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高中语文作文的结尾(高中作文精选开头结尾)

高中语文作文的结尾(高中作文精选开头结尾)

更新时间:2024-04-26 07:05:07
高中语文作文的结尾(高中作文精选开头结尾)

高中语文作文的结尾【一】

那一年您给我的教诲,学生谨记,不敢忘却,仅以此文怀念您——我亲爱的尤老师。

三年前,我带着满心的憧憬踏进了初中的大门。九月一日,照例的开学日,第一堂课便是语文。铃声打响后,我地盯住了班门口。满怀期盼地等待着第一位初中老师的到来。这时一个体形略胖,国字脸,小平头的老师踏着稳重的步伐走进来了,那便是您,给人一种庄重又不乏幽默的感觉。您放下了手中的书,左手插着口袋,右手随手捻起讲桌上的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写下您的名字。两个字竖着摆在黑板上,草书,龙飞凤舞,这一切都给人一种随意之感。接着的一堂课,您高谈阔论您对文学的认识,讲得满脸通红,神采飞扬。可能是年龄的关系,那时的我对您的思想并不理解,内容也大抵忘却了。只记得,那堂课后,我发现我的语文老师是个很博学的老师。

以后的每一堂课,我都认真地感受您的魅力。您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竖式板书了,从上自下,从右自左竖式板书让我再一次到了您的个性,就像民国时代的书籍一样,给我一种浓重的历史积淀感与浓郁的文化气息。

还记得每一次的面批或家长会,您总喜欢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词汇来形容各种人和事。记得有一次您叫我到办公室面批,劈头就是一句:“你这孩子挺有智商,咋就是没头脑呢?”我被这犀利的言语惊到了。只见您顺势把我拉到旁边,指着卷子上的一处错误给我讲解,分析我写的有多不合理。讲解完毕,我看着您大口大口喝水的模样,又想起那些颇为犀利的言语,心中便没有了刺痛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别样的温暖。那天我明白了我们爱着的语文老师也同样在用他独特的方式爱着我们……

然而,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一晃而过,又是一年开学日,这天的语文课上再也没有了竖式板书,再也没有了犀利的言语,您转去别班了,而我们对您的依恋,只得化在每次执着地还去找您看作文,等着您温柔地骂,化在无形中了。而我却永忘不了您了……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试着临摹您的竖式板书,却总画不出个轮廓。只得在三年后的今天作下此篇,献给深爱的您,深爱的尤老师。

高中语文作文的结尾【二】

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她既没有鲜花那样的美丽,也没有那甜言蜜语,有的只是那几句通俗易懂的话语。也正是因为老师的这就几句口头禅,让我们每个学生都特别的尊敬她,时不时的便会提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记得我们刚刚入学的那时,小学的个性品质还依然存在(我们都来自于各个村小,再加中学科增多了,我们都不知道该怎样听课,各个犹如呆若木鸡。渐渐我们的听课的热情与日减少了,这是老师发现了我们的状况,便鼓励我们说:“不要害怕,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答错了没有关系的吗!”渐渐的我们胆大了,放纵自己了。课堂上偶尔也会听到窃窃的私语声了,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记笔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重要的知识根本不知道从哪里记起,这时,老师就会用温和而又普通的话语说:“同学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呀!”学生都很听话的拿起自己的笔。

从那时起,我们的学习劲头都上来了,同学们也很喜欢她。课上的要求越来越严了,课上不许出一点的声音,我们似乎都很听话。但有些不太喜欢学习的学生,就坐不住了,课上竟然谈些与听课无关的话题。老师开始用目光暗示他们,他们看看老师后笑笑,接着该说还说,似乎是老师在和他们开玩笑。这时她边讲边往他们跟前走,用温和的语气说了句:“你别看我很温柔,只是没有人惹到我。”似乎有种让我们无法抗拒的力量。都乖乖的听老师讲课了。

从那时起,我们都开始学会听课了,但新的毛病也随之而来了。我们的语文老师用的是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这篇课文设问题把课文的内容串起来,我们的思维都很敏捷,一个问题刚一出口,我们的答案就来了,七嘴八舌的各自都说自己的看法,哪还有老师说第二个问题呀,好长时间才可以说第二个问题,一节课下来仅能完成教学的一半。老师又总结了一句通俗易懂的语言。同学们听后都知道该怎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自那以后我们班的课堂纪律,听课状态,学习氛围都大有长进,我们的学习成绩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你知道那句话是什么吗?呵呵,是“叫话的鸟没有食吃”。

从此,这几句话就成了我们学习中时常提醒自己的“铭言”了。

其实,句句话中都寄托着老师的希望,虽说这几句话很简洁而又通俗,又那么真诚。但每一句话都深深地刻在我们学生的心里。

高中语文作文的结尾【三】

一八四五年春天,有一位年轻人,他放弃了繁华的城市生活,在来到人迹罕至的瓦尔登湖畔的丛林中建造木屋,自耕自食,在那里生活、阅读、倾听,种豆、生火、做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田园。他想以此来证明,人可以生活的更简朴、更从容,不必为追求物质文明的发达而放弃人为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他在湖边完成了他对自身深度的“衡量”,这本书便是对自己闲云野鹤般离群索居的生活的写实描写。这个人就是流传后世的梭罗。

当时,许多人对梭罗的行为不能理解,对他书里的思想更不能去认同。而在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拾这本尘封已久的书时,心灵却获得了超乎寻常的宁静。在静静的长夜读着它,犹如倾听一首悠远古朴的田园曲,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梭罗的恬静而雅致的生活,以及他的书中所包含的的丰富意蕴。

有人说过,《瓦尔登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传世久远的文学名著。的确,有许多共同的东西是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能体会到的:它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梭罗对于瓦尔登湖的热爱,对于小屋的热爱,对于山林的热爱,对于林中小动物的热爱,对于大自然万物的热爱,独独这一点,在资本主义文明时期都将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情操!梭罗的生活是如此原始而又真诚!

“不需要多余的款待,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顺其自然,最崇高的心灵,最能怡然自得。”“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这些话似乎在我心底蕴藏了千百年,直到这一天,当我读到《瓦尔登湖》时,才喊出了我的声音,这最真挚的渴望!

在现代文明覆盖整个地球的时代,没有了那一片土地足以让我们远离尘嚣,没有了哪一方净土足以安放我们疲惫的身心,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虽然如此,我们仍有希望改变纷繁喧嚣的世界,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建造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这个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的所在。

心底的声音在呼喊:停下来,作为最后的归宿,在那里做一名樵夫舟子、山野农人,然后,就这样,慢慢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