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和朋友认识100天的小作文(跟好朋友认识一周年小作文)

和朋友认识100天的小作文(跟好朋友认识一周年小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2 13:46:01
和朋友认识100天的小作文(跟好朋友认识一周年小作文)

和朋友认识100天的小作文【一】

星期六,阳光暖暖地照耀着大地,我准备去找小伙伴玩,刚到楼下,突然,一道金光闪过,出现了一个身穿金甲,头戴皇冠手持金箍棒的身影,我仔细一瞧,原来是孙大圣。

我连忙跑过去,惊奇地问道:“你不是大圣吗?怎么在人间呀?”孙大圣没回答,把我拉到筋斗云上,飞向天空,我害怕极了,闭着眼睛问:“你要带我去哪里呀。”孙大圣说“花果山呀!”

不过一会儿就到了花果山,我睁开眼睛,这里简直就是仙境,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排放尾气的汽车,一点污染的气息都没有,只有成片的果树,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有的树上还开着花,树间弥漫着花香。这时,小猴子们成群结队地跑出来说:“大王回来了!大王回来了!”孙大圣说:“安静,我从人间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要招待他。”说完,一只小猴子就给我摘来了一个桃子,我张嘴咬了一口,甜到我心坎去了。

我们又来到了水帘洞,洞前的瀑布飞流而下,洞口用树藤装饰得很漂亮,走进洞里面,洞顶仙光闪耀,里面还有他们自己手工做的盘子,盘子里放着大桃子。我正仔细打量着,大圣蹦出来说:“怎么样!俺老孙的花果山比你们人间好多了吧!”我点点头说:“那是当然。”

虽然花果山景美、果甜,但是没有我的朋友、亲人,所以天黑时,大圣把我送回了家。

我和孙悟空度过了快乐而刺激的一天,多么令我回味啊!

和朋友认识100天的小作文【二】

作业写完了,我一下子一蹦三尺高,立马跑到客厅,打开电视机,看起了电视。正看到西游记时,突然,有一个神秘的人走了进来,我回头一看,呀!是齐天大圣—孙悟空!

我开心得不知如何表达,激动的说:“大圣,你可以带我去花果山玩一天吗?”“好啊。”孙悟空想都不想就回答了“反正俺老孙也闲着没事干,多个人陪我玩那多好啊!”耶,他答应了,我可以去花果山一日游了,Let’sgo!

于是,大圣一个筋斗云,把我带到了花果山。

哇!这里简直美的像天潭一样,果子美味可口,空气清爽,水帘洞门前的瀑布哗哗的流着,花草树木极其茂盛。正当我看着这美景时,一群活泼可爱,毛色金黄的小猴们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嘴里大喊着:“大王!大王!”一群猴子一拥而上。

孙悟空吃了几个桃子,对我说:“我带你去吃果子。”我很喜欢吃果子,于是就开开心心的跟了过去,一路上我一直在想,花果山的果子和我之前吃过的果子有什么不同吗?会不会更好吃呢?想到这里,我都快流出口水了。

走到一棵大桃树下,有几只猴子摘了一大把桃子在那里吃着,有几只猴子在那蹦蹦跳跳的玩耍,还有的在跳舞,那舞姿滑稽极了。我们一来就把桃子跟我们分享,不得不说,猴子也懂分享啊!我们在大树下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已经下午了,我的花果山一日游只能到此为止了。

和朋友认识100天的小作文【三】

有一天下午,孙悟空在天上待够了,想到人间看看,正好遇见了我。

我想:今天我们学校有体育课,正好可以带上大圣。大圣对我说:“我在天上待够了,想在人间玩一玩,带我去看看你的学校吧!”我高兴地拍手说:“好呀,好呀!大圣,不过你不能这样去,要不然会吓到我班同学的。”大圣说:“这好办。”突然从身上拔一根毛,一吹,我面前出现了一个小同学。然后,我就带着他到了校门口。我先让大圣藏起来下课再找我,然后我就跑去了班级。下课了,大圣在操场等着我呢。我对大圣说:“大圣,你先去别的班里,等我们班玩的时候你再来。”大圣说:“好。”

我们先是慢走了三圈,走完后,就开始玩了。大圣见状,就立刻向我走来。我给我的同班同学中跑得最快的几位同学介绍了一下大圣。然后,我又说:“大圣,你跟她们比赛跑步吧!”大圣说:“好,那就让你们见识见识俺老孙的厉害吧!”

