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元宵节赏花灯作文结尾(元宵节赏花灯作文六年级)

元宵节赏花灯作文结尾(元宵节赏花灯作文六年级)

更新时间:2023-09-03 05:03:37
元宵节赏花灯作文结尾(元宵节赏花灯作文六年级)

元宵节赏花灯作文结尾【一】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说要带我去公园玩,我很高兴,脚底就像装上弹簧似的,蹦得老高。

我偷偷把妈妈的手机装在口袋里,准备把公园里所有的花儿都拍一张照片。想到这些,我恨不得马上飞到公园,去看看那些千姿百态的花儿。

来到公园,展现在我眼前的就是如精灵般的花儿,这些花儿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粉的像一片霞,白的像一捧雪。这到底是什么花呢,我走近一看,哦,红的原来是山茶花,火红火红的山茶花一朵接一朵地开放,整个公园仿佛笼罩在一片绚丽的云霞之中。黄的原来是油菜花,油菜花金黄金黄的,仿佛一片片金子。粉的原来是桃花,粉红粉红的桃花开满了枝头,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片的红云,美丽极了。白的原来是梨花,雪白雪白的梨花开满了枝头,就像白玉一样晶莹透亮。

突然一只蝴蝶在我的眼前飞过,于是,我跟着蝴蝶跑了过去。哇!公园里原来这么多五彩缤纷的花儿呀!一阵微风吹过,花儿们一片连着一片,仿佛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跳集体舞。看到这幅画面,我突然想起了这些花儿是辛勤的园丁种下的,我们这些赏花的人看起来怎能不美丽呢?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次公园赏花就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跟爸爸离开了,心想:我明天还要去赏花!

元宵节赏花灯作文结尾【二】

正月十五晚上,我们全家吃完汤圆,随后爸爸妈妈就陪着我去街上看舞龙灯。街上早已人山人海,特别是圆盘处,观看者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我好不容易钻进了人群。

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中,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出现了一条“板凳龙”它是由许多板凳连接而成的。虽然它不能像“龙灯”一样舞出各种花样,但是,它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街头,宏伟壮观。过了一会儿,一条“巨龙”出现了,你瞧,它穿着一件黄澄澄、亮闪闪的“龙袍”,神气地仰着头。这时我伸出手来数龙节,一、二、三、四——————一共十二节,真长啊!那龙灯是多么威武。红红的龙头特别精致,整个龙头都是用“鳞片”做成的。“鳞片”一片一片紧紧地连在一起,没有一点空隙。中间是用纸糊的龙身,龙尾上一片片精致的“鳞片”全都是用木头刻成的。那一节一节的龙身、精制的龙头和龙尾,再加上一盏一盏的红蜡烛,搭配起来真是漂亮极了!这时又有一条“龙”来凑热闹,它俩长得真是太像了,我想它们应该是孪生兄弟吧!观众们鼓掌、欢呼,连旁边的烟火都给他们打气了,舞龙的叔叔和爷爷们舞得更欢了,他们一会儿舞出了双龙戏珠,一会儿舞出了大龙卷小龙,一会儿舞出了双龙盘旋,龙像活了一样。

舞龙灯结束了,龙灯走远了。我喜欢舞龙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元宵节赏花灯作文结尾【三】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又称灯节。古时候,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普天同庆。当时挂灯于门上,除了节日期间照明之外,多是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动是和灯连在一起的,至元宵节这天人们不光吃元宵,观灯、赏灯也是延续了2000余年的民俗,所以俗称“灯节”。

燃灯之俗始于汉代,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为“上元节”,这天要燃灯祭祀“太乙神”。此俗历代相沿,到隋朝时,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各国使节。

元宵节成为灯节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于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开宵禁,命点千盏花灯,张灯三夜,成为一时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间,放灯时间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更为兴盛。故有“宋时汤圆隋时灯”之说。而且在宋代出现了灯谜,即将谜语系于灯上,使人们在赏灯之际伴以猜谜,更添情趣。“灯谜”一词即源于此。明永乐七年,宫廷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始,赐节假十日。”成为历代最长的`灯节,也形成了全民性的节日。到了清代,灯节假日改为四天,但盛况不减。从正月“十三上灯,十四试灯,十五正灯。”

一直热闹到“十八落灯”整个新春佳节才算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