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文三年级(家是小国国是千万家作文议论文)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文三年级(家是小国国是千万家作文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06:04:54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文三年级(家是小国国是千万家作文议论文)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文三年级【一】

“家”,一个温馨的字眼。受伤了,永远是家为你疗伤;玩累了,家也永远是你休息的港湾。我拥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

我的家是温暖的。

今天早上,我吃过早饭后,刚要出门去上学,爸爸叫住了我,对我说“天气预报说今天会有小雨,气温会下降,应该多添件衣服。”说着,从衣柜里给我找了一件夹克衫。我穿着夹克衫,走在呼呼的凉风中,心中却是温暖的,是家令我感到了温暖。

我的家是温暖的。

上周的单元检测卷发下来,我只考了67分。在一些同学看来,这个成绩实在太差了。这个分数根本不是我的最高水平。本以为回家后,妈妈一定狠狠的训责我。没想到,妈妈看到我的成绩单后,只是说“琳琳,不要灰心,如果不是这个分数,你怎么知道人外有人,楼外有楼呢?”妈妈这段话,使我的心中出现了一股暖流。家令我感到温暖。

我的家是温暖的。

晚上,我正在做作业。此时的我已是浑身酸痛、哈欠连天了,抱怨这写不完的作业。正在这时,弟弟端着一热水,走到我的面前。说“姐姐,晚上熬夜做作业很辛苦的,喝杯热水再做吧!弟弟给我的热水,我喝在嘴里,暖在心里。

这就是我的家,一个到处洋溢着快乐、幸福和温暖的家!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文三年级【二】

1、小国寡民。

白话:有道者为国君,国虽大而以为小,故而知爱惜国力,民虽众而以为寡,故而知爱惜民力。

阐述:小、寡,都是动词,意思是以…为小、以…为寡。有道之君明白:“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所以虽治大国,犹以为小,俭约而不奢泰,爱惜国力;民虽众,犹以为寡,爱惜民力而不敢劳之。如此,天子、三公以及诸侯人等不敢以泱泱大国、地大物博而有为。“小国寡民”,是老子面对周末之列国纷争、人心扰攮、江河日下而对天子、三公以及诸侯人等提出的为政愿景,也寄托了老子的殷切希望。“小国寡民”,意境幽远,没有兼并、战争、掠夺和流离失所,解读至此,潸然泪下,不由哼起一首歌《我想有个家》“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让我拥有一个家。”“小国寡民”,是多少人的精神家园,不由想起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小国寡民”,国君以国为小而爱惜国力,以民为寡而爱惜民力,能有这样国君,能来到这样的国度,是多少读书人向往并愿意终身效力之所在。“小国寡民”,对于为道者来说,又何尝不是心中梦寐以求的圣境:“以国为小”,不再追逐外物,不为外物所役,“以民为寡”,了却无数纷扰,不为荣辱所累,损之又损,身心得以安宁,内心得以清静,灵魂得以安顿。清静则天下正,换得精满气足神聚,为道,势必日有精进。

2、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白话:使国家拥有的可供十人、百人共用的大型器具,却因不大兴土木、无战事、也无其他集体活动而派不上用场。

阐述:“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这是“小国寡民”之政下,盛世出现的第一种景象。使,为动词,后面一样。“什佰”相当于“十百”,古代指人的数目或编组,五个人编组在一起为“伍”,十个人编组在一起为“什”,百个人编组在一起为“佰”。“什佰之器”,是指同时满足十人共用和同时满足百人共用的器物,如大鼎、大锅、战车等器械,这里泛指大型公共用具及设施。“什佰之器”,在古代是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也只有在军队中,或服劳役、祭祀、集会等场所才派上用场。意思是,君王有“小国寡民”的心境和修为,整个国度上行下效,“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全国上下“为腹不为目”,不为物所役,不为名所累,不为杂事所扰,各安于简朴,共处于清静,生活自然祥和。政治无为,社会无事,所以什佰之器“不用”。什佰之器,乃国之重器,“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说明天子、三公、诸侯人等爱惜国力,军事、徭役、祭祀、集会等很少或几乎没有。这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3、使民重而不远徙。