我把大圣拉倒1号跑道上,我一说“开始”,大圣就飞快地跑在最前面,大圣一看后面没有人跑过来,大圣就往厕所跑去。等他上完厕所回来时,比赛都结束了。大圣回到我面前说:“这些小毛孩居然比我跑得快。”日渐西沉,大圣要走了,最后大圣说:“以后我请你到花果山玩一玩。”说完就走了,我又对天空中大圣消失的地方说:“大圣,有时间多来玩呀!”

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是:做任何事都不能骄傲自大,要谦虚才能走向成功。

和朋友认识100天的小作文【四】

点开千千静听,刚好放的是水木年华的“再见了最爱的`人”,很熟需的歌,想想也很老了,03年的时候初恋男友分手后送给我的的一张水木年华专辑里面的。怀旧的旋律,想写点怀旧的东西。

最近两个许久前就认识的朋友联系多了,一个是“十一”,我们大概也认识快两年了,一直都聊的很熟,到北京了这么久才见已经有点说不过去了。周六去他那玩的,还是有点一见如故的感觉的,这次可能用的不太恰当,因为已经是老朋友了,就不能如故了。可是,确实是第一次见面。网络就是让传统的词汇没办法解释。

另一个是栾冬,他是第一个在我BLOG留言的人,翻回到最后一页,已经两年半了。也是因为来到了北京,一下子觉得距离拉近了。今天加了聊了一会儿,都是25以上的人了,聊前来还是比较投缘的人。

特别在北京这个比较古老的城市,想起和这些朋友一直就在这里生活着,比我早到这里,就更觉得亲切了些。

以前的朋友们都挺好的,现在极少认识新的朋友了,有时觉得他们小孩子们浮躁,抑或是自己已经脱离了那个浮躁的群体,再不然就是自己已经赶不上时代,总之觉得已经对所谓主流小年轻的没共同语言。

希望再过许多年,和老朋友们还是老朋友。

和朋友认识100天的小作文【五】

在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的一天,我高高兴兴地走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突然只见风和日丽的蓝天上金光闪闪,过了一会儿,彩云飘飘,只见大名鼎鼎的孙悟空乘着雪白的祥云飞了过来。我真不敢相信自我的眼睛,西游记里斩妖除魔的孙悟空居然真的站在我面前了。

原先大圣经过了千难万险才功德圆满,得到自由之身。孙悟空回到朝思暮想的.花果山时,不见一只猴子,千千万万棵大树变成了一个个树桩。到处都是生活垃圾,原先清澈见底的小河变成了浑浊不堪的废水。花果山没有了往日的朝气,孙悟空飞到人间,想让我去帮忙,让花果山恢复原样,我急忙答应了。

我们飞到了花果山,果然和孙悟空所说的一样!花果山不像往日那样美丽了。我捡起满地的垃圾放入垃圾口袋,孙悟空使出分身术,它变成了十几个孙悟空,有三个帮忙我捡垃圾,五个植树,四个浇水,还有两个去搬救兵…不一会儿,花果山被我和孙悟空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孙悟空又做回了齐天大圣。花果山恢复了原样。

时间过得很快,我得走了,孙悟空给了我几个红红的大苹果,表示感激。我心想着,我们以后必须要爱护环境,学会垃圾分类,不然美丽的地球就会变成“垃圾星球”,我们就没有地方安心的生活了。

