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优秀作文)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优秀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8 11:25:01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介绍家乡的风俗的优秀作文)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一】

我的故乡在长兴岛,我爱故乡的桔子。

细雨如丝,一棵棵桔子树大口大口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在春雨中欢笑着。

炎热的夏天时,一个个绿色乒乓球般的桔子挂满了桔树。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桔子慢慢地长大了,似万千铜铃在风中摇摆。桔子有大人的拳头那么大,圆圆的,像一盏盏红灯笼。三五成群的桔子像赶集似的聚在一起,挂在枝头,把桔子树的腰都压弯了。

没有熟的桔子又酸又涩,熟透了就甜滋滋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轻轻摘下一个桔子,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剥开桔子皮,只见白纱般的桔络包裹着桔肉,轻轻剥下一瓣桔子,发现有一层透明的皮,撕开这层皮,只见橘红色的果肉紧挨在一起像果冻一样。咬上一口,一股甜甜的汁水顿时涌入嘴巴,像一股甘泉流入我的心田。桔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营养充足,但吃多了会上火。

桔子全身都是宝,它既能入药又能做美味的佳肴。我爱故乡的桔子。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二】

节日的早晨,维吾尔人沐浴全身(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聚礼之后,人们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牲。至于是宰牛羊宰驼宰马,由各家经济实力决定。通常人们把献祭的牲畜宰好,大块连骨肉炖到锅里后,男子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贺节日。妇女们则留在家里摆上节日食品,烧茶备水,准备迎接客人。

节日第一天,先给发生过丧葬和家难的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给邻居和长者拜节。在礼节性拜节活动中,除了给夫妻双方老人拜节是夫妻同去外,其他拜节活动往往三五成群,男女分开进行。之后,才是同辈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要共餐痛饮,吹拉弹唱一起娱乐。维吾尔民间拜节是维吾尔人增强社会联系,严守礼尚往来这一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三】

我国各族穆斯林在节前打扫室内外卫生,家庭院落、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东西堆放得井然有序。家家户户在节前都要炸油香、馓子、花花等。孩子们换上节日的服装,欢乐地奔跳。

节日的晨礼时成年人都洗大净、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边走边大声念“应招词”(神至大、神至大,万物非主唯有神,神至大、神至大,一切赞美全归神)。在这日戒食半日,待会礼结束后进食(教法定为当然)。

穆斯林当中流传着这样两句俗语叫做:“当不了月穆斯林,总得当个年穆斯林;百里赶主麻,千里赶尔德”。这话的意思是,无论多忙,这一年一度的会礼和庆祝活动必须要参加。即使你不懂穆斯林的风俗习惯,你也得去清真寺参加活动。

古尔邦节的会礼和开斋节一样,非常隆重。大家欢聚一堂,由阿訇带领全体穆斯林向西鞠躬、叩拜。如果在一个大的乡镇举行,可谓人山人海,多而不乱。在会礼中,大家要回忆这一年当中做过哪些错事,犯过哪些罪行,阿訇要宣讲“卧尔兹”,即教义和需要大家遵守的事等,最后大家互道“色俩目”问好。

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等制作佳肴外,还要宰羊、牛、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一是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不满三岁的小牛犊和不满六岁的骆驼。二是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三是宰时居家者亲临现场是“穆斯台罕卜’。四是宰牲时应徐徐捆缚,轻轻地推倒,将牲面向西。五是念三遍“太克必尔”。

然后举意,必用快刀,自宰是圣行,宰时应断其三管:即气管、管(两根)、食管,若少断一管,即不合法。六是宰牲时间在会礼后三日内有效。七是如欲宰牲,却三日内未得牲畜者,以后不宜补宰;如已买进必将它活散;如未曾买进,即将宰牲之价款散于贫穷者,方可解脱责任。八是所宰之牲的皮、骨、角等物,不可作宰者、剥工报酬或买钱购物自用,要施散给穷人或买钱济贫为可佳。九是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又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大部分穆斯林群众还邀请阿訇到家里做知感、念经,以此缅怀先人,祈求全家平安等宗教仪式。

这种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和开斋节基本相似,各地互有异同。有些地方除了参加会礼和访亲问友外,还组织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新疆地区的穆斯林,无论男女,在古尔邦节喜欢组织各种游艺活动,欢天喜地,格外热闹。新疆农村一般还举行叼羊、对唱等活动,对唱时,触景生情,即兴创作,特别爱唱《花儿与少年》等歌曲。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穆斯林青年,在节日里唱“花儿”。十堰市清真寺每年开庆祝座谈会,以欢度节日、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主题,邀请其他民族代表参加,大家一起畅所欲言,高高兴兴欢度节日,我们各族穆斯林的节日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隆重!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四】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比如,山西省介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的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的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小孩们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五】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介绍家乡的一种习俗作文【六】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