白话:使人人活得有滋有味,格外珍视生命,满足于现有的生活,眷恋着故土,而不用抛妻别子,背井离乡,四处奔波。

阐述:“使民重而不远徙”,这是“小国寡民”之政下,盛世出现的第二种景象。“民重”,民不畏,是因为生不如,所以轻。相反,民重,说明民富足,日子过得舒坦,活得有滋有味,而且民自安,不愿铤而走险,不轻涉险地。“远徙”,远走他乡,背井离乡。一是因躲避战乱、逃避苛捐杂税而游离失所;二是国家大批大批征调民力,民必须远离故土,长年在外。因为古时成年男子必须服徭役,包括力役、杂役和兵役。兵役,主要是戍边,以及守卫都城如皇宫、陵园等。力役和杂役,是指无偿服劳役,主要是从事土木工程、造桥修路、治理河渠等劳动。能做到“不远徙”,对古时来说是非常难的,那是何等之国泰民安,也说明天子、三公、诸侯人等十分爱惜民力。这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4、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白话:虽有舟船、车舆之便利,而无乘坐之需要。虽有铠甲、兵器和军队,而无展示和用武之地。

阐述:“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是“小国寡民”之政下,出现的第三种盛况。民不远徙,并不是因山高路远,我有舟车之便利,可以代步,无需跋山涉水,可国人上上下下都没有这个需求,上下自安,共处清静自然,无人不安其居而愿远徙,故曰“无所乘之”。虽然国家的军队是兵强马壮,然而“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具有“小国寡民”之心境和修为的君王,自然无争夺之心,“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不愿兵戎相见,而是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相处,故曰“无所陈之”。舟舆,是当时一个国家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国力大小的象征,当时就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说法;甲兵,更是国之重器,但这些都是用于防御而不是进攻用的。有舟舆、甲兵,说明国力强盛,国家富足;不用,说明国泰民安,不以兵强天下。这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景之一。

5、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白话:使大家回复到结绳记事的社会状态中去,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阐述:“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这是“小国寡民”为政下,出现的第四个盛况,即政治清明,无为而治。“结绳而用之”,意味着为政简单明了,无争执,无纠纷,天下为公,有点类似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跨入到“共产主义社会”。“结绳”者,是指上古之时,文字未有,书契未造,结绳为政,而民自化。老子用“结绳”来代表无国家暴力机器的社会状态,这种替代在当时颇为流行,不会误解为是要开历史倒车,如《尚书序》“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经?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玉篇序》“政罢结绳,教与书契”,凡此种种,说明“结绳”代表无国家暴力机器之政,也是当时的人们对往昔的`一种美好回忆。意思是,使社会回复到没有战争、没有剥夺、没有等级差别,人人淳朴、善良、平等的状态。老子渴望为政者放弃有为之心,回到“结绳而用之”那种粗犷、简单而纯朴的为政状态,不与民斤斤计较,没有尔虞我诈,人人返朴归真,人人明道,而不是主张消灭文化,重回蒙昧。“结绳而用之”,这也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6、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白话:天下治理达到了极致。食物是甘甜的,衣服是美丽的,居所是安适的,习俗是令人愉悦的。

阐述:“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是“小国寡民”为政下,出现的第五种盛况,即百姓幸福美满。第一,“至治之极”,是真正的天下大治,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生活非常充足,人人满足于自然赐予自己的一切。“甘”“美”“安”“乐”四字代表了极高的生活水平,并且从“美”“乐”,可以看出老子是文化、艺术的倡导者。“俗”,主要是指文化生活,既包括婚俗、丧俗、节日习俗,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礼节和行为规范,还包括体育、绘画、雕塑、音乐等文体娱乐活动,这些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故曰“乐”。有人将这几句译成“民自以其饮食为甜美,自以其服装为美观,自以其居所为安适,自以其习俗为欢乐”,不妥。老子讲的是真富,而不是以“贫”为“富”。老子曾说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又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我无事而民自富”,可见,老子希望人民实实在在的富足,而不是徒有精神之富足。这又是老子描绘的“小国寡民”盛世下的景象之一。