和朋友认识100天的小作文【六】

我国核心期刊研究工作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时至目前,已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从统计意义上讲,无论是哪一种核心期刊,无疑都是相应的机构根据多项评价期刊的指标(总被引频次、他引率、影响因子、基金论文比、综合评价总分等)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至少是时下认为最合理的筛选办 法评定出的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高水准的刊物。这种评价结果,不仅仅是为图书情报部门精选订购期刊、为学者导读提供有效的文献检索工具,而且还为评价期刊甚至 该期刊中的论文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近些年来,在学术界,核心期刊已被“神话”,职称评定、基金项目的申报与完成、津贴分配、科技人员年度考核、硕博研究生毕业、学位点申报等, 都离不开核心期刊的参与,都以在科技期刊中特别是在核心期刊中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考核评定的重要依据,而考核评定自然关系着广大知识分子的切身利益。因 此,正确认识核心期刊,合理利用核心期刊,有效遏制核心期刊功能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可以避免产生矛盾和后患,提高社会和谐指数。

“核心期刊”的起源与概念

1、起源

“核心期刊”这一概念起源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 (Samuel·Clement·Bradford,1878—1948年)发现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专业论文刊登在3、2﹪的 专业期刊上,他指出:“对于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登载相关论文数量减少的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含有论文数量与之相 等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域和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呈1:a:a2……(质优反平方律)的关系”,便提出了核心区期刊的概念,并以“润滑”为主体,提出了计算 核心区和其他区域的方法。在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在70年 代,SCI的创始人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通过作者的'引用行为发现,期刊的分布也有一个比较集中的核心区域,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文献出现在1、5﹪ 的期刊中,证明了文献集中的规律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后来,人们将核心区期刊称之为核心期刊。

2、概念

核心期刊的定义: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影响因子、他引量等相对较高,水平较高,学术影响力较大,能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能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最富有价值的那些期刊。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好的、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虽然核心期刊起源于文献集中规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期刊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学术质量的概念,而不仅仅是相对统计数量的概念,其原因是评 选核心期刊时,考虑到所评期刊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被引量、被索量、影响因子等这些能够反映期刊质量的指标。由于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 透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一个学科的论文可以发表在非本学科的期刊上,或一个学科的期刊可以刊发非本学科的论文。因此,核心期 刊是关于某一学科文献的核心期刊,而绝不是关于某一学科期刊的核心期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核心期刊的定义及内涵也会随之而再有所变化。

“核心期刊”的分类与比较

1、分类

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化事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迅猛发展,期刊品种大量增加,期刊价格不断增长。相对,图书经费就显得严重不足,各大图书 馆、科研院校几乎都面临着怎样精选期刊,用手中可支配的较少的购刊经费购得较多的、服务群体最满意的刊物的问题,都为订购哪些期刊杂志而困惑,这自然地形 成对期刊评定的热潮,大势所趋,应建立期刊评价体系。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 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编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科学技术 部编制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该数据库的统计结果被科技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应用。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问世。随 后,陆续诞生了其他的期刊评价体系。目前,我国有七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分别是:

⑴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问世);

⑵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4年问世);

⑶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7年问世);

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2004年问世);

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2004年问世);

⑺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

这些期刊评价结果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研制者以文献人员为主,还聘请了相关专家作为顾问;②根据一个或几个期刊数据库,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期刊的多项指标进行了综合统计分 析;③计量指标主要是:期刊的论文总量、被摘量、被引量、基金论文比及与这些量相关的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等;④表明评价结果只供 大家在相关工作中“参考”,不可作为“标准”使用。

