亭长刘邦得天下了对孔孟之道还是不怎么感冒,文帝景帝甚至弄出一段太平盛世。汉武帝为何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说穿了,无非是政治需要而已,一来儒生们压抑得太久不利于稳定,二来老臣们的位置需要调整,三来黄老之学给人民过多的自主,必须重新盖定行为规范,重新制订道德准则,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可懂仲舒的`说教虽被武帝采纳,他本人却未得到什么高官厚禄,不过当了十几年地方长官的秘书。提起儒家体系,人们都认为它卷帙浩繁,博大精深,一个人即便皓首穷经,也难窥堂奥。人生不过百年,一种理论需要耗费全部的精力还弄不懂它到底在说些什么,有必要把它佩服得五体投地吗?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它几乎以颠倒的方式阐述建构起一整套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共产党宣言》到被工人阶级奉为圣经的《资本论》,它都是毫不犹豫地宣称要消灭旧制度,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合理的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尚没有那种理论能如此贴近最广大的民众,如此关心他们的利益和诉求,可惜,它似乎缺乏某种柔软的韧性,到哪里都有些水土不服。但是,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一切权贵者最惧怕的锐利武器,因为它要剥夺的正是他们手中掌握的本应属于人民的权力,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从它呱呱坠地以来遭到特权阶层嘲笑谩骂诋毁的根本原因。如今的人们,很难想象当初两个年轻人是用怎样的眼光层层剥开覆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种种光怪陆离的面纱,用怎样的精神和毅力告诉人们如何打造理想的家园。如今的人们,似乎很中意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难道人们不知道这是达尔文对自然界现象的思考?为什么要把这种理论引申到人类社会中来?因为别有用心的人需要用它来安抚弱者!

宋人范仲淹在其名作《岳阳楼记》中说,“处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也许不需要读什么孔孟,也不需要读什么马列,而只要坐庙堂的人忧其民,足矣!

一年级读课外书还是读作文【六】

我暑期重新看了一遍《格林童话》,这次让我有了很深刻的感触:做人要善良,要乐于帮助别人,是心灵美的体现。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无处不在的`看到好人好事:在马路上,有人毫不犹豫的扶起摔倒的老人;在天桥上,有人看见钱包却拾金不昧的想办法找到失主等等。这就是帮助别人善良的表现。熟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灰姑娘》这则故事中的主人公灰姑娘尽管受尽了继母与姐姐们的欺负和侮辱,但内心依旧善良,最终获得了幸福。坏人终究恶有恶报,《白雪公主》中的王后就是最好的例子,她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伤害白雪公主,最后却为了那颗妒忌心而活活气,这就是对坏人最惨的惩罚。

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每个人都成为善良的人,那么世界将是多么和平和美好的呀!从今天起我要监督自己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一年级读课外书还是读作文【七】

说到培根,谁都会想起他那句遐迩传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确,当今社会,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暑假,趁着闲暇时间,我有幸拜读了他的著作——《培根随笔全集》。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犹如当头棒喝,击醒了不知多少梦中人。

培根,他是命运多舛的.一个人,生在官宦之家的他,年幼时就受尽了功名利禄的熏陶,长大后也就顺理成章的走上了仕途之路,然而,在经历浮沉的宫廷政变后,他最终被罢去官职。在沧桑的岁月里,他的人生受尽了苦难的历练,也就越显得芬芳。读他的文章,就像在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赐教,须耐心倾听,反复揣摩。《培根随笔全集》就是一个例子。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而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信手拈来的一句话,甚是耐读,索性将它摘下来。细细咀嚼一番后,竟被我品出几分味道来,我想不仅厄运能发现美德,它还能使自己更透彻的看待自身缺点。

今年八下期末考试的结果已尘埃落定,自己马失前蹄了。在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如晴天霹雳,本还抱有一丝渴望,但在那一通电话之后,便都无处寻觅了。等自己反应过来,顷刻间泪水翻涌而出,像泄了堤的洪水,再也止不住。我哭了,自记事起自己是很少哭的,因为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太委屈了,可没人容我倾诉。那好几个日日夜夜只有我最清楚,\"我努力了!\"我敢说。而其也得到了收获,模拟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八上那次我也失利了,我多想打个咸鱼翻身仗呀!对这次的胜利,我已经\"蓄谋\"很久了,可事与愿违。在那几日,我极度消沉,堕落,不敢和同学通电话,上网也常隐身。闷闷不乐几日后,父亲终于发话了,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我懂,谁都懂。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找\"错因\",正如诸葛亮所说:欲思其成,必虑其败。不然再多的失败也不足为奇,同时也是徒劳的。经过这一次的惨训,我悟出了两个对自己而言的真理:

一、在考试前必须调整心态,不能沉迷于昔日的成就;

二、在今后考试中必须注意的一点,汇成一句话是:\"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意思是说能做到的人一定是\"说到做到\"的人,但说得到的人不一定做得到。我属于后者。考试前,我刻意的去复习了英语,做足了表面功夫,看似勤奋,却不然,我还未深入的去复习,那时有太多的\"柱子\"挡在我面前。

相通这些后,我便不足为奇会得此结果了。再说,经过这一番深思,尚且也对得住那\"八二\"二字(英语考试得了八十二分)。

现在回眸这件事,心中还为有些遗憾和委屈。但豁达些看待这件事,纵观历史,谁无遇到过点小挫折呢?本书的主人公培根不就是吗?只要我们在犯错中得到进步,不也是好事,也就应了那句话:\"吃一堑,长一智。\"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