7、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不相往来。

白话:邻国之间相互可以望见,鸡犬之声互闻,民风纯朴、不慕浮华,民心清静、自然、强大,各安本分,自享天年。

阐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不相往来”,这是“小国寡民”为政下,出现的第六种盛况,即国与国和睦相处,人人可安享晚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这是一派繁华、富足、和睦之景,一是指社会和谐、人丁兴旺,而“千里无鸡鸣”,常用来形容萧条凄凉之景象;二是指国与国和睦相处,没有纠葛,没有纷争,相安无事。春秋晚期,诸侯国多如牛毛,大小不一,所以会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的现象。“民至老不相往来”,“老”,老子在第五十章说,“出生入。生之徒,十有三。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地,亦十有三”,意思是人活于人世,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或夭折,或横。民能慢慢变老,最终寿终正寝,说明生活安逸平和,少有疾病痛苦,说明无欲无念无忧无愁,说明内心强大而宁静,说明内心明白,这是何等之境界与修为。“不相往来”,此处强调的,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完全满足了各种的需求;二是人们各安本国,各享天产,各乐其俗,而不图他国财富,不慕他国风俗;三是人人为道,各修其内,各悦其道,内心强大、清静、自然,不求于外。“民至老不相往来”,指的是一种境界,内心富足又清静自然,并非实指彼此隔绝,断绝往来,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老不相往来”的意思,也是相去甚远。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文三年级【三】

一艘船在海上航行了许久,总会靠岸,总会停下来休息,那最温暖的地方无疑就是港湾。每逢星期天回到家,心里总十分高兴那就像船靠岸那种喜悦。

回家的途中不免哼几首歌,回到家下那重重的包袱,第一件事就是见见家里的人,心情是喜悦的,脸上是笑容的,就是像三月的春风,五月的阳光。

船靠岸了,它得到了休息,得到了食物,它可以养精畜锐,再次扬帆而起,这都归功于这温暖的港湾啊!我看见妈的头上多了些白发,脸上多了些皱纹,心却多了几分喜悦。谁都喜欢自己的家,谁都不怨离天自己的家,星期天总是很快就溜走了,那无情的溜走,让船再次扬帆出走,再次在那知识的海岸上遨游。每一次的离开,总是让我哭干,心是沉重的。包袱也是沉重的。一步步走进门口,觉得时间过得多么快啊,妈走过来,叫住我,整了整我的衣服,叮嘱的话语句句入耳,句句入心。

我走了,重新离开这个温暖的港湾,记得临走时,妈妈脸上那个忧愁的眼神,那颗带着几分忧愁的心一直伴着我离开,伴着我学习。

没有离开的忧愁,哪有相聚的喜悦。在那海岸中,妈妈的叮嘱成为了扬帆的动力,妈妈的眼神成了船上的油。不管遇到大风大浪,总是能平稳过关,这都归功于那个港湾啊!

家是温暖的港湾,而我则是知识海洋上的一艘船,永远孤立前进,永远记得港湾的温暖。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文三年级【四】

唐宋有八大文学家,元代有四大家,如今,我们班也出了四大家,今天,我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吧!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钻子数学家”——张珈绮。他在数学上钻劲特浓。记得有一次数学智力开发报有1道思考题,班里同学很多都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不是错了,就是根本不会做,都纷纷放弃。可是张珈绮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及从课外收集到的.资料,苦思冥想,终于攻破了难题。难怪他数学成绩那么好!总在班上名列前茅。

接着,我要介绍的大家是谁?相信不讲也知道了,就是“书法家”张子宇,她能称“书法家”那是一点也不假。她写得字刚劲有力,笔酣墨饱。他写得钢笔字和字帖没什么两样,这可是真的。他在许多书法比赛都得过奖,我们班的黑板报和自由园地都让他来写字,他写的毛笔字也很好,他的毛笔字也被张贴在橱窗上。

然后,我要介绍的大家是“作家”艾宏立,如果说,在班里谁写的作文好,大家会异口同声的说:“艾宏立。”艾宏立写的作文有时搞笑,有时充满韵味,有时讲述深刻的道理……有一次,他写的作文有这样一句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笑得我们前仰后合。你说他是不是小作家呢?