对现有期刊进行评选分类,是提高期刊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虽然在评选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各编辑部对基金资助论文的优惠导致“基金资 助”在论文投稿时的乱搭车,无论基金项目与该论文有没有关系,只要在论文首页下方写上“基金项目:……”这句话,便可享受到优惠,而这直接影响所属 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影响期刊评比结果;再如:有些核心期刊在稿约中明确规定参考文献必须列举n条以上,这也有些勉强,因为作者在其论文后面附注 参考文献应实事求是,引用别人的观点、结论等来支撑自己的论文,既省时又省力,还可以节约篇幅,就应表明,这也算是对原作者的一种尊重和感谢,再说还可以 避免“抄袭”的嫌疑。引用的参考文献越多,越能显示作者博览内容和知识积累的程度之广,能显示作者在拟稿时的认真劲儿,这些自然对提高论文质量有好处。可 作为编辑部,如果在稿约中硬性规定参考文献的篇数,就难免“凑数”、文风浮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也会直接影响期刊评比结果。但是瑕不掩瑜,核心期刊的评价 研究工作还得继续坚持下去,逐步克服遴选工作中的不足,使得遴选工作越来越趋于公平公正,规范合理。

有学者认为:核心期刊中的论文并不是篇篇精彩。我们不能说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只能说凡事要看主流,核心期刊中的论文质量普遍高,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比较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威性名列国内首位,在中国理论上排行第一。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学科范畴主要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它是中国最早使用“核心期刊”这个术语来划分期刊的参考工具书,在中国学术界影响力最大。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查询系统,用于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在多年的期刊研究基础上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它采用我国目前年度收文量最大的引 文数据库和其他大型文献数据库作为统计数据源,主要涉及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等学科领域,评选出的期刊涵盖了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使用 率和学术水平均居前列的权威期刊和优秀期刊[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 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具有建库历史最为悠久、专业性强、数据准确规范、检索方式 多样、完整、方便等特点,自提供以来,深受用户好评,被誉为“中国的SCI”。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根据国际通行的文献计量学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并结合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的实际,组织有关专家成立有权威的评委会,对刊物的方向、学术水平、编校质量、出版印刷质量等重要指标作出全面评价和鉴定的成果。

“核心期刊”的时效与认定

虽然无论哪个核心期刊评选机构,都是根据筛选核心期刊时前几年的资料统计出各参评期刊达标(评价指标)情况来评选核心期刊的,但是,有效时间 却是从评选机构公布评选结果的日期为“核心期刊有效期”起始日,以下次评选结果公布之前一日为终止日,或者从评选机构公布评选结果的文件中所明确指出的有 效期为依据。这其中虽然有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成分,不是很科学,但也能被人们所接受。北京大学图书馆率先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 称《总览》),没有明确指出“有效期”,但是《总览》每四年更新一次,至今已有六个版本,评价指标也陆续增加,最初只有3个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 量;2012年第六版是根据9个指标: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被国内外重要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共9个评 价指标评选出来的。因此,《总览》核心期刊有效期为四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开始时实行三年动态管理:三年评定一次, 一次评定三年有效,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后来实行两年动态管理:每两年评定一次,一次评定两年有效;从2011年起,每年都评,但有效期仍是 两年。比如,2008年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确显示:“有效期至:2010年12月”;2010年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上明 确显示:“有效期至:2012年12月”。

根据中信所说明:“2011年最新一期《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效期两年。所以,2010年评上的核心期刊仍在有效期内,不会出现在2011年 评选出的这一期。2010年加上2011年的才是目前最全面的核心期刊”。因此,某些管理人员单纯以2011版为准认定某期刊是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错 误的。比如,《价值工程》2008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0年再次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落选,那么《价值工程》作为“中国科技核心期 刊”的有效期应截止到2012年12月,任何与此相违背的都认为是错误的。再说了,2012年度《价值工程》杂志各期封面上都保留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字样,封底印有《价值工程》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收录证书,其左下角显示有效期至:2012年12月。如果在2012年,《价值工程》不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那么中信所就会及时给予修正,可《价值工程》杂志社从未收到过撤销“核心”的文书,事实上,中信所根本就没有发过有关撤销《价值工 程》杂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文书。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说,在2012年度内,《价值工程》就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此认定也适合于那些在2010 —2012年和《价值工程》有着同样命运的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显示有效期也是两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来源期刊有效期也是两年。

