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最美的印记作文(优秀作文奋斗的印记)

最美的印记作文(优秀作文奋斗的印记)

更新时间:2023-12-09 16:12:52
最美的印记作文(优秀作文奋斗的印记)

最美的印记作文【一】

我已走得太远了,我的故乡。可走得再远,谁又能把他乡认故乡?

我已离开太久了,我的旧友。可离得再久,谁又能把往事化作一缕烟?

当《北国之春》的旋律再度飘来,我的眼角泛起了泪花,我儿时最喜欢的一首歌。歌声里我似乎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往日的情景在眼前一一重现。

我看到了童年的自己,那个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遇到生人会害羞,望着天空会发呆。害怕孤单却常常孤单,容易满足也容易哭。

盼望着长大,因为长大后能做许多小孩子不能做的事情。对明天充满了期待,对未来满怀着信心,总相信等着我的会是个美丽的人生。

我看到了那个走在放学路上的少女,马尾轻摇,衣袂飘飘。田间小路有野蔷薇在随风飘落,晚霞映红了西边的天空。

我手捧席慕容的《七里香》,一遍一遍地默读着:“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少年的我呀,如何能读懂这份沧桑的心情?

这时,我的伙伴正走在我身旁,我的父母正等待着我回家。我还不懂什么爱恨离愁,世态炎凉。还不明白原来成长就是一路寻找一路丢失。

我看到那个令我脸红的少年,正一边走一边含笑望着我。我想说等等我呀,和我一起走吧,可是我终没有勇气开口。看着你越走越远,我努力想去追赶,可是你走得好快呀,任凭我如何呼喊,你还是不见了踪影。

我的少年,可知道这一走就是永远,这一别就是经年。可知道你将是我最甜蜜最痛苦的回忆,你的名字从此和故乡连在了一起。如果我能预知我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你,我将不会让你轻易地从我眼前飘走。

都说初恋时我们不懂得爱情,其实,初恋不懂得的是爱情的变数和人性的复杂。初恋往往是毫不作假毫不功利,最纯真的、最值得把握的爱,是人情感的一种本能。只是那时的我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担当这份感情,最终只能和人生中的最美失之交臂。

我看到我的父母还是中年时的模样,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正就着小菜,慢慢地品几口小酒。这样的时刻,是父亲一天里最为放松和快乐的时候。只是我不解为什么酒有这么大魔力,让人在半醉半醒之间似乎什么都想的很开。

母亲正在园中涮洗衣物,她的身旁有洁白的栀子花正吐露着郁香。年幼的我在作文簿上写下这样惊艳的话:“此时的世界如此静好,却不是我想要的世界。我渴望远走,渴望飞翔,渴望外面的世界,我的梦想在远方”。谁又能想到多年以后,我渴望的却是这旧日时光。

故乡,离开你后,我成了一个没人领养的孤儿。这里有我朝思暮想的亲人,有我纯真可爱的伙伴。有我童年的足印,少年的梦想。我无法忘记,也难以割舍。

在一次次与你挥袖之际,我带不走一片云彩,只带走了铭心的记忆和无尽的思念。

最美的印记作文【二】

“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这句话是郭敬明说的,我第一次看到时竟有一闪而过的感动,很微妙的那种。

花季十七的我,本应手捧阳光,本该快乐开朗,但在我的身上总散发着一缕淡淡的忧伤,老师说我有些多愁善感,或许是吧,但老师你不曾了解,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总有别人不曾体会的痛……

在这个多梦的季节,在这个花样的年华,我总感觉自己承受的太多太多,该面对的面对了,不该面对的也面对了,难道我的人生就注定比别人要多曲折,多坎坷吗?

在家里,父亲的威严几乎让我忘记他是我的父亲,是我最亲的人,他有时亲切有时严厉,让我想靠近却没有勇气,有时他的刻薄压的我快要窒息。真的,他的性格昂别人分不清他到底在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在学校,我总想和同学和平相处,想和每一个人成为知心朋友。我不明白,不管我怎么努力,有些人总让我无法靠近,甚至有些人要与我为”敌”总想在我们之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我们90后的'少年,来时总说我们太放肆,目无师长,说我们太不懂事,在学习期间谈恋爱。是的,这是我们的错,这一切真的不该,我们明白,这一切都不是时候。

可是,老师你知道吗?没错,我们还太小,但我们也接近成年,有时内心的感受自己真的控制不了,是我们的自控力太差,是我们禁不住这花花世界的诱惑,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懂。

在这个时期,青春的光环在我们身边回环,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伤痛。面对生活得种种我们笑得很灿烂,而我们的眼泪也在泛滥。那种感觉是青春滑过掌心的幸福和疼痛。

最美的印记作文【三】

家乡的山水是甘甜的乳汁,滋养了我们;家乡的新人是富饶的粮食,哺育了我们,家乡的文化是舒适的春风,熏陶了我们。家乡——在我们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家乡与祖国同进步共发展,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耒阳市建市30周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尤其突出的成就。