最后,我要介绍的大家是“刨根问底家”许明达,就像艾宏立说的那样,许明达刨根能刨到祖坟里去。那次上语文课,老师要讲大书,李文硕没带大书,许明达不信,非要翻一翻她的书包,李文硕不让,经一番苦斗,李文硕坚持不住许明达的一番明争暗斗,最终把战利品(书包)交给了许明达,这一翻可不要紧,原来李文硕不是没带,而是没写。是李文硕撒谎了!看来谁也经不过许明达的刨根问底的性格呀!许明达也是“朗诵家”,因为他的朗诵能力很好,经常去当主持人。

这就是我们班的四大家。我们班还有好多大家,如果想来我们班参观吧!快点呀,据说还有两个月就没了(散伙了)!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文三年级【五】

“怎么?瞧瞧,你负荷太大了,走出去喝一杯,我想跟你聊聊。”父亲轻拍着我的肩。说实话,走入初中后,我就很少跟父亲好好地坐下来说说心里话。父亲是个军人,作为一船之长的他,眼中多少有些军人的严肃,拘谨,“好啊!”我放下笔,披上一件外套就出了门。

午后的夕阳是最美的,坐在落地窗前,父女俩用沉默复合了咖啡馆中的宁静,“先生,你想来些什么?”“来壶菊花茶吧!”菊花香随着阵阵热气泛了出来,我用双手捧着杯子来掩饰紧张:“这几次单元考你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是。”接下来的就是长长的寂静。我听着suede的《dogmanstar》,看着杯中的菊花茶翻转让我想起了儿时的一件小事:

记得七八年前的冬天,我跟妈妈到父亲的船上慰问,那几天,我就住在船上,船上的生活真是太好玩了。下完大雪后的第三天,早上我匆匆地跑去找父亲,在船与船连接的踏板上,我被表面覆着冰雹的踏板滑倒了,当即,我就头重脚轻得摔到了防护网上,一只脚还掉在了外面,我当时恐惧极了。本能的求生使我泛着泪,奋力地想爬出来,正当我把一只脚拔出来后,我看到远远向这边走来的父亲,我大声地呼救,父亲听见了缓缓地向我走来,“爸,快拉我上来。”我的眼泪决堤了。“自己上来。”说完就走了,我当时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下意识的一个念头就是:父亲不爱我了。长期的分离使我和父亲产生了距离,既然如此,我擦干了眼泪,顺着网格,一格一格往上爬,麻绳很粗糙,我能感到它刺痛着我的手,我紧紧抓住,奋力地重新爬上船……晚上,我早早地就钻进了被窝,母亲来叫我放烟火,我疲惫地说:“妈,我累了。”“那你注意休息!”母亲说完就离开了,我辗转难耐,回旋耳边的总是那句话,“自己上来。“多麽的冷酷无情,正当我悲伤时,门开了,父亲走了进来,一身挺拔的军装透出无尽的威严,我转身逃避,“起来!”我直起身子“我想,你还要为早上的事耿耿于怀嘛!”我不点头,也不摇头,用沉默来代替一切,父亲继续道:“我也不想为自己辩解什么,我只想告诉你求人不如求己。”好一句“求人不如求己”事隔八年,这句话仍牢牢铭记在我的心中。

有人说:父爱是深沉的,那这并不代表没有父爱,父爱依旧存在。走出咖啡馆,街上的路灯亮了,长长的影子倒映着我们,虽然彼此沉默,但爱已建起了桥梁,温暖的亲情就在此传送。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文三年级【六】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不同的港湾,我的港湾跟西点军校的港湾几乎相同。因为我的家规和它们的纪律一样严明。

老爸毫无疑问就是这个港湾的领导者,领导着我和妈妈。他说东我们绝对不敢往西,他的话在家里都是有一定的权威性的。

小时候,从3岁起老爸就开始命令我,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我学会自理。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起来叠被,老爸等会儿就来检查,要是叠的不好,不是方块的话,那么他会让我重新再叠。每次吃完饭,他都会命令我去洗碗,老妈心疼我,有的时候会帮我洗,但是被老爸发现后,他会让我再洗一遍。