浙江大学的做法更为人性化。学校在“关于启用2009—2010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目录’的通知”中明确表示:核心 期刊目录(CSCD、CSSCI)定期调整导致新老版本期刊目录的部分期刊增减,研究生在新版本中被删减的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认定问题按如下办法处 理:⑴研究生能提供投稿时间证明的,在新版本发布以前投稿并发表的学术论文均予认可;⑵不能提供投稿时间证明的,在新版本发布一年以内发表的学术论文,申 请学位论文答辩时仍然有效,逾期不予认可。笔者认为,浙江大学的这两条规定既合情又合理。

“核心期刊”的功能与运用

“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或者说基本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图书馆的期刊采购提供参考,馆员可根据核心期刊表来有选择地订购期刊,利用有限的经费,购买最有价值、最大信息量的期刊;二是为读者便捷检索信息提供依据。因为期刊数量众多,读者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挑选、去阅读,核心期刊可供读者 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当今,核心期刊因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公认的在本学科具有权威性的刊物,核心期刊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近10多年来,在学术界,核心期刊可谓“神通广大”,被应用到职称评定、学术水平评价、学术管理和科研管理、人才评价、学位授予、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等 方面,这并不是核心期刊本身有如此大的神力,而是外在因素,行政管理部门包装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一套能得到社会认可的、切实可行的、 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核心期刊不得不在诸多评价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然而,许多单位规定,科研人员、教师以及在读的研究生所撰写的论文必须发表在本单位规定的“核心期刊”上才算数,才给补贴或者报销版面费,还 规定了年终业绩考核所要求完成的篇数;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达不到要求的研究生不能毕业,不给发学位证等等,把核心期刊看得如此之重,应用到如 此大的范围,是当初核心期刊的研究者、评价机构所始料不及的。这种核心期刊的功能异化也引发出诸多的负面效应。

核心期刊的功能被放大、被扭曲,产生不良社会效应,这种现状不能再延续下去了,希望政府部门能挺身而出,带领学术界、期刊界、科研管理界齐心协力,扭转局面,为广大的知识分子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术氛围,进一步促使期刊业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和朋友认识100天的小作文【七】

一天,我正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突然,一个身影从我身边飞过,我还以为是一只大鸟,不过还是好奇地回头看了一眼,呀!一看不得了,原来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呢!

不知怎么的,我一下子轻飘飘地飞起来。我飞到了孙悟空旁边,他在我耳边轻轻地说道:“我带你去斩妖除魔去!”妈呀!我知道孙悟空能上天入地、刀枪不入,我都不知道他还能猜透别人的心思呢!

孙悟空给我指了指说:“你躲在那个草丛里去。”说着我跳了下去,只见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走了出来,不是吧,是牛魔王!孙悟空从耳朵里抽出金箍棒,牛魔王也拿出自己的宝贝武器,准备大战一场。孙悟空得意说:“你可以先斩我三刀。”牛魔王哈哈大笑:“你定了!”牛魔王先斩出一刀,把孙悟空斩成了两半,可奇怪的是,孙悟空又合在了一起。牛魔王一惊,又斩出一刀,又把孙悟空斩成两半,孙悟空又合在了一起。牛魔王又斩出最后一刀,孙悟空又合在了一起!真是太厉害了!孙悟空眼疾手快,往牛魔王头了打了一棒。这一棒真是一个重啊!把牛魔王打得头晕眼花。最后,孙悟空把牛魔王缉拿归案,交给天神。

一会儿时间,我们到了桃林,只见几个小猴子在树上吃桃子。我和孙悟空下了云朵,也爬到树上大吃特吃。过了一会儿,孙悟空大声喊道:“子民们,把我们桃林里最甜的桃子拿来。给这一个王帮铜小朋友。”只见小猴子手上拿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送到我嘴边。我咬了一口,哇,那真是比棒棒糖还甜哪!我和孙悟空一起在桃林里吃了个痛快,我的肚子都要撑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