三层楼高的金光闪闪的新式洋楼,楼下停着爸爸的新大众轿车。你看,在我家新砌的乡村别墅阳台上,爷爷和我聊了起来。

爷爷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耒阳呀,就只是一个小城镇那么大。它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只有市中心有几家商场,比较有名气的地方——南正街、五一路、金杯塘、造纸厂等。老百姓大部分的房屋都是一座接着一座的矮矮的平房,马路都窄到了只能容下三四辆自行车通过。道路也是用泥土铺成的,要是碰到下雨天,路上就会湿滑得很。一出门,回来后保准一身泥。裤脚全是泥巴,看不到布料子的底色了。鞋子上的泥能有几斤重,只能打着赤脚回家了。我们雨天都穿草鞋上灶市街,怕脏了你奶奶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布鞋,布鞋是过年过节串门拿出来穿的。你爸爸小时候,出门就经常可以捉些个团鱼回家。”

“真的?还可以到水里捉团鱼?”我惊奇地问。

“哈哈,捉团鱼——就是摔跤啊!你爸爸小时候因为摔得满身泥,没少挨棍子呢。哎,当时的交通工具都是普通的公共汽车,公共汽车大多出现在城区里开,乡下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因为农村人舍不得出车费钱呐。那时候出个门很不方便。村里也有一些有钱人家买得起单车,骑着单车溜一圈,就像新郎官一样出风头!以前人们的生活苦哇,一件衣服穿多少年都不会丢掉,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老大的衣服给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穿,逢上丰收的年头,过年也许扯块布,给老大做件衫子遮遮身子。吃饭——我的娃娃,那时候能吃上顿饱饭就特别满足了,经常是抓把米加点蒲菜熬成稀饭,填饱一家人的肚皮,可怜啊!想想你爸爸他们小时候的日子可怜啊!”爷爷悄悄擦擦眼角,说,“看看,你奶奶炒菜辣子放得太多,熏到眼睛了。”

“现在的耒阳与以前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耒阳不单变得漂亮干净,城区也有了大变化!我的老天,十多年没进城,一走进城市,吓得我的老花镜都快掉地下了,这还是以前那个耒阳么?以前的城区的影子都不见了!以前的陵园路,只是一片光秃秃的黄泥巴,咦?现在只见宽大的黑黢黢的柏油路,旁边又是绿化带又是高高的路灯,又是清一色的灰色复古楼房。高楼大厦一幢接着一幢,像抽穗的高粱在比赛似的.。一家家大小型超市,一间间商铺,一排排站岗的士兵样的树木……我就想当年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找不到东西南北了。头上的帽子都调皮地和我捉迷藏,不肯呆在头顶,找不到了。好家伙!几十年的光阴,耒城从一二层的砖瓦房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从泥土路到现在的柏油路;从以前的贫苦,到现在的富裕——这所有的一切,都足见耒阳城的变化大,实在大!现在耒阳总人口突破12万,市区人口30万左右,已经成为一个较大的现代化城市了。”爷爷摸出他的老花镜笑了笑,“现在眼睛花了,我的老伙计来帮我好好看看耒阳。”

“孙子,你看看,我还拍了照片呢!”爷爷亮出了他的大屏手机,指点着照片说起来:“啧啧,这么干净的地,在地上睡觉也不嫌脏呢,泥巴让你爸小时候挨不少打呢。你看看街道,可以过六辆车吧,你爸爸载着我四处兜风,马路一点不拥挤。路上的车和人都文明,车子干干净净,人也规规矩矩,看他们的打扮,北京城的人也不过如此吧?你看这个警察在帮小孩过马路,这个大妈在帮人家一起搞绿化,这个小朋友在帮灾区人民募捐善款,这个……”爷爷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幸福快乐。

“孙子,城市是这样,咱乡村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村村通马路,马路到了咱自家脚底下。以前的土砖房变成了现在的楼房;以前交通困难,现在很多人有私家车了,乡里乡亲,谁家有了急事,一个喂打过去,立马送你进城了。现在,大家的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很多,咱村不少人在广东开工厂成大老板了,又到家乡开厂,一家富,家家富,就是不忘根本啊。大家伙儿都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神仙生活,咱村里还有不少活动,下棋的,跳舞的,k歌的,大家的生活有滋有味!全靠党中央的政策好啊,靠共产党领导得好啊,靠咱耒阳市政府建设得好啊……”

“好,好,都好!你们爷孙快来吃饭了,菜凉了味道就不好了。”奶奶在厨房里叫着。爷爷跑到厨房去了,我站在阳台看风景,黄昏时的静谧的乡村美丽,恬静,像一幅巨大的画卷。

夕阳的余晖洒满天空,就如跳动的火苗,我想:这火苗正如我的热情,家乡和祖国的繁荣富强,靠我们一代代儿孙的热来浇灌。祖国啊,等待我们,我们会把家乡和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家乡是花园,有着鲜花的芬芳;家乡是森林,有着绿树的清凉;家乡是雪景,有着水晶的闪亮。家乡在不断地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般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