长大后,我已记不得老爸给我下了多少命令,但那次,我却深有感触。那天晚上,下着大雨,我和老爸打着雨伞回家。雨伞可能是小了点,使我的左边都淋了雨,老爸可能知道我不愿他被浇着,所以他慢慢的把伞移到了我这边。但是,我还是感觉到了。便说,“不用了”,就又把伞移到了他那边。老爸却说,“这是命令”。我回答道:“是”。便把雨伞给了我,自己走了,只见他远去的背影,雨点拍打着他的身体。

虽然,老爸平时对我很严厉,但是,他却是真心爱我,为了我好,只是不愿意表达出来。有的人说,父爱如山,给你肩膀依靠;有的人说,父爱像一把雨伞,为你遮风挡雨;有的人说,父爱如一杯热咖啡,供你温暖……而我觉得父爱像我的一个港湾。

父亲用他最简单的方式教育了我,使我有了男孩子应有的\'一切。

这就是我的家庭,我的港湾,我生活的地方,一个普通但又纪律严明而又温馨的家。

我爱它,因为它证明了我们生活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家是小国国是大家作文三年级【七】

“我愿和更多的人分享心灵的颤动——这就是我写下了这本集子中的那些文章的初衷和至今不变的期待。”散文就是随意写的,但内容却不随便,记录了作者的人生经验,分享了他的人生经验。这就是毕淑敏笔下的《毕淑敏散文》。

看来看去,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篇文章——幸福的镜片。“人在家居,心不设防,就像没打过麻疹疫苗的小儿,对情绪缺少抵抗力。一旦心境恶劣,极易传染他人。又因至爱亲朋,脉相通,结果一人发火,污染全体,大家受难。”是啊,这虽然是一位妻子的感悟,但何尝又不是我们中学生现在的写照呢?我们的情况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在朋友面前轻松愉快,拿得起,放得下,但回到家中,面对父母的几句好言唠叨,便忍受不住,轻者生气过后,就雨过天晴;叛逆的孩子却离家出走,被父母苦口婆心劝回来后,在她们没有顾及到自己的时候,把父母抖搂出来,无形地伤他们很深很深。但这一切都是父母的错吗?在你玩过之后,督促你的学业,这有错吗?我们不仅不能怪他们,也许这些话很刺耳,很糟糕,但这是为了谁?如果我们能少考虑自己的感受,去想想他们心中的感受,将心比心,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他们要无时无刻操劳,还要四处想办法怎样才能让条件更加优越,他们从不停止的为我们创造条件,却从不享受这些条件,这是多么珍贵啊!我想这只有自己的父母才能为我们这样的不求回报的付出吧。

看现在的我们有的时候就像《农夫与蛇》中的蛇,好心的农夫救了冰冻快的蛇,蛇不但不感激,反而咬了农夫。听这个故事时,我们不是也为农夫打抱不平么?感叹着农夫这样做不值得!其实,农夫不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父母吗?苦口婆心的劝我们,为我们做着一切?我们却不懂报恩的反咬一口,无形地伤他们很深很深。而那条蛇就是我们,平时憎恨,谩骂的也就是我们。所以读《幸福的镜片》一文后,当我们的脾气放肆时的尴尬场面,哪怕你说一句“妈妈,你生气啦?”这样的一句话,只需这样一句话,气氛就缓解很多,父母就欣慰很多,自己也轻松很多。这句话在这种时候,我也对我的妈妈说过,很有用,妈妈脸上露出会心笑容,说:“一家人有什么好生气的,生什么气呀!”

“如果是苦难和灾异,比如亲朋远逝,祸起萧墙,泰山压顶,骤雨狂风……经了家庭镜片的折射,都应竭力缩小它的规模,淡化压力的强度,软化尖锐的硬度,控制哀痛的伤害……”嗯,无论是老师的批评,朋友的不信任,没有关系,回到了家,控制情绪,调节心态,放松自己,用心来好好的对待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家的港湾就是调节自己的最好良药,放大欢乐、缩小痛苦、忘记烦恼的“世外桃源”!